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型号有哪些(头皮针型号有哪些种类)
头皮针型号参照表
主要区别如下:
一、用途不同:
医用注射针头不同型号分别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其中皮下注射盘内无菌1-2ml注射器和5.5~6号针头,肌内注射 2.5ml5.5~6号针头,静脉注射盘内无菌注射器(根据*液量选用),针头6.2-7号或头皮针。
二、型号不同:
针头粗细用几号来表示,一般有4.5号,5号,6号,7号等。几号针头意思就是针头的直径为几毫米,一般小孩用4.5号或者5号,大人用7号。
三、针管生产对应代表颜色不同
7号针头内径0.51mm代表色是紫色,6.5号针头内径0.41mm代表颜色是蓝色,6号针头内径是0.34mm代表色是橘色,5号针头内径是0.26mm代表颜色是红色,4号针头内径是0.21mm颜色是透明色。
头皮针头型号
5.5号。
根据查询妙手医生网显示,紫色针头是5.5号针头,针头颜色代表大小,黄色代表5号针头,蓝色代表6号针头,黑色代表7号针头,小孩用4.5号或5号针头,**用7号针头,针头号越小,针头越细。
头皮针的种类
这个没有明确谁的好,一般来说,生发微针的选择应该根据个人的头皮情况和需要来决定,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头皮针名称
12个。兽用针头是用于兽医注射*物的重要工具,不同的*物对应不不同规格的针头。头皮针几个型号共有十二种型号分别为12G、14G、16G、18G、20G、21G、22G、23G、25G、26G、27G、29G。
头皮针是几号针头
头皮微针是一种用于刺激头皮和促进头发生长的美容工具,选择合适的头皮微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针头长度:头皮微针的针头长度通常在0.2mm到1.5mm之间。对于头皮较为敏感的人,建议使用较短的针头,而对于头皮厚实的人,可以选择较长的针头。
2. 针头数量:头皮微针的针头数量也不同,通常从12个到1000个或更多。一般来说,针头数量越多,刺激面积越大,但使用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3. 针头形状:头皮微针的针头形状有圆锥形、方形和平头等。圆锥形和方形针头相对比较尖锐,可以更深入皮肤进行按摩和刺激;而平头则比较安全,适合初次使用者。
4. 材质:头皮微针的材质也有不同,常见的材质包括不锈钢、钛合金和陶瓷等。不锈钢和钛合金的微针通常比较坚固,而陶瓷材质则比较轻便。
头皮针是什么样子
?护理123公众账号(hushi52),每日分享护士考试、护士求职面试、护理知识,护理情感等相关信息,为中国护士提供信息帮助!提供福利?!分享给护友5G完整版的护考资料教程以及500篇护理指导百科(关注回复:M001)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掌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则更困难。做到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及时准确用*,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减少医患纠纷。
目前常用套管针的型号有16号、18号、20号、22号、24号,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选择合适型号套管针。儿科多选用22、24号针。
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
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较大的一支,此静脉直、较大、不滑动、易固定,但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外渗缺点
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具有不滑动、易固定、暴露明显、不外渗等优点,是头皮静脉输液的最佳部位,但此静脉较细小,技术难度大些
耳后静脉较粗,略弯曲,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要剃去头发,才便于穿刺固定,但由于小儿多动,不易护理。
小儿静脉注射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基本操作。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不仅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而且可以减少小儿的痛苦程度,特别是在缓解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方面尤其重要
选择合适的静脉是保证穿刺成功的一步。患儿年龄小于2岁者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不滑动,可选择头皮静脉。3岁以上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大发厚、密,血管不清晰,可采用市值静脉进行穿刺,宜选用相对粗直、充盈、弹性好、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浅表静脉。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操作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正常的、稳定的、轻松的情绪,多与小儿及家属沟通,增加信任感,尽量减少其紧张惧怕的心理,使患儿及时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血管的选择确定是穿刺成功的前提,血管选择确定的原来则是做到“心中有数”,即对欲穿刺血管的位置、方向、深浅、活动等了如指掌,争取一次成功。千万不可做试验性穿刺,否则针一刺进皮肤就出现盲目感,容易失败,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因此,血管的选定决定穿刺的成败。
要求输液室光线明亮,自然光线最佳
光线太暗,瞳孔散大,眼睛容易疲劳、眼花,看不清血管
光线太强,瞳孔缩小,眼睛容易刺痛,影响穿刺
晚上及阴暗天气可借助100~150W灯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40~50cm。
静脉选择时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静脉,先头皮后四肢、先额部后枕部、先大静脉后小静脉
因为头皮穿刺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及保暖
给急诊及危重患儿穿刺前应仔细看清可穿刺的部位,选择最有利的静脉进行穿刺,不易渗漏,易于家属治理的血管,及时打开静脉通道。
在皮肤表面一时看不到血管时,要耐心沉着,在四肢、头部仔细找,然后选择一条较好固定,便于保留的静脉。
有些患儿的血管难以通过“看”、“找”的办法解决静脉穿刺问题时,可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
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成功时,可采取此法。四肢静脉可先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然后用大拇指反复轻快地在静脉的远心端进行压迫,向近心端推行3~5cm,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当皮肤见到血管显露时,便可迅速进针,刺入血管内。
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内,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有弹性、有空感的1条血管。
用双手的掌根部四肢静脉从血管的近心端沿静脉走行环形按压指端,用力均匀反复按摩3~5次,再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松紧要适度,然后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血管充盈显露,此时静脉穿刺较易成功。
能使*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血管,宜采取负压进针法,即一边穿刺一边由助手回抽注射器,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穿刺时一般采取直刺法,针头与皮肤呈10°~15°,进入皮肤后,针头行于皮下时角度变小,再挑起皮肤以5°~10°角进血管,特别是对于皮下脂肪比较薄的患儿。根据血管粗细直曲,在皮肤内潜行0.5~1cm,由浅入深,缓慢进入血管,见回血边撤针芯后边平行将套管针推入血管(单手退针法)。采用负压穿刺技术用5或10m注射器的生理盐水,针头与套管针连接,施以负压使针头进入血管后尽快见到回血,避免盲目进针穿破血管。
穿刺者左手必须绷紧穿刺血管周围的皮肤,使针身与血管平行向前推进,否则皮肤易滑动,造成穿刺困难,甚至穿破血管壁,同时也起不到固定头部的作用。
手持针柄时要上下捏住针柄,这样才能保证头皮针稳定地刺入皮肤,因为小儿不可能像**那样配合。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证实穿刺成功。
穿刺成功后,不急于用3M透明膜固定留置针,待*部绷紧的皮肤恢复到原位后,仔细观察,调整留置针到最佳位置,保证输液顺畅后在固定,固定时不要绷紧透明贴膜,透明贴膜的中心轻轻地落在穿刺点上,然后轻轻按压,使贴膜与皮肤紧密接触。用这种方法固定留置针,避免了穿刺成功后按常规方法绷紧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常常出现的留置针在血管内发生弯曲或针尖贴住血管壁而导致液体不滴的现象。
如头部可取长度施以的弹力网状绷带套与患儿头部,避免或减少枕头、盖被、穿脱衣服、患儿手拉等各种外力对留置针的摩擦。而四肢则可根据患儿四肢的大小、粗细长短选择合适的夹板进行固定,空隙处可用于棉球垫塞。
封管液剂量的选择一般用0.9%NS250ml+1/2支肝素钠(6250U)配制而成),配制好后可放入冰箱于当天使用,每次封管时常规消毒配制液瓶口,抽取3~5ml配制液封管,小儿及凝血功能差者,使用剂量可偏小。冲管护理脉冲式冲管
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后,常规消毒肝素冒,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从肝素冒内注入3~5ml肝素钠配制液,采用脉冲式冲管边推边撤针头,推得速度>撤针头的速度边推边退出,然后夹好留置针管上小调节夹,用无菌敷料将肝素冒包好,用胶布固定好下次备用。若无肝素钠的情况下,可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如用可来福接头,由于其能产生正压,可不必封管。
休克及严重脱水致血液浓缩,循环障碍血管弹性降低,虽然肉眼可见静脉血管,但穿刺却很困难。静脉穿刺前须经充分压迫*部给予热敷,以改善血管内充血程度,待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缓慢进针法。进针后,先使针头向上挑起沿血管走行缓慢由浅至深进入管腔,见有回血,即可缓慢注射少量液体,此时不宜放松压迫,待管腔随着注入的液体而稍扩大后,针头沿静脉的方向刺入所需深度,送内套管后妥善固定。
长期多病消瘦患者,静脉注射次数多,血管壁脆弱,弹性差,肌肉松弛皮下活动度大,静脉穿刺时要绷紧皮肤,压迫穿刺点两端,抓住血管的活动去向,以助针锋准确刺入血管。
头皮静脉血管显露较好,多行头皮静脉穿刺,多选择较明显的额前静脉或颞浅静脉,穿刺时患儿头部稍垫高,助手固定头部,穿刺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角度与头皮平行。穿刺宁浅勿深,稍深即可刺破血管对侧管壁而失败针对刺入后自觉前面无阻碍而有空虚感时送套管,可稍抽回血或注入少量液体,如无隆起,即可固定输液。
对血管充盈不佳的患者,可以采用*部热敷的方法/可以采用扎止血带后先放片刻再扎止血带的方法/可以采用先常规扎止血带数秒钟后在再穿刺部位下方扎一止血带的方法,使扩张的血管在短时间内自然充盈,变充盈不佳血管为在穿刺时*部恢复“正常充盈”,然后再进行穿刺。
多见于营养过剩的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丰满,血管较深,虽加压迫也难显露,但血管弹性好,活动度小,可采用探索法,按解剖部位,循血管方向迅速刺入皮下,用左手食指在表皮上触到弹性,右手持针朝此方向探索进行,即可穿刺成功。
穿刺前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皮肤提高穿刺技术,避免重复穿刺。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及时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消毒时消毒剂不宜过多,以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进入血管使穿刺点发红。输注速度过大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BD公司推荐为3d~5d。最好不要超过7d。
尤其是儿童,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让患儿及家长受益,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家长护理患儿的难处。穿刺好之后要交代家长看护好孩子,讲解静脉留置针的自我保护方法,减少因过度活动或护理不当造成的置管失败应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指导家属应适当固定患儿肢体。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提高,可减少患儿痛苦,减少护患矛盾,有利于治疗和疾病的康复。
及时发现穿刺部位外渗情况,及时处理异常,让家长放心。
1.患儿因恐惧医护人员而合作性差,不利固定,穿刺不易成功。
2.家长期望值过高,加重护士心理负担。
3.护士自身心理素质不好,心情紧张,未选择好血管盲目进针,导致一次穿刺不成功。
4.气候寒冷,血管收缩。
5.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致血管充盈度不够或病情危重,状态不佳,增加穿刺难度。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证实穿刺成功。
要耐心,不要看不到血管就心烦,有些血管藏在头发里,用手一摸,可摸到一浅沟,这是被压瘪的静脉,剃掉头发后会显现出来。
向家属说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得到理解,同时认真选择血管千万不要盲目进针固定。
备皮的范围要够大,否则不易粘贴胶布,针头容易滑出,也使消毒的面积够大。
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平时应加强自身修养和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婴幼儿头皮血管的解剖部位及生理特性,反复体会进针感觉,留心观察技术好有经验的同事的操作过程,虚心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确保护理治疗的顺利进行。
刺破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使导管尖端受损;穿刺过度刺破静脉后壁;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管尚在静脉壁外至送管失败;穿刺角度过小,静脉壁划伤
症状及体征:触痛、肿胀;皮肤紧绷、发亮;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输注液体低于体温*部微循环障碍;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穿刺点渗液
预防:选用材料柔软的留置导管;稳定固定,对老年患者加强固定;正确选择穿刺部分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正确的穿刺技术;严密观察,及早判断;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的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时要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较长的硅胶管,而引起*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部静脉的感染。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
相关因素:PH值*物因素;渗透压*物因素;血液稀释不充足a、与输液速度有关b、小静脉、粗导管;消毒剂未干;刺激性*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原因:物理刺激所致
相关因素:
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相关部位;过度和不合理的活动;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料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过大导管型号,细小静脉;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
微粒物质:剥离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为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
预防:
选择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必要时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他固定辅助工具
原因:感染最早出现的静脉炎(洗手/无菌技术/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剃毛
原因:血管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反复穿刺;穿刺不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栓子;封管技术不当,造成血栓形成
预防:熟练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相关因素:封管技术:A、回血B、*物;并发症导致的结果:A、导管间断纤维蛋白的形成B、静脉内形成血栓;导管打折
预防:
导管打折:正确穿刺点的选择及固定;避免关节活动部位正确固定避免导管移动和滑出;直刺血管,减少在皮下走行的距离
回血:正压封管;防止拔针时的血液返流回导管
封管液:两种方法:边推注边退针,小夹子的作用;24小时持续输液;输液泵应用,报警装置,帮助了解输液时的停止状态
小编推荐:护士竟然能考这个证书,多了这个证书,多一条出路
拉你进护士/护师/主管护师2018年考试讨论群
头皮针型号有哪些图片
12号。该题出自《加压输血袋在手术抢救中的应用》中,输血时用12号头皮针,接通输液管是效果最好的,因此是宜用12号头皮针型号。头皮针主要是在头皮部位进行静脉输液的一种方式。
头皮针型号有哪些种类
?护理123公众账号(hushi52),每日分享护士考试、护士求职面试、护理知识,护理情感等相关信息,为中国护士提供信息帮助!提供福利?!分享给护友5G完整版的护考资料教程以及500篇护理指导百科(关注回复:M001)
一位朋友,半个月前宝宝腹泻不止,她带宝宝去治疗,结果连打了整整一周的头皮输液!
后来在输液室护士忙活半天,由于孩子脑门上针眼太多愣是没地方再下针了!护士长过来一看,急切又心疼地对菌菌的朋友说:“别再让医生给你娃开头皮针啦!他头上都没地儿插了,你看娃的头,都成啥了!”
最要命的是我这位朋友把娃抱回家的时候,她婆婆瞬间炸了,心疼孙子又是哭又是亲,说这当妈的心太狠,给娃看病都把娃脑门打成筛子了!而且还说头皮针对大脑的影响大如果孩子到时候笨了就和她没完云云……
那么头皮针真的有必要么?
打头皮针对宝宝的大脑到底有没有影响?
十月菌在身边调查了一部分宝妈!接受调查的宝妈几乎都认为给宝宝打头皮针的架势太吓人,宁可打肌肉针,有部分宝妈认为打头皮针会影响宝宝的大脑智力!一位大姐还总结性地表示:你随便去问,1万个家长能说出不愿给孩子打头皮针的1万个理由!
1.场面不忍赌,像上刑,看孩子在床上被压着手脚,那细细的针头哪是扎宝宝的脑门,那是扎我的心呢。
2.*股上胳膊上打还算有点肉能垫垫,头皮上啥没有,实打实的疼。
3.孩子看到针在脑门上晃悠,就哭就闹,一看他那样,我扛不住呀。
4.孩子晚上做噩梦都是有人要用针扎他脑门儿。
5.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吧?
……
……
9998.还是打肌肉针吧,有种疼叫我看着疼。
9999.打了几天针,脑门上都扎遍了,娃脑袋都肿了。
10000.头皮针就在脑门上,*物要是进了大脑咋办?影响孩子智商这万万不能。
但是
(请注意这个可以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转折词)
孩子静脉输液打头皮针,真的如此可怕吗?
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为什么要在头皮上输液?
给我们1万个理由!
打头皮针,我们很需要家长的配合
打针时,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家长也焦虑不安,反复询问医生和护士,怕这怕那,会加重紧张气氛。其实在大多数时候,孩子哭闹、挣扎得厉害,并不都是打针的疼痛造成的,可能是因为本身不舒服而无法表达,或者是被人压着吓哭,抑或是受到家长的紧张情绪的影响。
由于小宝宝对家长的依赖性十分强烈,再加上患儿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医护人员通常很难与患儿进行顺利交流。所以,打针时,家长应配合护士按住孩子的膝盖,避免蹬踢。同时,可采用听音乐、讲故事、看动画片、夸奖孩子勇敢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减轻孩子的恐惧,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共同完成整个过程。
看到这里,宝妈们肯定要问了▼
既然逃脱不了打头皮针,那么打头皮针对孩子大脑有影响吗?
不少家长对孩子打头皮针感到害怕,担心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但其实打头皮针扎的只是孩子头部表皮内的小静脉,不会伤及孩子颅骨和大脑!
但由于个体差异(如疤痕体质者),有的孩子头皮的扎针点可能会留下小疤痕。因此,打针时护士会尽可能接近发际或剃去少许头发,让扎针点位于发际内,以免在前额部位留下疤痕。
十月菌温馨提示
为了显露出宝宝的头皮静脉,方便穿刺,需要给宝宝剃头发,但是宝妈们要注意:不要给宝宝剃光头防止损伤毛囊,距离头皮留个1-2cm剪短即可。
看看专业护士怎么说:
3岁以内宝宝往往是各大医院儿科的大群体患儿。由于年龄小,治疗又因人而异,用*原则通常为能不用*时先观察,口服*物能达到治疗效果时就不输液。只有当患儿疾病治疗需要时,医生才会选择静脉输液。
通常我们会选择孩子的四肢周围血管来进行静脉输液,对婴幼儿而言头皮静脉并非首选,但对那些不停挥舞着的小包子手、小肉肉脚,难以寻找到明显的血管的时候,儿科护士就会拿出绝招——头皮静脉穿刺。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对护士来说,要求要高于其他穿刺技术,也是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术。头皮静脉输液通常选择型号为24G的静脉留置针作为穿刺针。操作开始前,操作者应耐心向患儿家属告知操作过程,并征得理解和同意。
为减轻穿刺给宝宝带来的疼痛,在穿刺前的30分钟~45分钟,我们通常会在选择好的血管区域涂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同时用缓和的语气呼唤宝宝的小名,用孩儿般的语言和宝宝聊天,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也进一步取得家属的配合。
为了更好地暴露血管,并能妥善地固定头皮针,可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剃去*部的头发,此刻需要注意宝宝的形象,特别是那些宝宝的妈妈很在意形象时。选择穿刺点时,可选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和前额上的眶上静脉,这时,不仅要用眼观察,同时需要用手指触摸,以区分动脉和静脉,避免误穿入动脉。
穿刺时,必须请另一名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约束患儿,固定患儿头部,尤其是头、肩膀、胳膊、臀部和膝盖。护士对*部进行严格消毒后,左手做C字形绷紧血管周围皮肤,右手持针,看清血管走向,在最清晰点向后退0.2cm~0.3cm处,估计血管在皮下深浅,调整穿刺角度在15°左右进针。当见到回血,或持针的手有落空感时可停止进针,或者降低角度,沿着血管方向再进针少许后,用胶布和输液敷帖妥善固定头皮针。穿刺过程要尽量做到快速、准确,避免患儿长时间哭闹。
穿刺、固定完毕,将宝宝送到家长怀中,告知家属正确怀抱输液中的宝宝,以免发生抓针、撞针导致漏针的情况。家长在输液椅上坐好,宝宝打着针的一侧朝外,靠近家长的手臂要放在家长腋下或身后去,外侧的小手要握在家长手中,宝宝的身体靠在家长手臂上,臀部和下肢坐在家长大腿上。最后,还要告知家长有情况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为婴幼儿行头皮静脉穿刺,不仅需要儿科护理人员过硬的手上穿刺技术,更需要对患儿及家属尊重和关爱。不夸张地说,宝宝康复后迷人的笑和年轻家长的松一口气,才最是我们儿科护士莫大的幸福。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科 蔡敏整理)
穿刺可采用正向法和逆向法。所谓正向穿刺就是向心性穿刺,是常用的穿刺方法,一般选正中、颞浅及耳后血管。逆向法就是逆血流走向穿刺。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系末梢血管,故也可采用此法。
在血管的选择上,粗、直、微蓝、走向清晰的血管为首选。对于走向不清,若隐若现的血管,尽量避免,因为这些血管不易固定,并且容易与动脉混淆。较细,但走向清楚的血管,也可选用,这样的血管相对较容易固定,只要掌握好进针角度、控制好进针速度,成功率相对较高。粗大、滚动的血管次选,因此种血管对穿刺者要求较高,即使熟练的穿刺者也必须牢固固定血管,以免因绷皮不紧造成血管滚动,导致穿刺失败。穿刺过的血管原则上避免再用,迫不得已要用时避开穿刺点进针。
见回血后,如血管粗直可再向前进一些,避免针尖部分在血管外引起渗漏。对于短、细的血管则不宜再进针,以免刺穿血管。高热、脱水患儿的血容量不足,回血慢,可用5毫升注射器连头皮针,边进针边抽回血。对于水肿患儿,先把水肿部位皮肤压下去,待血管清楚了在穿刺。对于营养不良、消瘦、血管表浅的患儿,宜减小进针角度;肥胖患儿、血管较深的可加大进针角度。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头皮针穿刺是一项对技巧和心理素质都要求很高的操作。技巧咱们不多说了,主要说说心理素质。还记得有一次休完假后,我去为一名患儿穿刺,一针见血。事后,同事悄悄告诉我说,这名患儿昨天有四五个同事,包括护士长,穿刺了七八针才好不容易扎上。其实在临床上,有一定经验的护理人员在技巧上相差不了太多,并不是我的技术就比其他同事好。前一天同事们之所以扎不上,很大程度上和心理上有了畏难情绪有关,自然手上就软了。因此,除了平时多学习、多实践,在为患儿穿刺时,自己要稳住心态。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
我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十几年,有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儿科基础护理较少,而最重要,最有难度的就是头皮静脉穿刺。为减轻患儿痛苦,头皮静脉穿刺尽量“一针见血”,平时可用小白兔做操作示范,对肥胖儿、腹泻脱水患儿头皮血管进针的角度,进行深度模拟示范,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们平时可以多分享工作心得体会,如预防液体渗漏或固定头皮针的好方法等,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大家工作起来也更自信。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不少护士姐妹碰到给小孩子扎头皮针时,手还没动,一看到身边闹哄哄的孩子家属,再看看孩子血管不明显的头皮,自己的头皮就先发麻了。在这样的压力下,头皮针肯定是扎不好的。因此,要穿刺好头皮针,第一步就是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保持着淡定的心态,暗暗告诫自己。同时,要安慰好患儿,并发动家属当好帮手,让自己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人民医院)
操作的时候需要团结合作,一个护士给孩子扎针,另一个护士协助固定婴儿的头部,并且吩咐家属帮助固定婴幼儿的四肢及身体,避免婴幼儿在护士扎头皮针时不合作地不断转动头颅,致使穿刺失败。
穿刺成功后,固定头皮针头的护士双手要特别细致温柔。有些时候,需要用小棉花垫衬在头皮针头的下面,才能将头皮针头固定劳靠。同时,可以吩咐家属安抚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缓惊慌、恐惧的情绪。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小编推荐:护士竟然能考这个证书,多了这个证书,多一条出路
拉你进护士/护师/主管护师2018年考试讨论群
头皮针型号对应尺寸
二号
头皮针的型号
输液器针头的颜色代表着输液器针头的大小。1、颜色:白色;规格:1.6×2、颜色:粉红色;规格:1.2×38mm;针尖长度:12.8×44;3、颜色:乳白色;规格:1.05×38mm;针尖长度:10.5×44;4、颜色:黄色;规格:0.9×38mm;针尖长度:0.9×44;5、颜色:绿色;规格:0.8×38mm;针尖长度:0.8×44;6、颜色:黑色;规格:0.7×32mm;针尖长度:0.7×38;扩展资料市场上也存在无针注射器,它们通常是依靠弹簧的力量产生高压来发射液体,穿透皮肤后将*物送到肌肉,但却有可能损害神经,而且多少还是有一些疼痛感。芝浦工业大学副教授山西阳子率领的研究小组新开发的这种无针注射器全长约10厘米,它利用在液体中施加电压来高速发射气泡,利用气泡破裂的力量在细胞上开出微细的孔,然后通过这个孔将含有*物的微小气泡注入细胞内部。气泡的气体收缩后,只有*物到达患部。由于方向性很明确,所以新型注射器能针对*部进行高精度治疗,而且由于开出的孔只有4微米左右,所以对细胞的损害很小。
- 宏陶瓷砖型号(宏陶瓷砖型号有哪些)
- 同步皮带怎么算型号(同步皮带怎么算型号尺寸)
- 手机设备型号查询(手机设备型号查询官网)
- 宝马共享汽车型号(宝马共享汽车型号大全)
- 奥林比亚手表型号价格(奥林比亚手表型号价格表)
- 海思芯片型号(海思芯片型号大全)
- k型接头型号(k型接头标准)
- 空压机储气罐型号(空压机储气罐型号怎么看)
- 逸动近光型号(逸动近光型号怎么看)
- 909012和什么型号通用(909012和907012)
- 铁丝网片型号(铁丝网片型号规格)
- 螺栓规格型号表(螺栓规格型号表尺寸)
- 钢塑转换型号(钢塑转换型号表)
- 华为荣耀平板2型号(华为荣耀平板2型号是多少)
- 机械剪板机型号(机械剪板机型号及价格)
- 为什么oppo型号单数(为什么oppo型号单数不一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