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润滑油泵型号(润滑油泵型号0.5C代表什么意思)

2024-04-12 13:50:1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润滑油泵型号怎么看
  2. 润滑油泵型号参数
  3. 润滑油泵型号大全
  4. 泵的润滑油型号
  5. 润滑油泵价格
  6. 润滑油泵型号规格
  7. 润滑油泵型号0.5C代表什么意思
  8. 润滑油泵装配图
  9. 润滑油泵型号和机封对照表图片
  10. 润滑油泵种类

润滑油泵型号怎么看

润滑油五个油泵类型及作用如下:(1)MOP——主油泵:为单级双吸离心式油泵,安装于前轴承箱内,直接与汽轮机主轴连接,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2)BOP——油涡轮增压泵:浸没在油箱中,在油涡轮的驱动下产生压力将油送至主油泵。油涡轮增压泵起到注油器的作用;(3)MSP——启动油泵:为立式离心泵,用于机组启动过程中,机组转速低于3000r/min,油涡轮无法正常工作,也无法向主油泵正常供油时,向主油泵入口提供油源;(4)TOP——交流辅助油泵:在汽轮机组启动、停机及事故工况时向系统提供润滑油。在机组盘车、冲转前必须投入运行,建立正常油压,一般当机组升到90%额定转速,主油泵已能满足润滑油系统的全部供油需求时,交流辅助油泵可退出运行;(5)EOP——事故油泵:在机组事故工况、系统供油装置无法满足需要或交流失电的情况下使用,提供保证机组顺利停机需要的润滑油。

润滑油泵型号参数

Z5180B立式钻床润滑油泵是一种用于提供润滑油给立式钻床的设备。它由宁夏大河公司生产,该公司是中国的一家知名机床制造商之一。润滑油泵在机床中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确保机床各部件的正常运转和寿命。Z5180B润滑油泵具有下述特点:1. 高效能: Z5180B润滑油泵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其工作效率高,润滑效果良好。泵的输出流量稳定,能够提供足够的润滑油,确保机床各部件的润滑需求。2. 稳定性: 润滑油泵采用先进的液压控制技术,具有稳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控制能力。它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和润滑需求,自动调节油液的供应量,确保机床各部件的润滑和冷却效果。3. 节能环保: 这款润滑油泵采用高效的电动机和节能设计,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它具有低噪音和低振动的特点,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和稳定的工作环境。4. 操作简便: 润滑油泵具有简单的控制面板和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设置和调节。它还配备了相应的监测和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油液的流量和压力,及时提醒用户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总结起来,Z5180B立式钻床润滑油泵具有高效能、稳定性、节能环保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它是宁夏大河公司出品的一款优质润滑设备,用于保证立式钻床的顺畅运转和长期使用。

润滑油泵型号大全

点击上方,关注我哈

(文章底部可以评论,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评和知识补充)

油泵型号:以河谷TZ-2232-410XJ为例

1、每分钟吐出量100~200cc;

2、电机极数:2P;

3、带NK-3数显PLC,可灵活设置"工作时间"(建议25S左右)和"间歇时间"(建议在30M左右);

4、电压:单相220V;

5、油箱:4L;

6、做动压力:10kgf/cm

7、用"容积式"集中润滑系统,带"卸压结构",管路上不得增加任何"单向"接头;

8、请选用清洁的68#导轨油。

一.油泵特点

①不带PLC,由机床PLC统一控制;

②带数显PLC[可灵活调整油泵工作时间(1~999s)和间歇时间(1~999m)];配有液位开关,低油位4提醒;带卸压装置。

二.基本安装方式

①向泵油箱注入适量未使用过的清洁润滑油;

②按泵体侧面电气接线图正确接线(如下图)

接线说明

油泵内部接线图

注意:确认泵体必须可靠地接地或接零,以防发生电击伤人、火灾事故。

三.工作时间的确定

“数显油泵”工作时间的确定

时间定时器设置界面

接通电源,油泵即处于工作状态,油泵工作时间数码管显示时间为30秒(出厂默认设定时间)。按住SET键2秒,LBU指示灯闪亮,进入工作时间的设定,按▲键为时间增加,按▼键为时间减少。

工作时间的确定要确保(在保证以下要求的前提下,延时5-8秒,常见设置在30秒左右。):

(1)压力表示值显示在12kgf/cm2以上;

(2)分配器“信号销”完全凸出。

四.间歇时间的确定

油泵间歇时间的确定

时间定时器设置界面

接通电源,油泵间歇时间数码管显示时间为10分(出厂默认设定时间)。设置完“工作时间”后,继续按住SET键2秒,进入间歇时间的设定,INT指示灯闪亮,按▲键为时间增加,按▼键为时间减少。

间歇时间需根据机床设备所需润滑油量的大小,进行调整确定,一般在25-30分钟左右的居多。

五.使用注意事项

(1)机床集中润滑的主要目的Ⅰ、润滑减磨Ⅱ、防锈防蚀

机床导轨面之间,丝杆与丝杆座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止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面间建立适当的油膜。适当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

同时,润滑油能吸附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以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能保障以上主要目的的实现。

1、由于“回用油”油品混含杂质,极容易造成油泵的损坏和“油路”的堵塞,使得润滑点无法正常润滑;

2、“回用油”成分很复杂(包含水、酸、碱、甚至有甲醛等),对机床导轨、丝杆和油泵及管路的腐蚀比较严重,危害很大(比如含水份的油,不仅会加速油的氧化和胶化,在低温状况下,会结冰,堵塞管道;当和温度高于100℃的金属零件接触时,会形成蒸汽,破坏油膜。)

3、大多数运动机件实际需要的润滑油数量都很少,例如许多滚动轴承每小时仅需0.01-0.05毫升(约0.5-2 滴)润滑油,不能也没必要使用“回用油”。就象不会有人在汽车上使用“回用油”一样,机床的集中润滑必须严禁使用“回用油”。

因此,不能一味迎合客户因为“回用油”便宜而用其来进行机床的“集中润滑”。这在很多机床企业,对用户都是有明确要求的。

只有具有一定黏度的润滑油,才能在两个滑动表面间建立油膜,保证有效的润滑。

经过河谷公司和不少机床企业的多年使用经验,认为68#导轨油在全国全年的季节中,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好,机床润滑充分、有保障。因此建议各机床企业和终端用户都应明确使用“清洁”的68#导轨油(“导轨油”:适用各种精密机床导轨的润滑,以及冲击振动载荷的润滑摩擦点的润滑,特别适应于工作台导轨在低速滑动时能减少其“爬行”滑动现象。好多公司明确规定了容积式产品的用油范围,都68CST以上)。

1.在对用户维护的过程中,发现有“代用油”和“掺配油”使用的现象。由于用户不能正确认识和操作“代用油”和“掺配油”的使用对象和方法,经常造成润滑不正常,甚至机床报废的现象。因此,应该要求用户尽量不用“代用油”和“掺配油”。

2.主油路油压要达到12kgf/cm2左右时,分配器才能进行蓄油。故应保证:油路畅通、全封闭,无任何破损、泄露。使用“尼龙软管”的地方,要外罩弹簧护套以保护(比如一般的油泵都安装在立柱的侧、后面,油泵与各分配器之间的连接,就必须采用软连接,端部还应该加上“油管衬套”,增强其强度---参见图);

暴露在外面的地方,尽量使用铝管/铜管

3.为保障润滑充分,建议供油时间设置在30秒左右、间歇时间设置在25分钟左右。初次使用时,应用“手动按纽”,多打几次,确保排尽空气,使得整个油路充满油。

六.常见故障处理

1、油泵常见故障现象(详见附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通过以下办法进行检测、分析、处理:

关于油泵压力报警的检测、处理办法

七.安装注意事项

1、不得随意拆卸分配器,若需要调整油量安装位置,应小心拆开分配器尾部,连同“信号销”和弹簧一起调换,拧紧螺母,力度要适当,不可用力过猛,造成滑丝。拆卸过的油排,在装配前,应用油塞堵住一端,进行是否漏油实验,不漏油的,方可进行安装。

2、安装前,要吹孔,确保油道畅通。接在设备上的接头,应缠生胶带或打密封胶,确保密封好无渗漏。

3、配管时应注意:油管末端与密封圈之间应有2mm的间距。油管接头与分配器连接时,要对正,避免未对正而使分配器接头丝牙损坏。当出现分配器接头丝牙损坏时,应对接头进行更换,不可直接继续使用,不然会造成油管脱落、漏油情况。更换分配器出油口接头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单向阀处于正常位置,切忌漏装、斜装单向阀,否则会出现该位置长出油,而其他地方没油可出。

4、铝管在安装前,应拉直、校平,端口应做铰口、去毛刺处理,铝管弯曲应一次弯曲成型,减少重复弯曲次数,安装时要确保各油管之间,“横平竖直”,不相互重叠、交叉、干涉,转角处弯曲应圆滑过渡整齐。适当位置应用管夹或扎带捆绑固定。主油路(¢6尼龙管或铝管)的安装,要严格按照技术部门的设计线路走,原则上能用铝管的地方,尽可能用铝管,用尼龙管应外套“弹簧护套”(防止加工切屑划、烫伤尼龙油管)。用尼龙油管时,接头处用“油管衬套”增强强度。

5、X、Y、Z三项安装完毕,要进行单独试油。注意检查各连接部分,是否有漏油现象,各润滑点是否出油正常。

若出油不正常,首先检查油管是否存在挤压不通油的情况,然后再检查分配器各路是否出油正常。

若油管挤压不通,则更换油管即可;若油管没问题,则检查分配器;

若某点“信号销”不能顺畅地“伸、缩”,则将该点的“信号销”(连同弹簧)取出,用(煤)油清洗一下,重新安装好即可。

若出现某点油量特别大,而其它点没有(或少量)油量,则将出油量特别大的出油口拆开,把里面的“伞型单向阀”扶正或更换后,重新安装好即可。

6、机床喷漆完后,进行三向主油管的连接整机试油。

①注意检查所有连接部分,是否有滴(漏)油现象,各润滑点是否出油正常。若出油不正常,首先检查油管是否存在挤压不通的情况,然后再检查分配器各路是否出油正常;

②注意所有润滑元件是否同其它部件有干涉现象;

③注意各向主油路“弹簧护套软管”长度是否满足三轴行程要求?拖链支架固定,拖链要符合X、Y向行程需要;

④特别要检查X向拖链上下支架“安装固定孔”是否符合要求?(“安装固定孔”连线应相互平行、垂直)

“集中润滑供油系统”是泵和分配器一一对应的配合系统,为令您的机械润滑更有保障,切忌将泵和分配器张冠李戴,更不得私自进行拆卸。

来源:世帝孚

泵的润滑油型号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平常用的最多的几款油泵的型号,流量基本配置来做一下说明。

 小型的油泵一般用60YHCB-30圆弧齿轮油泵,流量每小时30立方的流量,工作压力是0.4MPa,转速每分钟970转,允许吸上高度为6米,配用功率6KW。

 中型的油泵一般型号80YHCB-60圆弧齿轮泵,每小时60立方的流量,工作压力是0.6MPa,转速每分钟970转,允许吸上高度7米,配用功率11KW。

 重型的油泵一般型号100YHCB-100圆弧齿轮泵,每小时100立方的流量,工作压力0.4MPa,转速每分钟970转,允许吸上高度7米,配用功率22KW.

特别提醒的是泵内没有充满介质,严禁启动取力器,操纵手柄,否则烧坏齿轮。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工作完成后,必须放干泵内的存油,否则会冻坏泵箱体。

润滑油泵价格

DR5-3Y是一种注塑机润滑油泵型号,其含义如下:

D代表润滑泵;

R代表齿轮泵,即内部采用齿轮传动;

5代表泵的排量为5ml/rev;

3代表泵的压力等级为3Mpa;

Y代表电机型号为Y系列。

因此,DR5-3Y注塑机润滑油泵的润滑油排量为5毫升/转,最大压力为3兆帕,搭载的电机为Y系列电机。

润滑油泵型号规格

YS的对应YS的油泵,对应的厂家中文名字是甬生

润滑油泵型号0.5C代表什么意思

尤国林,南春雷,张陆新,等/ 文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某工程新配备的2台CCZK50-11.9/4.6/1.4汽轮机、4台NZK60-1.9汽轮机自安装调试以来一直存在交流润滑油泵与备用泵切换时母管油压过低导致汽机跳机的故障,6台机组均不能在线切换备用油泵,长期运行安全隐患大。本文对该厂汽轮机润滑系统备用油泵切换故障深入分析并制定排查措施,最终通过实验验证方案可行,成功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

该厂两种型号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取相同设计,即采用“交流润滑油泵-自力式调节”供油方式,系统原理见图1。两台交流润滑油泵为一用一备,任一油泵出油经止回阀后汇入母管,经自力式溢油调节阀、冷油器、滤油器、自力式调节阀,最终至汽轮机运行平台供油母管为各轴承供油。运行平台母管设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自力调节阀阀后油压低于跳机限制值0.11MPa时将发出跳机信号至控制系统,机组自动联锁跳机,以保护主机转子、轴承等设备。【汽机监督】

图1润滑油系统原理简图

两台交流润滑油泵为容量100%三螺杆泵,正常运行时,一用一备,油泵特征参数如下。

出口压力0.6MPa;额定流量1500L/min;工作转速1450r/min;电机功率30kW。

自力式调节阀通过阀后油压的反馈自动调节阀门开度(油压过高则关小阀门),保证阀后的运行平台母管油压的稳定在0.18~0.22MPa,后续将称该阀为“稳压阀”,其特性参数如下。

最小流量1180L/min;最大流量1330L/min;阀前压力0.4MPa;阀后整定压力0.3MPa。

自力式溢油调节阀装于润滑油泵出口处,通过阀前油压的反馈自动调节阀门开度(油压过高则开大阀门),调节回油箱的溢流油量,从而保证去运行平台稳压阀前的油量和油压稳定,后续将称该阀为“溢油阀”,其特性参数如下。

最小流量170L/min;最大流量1670L/min;阀前压力0.6MPa;阀后压力0.08MPa;整定压力0.4MPa。

润滑油蓄能器主要作用是在系统油量、油压受到干扰波动时及时补能,保证机组稳定运行,蓄能器容量3×100L,充氮压力0.3MPa。

润滑油系统做备用泵切换调试时,先启动运行泵,待油压稳定后再开启备用泵(此时系统油压较单泵时升高),随后停掉运行泵只靠备用泵运行时,泵出口母管油压在15s内突降至0.26MPa以下,去汽机轴承的母管油压(稳压阀后油压)突降至跳机值0.11MPa以下,联锁跳机。图2是4#机备用泵切换时轴承供油母管油压典型趋势曲线,其余5台机切泵故障特征均与之相同。

图24#机备用泵切换时轴承供油母管油压趋势

为进一步对切泵故障进行排查,现场对4#机进行润滑泵交替切泵试验,并记录切泵前后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4#机润滑油泵交替切泵试验数据表

(1)可能存在蓄能器进油阀未打开、各常开或常关阀门未处于正确状态、逆止阀装反、安全阀整定值过低导致双泵运行时系统超压跑油等情况,下一步可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逐一排查。

(2)蓄能器预充氮压力一般选取油压的60%~70%,说明书上推荐充氮压力为0.3MPa,但实际上系统调试时,蓄能器处的油压随溢油阀的每一次整定而变化,相应的充氮压力可能已经偏离60%~70%的合理范围,后续需随时检查调整。

(3)本系统采用的三螺杆油泵属于容积泵,其特点是流量几乎恒定,当系统进行备用泵切换时,单泵-双泵-单泵运行造成的干扰首先会引起系统油量几乎成倍的突变,进而导致油压变化,因此可从溢油阀及稳压阀对于油量变化的调节能力方面分析系统油压波动的原因。

图3是该系统三螺杆泵的油压-流量特性曲线,结合表1,单泵运行时泵出口压力0.39MP,对应特性曲线流量为1700L/min,双泵运行时泵出口油压是0.5MPa,双泵叠加的流量为1695×2=3390L/min,系统从双泵至单泵切换时,供油量突减值为1690L/min(几乎减半)。根据上述1.3条,溢油阀全开流量为1670L/min,全关流量为170L/min,最大可调能力为1500L/min,由此可见,溢油阀最大可调范围小于油泵切换时的系统油量突变值,显然溢油阀的选型设计不合理。

因溢油阀可调能力设计不足,因此需将溢油阀的初始开度设到全关状态(此时仍有170L/min的流量),这样“单泵-双泵-单泵”的切换过程中,溢油阀开度为“全关-全开-全关”,溢油阀的调节范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具体的设置方法为:在停泵状态下,将溢油阀压力整定调整螺杆上的锁紧螺母松开后,将螺杆旋紧到底,使弹簧充分压缩。【汽机监督】

图3交流油泵油压-流量特性曲线图

(4)对于系统稳压阀,其理论最大流量1330L/min比单泵出口流量约小270L/min,因此可将其初始开度设置到最大,假如稳压阀后的实际油压仍比目标值0.18~0.22MPa偏大,则再适当关小稳压阀开度,尽量使阀后油压在合格范围内偏上限,这样切泵时的油压不至于降至过低。

(5)根据表1的两次备用泵切换实验,从备用泵启动至系统油压稳定的时间分别是25s和26s,从运行泵关闭至系统油压稳定需要的时间分别是90s和89s,可见该系统抗干扰响应调节过慢,应从溢油阀及稳压阀入手提高自力调节的响应速度。

通过对图1的系统原理进行分析,溢油阀开度的压力取样点设在双联滤油器后,该点距泵出口较远,其油压变化相对泵出口母管处油压变化存在一定迟滞,为此,拟将压力取样点修改至泵出口母管处,修改图见图4。

图4自力式溢油调节阀压力取样点修改图

为进一步提高调节响应速度,再从溢油阀及稳压阀的机械结构上分析其他可能措施。溢油阀剖面结构见图5。压力控制取样管从阀前至执行机构的连接处设计了一个起节流和缓冲作用的螺纹限制接头(零件13),经咨询阀门厂家,取消限制器可提高溢油阀和稳压阀的调节响应速度,但可能会影响调节的精准度,综合分析后决定在后续有必要时再将溢油阀、稳压阀限制器取掉。

图5自力式溢油调节阀剖面结构图

选4#机为试验机组,逐步实施如下措施:

(1)逐一检查和确认系统各阀门均处于正确状态,管路畅通,排除了安装问题。

(2)检查蓄能器压力为0.30MPa,存在偏高情况,将蓄能器压力调整至0.20MPa,重新做备用泵切换试验时,去汽机轴承母管(稳压阀之后)的油压最低值为0.08MPa,比之前的0.075MPa略有改善,但效果不明显。

(3)将溢油调节阀的开度设定到几乎全关状态(此时单泵开启时的泵出口压力从0.39MPa提高到了0.54MPa);将4#机溢油阀的压力取样点从双联滤油器后改接至两泵出口母管处;做备用泵切换试验,切泵过程中去汽机轴承母管(稳压阀之后)油压最低值提高至0.11MPa,油压完全稳定时间缩短至35s,切泵曲线见图6,数据见表2。

图64#机溢油阀压力取样点优化后的切泵曲线

(4)将溢油阀及稳压阀的压力控制取样管与执行机构连接处螺纹限制器取掉,重新做备用泵切换试验,去汽机轴承母管(稳压阀之后)的油压最低值提高至0.142MPa,油压完全稳定的时间缩短至18s,切泵曲线见图7,数据见表3。

图74#机溢油阀、稳压阀限制器取掉后的切泵曲线

根据4#机经验,对1#机润滑油系统做类似优化改造后,连续做了3次备用泵切换试验,去汽机轴承母管的最低油压值均提高至0.163MPa,油压完全稳定时间也缩短至16s,切泵曲线见图8。

表24#机溢油阀取样点优化后切泵试验数据表

表34#机溢油阀、稳压阀限制器取掉后切泵试验数据表

图81#机润滑油系统优化后的最终切泵曲线

根据上述试验数据,1#、4#机的处理效果都很好,备用泵切换时去汽机轴承母管油压最低值分别从系统优化前的小于0.11MPa提高到0.142MPa和0.163MPa,油压从发生波动至稳定所需时间从90s缩短至16~18s。后续继续对其余2#、3#、5#、6#机组实施了相同方案,最终6台机组的润滑系统备用泵切换故障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汽机监督】

该电厂6台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在备用泵切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油压过低共性问题的主次原因如下:

(1)自力调节系统中,决定溢油阀开度的压力取样点离油泵出口过远是主要原因之一。

(2)自力调节系统中,溢油阀及稳压阀压力取样管路上设置限流器产生节流导致阀门响应速度慢是主要原因之二。

(3)溢油阀的可调流量选型设计不合理、现场调试时未将溢油阀开度调整至最佳状态(全关状态),导致备用油泵切换时“单泵-双泵-单泵”运行过程中成倍突变的油量无法完全被自平衡调节,这是重要原因。

(4)蓄能器的压力整定值偏高是次要原因。

本工程6台机组上述故障的解决,对于汽轮机类似润滑油系统设计、现场设备调试有重要的改进启示:

(1)自反馈调节设备的压力取样点应离油泵出口或干扰源尽可能近。

(2)自反馈调节设备设计选型时应充分考虑供油流量变化,保证足够的调节裕度;自反馈调节设备应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汽机监督】

(3)现场油系统调试时,有多个自反馈调节设备的,可根据情况联调,将溢流设备整定至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其调节能力。

(4)蓄能器等补油稳压设备的预蓄能压力根据系统实际油压进行调整,不宜过高。

参考文件

[1]严一,王松田.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特点及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4,(4):89-91,95.

您还可以参考:

1、某联合循环机组润滑油泵切换造成机组跳闸事件分析与处理

2、汽轮机润滑油泵也有低电压穿越的问题,交流接触器很关键

3、《新二十五项反措》(汽/燃机部分)

4、《二十五项反措》中的这两条,你还在违反吗?

===============================

转载需注明原作者,并在首行标明以下信息

来源:汽机监督(ID:qijijiandu)

润滑油泵装配图

优质

凯恩帝K100TCI润滑油泵的参数如下:最大工作压力为1.0MPa,流量范围为0.1-2.0L/min,电机功率为0.09-0.18kW,电源电压为AC220V/50Hz,外形尺寸为278×164×174mm。这款润滑油泵采用双重重力式供油结构,具有高效稳定的润滑效果,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工等领域的设备和机械中。

润滑油泵型号和机封对照表图片

润滑脂品种复杂,因此其型号繁多。以通用锂基润滑脂为例,代号为“L一XBCHA1,2,3”。其中字母1为润滑脂固定代号,代号为X。最低操作温度:一20℃,字母2为B。最高操作温度为120℃,字母3为C。润滑脂型号环境条件:经水洗条件下的防锈坦首性,字母4为H。负荷条件:非极压型,字母5为A。稠度等级:l号、2号、3号。润滑脂是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主要由矿物让搜数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可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漏念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

润滑油泵种类

换油时要求使用APISG级以上的润滑油,换油周期5000公里等等内容。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APISG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它代表的是润滑油的质量级别,是由美国石油学API(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组织制定的针对润滑油的一个质量标准。按照发动机所用燃料不同分为柴机油和汽机油.级别由低到高分为汽机油SC、SD、SE、SF、SG、SH、SJ、SL。柴机油CC,CD,CD-2,CE,CF-4,CG-4,CH-4,CI-4.这时您一定又要问了,针对我自已的车,怎样选用合适级别的机油?就轿车来说排量在1升以下的车建议选SG以上级别的油。排量在1升以上的车建议选用SH以上级别的润滑油。排量在1.8升以上的车建议选用SJ、SL级别的润滑油,四季通用的统一经典纯合成机油APISL/SJ5W/40润滑油就是很好的选择。通常API标识都标在润滑油包装桶比较明显的地方,在选润滑油时一定要看级别,否则有少数商家会以低充高蒙骗消费者。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切不可为了省钱而选用低级别的油,这样会加速发动机的磨损,减少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