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主板型号发展(主板型号发展史)

2024-04-12 12:58: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主板型号?
  2. 主板型号发展史
  3. 主板型号意义
  4. 主板型号说明
  5. 主板型号发展趋势
  6. 主板型号发展历史
  7. 主板型号最新
  8. 主板型号发展顺序

主板型号?

请看以下.GA-8IR533Intel®845chipsetCPUSocket478插槽支持Intel®Pentium®4处理器400MHzFSB芯片组Intel®845MCHIntel®ICH2RealtekALC650内存3x184-pinDDRDIMMsSupportsupto2GBofDDR200/266memorInternalI/O接口1xFDD2xUDMAATA100/66控制总线,IDE接口1xUSB1.1接口(2port**ycable)CD/AUXin扩展槽1个AGP4X,只支持1.5V显卡5xPCI(与PCI2.2兼容)后面液激斗板2个USB1.1接口1个LPT,2个COM接口音频(1xLine-in/1xLine-out/1xMIC)接口PS/2键盘/鼠标接口1xGame/Midi端口CPU/AGP/DIMM设置可由BIOS调整CPU外频/倍频电源管理ATX电源接口和ATX12V接口可通过Windows®98/Me/NT/2000/XP和闹磨电源开铅察关安全关机其他特点可由IDE,SCSI,LS120,ZIP,CD-ROM和USB启动SuspendtoRAM(STR)在S3状态下支持从USB键盘/鼠标唤醒带有保护电路,可对键盘的非正常运行提供保护@BIOS™,EasyTune™4,Q-Flash™,GMC™捆绑软件Anti-VirusOEM版本技嘉视窗管理工具AdobeAcrobatReaderIAA(Intel®ApplicationAccelerator)驱动IntelINFRealteksounddriver板型结构ATX29.5cmx19.6cm

主板型号发展史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日益加快。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脑爱好者,我自然也难以抵挡新硬件的诱惑。最近,我购买了一块新的主板,然而,这次购买经历却给我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首先,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新主板。这款主板来自于知名品牌微星,型号为B450M-PRO-VDHMAX。选择这款主板的原因主要是看中了其丰富的接口、不错的扩展性和性价比。在实际使用中,这款主板的稳定性和性能也确实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然而,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完美,这款主板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发现它的内存超频能力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强大。尽管我选择了高频内存,但是在BIOS中调整频率后,系统的稳定性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让我有些失望,因为对于一个追求性能的玩家来说,内存超频往往能带来不小的性能提升。

其次,这款主板的USB接口设计也让我感到有些困扰。我发现很容易在插拔USB设备时碰到旁边的设备,导致接口松动或损坏。这让我在使用过程中感到非常不便。

除了上述问题外,我还发现这款主板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过热的情况。尽管我选择了质量不错的散热器,但是在高负载运行时,主板的温度仍然会上升到相当高的程度。这不仅影响了主板的性能发挥,还可能缩短其使用寿命。

通过这次购买经历,我深刻认识到选择主板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首先,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一款优秀的主板应该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不会出现频繁的故障或异常问题。其次,扩展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硬件和接口不断涌现,因此选择具有丰富接口和扩展槽的主板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需求。此外,性价比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虽然有些主板可能性能更高、功能更全,但是价格过高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针对以上几个因素,我建议大家在购买主板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在购买主板前,要明确自己的电脑用途和性能需求,同时考虑自己的预算范围。这样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主板型号和规格。

选择知名品牌和有口碑的产品。知名品牌通常具有更好的品质保证和售后服务,其产品也经过了多方面的测试和验证,因此更能让人放心使用。同时,也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建议,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优缺点。

注意主板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在购买主板时,要确保其与自己的CPU、内存和其他硬件兼容。同时,也要考虑主板的扩展性,看看是否具有足够的接口和扩展槽来满足未来的需求。

关注产品的散热设计和用料质量。良好的散热设计能够保证主板在高负载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寿命。此外,用料质量也是衡量主板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选择具有优质元件和做工精细的产品。

做好售后服务准备和使用保障。在购买主板时,要了解清楚厂家的售后服务政策和使用保障期限。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购买有保修服务的主板,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主板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了解产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使用保障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板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为大家在购买主板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主板型号意义

最新的电脑主板型号有很多,比如IntelZ490,AMDB550,ASUSROGSTRIXZ490-E,MSIMPGZ490GAMINGCARBONWIFI,GIGABYTEZ490AORUSELITE,ASRockZ490SteelLegend等。这些电脑主板都具有高性能,支持最新的处理器携嫌凳,拥有更多者陆的PCI-E插槽,支持更多的内存,支持更快的存储,支持更多的USB接口,支持更多的显示器,支辩旅持更多的网络接口,支持更多的音频接口等。

主板型号说明

这个问题你最好到官网看看:主板型号主要是指主芯片组型号:比如INTEL公司的:440,810,815,820,845,850,865,915,945每种芯片组又有好几个系列。

主板型号发展趋势

Intel芯片组往往分系列,例如845、865、915、945、975等,同系列各个型号用字母来区分,命名有一定规则,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了解芯片组的定位和特点。

  一、从845系列到915系列以前

  PE是主流版本,无集成显卡,支持当时主流的FSB和内存,支持AGP插槽。

  E并非简化版本,而应该是进化版本,比较特殊的是,带E后缀的只有845E这一款,其相对于845D是增加了533MHzFSB支持,而相对于845G之类则是增加了对ECC内存的支持,所以845E常用于入门级服务器。

  G是主流的集成显卡的芯片组,而且支持AGP插槽,其余参数与PE类似。

  GV和GL则是集成显卡的简化版芯片组,并不支持AGP插槽,其余参数GV则与G相同,GL则有所缩水。

  GE相对于G则是集成显卡的进化版芯片组,同样支持AGP插槽。

  P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增强版,例如875P;另一种则是简化版,例如865P。

  二、915系列及之后

  P是主流版本,无集成显卡,支持当时主流的FSB和内存,支持PCI-EX16插槽。

  PL相对于P则是简化版本,在支持的FSB和内存上有所缩水,无集成显卡,但同样支持PCI-EX16。

  G是主流的集成显卡芯片组,而且支持PCI-EX16插槽,其余参数与P类似。

  GV和GL则是集成显卡的简化版芯片组,并不支持PCI-EX16插槽,其余参数GV则与G相同,GL则有所缩水。

  X和XE相对于P则是增强版本,无集成显卡,支持PCI-EX16插槽。

  总的说来,Intel芯片组的命名方式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则,但大致上就是上述情况。另外,Intel芯片组的命名方式可能发生变化,取消后缀,而采用前缀方式,例如P965和Q965等等。

  三、3系列

  命名方式同二,G33之后支持ddr3内存。x38支持多显卡互联和PCI-E2.0。是目前最好的主流的intel主板芯片组。

主板型号发展历史

主板b75,400块,cpu:g2020,散片320块,内存4gddr31600正品170块。最好换个硬盘,希捷500g的320块,其他的不换

主板型号最新

一眼一年就快要过去了 小鑫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有三天假!哦嗨哟,,睡到2019年那就是人生巅峰!!!同学们的装机计划,新机预算已经迫不及待了吧。钱包感觉这个时候已经HOLD不住的哭泣。。

趁这个买买买的节日到来之际,小鑫给大家讲一下有关主板尺寸规格那点事情。我们准备攒机,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需求,确认电脑的用途,再根据自己的预算确定整机的价格。除了确定机器的价格和性能之外,我们还需要确定一件事,就是这台机器的大小。主机大小的选择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摆放主机的空间,另一个则是个人喜好。有人喜欢庞然大物,有人喜欢小巧萌物;有的人桌上只能放下一个小主机,有的人桌上却能放下大主机……而影响主机大小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机箱大小,当然还有主板的板型大小。PC个人台式电脑发展30年,主板尺寸大小有哪些型号?小鑫带大家了解一下台式机主板发展史。

主板的板型不光决定了主机的大小体积,还决定了它的规格、用料可发挥空间和可扩展性等等。毕竟主板尺寸越大,它所能承载的东西也就越多。在PC DIY市场,我们所接触到的主板产品,板型都是基于ATX标准的。那么何为ATX呢?其实在我们现在使用的主流ATX板型之前,还有一种板型名叫AT。AT(即Advanced Technology)规范是由IBM(遗憾的是曾经的巨头、行业标准制定者,如今PC及x86服务器业务也被它人收购……)于1984年制定。不过由于成本较为高昂,仅仅在1年后的1985年,IBM便推出了AT板型的改进版Baby-AT板型并受到了PC厂商们的追捧。更小的尺寸(220mm*330mm)不但能够节省成本,还拥有很高的安装灵活性及兼容性。如下图

但经过多年的使用,渐渐的Baby-AT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主板可引出接口的空间太小,CPU位置及I/O位置的不合理,安装内存及硬盘较为不便等等。因此在Baby-AT规范出台后的10年,也就是1995年,另一巨头Intel推出了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规格。相较Baby-AT规格,ATX规格主板在板面布*上旋转了90°,优化了软盘及硬盘接口位置,增强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等等。从1995年ATX标准出台后,Baby-AT板型就慢慢的被淘汰了。时至今日,ATX成为称霸PC DIY的主板板型标准,可见它的设计是十分具有预见性且极为合理的。从1995年ATX标准出台后,Baby-AT板型就慢慢的被淘汰了。时至今日,ATX成为称霸PC DIY的主板板型标准,可见它的设计是十分具有预见性且极为合理的。标准ATX主板规格为:304.8*243.84mm如下图

不过不要以为ATX规格主板在自1995年发展至今都毫无敌手一路坦途。在2003年,Intel提出了全新的主板规范: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相较ATX规范,BTX规范的改革在于不牺牲平台性能的前提下做到小巧的体积,而在走线、噪音及散热(当年双核心高发热CPU盛行)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革新,而Intel也有意让BTX慢慢取代ATX,就像ATX取代Baby-AT那样。

ATX规范与BTX规范布*对比

Intel推出BTX规范后,诸如戴尔及惠普等整机厂商都全力支持,有印象的用户应该知道像当年的奔腾4超线程处理器及奔腾D处理器的OEM品牌机有很多都采用了BTX架构。BTX规范架构挑战失败,ATX规范架构仍然称霸PC DIY领域但是“好景不长”,由于ATX架构实在是太过成熟,市场占有率太过庞大,厂商及用户认知太过广泛,Intel想要推动BTX架构取代ATX架构的工作可谓难上加难。又加之由于CPU制程的飞速提升,核心发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BTX架构所引以为傲的散热问题便没有了优势。且将ATX标准全盘更换到BTX标准,整个PC产业的换代成本实在太过高昂,因此BTX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BTX架构没有复制当年ATX架构取代Baby-AT架构那样的成功。2006年,Intel宣布放弃BTX架构规格,至此,ATX架构依旧统治市场,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ATX板型规格是目前PC,目前PCDIY市场的主板产品规范,都是基于ATX架构标准的。ATX架构仅仅是一个标准,它衍生出了很多大大小小不尽相同的板型。关于板型,我想大家随口就能说出ATX(标准ATX)板型,MATX板型,ITX板型等等。标准ATX板型(下简称ATX板型)就是我们平常俗称的“大板”。用量化的数据来表示,以背部I/O接口那一侧为“长”,另一侧为“宽”的话,那么ATX板型的尺寸就是长305mm*宽244mm。市面上有一些不那么“规矩”的ATX”。长度上是305mm,但在宽度上却并不一定是244mm。成本和用途结构方面的原因(小鑫猜的),某些售价相对较低的ATX主板在宽度上面不足244mm,整个主板显得比较瘦。如下图

M-ATX版型  

还有一种板型的占有率极为之高,这就是MATX(Micro ATX)小板型主板。MATX板型主板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板”。相较于ATX板型,MATX在宽度上同ATX主板保持了一直,为244mm,而在长度上,MATX板型主板则缩小为244mm。大家不难看出,MATX板型的长宽均为244mm,这让它在形状上呈现一个正方形。

还有市面上有些M-ATX还有相对缩一点的宽度还是高还是244,宽度有一点缩减图下图:

MiniITX版型或者叫ITX不同于MATX板型相较ATX板型只是在长度上做出改变,ITX板型似乎在体积上同其它板型没有任何联系,不过它依旧是基于ATX架构规范设计。

TX板型主板尺寸为170mm*170mm,长宽一样让它看起来同MATX一样为一个正方形。由于面积所限,ITX板型只配备了1条扩展插槽,相当于占据2条扩展插槽位。而内存插槽方面。不要小看主板厂家的设计能力,某些ITX主板麻雀虽小,功能一点不差哟!

E-ATX版型

最为标准的E-ATX板型尺寸:305mm*330mm(图为华硕Z9PE-D8 WS)

首先要说的是,上图这款主板的尺寸,是最标准的E-ATX(Extended ATX)板型尺寸:长305mm*宽330mm。相较ATX板型,E-ATX板型在长度上没有改变,为305mm。而在宽度上,却由ATX板型的244mm骤增至330mm。如此之巨大的长度增加,是因为标准板型E-ATX主板需要多放置一颗CPU。E-ATX标准主板常见于各种服务器平台双路CPU架构。广义上讲的PC消费平台的E-ATX其实指的是:长度保持为305mm,而宽度宽于244mm,如257mm、264mm、267mm及272mm等的主板产品”

举个例子下图位华硕R6E主板 (305*277mm)官方资料版型也称呼为:E-ATX

SSI-EEB版型其实也是E-ATX版型的一种同样是305*330的尺寸,这个版型称呼就是服务器平台型号,不可能有任何尺寸变化的说法,不像上面说的E-ATX的R6E主板,。

以上就是关于主板大小尺寸规格的基本知识点,小鑫下面2张图给大家总结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机箱作为PC硬件的载体,兼容性是第一刚性需求。好的机箱设计,一定具备良好的主板匹配兼容能力。像上面小鑫提到的凡仕系列机箱和LUX重装版都是PC机箱兼容性的良好体现。

所谓好马配好鞍,机箱尺寸选择取决于主板规格尺寸的选择。搭配合理,做到游刃有余才是各位同学购买组建平台的正确选择。

好了,下课了。2019年小鑫等你来看我哟。

主板型号发展顺序

430系列

  440系列-其中440BX是奔腾2时期的经典之作

  810系列-这是Intel第一款款采用集成显卡的芯片组。不支援AGP,使得不能升级显卡。

  815系列-是奔腾III处理器的不二选择,其中815EPB-Step(又称815EPT)正式支持图拉丁(Tualatin)核心的CPU。

  850系列-早期的850是为了配合奔腾4的仓促上市而设计的,采用不成熟的Socket423插座并搭配昂贵的RAMBUS内存使得它与Socket423的奔腾4同时被淘汰出*。新的850E后来作为工作站级别的芯片组上市。

  845系列-为了摒弃昂贵的RAMBUS内存而设计的搭配SDRAM内存的芯片组。随着DDR内存的上市,英特尔又推出了845D以及后续的845E、845G等芯片组。

  852/855系列-为迅驰移动处理器设计的平台,分为GM(含有Intel集成显示芯片)和GP(使用其它厂商的独立显示芯片),支持USB2.0的ICH4南桥芯片,802.11b无线网卡,是英特尔控制无线移动市场的重要系列[来源请求]

  865/875系列-为全面支持含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的奔腾4设计的芯片组,首度支持双通道内存、SATA硬盘、AGP8X和USB2.0等新技术。

  848P-865系列的简化版本,去掉了对双通道内存的支持。

  915/925系列-原本是配合采用LGA775封装的新型处理器而推出的采用PCIExpress技术芯片组,后来却也出现了大量改换Socket478插座和AGP插槽的型号。915芯片组摒弃了AGP技术而采用了PCI-Express总线,同时开始支持DDR2内存。其中925系列支持Pentium4ExtremeEdition处理器。

  945/955/975系列-在原915/925芯片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奔腾D双核心CPU的支持。其中955和975系列支持了PentiumExtremeEdition处理器。945GTExpress芯片组更是支持了CoreDuo处理器。使用VRM11的975系列主板更支援IntelCore2系列处理器。

  946系列-基于945芯片组,加入对800MHz的IntelCore2处理器的支援。

  965系列-加入对IntelCore2系列处理器的支援,原生双通道DDRII800的支援,全面支持memoryre-mapping技术,完全解决4GB以上内存的寻址问题。采用全新的命名方法〔P965、Q965等〕取代沿用已久的945P等命名。

  3X(31/33/35/38)系列-于965系列的基础上加入1333MHz外频的支援,并于P35/X38等高阶芯片组中加入DDR3支援,代号Bearlake。搭配南桥为ICH8系列或ICH9系列。

  4X(41/43/45/48)系列-在3X系列的基础上将前端总线从1333MHz提高到1600MHz,还加入了DDR3-1600的支持。搭配南桥为ICH10或ICH10R。PCI-E也由1.0提高到了2.0。在整体性能方面全面胜出3X系列主板。

  5X(51/53/55/58)系列-目前只有X58主板上市,搭配45nm的corei7成为现在顶级的桌面平台。其他系列主板即将上市。

  P:popular主流M:mobile移动G:graphic集成显示核心Q:商业X:extreme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