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测深仪型号(测深仪种类)

2024-04-11 14:38:2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测深仪厂家
  2. 测深仪工作原理与安装
  3. 测深仪怎么看
  4. 测深仪使用说明
  5. 测深仪种类
  6. 测深仪安装图
  7. 测深仪品牌
  8. 测深仪价格

测深仪厂家

你是需要单波束测个水深还是需要精度更高的多波束?

测深仪工作原理与安装

一、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主要参数

1、测量范围: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的测量范围通常在0.6-79米之间,可以满足大多数水深测量需求。

2、测量精度: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的测量精度通常在±1-3%之间。测量误差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测量数据。

3、分辨率: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的分辨率通常为0.01-0.1米,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深度信息。

4、工作温度: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可以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一般在-20℃-50℃之间。

5、电源: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通常由可充电电池供电,电池寿命根据使用频率和设备功耗而变化。

6、重量: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的重量一般在1-5公斤之间,便于携带和使用。

7、显示: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通常有一个液晶屏,可以实时显示测量深度、水温等信息。

二、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的使用场景

1、水文测量: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广泛应用于水文测量,可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深测量,为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2、海洋调查:在海洋调查中,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可用于测量海底地形、水深等信息,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环境监测: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可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例如监测水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

4、农业灌溉:在农业灌溉中,可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测量灌溉水的深度,为合理安排灌溉水量提供依据。

5、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可用于桥梁、码头等建筑物的水下地基检测和评估。

6、紧急救援:灾难发生时,便携式超声波测深仪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快速测量水深和障碍物深度,为救援行动提供重要信息。

测深仪怎么看

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电磁波测距仪、陀螺经纬仪、激光测量仪器、液体静力水准仪。这些事日常中常见的几种工程测量仪器。

经纬仪”

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由望远镜、水平度盘与垂直度盘和基座等部件组成。

测深仪使用说明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测深仪 /depth-sounder

测深仪是一种广泛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航道、港口码头、沿海、深海等诸多水域的水深测量仪器。

测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换能器在水中发出声波,当声波遇到障碍物而反射回换能器时,根据声波往返的时间和所测水域中声波传播的速度,就可以求得障碍物与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随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水中压强而变化。在海洋环境中,这些物理量越大,声速也越大。

HD-310全数字测深仪

随着水深测量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加上RTK定位技术高精度、实时性、数字性等特点,两者结合作业,组成了全自动数字水下地形测量系统,为水利测量提供的先进的手段。

本文以中海达HD-310测深仪连接V90RTK系统为例,将其作业流程做一个完整的阐述。

测深仪的安装

1

如图所示,换能器固定位置最好选择在船体的中部船舷旁边,尽量避免船体噪声干扰,然后通过前后和底部拉绳进行固定,保证测杆竖直,如果在海上,风浪较大,建议固定绳用钢丝绳。

吃水建议在30cm以上,防止船体晃动产生假水深,RTK主机连接在测杆上端,测深仪主机电源可用市电也可用12V电瓶。

测深仪参数设置

2

打开测深仪二合一导航软件

1、新建项目设置坐标系统

点击“文件”-“新建任务”,根据手簿的坐标参数依次设置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一级变换(四参数),或者七参数。

2、RTK联通测深仪

打开RTK手簿,点击"辅助功能"-"小五芯连接外接设备",勾选GGA数据,波特率建议用19200。(若是测深仪型号为HD-MAX则还需勾选ZDA时间数据信息)

测深仪里面"设置"-"端口配置",选择连接的定位仪端口,然后点击船型,若测深仪主页上有船型位置说明联通正常。

设置定标距离,点击“设置”-“记录设置”-“航迹记录”-“按实地行走距离”(具体几米一个点按实际情况,后处理可也可再次取样)

3、测深设置

测深设置界面主要设置吃水深度(探头底部到水面的距离),其他设置一般选自动,若施工区域为海水则还需计算声速。

中间区域为水深回声线,连续、细长的回波表明水深测量准确,功率使用自动功率,增益建议值为20-30,根据回声线再微调。

4、检核

检查坐标和水位:

可用手簿与测深仪对比坐标,可用RTK测量出一个水面高程,修改天线偏差改正值来检核水位。

检查水深值:

可用比测绳、测杆、测深板等方式比对。

导航定位水深测量

3

测量之前可加载CAD计划线用于跑船时方向性的把握,文件格式为DXF格式。点击作图模式-“作图”-“计划线调入”-选择DXF格式。

点击"记录"-"开始记录",确定测线名,可保存回声文件,右侧确定"记录数"和"定位数"正常增加,说明测深仪已经正常工作了,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开船跑航线,直到测量结束,点击"停止"图标,即可关闭软件关闭仪器。

水深数据后处理

4

后处理软件也可以装在电脑上,把项目文件拷贝到电脑上处理。

1、获取任务,

找到你的任务名,是*NAV的后缀

2、水深取样

水深数据-采集水深取样-左上角的文件-打开原始数据,为*SS后缀的水深文件。

出现水深图,蓝色线为水面高程线,红色线为水深线。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水深线,水底一般比较平缓,看水深图如果有突上突下的,鼠标左键按住把那个点拉平。

右侧点击"只取定位点",即可直接获取之前在外业采集时设置的定位距离,这边也可手动修改取样间隔后,点击水深图重新取样。最后点击左上角文件,生成HTT与XYZ格式文件。

3、格式转换

点击"功能"-"格式转换",一般选择南方cass格式和去掉带号和高程(加负号)。

下一步在左边栏中选择需要转换的HTT文件,点击确定,最后拷贝出cass格式文件。

天恒华东大区技术服务平台

更多精彩内容可回复关键词

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

测深仪种类

涂镀层测厚仪根据测量原理一般有以下五种类型:1.磁性测厚法:适用导磁材料上的非导磁层厚度测量。导磁材料一般为:钢,铁,银,镍。此种方法测量精度高。2.涡流测厚法:适用导电金属上的非导电层厚度测量。此种较磁性测厚法精度低。3.超声波测厚法:适用多层涂镀层厚度的测量或者是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测量的场合。但一般价格昂贵,测量精度也不高。4.电解测厚法:此方法有别于以上三种,不属于无损检测,需要破坏涂镀层,一般精度也不高。测量起来比较其他几种麻烦。5.放射测厚法:此处仪器价格非常昂贵(一般在10万RMB以上),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国内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第1/2两种方法。GT-100高精度涂层测厚仪可无损地直接测量磁性材料(如钢、铁、合金和硬磁性钢)等物体表面上的非磁性覆盖层厚度(如:油漆、塑料,陶瓷,橡胶,铜,锌、铝、铬、铜等)。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的厚度(如铜、铝、锌、锡等基底上的珐琅、橡胶、油漆镀层)

测深仪安装图

浅水多波束(1-500)如Elac公司SeaBeam1185、SIMRAD公司的EM3000S;

中水多波束(5-2000)如Elac公司SeaBeam3050、SeaBeam3030、SIMRAD公司的EM30;

深水多波束(5-5000以深)如Elac公司SeaBeam3020、SeaBeam3012、SIMRAD公司的EM300。国内最早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研制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该多波束测深系统采用传统的模拟波束形成技术,形成25个波束,沿着航迹方向开角为3°,垂直航迹方向开角为2.4°到5°,覆盖宽度120°。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尝试,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未能投入实际应用。2000年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重点开展了基于相干原理的侧扫声呐的研究工作,在基于侧扫声呐的地形地貌探测理论和设备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到二十世纪9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从国防安全和海洋开发的战略需要出发,委托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持,海军天津海洋测绘研究所和原中船总721厂参加,联合研制了用于中海型的多波束测深系统,该系统属于用于大陆架和陆坡区测量的中等水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它的工作频率45kHz,具有左右舷共48个3°×3°的数字化测深波束,测深范围10到1000米,覆盖范围2到4倍水深(覆盖宽度126.8°)。该型条带测深仪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功跻身世界具有独立开发与研制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少数国家之列。

200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便携式高分辨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结果满足IHO国际标准要求,鉴定专家认为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现阶段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在“十一五”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已拥有不同技术指标和特点的HT-300S-W高分辨多波束测深仪、HT-300S-P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HT-180D-SW超宽覆盖多波束测深仪三个型号。其中HT-300S-W高分辨多波束测深仪:小批量生产阶段;HT-300S-P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小批量生产阶段;HT-180D-SW超宽覆盖多波束测深仪:样品阶段。

测深仪品牌

10万

测深仪价格

选择方法如下:

1、测量精度:不同型号的测深仪具有不同的测量精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精度符合要求的型号。

2、测量范围:不同型号的测深仪具有不同的测量范围。根据需要测量的水深范围,选择适合的型号。

3、操作便捷性:选择操作简单、便捷的型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考虑仪器的操作界面、功能设置和数据处理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