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臀部假体植入选择型号(臀部假体取出来有什么伤害)

2024-04-15 13:22:0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臀部假体手术影响以后做吗
  2. 臀部假体取出来有什么伤害
  3. 臀假体品牌
  4. 臀部假体移位
  5. 臀部假体品牌有哪些
  6. 臀部假体哪个牌子最好
  7. 髋关节系列——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

臀部假体手术影响以后做吗

对于即将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或者是之后有打算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当中,有很多面临选择的时刻,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就是,关节置换的假体摩擦界面的选择:用金属对金属?金属对聚乙烯?陶瓷对聚乙烯?还是陶瓷对陶瓷这一选择上,有时候非常犹豫!

写本科普的目的在于科普一下髋关节置换假体的类型,以及应该如何选择。希望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你,在手术前知道的多一点,不至于一脸茫然!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以用于替代患关节炎的髋关节,使用人工关节假体来消除导致疼痛的关节摩擦表面。

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和最小的磨损。传统的金属和聚乙烯植入物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使用,而后,技术的进步使得陶瓷等其他材料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首先要取出股骨头。然后将髋臼杯放入磨锉好的髋臼内,髋臼杯有时会使用1-3颗螺钉固定在髋臼的骨头上。

而后在髋臼杯内部放置一块“塑料”(这块“塑料”称为聚乙烯)、金属或陶瓷内衬。

股骨(大腿骨)有一个金属柄插入,然后在顶端安装一个球。这个球的直径可以从28毫米到58毫米不等,由金属或陶瓷制成。球被装进杯子里,新的关节就产生了。

在固定方面,骨科医生可能会给你选择使用骨水泥固定或通过“骨长入”生物型固定两种方式,将髋关节假体安全地固定在自己的骨头上。

骨科医生手术前将选择手术所需要假体设计以及股骨球的大小,以满足患者术后关节最大的活动范围及最佳的关节功能!

目前国际上有几种不同的髋关节假体植入物可供选择,每种关节假体都使用不同的材料,分别有不同的优缺点。

绝大多数髋关节置换假体属于固定的轴承连接装置。这意味着有一个插入股骨(大腿骨)的股骨柄,一个替代股骨头部或股骨顶部的球头,以及一个固定的髋臼壳,并排列在髋关节窝(髋臼)上。

目前也有一家制造商,正在制作一种可移动的髋关节假体植入物。

不同植入物假体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所用的材料不同(金属、聚乙烯和陶瓷)和固定的不同。

在固定方面,您的骨科医生将使用骨水泥固定或“骨长入”固定(无骨水泥固定)这两种方法,将髋关节假体植入物固定到骨头上,或两者结合使用。

更换髋关节假体之后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由于关节假体被正常使用后而导致的关节假体磨损。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型、活动程度、外科医生使用特殊植入物的经验等),病人的髋关节置换植入物假体可能由金属、聚乙烯(塑料)或陶瓷这几种材料制作而成。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病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或者相对比较年轻的病人,他手术后对运动量要求比较高,那么骨科医生可能会建议他使用全陶瓷的髋关节植入物假体。

1、金属球头和聚乙烯(塑料)衬垫

标准的金属球和聚乙烯杯内衬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科学研究表明,使用改进的聚乙烯衬垫,即所谓的“高交联”聚乙烯衬垫,可以大大降低植入假体的整体磨损率。

正是由于其耐用性和其他相关性能,自髋关节置换手术首次实施以来,金属-聚乙烯材料一直是骨科医生选择的主要人工髋关节组件材料。金属球为钴铬合金,内衬为聚乙烯。

一度风靡全球!目前也很多地方在使用,毕竟价格比较便宜嘛不是!

2、陶瓷球头和聚乙烯(塑料)衬垫

陶瓷头比金属更硬,是最耐划伤的植入材料。

老百姓不能用家里面的那种陶瓷来想象关节置换手术!

目前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的陶瓷,它坚硬、耐划伤、超光滑的表面可以大大降低聚乙烯摩擦界面的磨损率。

这种植入物的潜在磨损率小于金属对聚乙烯,换句话说,陶瓷对聚乙烯要比金属对聚乙烯理论上来说,更耐磨!

3、金属球头和金属衬套

金属对金属摩擦界面(钴铬合金,有时是不锈钢)早在1955年就开始使用了,但直到1999年才被FDA批准在美国使用。

后面随着工艺的进步,大大减少磨损,出现更少的炎症和骨质流失。金属轴承有多种尺寸可供选择(28毫米至60毫米);也有几个颈部长度可供选择。

但人们术后长期结果报告:金属属于相对比较活跃的离子,长期磨损留下来的金属碎屑,容易诱导关节假体周围的骨头溶解,导致后期关节假体松动,手术失败的发生。

4、陶瓷球头和陶瓷内衬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陶瓷髋关节就已经开始在欧洲使用,但直到最近才获得FDA批准在美国销售。在这些髋关节,传统的金属球和聚乙烯内衬被高强度陶瓷所取代,具有超低磨损性能的声誉。

但伴随着高质量,低磨损的优点,必然也带有价格昂贵等缺点。(看看陶瓷内衬)

病人可以咨询你的医生关于植入物的设计方面相关问题。

模块化系统主要提供了与不同大小股骨头对接的能力,以适应股骨柄、植入物的角度、大小和长度,这都是根据病人的身体构造来设计的。

模块化系统可以给病人更多的灵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外科医生可能会依据性别推荐使用特定的髋关节植入物设计或另一些定制的植入物假体。

植入物的最终选择将根据病人的具体健康因素来决定,此外还需要依据骨科医生的经验,教育和专业知识来订制具体制造商的产品。

所以,术前一定要和你的骨科医生谈谈他或她打算在你的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哪种类型的植入物,以及选择特定植入物的原因。

最后,希望所有需要行关节置换的患者,都能在手术后更快的融入生活,恢复生活质量!

臀部假体取出来有什么伤害

隆臀时假体时一定要注意假体形态一般情况下是圆形或者是卵圆形的。根据已有的经验,不论是圆形或是卵圆形,光面或是毛面,其最终的结果差别不大。假体内容物可以是固体硅胶或黏性硅胶。最常用的是固体硅胶,因为它不会破裂、渗漏和萎陷。至于用哪一种假体,可在与相关医师咨询后进行恰当的选择。

臀假体品牌

最快速的丰臀产品是手术:

一、自体脂肪注射丰臀

自体脂肪丰臀是抽取自体腰、腹、腿等部位多余的脂肪,通过处理后再注射到臀部需要填充的部位。要进行该手术,首先必须有多余的脂肪可供抽吸,其次是必须身体健康,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该手术特别适应于那些腰、腹、腿等部位有脂肪堆积的女性,在丰臀的同时达到纤腰的效果,可谓纤腰、肥臀一举两得[1]。

二、假体植入丰臀

对于那些身材苗条,无多余脂肪可供抽吸者,则只能通过植入假体才能达到丰臀的目的。一旦决定进行假体植入手术,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假体选择:假体形态可以是圆形或者是卵圆形的(所谓解剖型假体),像乳房假体,可以是光面或者毛面的。根据我们的经验,不论是圆形或是卵圆形,光面或是毛面,其最终的结果差别不大。假体内容物可以是固体硅胶或黏性硅胶。最常用的是固体硅胶,因为它不会破裂、渗漏和萎陷,效果更好。至于用哪一种假体,应由你的医生的习惯和思维决定。隆后的臀部应当有自然的手感,摸起来应该有些硬度,就好像经过很长时间锻炼的臀肌一样。

2、是否需要同时进行抽吸脂肪

很多进行丰臀术的患者,虽然臀部扁平,但其上外方却有多余的脂肪。从侧面看起来很平,但从后面看是又宽又平,丰臀后外形改善,但从后面看,却是一个方臀。此时应将上外侧多余的脂肪抽吸掉,外形才会显得娇媚性感。还有一些患者,还需要抽吸臀下部和外侧的脂肪以改善臀部下垂。

臀部假体移位

你好,假体形态可以分为圆形,水滴形二种,由固体硅胶构成,因此出现不会破裂、渗漏和萎陷,效果也最好。  丰臀假体的选择可根据个人的审美观及结合医生的决定。如果臀部,扁平并呈下垂的,适合用水滴形的假体。如果喜欢挺翘臀部的,可以用圆形的假体。隆后的臀部手感自然,摸起来结实而又有弹性,就好像经过很长时间锻炼的臀肌一样。  其实,方法以及材料的选择对于假体丰臀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自己的美丽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选择适合自己的假体丰臀材料,早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和性感!

臀部假体品牌有哪些

您好,隆臀时假体时一定要注意假体形态一般情况下是圆形或者是卵圆形的。根据已有的经验,不论是圆形或是卵圆形,光面或是毛面,其最终的结果差别不大。假体内容物可以是固体硅胶或黏性硅胶。最常用的是固体硅胶,因为它不会破裂、渗漏和萎陷。至于用哪一种假体,可在与相关医师咨询后进行恰当的选择。查看原帖>>

臀部假体哪个牌子最好

您好,隆臀时假体时一定要注意假体形态一般情况下是圆形或者是卵圆形的。根据已有的经验,不论是圆形或是卵圆形,光面或是毛面,其最终的结果差别不大。假体内容物可以是固体硅胶或黏性硅胶。最常用的是固体硅胶,因为它不会破裂、渗漏和萎陷。至于用哪一种假体,可在与相关医师咨询后进行恰当的选择。

髋关节系列——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

来源: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1年9月

作者:蔡鄂,张天伟,张震祥,郑钧文

一、传统THA入路

1.后入路(posteriorapproach,PA):自vonLangenbeck于1874年首次描述以来,已经出现了多种PA。现在使用的PA与Moore于1952年所描述的最为相似,通常也被称为“Southern”或“Moore”入路。据统计,PA是目前全球最常用的THA手术入路。PA入路THA手术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暴露:患者取侧卧位。患髋在上,腋下垫腋垫,双手分别置于调节好位置的搁手板上,骶尾部和耻骨联合部各垫平垫并用固定架固定,健侧下肢呈半屈髋屈膝位,患肢伸直,骨盆垂直于床面,在确保稳定的同时最大程度允许手术操作的进行。从股骨干外侧中心、大转子远端约5cm处开始做10~15cm弧形切口,切口的一部分位于大转子后上方,弧形弯向髂前上棘后沿股骨干向下。向下切开皮肤和皮下脂肪直至阔筋膜和髂胫束,在近端纵向切开,并沿臀大肌纤维进行分离。内旋股骨,暴露位于臀小肌后缘的梨状肌肌腱,留置缝线便于术后缝合。紧贴梨状肌的股骨止点处离断,向后牵拉肌腱以保护坐骨神经。在关节囊后上方置入Hohmann拉钩,纵向或“T”形切开关节囊。清理关节囊周围骨赘,内收并内旋患肢,使髋关节脱位。如果脱位困难,额外松解外旋肌可能有帮助,特别是在髋关节存在严重收缩或翻修情况下,部分或全部松解臀大肌止点以及切开下关节囊和松解股直肌也有助于股骨头脱位。

(2)截骨:按照术前模板测量位置,用电动摆锯进行截骨。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测量股骨头大小。用拉钩拉开组织,显露髋臼,切除横韧带、髋臼盂唇、前方残余的关节囊和阻碍操作的软组织,充分暴露后用髋臼锉打磨髋臼至合适大小为止。置入髋臼杯,外展约45°,前倾约15°,如有需要可加用螺钉固定,装入试模内衬。然后屈曲、内收和外旋髋关节,将拉钩放在股骨颈上方,向上翘起股骨颈,使股骨近端髓腔处充分显露,开槽扩髓至合适大小,将股骨试模打入股骨髓腔,选择颈长合适的股骨头假体并安装,复位髋关节,检查下肢长度以及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冲洗并依次缝合切口。术后常规行抗凝、镇痛等治疗。

2.直接外侧入路(directlateralapproach,DLA):Hardinge于1982年描述了DLA入路THA。Mulliken等在1998年对Hardinge提出的入路进行了改良,形成现在使用的DLA入路。DLA是目前在全球应用广泛程度仅次于PA的THA入路。DLA入路THA手术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暴露:行DLA入路THA时患者可取侧卧位,操作与PA相似。患者也可取仰卧位。切口以大转子为中心,由远及近、由前向后略为倾斜纵向切开皮肤,一般长度为10~15cm。分离皮下组织,并沿阔筋膜张肌与臀大肌的间隙切开阔筋膜。确定臀中肌前后缘,在其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行钝性剥离,在大转子上方5cm处分开臀中肌以避免损伤神经。以拉钩拉开臀中肌与股外侧肌的肌腱,外旋髋关节,沿肌纤维方向劈开臀小肌,暴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用脱位钩钩住股骨颈,屈曲、外旋髋关节,使股骨头从前方脱位。

(2)截骨:DLA入路THA截骨和假体试模安装方法与PA相似。

二、微创THA入路

为减少术后出血,使患者更快康复,提高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开发了THA的微创暴露技术。微创THA采用单切口或双切口入路,切口一般为10~12cm或更小。

目前,微创手术技术可分为肌保留和小切口两种。肌保留方法可避免损伤和松解肌或肌腱,如改良的Smith-Petersen前入路结合小的后切口、前外侧小切口、改良的前外侧Watson-Jones入路和直接前小切口;小切口入路则使用短切口,与标准切口相比可能涉及较少的肌肉分离,包括前外侧小切口、外侧小切口、后侧小切口等。

1.直接前入路(directanteriorapproach,DAA):DAA属于肌保留入路中改良Smith-Petersen入路的一种。为了减少THA术后髋脱位的发生,Smith-Petersen于1917年首次描述了髋关节DAA入路,并于1949年完成了第1例DAA入路THA。在之后的几十年中,随着新工具的出现,DAA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使其侵入性更小,更易于操作。DAA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在全球应用的广泛程度位仅次于PA和DLA,列于第3位。DAA技术是利用肌肉和神经间平面进行手术操作,浅层利用缝匠肌(由股神经支配)和阔筋膜张肌(由臀上神经支配)之间的间隙,深层则是利用股直肌(由股神经支配)和臀中肌(由臀上神经支配)的间隙。DAA入路THA手术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暴露:患者取仰卧位,将充气垫或其他软垫放在双侧臀部,使骨盆前倾并轻度伸展下肢。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在其远端外侧3cm处纵向切开皮肤,向患者远侧腓骨头方向延伸6~8cm,使其与阔筋膜张肌的方向保持一致,切开皮肤和皮下脂肪至筋膜,用拉钩拉开。在辨认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以及二者的间隔后,切开筋膜。从阔筋膜张肌内侧缘行钝性分离。通常可见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之间的脂肪条纹,作为间隔辨识的标志。沿该脂肪条纹以手指进行钝性分离,即可暴露股骨颈,在股骨颈上方放置1个弯曲的钝性拉钩。以Hohman拉钩将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向外侧牵开,向内侧拉开缝匠肌和股直肌,暴露深部肌间隔。电凝越过间隔的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头。

(2)截骨:原位进行股骨颈双截骨。第1次截骨通常沿着股骨颈上外侧的骨鞍到股骨颈内侧(在大转子上方130°,小转子上方约1cm)的一条线进行。在距离第1次平行截骨近端约1cm处进行第2次平行截骨。取出双截骨形成的中央盘或“餐巾纸环”,随后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使用3~4个拉钩完成髋臼显露。松解关节囊,用髋臼锉对髋臼进行锉磨和处理,注意保持40°~45°外展和15°~20°的前倾。选择合适型号的髋臼假体,植入臼杯,并用螺钉固定。在大、小转子后方放置1把拉钩帮助显露股骨,如显露困难或操作困难,可松解后方关节囊并外旋股骨。股骨显露后,进行开槽扩髓,试模调整满意后,安装假体,复位,缝合。

2.肌间隙入路(orthopadischechirurgiemunchen,OCM):OCM属于改良Watson-Jones入路中的前外侧入路(anterolateralapproach,ALA)。据Jergensen和Abbott报道,该肌间隙入路最初由Sayre于1874年描述,后由WatsonJones进行改良,之后由Berger等在2004年提出。OCM入路位于外展肌前方、阔筋膜张肌后方,利用该肌间隙,可有效避免外展肌的损伤。OCM入路THA手术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暴露:使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上。手术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手术台的改变,手术台允许在手术过程中去除骨盆远端的手术台后半部以满足截骨的需要。在从大转子前结节开始延伸至髂前上棘的一条线上做皮肤切口,向远处延伸6~7cm。1/4切口位于转子上方,切口其余部分位于近端。沿皮肤切口继续分离皮下组织和筋膜,辨识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的肌间隙,最好通过股骨颈前部和上部沿臀小肌插入手指打开该间隔。用改良Hohmann拉钩放置在股骨颈上、下方,将肌肉拉开,不要过度牵开。使用中等宽度圆形边缘的拉钩以保护肌纤维。以保留内侧为基础行“U”形囊切开术,近端边缘靠近髋臼前缘,上缘在股骨颈上尽可能靠外侧,外侧缘在股骨转子间线的关节囊止点。用拉钩拉开切开的关节囊。

(2)截骨:髋关节外旋,分两次截除股骨头和股骨颈。在股骨头和股骨颈交界处进行第1次截骨。完成第1次截骨后,在截骨部位放置骨刀,并将远端骨折块向前抬高。进一步外旋股骨,按照术前计划确定的水平进行第2次截骨,使其方向与第1次截骨平行。取出碎骨块和股骨头。将2个拉钩中的1个放在“5点钟”方向,另外一个放在“7点钟”方向,拉开关节囊,以便更好地观察髋臼。切除多余的软组织,用髋臼锉处理髋臼至合适大小,装入髋臼假体,并用螺钉固定。将患肢置于准备好的无菌袋中,行外伸、外旋、内收,并在股骨颈内侧和后方放置拉钩,使股骨充分暴露。开槽,用髓腔锉将股骨髓腔扩到合适大小。植入假体,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3.SuperPath入路:SuperPath入路属于小切口入路,又称直接上方入路(directsuperiorapproach,DSA),也称为经梨状肌入路。该入路由Chow等于2011年提出,即在经皮穿刺通道的辅助下,利用臀小肌和梨状肌之间的间隙进入髋关节,保留前、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SuperPath入路THA手术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暴露:使患者取标准侧卧位,牢固固定。使患肢屈曲45°~60°,内旋20°~30°,轻微内收。在大转子顶端近端作6~8cm皮肤切口,与股骨成一直线,沿纤维钝性分离臀大肌,将臀中肌和臀小肌向前牵开,梨状肌肌腱向后牵开,进入关节囊,不分离任何肌肉。沿股骨颈至髋臼缘近端1cm处切开关节囊。在股骨侧使用扩髓钻、圆形骨刀和刮匙在股骨颈上部从股骨髓腔到股骨头中心创建通道。然后使用连续的股骨扩髓钻完成准备工作,按照术前测量,确定近端股骨髓腔的尺寸,同时保持头颈完整。

(2)截骨:在股骨扩髓水平进行股骨颈截骨,切断圆韧带,取出股骨头。将连接杆穿过建立好的辅助通道,使用髋臼锉进行髋臼打磨,磨锉完毕后选择不同型号的髋臼杯在臼内完成组配,并完成假体安装及螺钉拧入,不需要通过释放髂胫束或剩余外旋肌,用骨钩和“T”形手柄完成复位,缝合关节囊、脂肪和皮肤切口。

应用THA治疗髋关节及其周围疾病通常可获得极佳的临床结果,患者满意度范围为89%~95%。多位研究者对不同入路THA的临床结*进行了比较。Restrepo等报告,采用DAA行THA术后6周、6个月和1年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HipScore,HH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以及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均优于DLA入路THA。Barrett等同样报告术后6周时DAA组的HHS改善优于PA组。但是,现有研究结果未显示术后1年后不同入路THA的结*指标存在长期差异。

三、THA并发症与手术入路的关系

1.感染:感染是THA的一种少发并发症。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初次THA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0.2%~1.2%。可用于直接比较不同入路THA术后感染率的数据很少。一些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方法THA的深部感染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尽管Christensen等最近报告,与PA相比,DAA等微创入路THA的伤口并发症数量更多。

2.髋关节不稳定:髋关节不稳定是THA术后的另一种潜在并发症。有大规模单队列研究结果已证实DAA入路THA术后髋关节脱位率为0.6%~1.0%,DLA入路THA术后髋关节脱位率为0.3%~0.6%。而PA通常与较高脱位率相关(1.7%~5.3%)。尽管最近的文献已经证明经后囊膜修复后髋关节的稳定性将得到改善,但缺乏相关的随机前瞻性研究数据。几项荟萃分析和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结果已证实,与PA相比,基于前路的THA方法在术后髋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优越性。最近的荟萃分析结果证实,DAA入路THA术后的髋关节假体脱位发生率(0.3)显著少于PA入路(1.2%)。Kwon等经研究证实前外侧、DLA和PA入路THA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率分别为0.70%、0.43%和1.01%。Masonis和Bourne同样报告DLA、ALA和PA入路THA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率分别为0.55%,2.18%和3.23%。Sheth等在一项纳入42438例初次THA病例的大规模研究报告中也证实了DAA和前外侧入路THA术后髋关节假体的脱位率显著低于PA入路。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者报告了认为所有入路THA的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率等同。在Han等的研究结果中,相对于后入路,使用SuperPath入路在降低THA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两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脱位率分别为0和7.7%。但这一结论目前仍缺乏大规模具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结果予以证实。

3.骨折:THA术中可能发生骨折,尤其是大转子处的骨折。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抬高股骨,DAA入路THA更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在Matta等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在专用牵引台上进行的DAA入路THA中有0.6%并发术中大转子骨折。他们还报告,有0.6%的病例发生了踝关节骨折。其他研究者报告DAA入路THA中有1.0%~5.7%发生术中了转子骨折。PA和DLA入路THA术中也可能发生大转子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0%和4.0%,但相关报道较少。Malek等经过对DAA与PA入路THA进行直接比较,证实DAA入路THA术中的股骨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PA入路THA(分别为6%和0),而Higgins等的荟萃分析结果却显示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4.肌损伤:在DLA和PA入路THA术中并没有刻意对肌肉进行保护,因此在文献中经常被引用以与微创入路进行比较。但事实上在THA手术过程中,采用任何一种入路都需要对一些肌肉进行分离,如PA入路术中的臀大肌和短的外旋肌群、DLA入路术中的臀大肌和臀中肌等。外展肌无力是DLA入路THA术后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4%~20%。但也有报道强调,在发生该症状的病例中,约20.0%~25.4%的患者可能术前就已经存在外展肌退变。由于入路利用了肌间隙,DAA可能会对肌肉更加友好。Bergin等发现接受PA入路THA患者术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高于接受DAA入路THA患者,似乎证实了上述观点。然而,Meneghini等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对12具尸体进行解剖研究发现,采用DAA入路时,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6%、8.5%和31.3%。与PA相比,DAA对臀小肌的损伤较小,但在术中也会对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造成损伤,并且在50%的DAA入路THA手术中梨状肌或联合肌腱需要离断。Müller等经研究发现,与ALA入路相比,采用DLA入路THA使臀外侧肌腱缺损更多(P=0.13),而二者对臀小肌损伤程度相同,同时通过术后MRI发现,在DLA入路THA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臀中肌前部出现更多的脂肪萎缩(P=0.041,0.007),与观察到的临床结果相符合。

5.神经损伤:神经损伤是THA术后潜在的破坏性并发症。存在损伤风险的神经包括股外侧皮神经、臀上神经、股神经和坐骨神经。因为神经走行接近手术入路所利用的解剖间隔,在DAA入路THA术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最常发生。3.4%~81.1%的患者在接受DAA入路THA后会出现一些股外侧皮神经神经失用症的症状。幸运的是,这些症状都在可耐受范围内,且大多数随时间而消退。臀上神经损伤最常发生在DLA入路THA术中,可能是因为其神经走行接近臀中肌。据文献报道,2.2%~42.5%的患者在DLA入路THA术后至少有一定程度的臀上神经损伤,通常导致暂时性外展肌无力,但这一并发症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会持续存在。股神经和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最多,但不常见。Fleischman等分别采用DAA和ALA入路行THA手术,股神经痛的发生率为0.40%(95%CI,0.27%~0.60%)和0.64%(95%CI,0.35%~1.2%)。此外,在研究期间,前路THA术后股神经痛的发生率从0.29%(2011至2013年)增加至0.57%(2014至2016年)(P=0.080),而在接受DLA入路THA患者中仅发生2例(0.026%),接受PA入路THA患者中发现了1例(0.045%)。与其他入路相比,接受前路THA患者术后发生股神经痛风险高14.8倍(P

理想的THA手术入路应该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当前所有的手术技术都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长期效果,但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随着科技的进步,THA技术也会出现更多的革新,临床医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自身的经验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统筹编辑:骨先生

投稿邮箱:dfchen@cbjb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