心脏支架型号(心脏支架型号一览表)
心脏支架型号尺寸价格
有2.25mm的,美敦力的。
心脏支架型号都有哪些
问:心脏支架,国产的和进口的有什么区别?
再获殊荣!“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日前,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阜外说心脏”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入选项目,此次共有46个项目入选,“阜外说心脏”位列其中!
2018年,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系列节目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微视频等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有趣、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望能助您心血管健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心脏支架型号不同价格有区别吗
11月5日
全国患者有望明年1月用上中选产品
需求越来越大,价格却高居不下?降!
降价不降质!低价心脏支架“放心”用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廿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心脏支架型号尺寸3.5*21mm是最大的吗?
医保领域领先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tougao@zgylbx.com
文章转载:010-84222990
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人工关节集采中标结果出炉了,初次置换人工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初次置换人工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
这是继去年心脏支架国家组织集采之后,开展集采的第二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新采购方式对厂家、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应该说红利巨大,实惠多多。
去年心脏支架由平均价格13000元降至700元左右,今年人工关节降幅超过八成,高值医用耗材的“虚火”究竟有多大?如此大的降幅,厂家还能供应质量合格的人工关节吗?集采的综合效果究竟如何?针对社会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记者进行了相关梳理和采访。
一问:
人工关节压价太狠,唯低价中标?否!集采是降价格“虚火”,而不是产品质量
人体髋关节是一种球形的关节,包含一个球形的股骨头和一个似碗状的髋臼。置换人工全髋关节需要4个部件2枚螺钉,分别为股骨柄、股骨头、髋臼内衬、髋臼杯各1件,髋臼螺钉2枚。置换膝关节需要股骨髁、胫骨垫片、胫骨平台、髌骨假体各1件。材质、涂层也有几类可选择,由此组成3类髋关节产品系统、1种膝关节产品系统。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临床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比较成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改善了大量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前,在大医院,置换一套陶瓷—陶瓷材质髋关节系统需5万元左右,陶瓷—聚乙烯材质约45000元。膝关节稍微便宜一些,也要三、四万元左右。因费用太高,很多患者换不起人工关节。
据业内人士介绍,骨科关节与其他耗材有所不同,不仅费用高,而且与企业关系密切。往往做手术时打开了关节,才知道用哪种型号比较合适,厂家跟台服务人员再将产品送到手术室,并指导医院怎么使用产品、各类工具。这就是骨科耗材特有的跟台服务。这类耗材不仅要打通医院渠道,配套跟台服务,还要及时送到手术台上,流通环节长而特殊。
如果说以前*品加成是15%,关节加成则远远超过15%。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未彻底转变的情况下,医*商与医院二次议价空间很大,涉及大量灰色利益链。
最近,河南省医保*曝光一起骨科耗材“套标”骗保事件,涉案医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为62名患者实施传统开放式骨科手术,植入459枚普通椎弓根螺钉。但医院按微创型椎弓根螺钉(长尾型)招采、登记、贴标、收费,涉嫌以伪造证明材料的方式骗取医保基金支出,违规金额合计174万多元。微创钉与普通钉价格差别较大,套标的目的就是要套取收入,可见骨科耗材与医院利益之间紧密关系。
集中带量采购,之所以能让这些高值耗材降价超80%,与招采规则有关。集中带量采购明确了用量,回款也有保证,这就让企业对市场有了预期。中标就能销出去,企业会主动把中间环节的成本砍下来,专心于生产好产品、保障好供应。这相当于实现了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消除带金销售现象,改善行业生态。
至于唯低价中标,其实根本说不通。“唯低价中标”暗含的意思是产品价格低质量差,或是价格低于成本,厂家供应不上。但实际上,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有质量门槛,*品是原研*或是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的仿制*,确保质量过硬。一项2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的11万余病例临床诊疗数据真实世界研究显示,14个集采中选仿制*与原研*在临床效果和使用上具有等效性,无明显差异。
心脏支架和人工关节,也是*监部门审批上市的合格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比如,去年心脏支架集采中选价低于600元的支架,实际上是审批上市刚一两年的新一代可降解涂层*物洗脱支架,并入选了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产品质量可靠。而且集采前后对比,各种规格支架的使用和出厂供应结构,与2020年基本保持一致。
如果企业中标后供应不上产品,那是企业违反协议,需要接受违规处理,并按照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进行失信等级评价,达到严重等级的企业将失去参与集采的资格。
二问:
人工关节集采,能否满足医疗需求?能!采购量大、中选率高,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
“一品一策”,是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原则。此次人工关节招采规则与去年心脏支架集采相比,有所不同。
一方面,区分了A、B两组。A组是历史采购量较大的产品,中选率更高,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另一方面,按系统竞价,同时按照骨科产品特点区分材质以及是否含伴随服务,约定用量之外的剩余用量。这样的安排,更尊重医疗机构自主权,医疗机构可以从中选产品系统中自主选择价格适宜的产品。
伴随服务就是“跟台服务”。采购文件明确,医疗机构可选择是否需要企业提供伴随服务,并按相应的价格支付。医疗机构选择“不含伴随服务”的,按照“不含伴随服务”的中选价格与企业结算,医疗机构可获得节约下来的“伴随服务费”收益。
本次采购首年意向采购量共54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按2020年采购价计算,公立医疗机构人工髋、膝关节采购金额约200亿元,占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的10%以上。共有48家企业参与本次集采,44家中选,中选率达到92%。
如此高的中选率,意味着人工关节的采购量、产品、型号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强化了企业供应能力因素。中选企业还将通过“中国医保医用耗材登记系统(人工关节类)”,实时向联合采购办公室报送中选人工关节的库存数量、供应链流向、医疗机构入库数量等信息,确保中选产品保障供应。
这些规则的“量身定制”体现了国家集采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科学细致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兼顾考虑了患者、医保、医院、行业等各方面的利益。对患者来说,收获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对医生来说,公开透明的集采价格使其收入阳光化,得到患者信任,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对医保来说,节省大量资金,提高使用效能,改革红利让患者直接受益;对行业来说,产品不用带金销售,有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健康发展环境。
更难能可贵的是,集采之后联动了医保支付结余留用、支付方式改革的措施,保护了医院医生的使用积极性,并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问:
心脏支架杀价太狠,会不会出现供应短缺?否!集采的心脏支架约定量已完成,不存在供应短缺情况
也有人质疑,去年集采的心脏支架杀价太狠,或面临“有钱没支架”的尴尬。事实真的如此吗?
9月初,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1—8月,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产品(全部为铬合金支架)110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万个)增长54%,使用总量已超过全国全年协议采购量(107万个)。患者切实用上了降价后的支架,不存在供应短缺的情况。出厂的中选支架也达到198万个,达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8倍以上,为医院实际使用量的1.8倍。
可见,所谓的“有钱没支架”,并不是集采导致的。避免这一情况发生,需要生产、配送与使用方都要更好地适应新采购模式,配送企业要提升货源投放效率和精准性,医院也要加强院内耗材备货、使用、盘货、补货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人工关节采购时明确含或不含伴随服务,其实就是矫正这种与厂家不合理的“依赖”关系。如果选择不含伴随服务,医院可以自己培养器械护士,进行耗材备货存货使用等各种管理措施,回归合理的“医械护”一体的医疗模式,由此获得更多利益。
四问:
2万多元的高价球囊,为何受欢迎?既有合理增长,也不排除非正常因素导致
心脏支架集采之后,部分医院高价*物球囊使用快速增长。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监测发现,冠脉支架降价后,*物球囊虽然使用总量不大,但增长速度很快。“这既有临床发展的合理增长,但考虑到*物球囊价格在2万元左右,不排除其他非正常因素导致。”
*物球囊不同于普通球囊,普通球囊只是把狭窄的血管扩张开,*物球囊会将*物释放在病变血管壁上,球囊撤出体外,实现介入无植入的理念。但并不是所有适合放支架的情况都能用*物球囊,如血管狭窄严重,血管有撕裂风险等等。小血管病变或支架再狭窄时应用效果较好,其他急性期情况仍然用支架比较好。
心脏支架集采后,均价从13000元降到700元左右。此时,同类可替代的高价耗材用量增长迅速,不排除一些医院为了增加收入扩大*物球囊使用指征的现象。这与部分公立医院靠耗材养医的不完善补偿机制有关。实际上,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是一种机制,涉及集采、供应、使用等多个方面,集采只是第一步。各方还应携手将集采、使用机制落到实处,杜绝此类现象。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提出,将会同相关部门规范*物球囊使用,推动地方开展*物球囊集采,对使用*物球囊非正常增长的医疗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必要时函询约谈。
今后,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有关各方将合力保障集采、使用有序开展。按照今年6月国家医保*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将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市场竞争较充分、同质化水平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因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节约的费用,可在考核基础上,按一定方式由医疗机构结余留用,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高值医用耗材、优先使用中选产品。
热点推荐
• 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集采降价后,质量如何监管?
• 人工关节国家集采为何降价超8成?质量能否保证?你关注的问题回复来了
• 人工关节集采中选率92%!从支架到关节,集采发生了哪些变化?
心脏支架型号查询
看得懂的健康专业资讯
钱沐所在的医院,一台造影收费2000元,到了科室是150元。“科室提成比例很低,到医生奖金里更少。年轻的医生做一台造影是19元。”这样的手术,钱沐一天要泡到手术室,做个八九台。
之前血管狭窄程度为70%左右的患者都要放支架,现在到80%以上才会放——这是国家集采最期待的效果之一。当耗材价格水分被挤出,医疗行为回归治疗本身。但是,和期待相反的情况也同时出现。
2021年整个1月份,对全国各地多数的公立医院的心内科来说,做冠脉支架手术的病人明显增多。
这是国家冠脉支架集采将原本均价1万多元的冠脉支架降到700余元后,在全国各大公立医院陆续落地的第一个月。一些本来在去年12月份准备做择期手术(非急性心梗)的患者,通过媒体了解到国家冠脉支架集采的“砍价”幅度,扎堆等到了1月——这一选择将为他们节省至少上万元的治疗费用。
公立医院的心内科,也在1月份陷入了一种忙乱:武汉的一家三甲医院,一度出现了集采中标的支架缺货的情况;上海的一家三甲医院,几位心内科医生发现手术可供选择的支架型号减少,有的病人心脏血管狭窄的程度需要装一个长支架,但因长支架“消失”,不得不安装两个短支架。
到了2月份,各大医院的心内科逐步回到正轨。年前做冠脉支架患者的数量“释放”完毕,有的公立医院做冠脉支架手术的病人渐渐回落至去年的平均数量,有的医院甚至更少一些。
武汉一家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医生谈到,之前血管狭窄程度为70%左右的患者都要放支架,现在到80%以上才会放——这是国家集采最期待的效果之一,当心脏支架的水分被挤出,医疗行为往治疗本身回归。
但和期待相反的情况也同时出现。
几位来自北方、南方不同医院采购科的人士表示,比集采前的冠脉支架价格更高——大约2万余元——的*物球囊的使用量,在一二月份明显增多。
*物球囊是近年来应用于血管狭窄患者的新技术,心内科称之为“隐形支架”。
这是过度安装冠脉支架的反对者、知名专家胡大一在去年冠脉支架集采后,曾表示过的担忧:心脏支架降价,不代表过度医疗消失。如果过度依旧医疗存在,下一个涨价的应该是*物球囊,还会出现其他乱象。
一些大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室,安装冠脉支架曾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他们陆续接到所在医院的新要求,让医生们把冠脉支架的手术量做上去,“薄利多销”。
当医生逐渐改变在一个患者身上安装几个支架的行为后,扩大手术量的要求只能通过“虹吸”基层医院和周边省市的病人来完成。但医生们对于这种“薄利多销”却丧失了积极性。“这样做会挤压我们做技术创新、开展高难度手术的时间。”一位年轻心内科医生表示。
还有一个月,是一些医院心内科按季度发放奖金的时间。一些年轻的心内科医生们,在等待这一天。以往科室主任或医院部门将冠脉支架“回扣”以奖金形式分配的几千元的收入消失后,他们担心,新的政策是否能够弥补消失的那部分收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