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型号怎么看(汽车机油型号怎么看)
机油型号怎么看好坏
机油型号分三类:夏季、冬季和四季机油
一、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二、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三、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扩展资料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防蚀等作用。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C至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发动机润滑油。密度约0.91×10³(kg/m³)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合成油中又分为:全合成及半合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机油标号_百度百科
机油型号怎么看是合成油
一、压缩机冷冻机油型号的分类: 1、根据压缩类型的不同选择润滑油;冷冻机的压缩机有三种,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活塞式和螺杆式的润滑油与制冷剂直接接触,所以在选择润滑油的时候要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而离心式的润滑油只是用来润滑转侍戚子轴承,所以可以根据负荷及转速的大小选用N32或N46汽轮机油。 2、根据制冷剂的类型选灶弊用润滑油,这势必要考虑到润滑油与制冷剂之间的相互影响了。例如氟里昂一类的制冷剂能溶于矿物油,所以选择的润滑油的粘度比使用不溶性制冷剂的要高一级,确保润滑油被稀释后还能有润滑作用。此外,还要注意混入制冷剂的少量润滑油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运作,检查混入制冷剂中的润滑油是否析出蜡结晶而使制冷系统堵塞,这就是我们经常的冷冻机油的絮凝点的质量指标。 3、除了根据制冷剂的类型选择润滑油之外,还可根据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选用润滑油,一般,根据制冷剂蒸发温度的高低选择相应凝点的机油,而用氨作制冷剂的冷冻机,所用润滑油的凝点应低于蒸发温度。用氟里昂作制冷剂的,润滑油的凝点可稍高于蒸发温度。 4、冷冻机的工作条件不同选用的润隐谈族滑油也是不同的,大、中型的多缸、高速(活塞平均线速度3m/s以上)、负荷较大的冷冻机应选用粘度较大的VG46或VG68或VG100冷冻机油。排气温度在145℃左右的高负荷冷冻机用VG68或VG100冷冻机油。小型、微型或低速(活塞平均线速度不高于2m/s)的冷冻机可用VG22或VG32冷冻机油。 二、概念简介: 1、压缩机(compressor),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 2、冷冻机是指用压缩机改变冷媒气体的压力变化来达到低温制冷的机械设备。所采用的压缩机,因其使用条件和压缩工作介质的不同,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空气压缩机。按冷冻机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的差别,它与空气压缩机类似,也可分为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等几种不同形式。冷冻机是压缩制冷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汽车机油型号怎么看
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机油就是汽车的血液。
机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润滑——发动机工作时有许多部件进行摩擦运动,只有合格的机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除了润滑,机油还有冷却降温、清洁、密封、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功能。
机油这么重要,我们去选购机油的时候该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爱车用的机油呢?机油规格说明又该看怎么看明白,下面我们科普一下!
标号解读之SAE:粘度值
每一种机油的桶身上都有一系列规格说明,比如SAE0W-30或者SM0W-40之类的,它们都代表了什么?
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协会的简称,数字表明该款机油的粘度值。
以10W-40为例,“W”表示winter(冬季),数字10代表这款机油适用于外部最低温度-25℃,数字40说明耐外部高温40℃。
温度对机油粘度的影响:温度升高,粘度降低;温度降低,粘度升高。
那么SAE不同标号所实际代表适用的外部环境温度是多少呢?
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
W后面的数字越高,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越高。
所以选机油,主要看粘度,记住这张图:
冬季如果采用低温下粘度较高的机油便会给启动马达、电瓶等增加额外的损耗,同时因内阻加大而增加了油耗;
夏季而使用了高温性能不足的机油,则难以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形成足够的保护膜,这将引起润滑不足导致机件磨损。
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全天候型机油(例如SAE15W-40、10W-40、5W-40、5W-50),冬夏通用。
标号解读之API:机油性能
API是美国石油协会的简称,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等级,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
SN:仅汽油发动机使用
CN:仅柴油发动机使用
SN/CN:汽油、柴油发动机通用型
根据不同的字母指标,还可以将机油等级进行排列。字母越靠后,说明机油的性能越好,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机油种类有哪些
根据提炼和合成技术,机油分为矿物油、半合成、合成油3种。
和传统上的天然产品不同,从等级上来说: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矿物油。
全合成机油的稳定性和抗衰能力是最好的,因此常常会有一些高端汽车品牌指定使用某某品牌全合成机油。
如何挑选靠谱的机油
SAE参照汽车保养手册
汽车厂商在推出一款新车之前,是做足了各种试验的,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标号的机油都有着明确的说明,按厂家建议是最合适的。
API越高越好
至于机油质量,当然是越高越好。同等标号下,质量越好的机油在排放方面会有着更好的表现。
选用半合成/全合成
矿物油虽然便宜,但性能不如半合成、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最理想,全合成则能够更全面地呵护车辆,虽然贵了点但值得。
切忌贪图小利,以免买到假货
不要贪图便宜,买到来路不明的商品。用了假机油,对汽车的伤害可不小!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信息和活动,敬请关注我们“有门有道儿”
什么机油好
在我们日常用车的过程中,机油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的爱车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机油,对于机油型号更是一概不知!而且,最近我一个朋友的雅阁因为加错了机油,导致油耗飙升,动力也变弱了很多。所以借此机会讲一下机油怎么选择!
选种类
▼
常见的机油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以及全合成油,它们的性能依次增强。
矿物油是最便宜的,他用的是原油中最差的成分,提炼纯度也不高,无论是使用寿命还是润滑性能都比半合成和全合成逊色,同时对环境也有较大的污染。
半合成油是使用半合成基础油。实在矿物油的基础上经过加氢裂变技术提纯后的产物,他的纯度已经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较矿物油略高。
全合成油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在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全合成油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体质较好,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和半合成油强得多。
总结如图:
看到这两个图是不是有点懵?可能会有朋友想说,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用什么油就行了。又不是考试,弄这些数据干嘛?
举个例子,一辆五菱,一辆GTR,加的机油能一样吗?况且新车和旧车用的油,南方和北方用油,能一样吗????
所以啊,想知道自己的车加什么油,就应该好好的看完这篇文章!
低温粘度等级(w)表示的是机油低温状态下的流动性。换个说法就是数值越小,可以在寒冷的空气中保证更好的流动性,从而保护低温状态下的发动机!
图为机油在0℃下的流动性
大部分北方汽车5W-40、5W-30型号的机油,而像东北这样会出现0下几十度的天气来说,冬天更适合0W-40或者是0W-30型号的机油!
这个数值表示的是在100℃情况下的机油粘度,数值大点的,对发动机保护更好,更适合旧车。数值小点的好处呢就是,省油,同时噪音也小。适合新车或者自然吸气发动机。
所以。如果你只是温柔驾驶,那么就建议选择数值较低的机油。例如,0W-20、0W-30的机油。如果你喜欢激烈驾驶,那么就建议选择0W-40.如果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呢,则建议在后备箱放点备用机油,甚至是使用粘度更高的机油!因为涡轮增压车带来更多动力的同时又让发动机产生了更大的热量!
"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从“SA”一直到“SL”,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
机油就像汽车的血液,无时无刻都和汽车的寿命划上了等号,所以在使用机油这方面上,一定不能马虎或者贪图小便宜;毕竟维修发动机可比买一瓶好点的机油贵的多!
加入汽摩频道车友群
-----必须注明自己的关注或所驾车型作为进群验证-----
机油型号详解
谈到机油,作为老司机的很应该都有自己的使用心得,但是否能理清经验与原理的差别?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有木有一些懵懵的感觉?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不直接说用什么油就行了。又不是考试,弄这些数据干嘛?可是仔细想想,小货车和跑车加的机油能一样吗?新车和旧车用的油,南方和北方用油,能一样吗????所以,接下来就用SN5W-40为例说明一下:
各个部分代表的具体含义
第一位S表示汽油发动机用油;C表示柴油发动机用油
第二位一共有13个字母,A-B-C-D-E-F-G-H-J-K-L-M-N,没有I。常用的只有5个字母J-K-L-M-N,所以N就是最高等级,SN就是汽油机用最高等级的润滑油。
5W中的W表示冬季用油,W前面的数字5表示机油的临界泵送温度,数字越小的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简单计算就是W前的数字减去35,就是冷启动可靠点。
40这个数字表示机油高温环境的稳定性,根据100℃时机油的运动粘度值分等级。数值大点的,对发动机保护更好;数值小点的好处呢,就是省油,同时噪音也小。
总结一下:
机油黏度与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有非常大的联系,过浓或过稀都不是好状况。例如在冰天雪地下,机油黏度过高,会导致无法正常流动至各部件进行润滑,严重情况就会造成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而在炎热地区,若机油黏度过低,则可能因受热后变得更稀,导致毫无润滑的效果,最终产生零部件磨损。
补充知识点:
机油黏度的标识,目前统一以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SAEJ300为标准。
机油的认证标准:目前市面上主要以美国石油协会(API)为标准,矿物油一般是SJ的级别,半合成油一般是SJ到SM的级别,而全合成油则是SM以上的级别。机油的标准是需要经过第三方机构认证的,这样的规定不仅进一步验证了机油的质量,也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安心!
机油就像汽车的血液,无时无刻都和汽车的寿命划上了等号,所以在使用机油这方面上,一定不能马虎或者贪图小便宜。毕竟维修发动机可比买一瓶合适的机油贵得多哦!
-----动脑一分钟,看个视频放放松-----
机油型号怎么看半合成和全合成
● 如何看懂机油的型号?
SAE规定了11个机油黏度级别,表示在什么大气温度下使用什么级别的机油。这11个级别中有6个是冬季机油,用英文字母W表示,共有0W、5W、10W、15W、20W、25W。W前边的数字表示该级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数字越小,温度越低。
另外5个级别专门针对夏季机油,分别为20、30、40、50、60,该数值代表机油在100摄氏度时的流动性,数值越小流动性越好。
机油有单级油和多级油之分,单级油一般指单个季节用油,对低温黏度指标没有要求,当下市场中以SAE30、SAE40、SAE50这三种为主。而多级机油则是四季通用油,对低温性能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可在大部分地区四季通用,不必因季节变化而更换,主要黏度级别为10W-30、15W-40、10W-40、20W-50等。
多级机油还有一个十分诱人的优点——省油。与单级机油相比,多级机油在相同使用环境下可节省1.0%~3.0%的燃油消耗。
● 机油的好坏怎么体现?
目前柴油机油的规格分为:CA、CB、CC、CD、CE、CF、CF-2、CF-4、CG-4、CH-4、CI-4和CJ-4。前面的“C”代表柴油专用,其中最次的是CA(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淘汰)级机油,最好的很明显就是CJ-4机油,可满足最新的“欧六”排放标准。
理论上,机油的等级越高价格也越贵,而使用更高等级的机油可以适当延长更换机油的周期。
● 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能不能混用?
由于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工况不尽相同,汽油机油与柴油机油在配方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添加错误会加重发动机的磨损,甚至出现故障。
而对于既有汽油车又有柴油车的混合车队,市面上还有一种通用机油供选择,俗称通用油。通用油的包装上一般会同时标注两种不同发动机所匹配的等级,例如:SG/CF-415W-40。
通用油的价格相较同等级的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稍高,所以对于只有单一种类汽车的用户没有购买的必要。
柴油机油质量等级的选择,主要依据柴油机的工况苛刻程度(一般用强化系数K、增压比、顶环槽温度表示),排放等级,以及是否带废弃在再循环装置。
虽然以上为大家列出了机油的适用种类和优劣等级,但即便是同样的种类、等级的机油,如果产自不同的厂商,还是不能混用,因为机油的配方在每个厂商中则不尽相同。
以柴油机油为例,有硫酸盐配方,也有水杨酸配方,二者混用则会在发动机内部产生沉淀物,如果必须更换机油的品牌,请大家在换机油前严格清洗润滑系统。并在使用前按照1:1的比例做混兑实验,观察混合后的机油是否有分层或沉淀。
● 越稀的机油越好?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机油的粘稠度问题。从之前给出的数据来看,越好的机油会越稀,而低档机油则会更稠一些。然而目前部分厂商为了迎合人们靠黏度评判机油好坏的心理,会在油品中加入增黏剂,同时使用非标准基础油,给人一种拉丝性能好的感觉。然而此类机油极易氧化变质,对发动机百害无一利。
点赞并转发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长按下方图片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