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座型号(天线座结构设计)
天线座架结构
京信ODP-065/R18-DBODP-032/R21-DB海天的HT376022HTDBS099017摩比XPolA-Panel800/90065°15DBI6°T凯瑟林KATHREIN65°18dbi我们这里移动大多数都是京信的天线
天线座底部是测量到哪里
用的是4代的IPEX天线座
天线底座
Inspire2除了内在“强大,超出想象”的功能基因,在外在美上也毫不逊色。今天,就跟着5iMX来深度解析Inspire2的外观,颜控们快来看看高“颜值”Inspire2的奥秘。
以下文章节选至5iMX模友团
作者:Dfly
Inspire2是一个让我们惊叹的产品,它并不是Inspire1的优化版本,而是大改款,是一款彻头彻尾重新设计的全新产品。DJI用了两年时间,把在飞控、动力、云台、导航、图传、相机、视觉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全部应用在了Inspire2上。
Inspire2也是5iMX评测室接手的最具挑战性的无人机之一,如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讲清楚这个产品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5iMX评测室决定对于Inspire2的评测采取系列报道的形式,您今天看到的,是Inspire2之外观深度解析。
以下内容仅代表5iMX评测室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包装手提箱
Inspire2采用了15英寸螺旋桨,桨尺寸的变大,必然需要更大的轴距来支持,因此Inspire2的体积也变大了。其包装箱舍弃了Inspire1的硬壳外箱,而是采用了和精灵4一样的包装材料——EPP(高密度泡沫塑料)。
这种材料不仅轻,而且耐压耐摔耐刮。没有硬壳外箱的Inspire2手提箱对减轻携带重量功不可没。手提箱的三围尺寸是:590mmx530mmx250mm(手工测量数据,可能存在微小误差)。
手提箱的价格不便宜,单独购买它的价格是1699元。箱子只提供了手提功能,长时间手提会非常累,这个设计看起来只能满足近途轻度转运。如果想省力,配上滑轮和拉杆,是个不错的主意。
Inspire2手提箱采用EPP材料,和Phantom4手提箱采用的材料相同。箱体表面线条轮廓经过美术设计,美观度还算不错。手提箱正中间有"DJIINSPIRE"图标,工艺精细。
包装箱四周可见锁扣装置,需同时打开6个锁扣才能打开箱子或分离上下盖。
手提箱上盖和下盖可以完全分离,上盖还可作为特殊环境下(如:草地、坑洼)的临时的起飞平台。
手提箱的上盖提供了全新设计的螺旋桨收纳卡扣,取用更加快捷方便,当卡扣锁定时,还可对箱体顶部起到一定的支撑加强作用。
下图所示为卡扣打开时的样子。
Inspire2手提箱内的空间利用率很高,内部可放置满足基本飞行拍摄需要的所有物品。你可以从照片上看到具体都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并不全都是标配。5iMX拿到的样机配置有X5S和X4S两种云台相机,因此副控的位置被一个云台相机占据了。
此外,测试样品还包括有4个电池、SSD、SSD读卡器等。Inspire2和Inspire1一样,都需要进入“运输模式”后才能装箱。不同之处在于,Inspire2只需连按5次电源键,就能在运输模式和降落模式之间转换,非常的快捷方便。你还记得Inspire1进入运输模式的方法吗?
让我们把X4S挪开,你能看到一个这个放置副控的位置。
遥控器固定模块是活动的,可以随意拿出来。
让我们看看放置两个遥控器时的情形。
遥控器
Inspire2的遥控器外观和Inspire1的遥控器相似,细节略有不同,外壳颜色与飞机机身颜色匹配。
不同之处是监视器支架设计得更坚固了,能有效降低监视器左右晃动。
遥控器底部有一排散热孔。
左上角区域的档位进行了修改,由Inspire1的档位为“P-A-F”修改成Inspire2的档位为“P-S-A”。
右上角区域也同样发生了变化,此前的的本区域是回放按键,如今的Inspire2是暂停按键。快门按钮为单段式的,和Phantom4Pro的遥控器在这里有所不同。
背面的接口和Inspire1的遥控器布*顺序发生了变化,其中,由原先的MINIHDMITypeC接口变为HDMITypeA接口。
新增了散热口。
电源和电池
下图为Inspire2的充电器。
电源规格如下图。
Inspire2的电池管家,采用圆柱形设计,拥有更小的体积。
管家变形……
一次可接入4个电池,可以同时充2个电池,以保证一趟飞行所需。
电池管家背后有USB升级接口,还有一个报警器开关,可以选择关闭。
如果打开的话,充满之后会发出提示音。什么时候充完了,你会听到声音。夜间充电,关闭开关,也能免打扰。
Inspire2的电池采用了全新设计,外观和Inspire1的电池有很大不同。
数据显示,该电池容量为4280mAh,97.58Wh,标称电压22.8V,充电限制电压26.1V。单个电池的重量约517g。
电源输出接口采用了与Phantom4电池类似的多极点接触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接入充电器插头无正反要求(但是充电管家有限位要求);多触点保证了更可靠的导通性;内藏式触点更安全;电极和信号极融合到一个插座整体感更好、外形更美观。
电源按钮和电量指示灯也有很大不同。Inspire2的电池上也有按钮和电量指示灯,但和Inspire1电池不同的是,按钮不能检测电池寿命,而是作为电量查看和电池加热功能使用(不排除还有其他未开放功能的可能)。长按3秒,进入电池自加热模式(环境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才会启动自加热)。
电池的安装法也有不同。Inspire1的电池从上往下插入安装;Inspire2的电池从后往前插入安装。
Inspire1只能安装一块电池;Inspire2可以安装两块电池。Inspire2安装一块电池也能飞,但是留空时间会短很多,不建议这么做。Inspire2安装两块电池时,电池处于并联增容状态,等效于8560mAh的容量。
不仅如此,Inspire2并非简单把两个电池并联使用那么简单粗暴,而是采用了双电池冗余设计,帮助Inspire2在其中一个电池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用另外一个电池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实现安全飞行。
很多用户觉得双电设计使用麻烦,但这一设计,能够提升飞行器的可靠性,是不容忽略的优势;在携带登机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便利性,符合民航相关法规。
当你想尝试只安装一个电池来飞行Inspire2时,请把电池安装在机身右侧(如下图所示的这一边),否则无法开机。前文我们提到电池接口接入充电器不分正反方向,事实上在接入飞行器时,电池接口也不分正反方向,这一特性简化了Inspire2在机身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电池的设计,相同的导向槽,相同的电源插座,易用性也非常好,一切就那么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Inspire2的电源开关和电量指示灯仍然在机身顶部,这个布*和Inspire1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关和指示灯与顶盖融为一体,使机身顶部更加美观。
Inspire2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顶部设计有红外线传感器,用于使飞行器在上升过程中避免碰撞障碍物。
Inspire2的电池安装槽采用了许多巧妙的设计。该设计是全对称设计,左右两边的布*是完全一样的。注意下图图片上的标注,回弹推子用于提供电池在退出时的弹出力;压力锁扣在电池装入到位后顶住电池使之不会脱出。
电池上下侧面均设计有滑槽,机身对应位置设计有导轨,使装入和弹出电池时的手感格外舒适。机身顶部的双圆按钮是电池的弹出(退出)按钮,为什么采用双圆设计呢?看完下图你就明白了。
该按钮由外圆和内圆两个独立部件组成,看似一体,实为分体,分别用于控制左右两侧的压力锁扣。按下按钮时,内圆钮和外圆钮事实上是被同时按下的,所以你能看到两个电池能被同时弹出来。
当安装电池时,情况会比较特殊。如果用户能做到把两个电池按精确的位置同时插入,那么使用一体式按钮也行,但这显然不现实。通常的应用场景时:先装一个电池,再装另一个电池。这时,两个被独立控制的压力锁扣就发挥作用了,当第二个电池装入时,并不会影响先前装入的那个被锁紧的电池,因为两个锁扣是分体的,是独立的,然而它们又能被同时控制。这个巧妙的烧脑设计太棒了!可见,每一次绝妙使用体验的因,都源于无数工程师智慧的果。
机身底盘和云台
Inspire2的底盘采用了镁合金一体设计,布*整体化程度非常高,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均集成在底盘上。底盘尾部有Inspire2的镭射标识。
这是Inspire1的底盘,相比之下,其设计显得不如Inspire2那样简洁成熟。
近距离特写下视双目和超声波传感器,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都属上乘。和Mavic与Phantom4一样,除了发挥低空精准定位功能外,还支持厘米级返航精准降落。
Inspire2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云台接口和减震器。
Inspire1的云台接口和减震器在此前还是最酷的设计,但在Inspire2面前稍显不足。
Inspire2采用了全新的云台快拆接口,白点对红点,然后旋转至红点对红点,就能够完成快捷安装。
这个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单手操作。而老款X5/X3的设计,需要双手操作。
X5和X5S在机身主体厚度上的不同之处。
X5和X5S在机身重量上的不同之处。
X5和X5S在整体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X5相机的数据存储器被设计在了相机单元上,X5R相机也不例外。数据处理和存储被设计在相机上的弊端是:增大相机的重量和发热量。
会给云台增稳工作造成额外负担,降低增稳效率。额外增加的散热风扇,也增加了本底震动的素因。
相对于X5而言,X5S更轻,而且里面没有散热风扇。X5S和X4S都没有数据存储器,而是把存储器挪到了Inspire2的机身上。
正因为有了这么改变,新旧型号的两款相机互不兼容。相机快拆接口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Inspire2的相机数据存储器被设计在了位于机头的电子舱单元上。因此,无论是X4S还是X5S,相机上都找不到安装存储卡的位置,这是在拍摄数据存储方面Inspire2有别于Inspire1的主要特点。
Inspire2还拥有第二个相机数据存储器——照片所示为SSD固态硬盘和其安装位置。SSD是一个选配附件,有120G、240G、480G三种规格。使用240G和480GSSD时均支持以4.2Gbps的码流记录专业级无损视频数据。
如果不使用SSD,则Inspire2会把视频数据以H.264/H.265的压缩格式存储在位于机头位置的MicroSD卡中。SSD是拍摄DNGRAW或ProRes格式时的必要附件。如果不拍这两种格式的视频,可以不必采购SSD。
SSD被设计在两块电池的夹层里面。这个设计体现出“数据无价”的理念。当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珍贵的航拍数据。同时也体现出Inspire2总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周密性。
我们注意到在Inspire2上,相机镜头的位置更加靠前,这有利于拍摄到更宽广的范围。
而在Inspire1上,为了匹配前后重心,X5的位置比较靠后。
Inspire2新增了前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使Inspire2也拥有了前飞避障能力。该系统所使用两个图像传感器被固定在特制的镁合金支架上,支架采用了极好的结构优化设计,不仅外观简洁,而且十分坚固。云台接口和减震器采用一体式结构,没有多余的螺丝裸露在外面,外观简洁清爽,同样采用了镁合金材料,表面采用低反射哑光喷砂工艺处理。
机身顶盖和GPS模块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它是在实用金属中是最轻的金属,镁的比重大约是铝的2/3,是铁的1/4。其特点是:密度小(重量轻)、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在Inspire2上,有许多重要结构零件采用了镁合金材料,可见Inspire2在设计和用料上都十分考究。
Inspire2的另一个很棒的设计是新增了FPV视觉摄像机,让飞手拥有机身第一视觉画面,对提升飞行完全性有利。不要小看这个摄像机,它被架构在一个微型2轴无刷云台之上,从照片比例可看出这个无刷台的体积大小,可见大疆造无刷云台的水平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或许是由于X5S云台重量减轻的原因,云台减震器不再采用Inspire1那样的四触点减震球,而只采用了3颗。由3颗球支撑,组成最高效的稳定结构,没有一丝多余,这是优雅的设计。减震球和Inspire1RAW上采用的一样,为密封阻尼胶球。球体内部是密封的,里面填充有阻尼油。与Inspire1的下压式减震架不同,Inspire2采用了吊拉式。
Inspire2的机身顶盖一改Inspire1塑胶材料的廉价质感,采用了一体式镁合金压铸成型工艺。其复杂的曲面造形、精细的收边、精准的拼接、尺寸位置的精确匹配、完美的表面处理工艺,无处不体现出Inspire2的设计水准和加工水准。
浅灰色的顶盖表面摸上有冰凉的感觉,说明它具有不错的散热性。浅灰色的磨砂外观,也对降低光干扰,提升拍摄画质有一定作用。顶盖中心有一个圆形的装饰盖,在它下面藏着GPS天线。这里有塑胶和镁合金两种材料的零件衔接,精妙的设计并没有破坏一体式顶盖的完整体。请看下面的照片:
在顶盖下方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设计,它承担着固定GPS天线座的作用,与机身顶盖是一体的。同时,它又起到了保护GPS天线模块的功能。这种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多重功能的设计可以被称为优雅的设计。
下图这是Inspire1的GPS天线固定方式,也算是不错的设计。由于Inspire1顶盖是塑胶的,因此并不需要采用像Inspire2那样的设计。
众所周知,GPS天线上方不能有金属物遮挡。因此,Inspire2的GPS天线装饰盖采用了传统的塑胶材料。正反两面我们都有拍到。细心的你一定还注意到了顶盖上有“前”的字样,这是装配指引标识。这个盖子稍不留意就容易搞反前后方向。井字形的纵向格子是加强筋。该零件的正面与机身顶盖呈现出了相似的颜色和质感,当它们装配在一起时,仅从外观看,难以分辨是塑胶还是金属。
为了防止积水,GPS装饰盖与顶盖的衔接口还特别设计了密封圈的安装槽位。照片中所示的黑色胶圈就是密封圈。这一设计考虑得十分细致又很合理。
既然已经拆到这一步了,就顺便让大家看一下Inspire2GPS模块的真身吧!
变形驱动结构
虽然Inspire1和Inspire2都采用了原理相同的变形结构,但我们发现Inspire2上的变形驱动器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其结构除了变得更加紧凑外,左右两个臂的变形驱动零件也变成了完美对称结构。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Inspire1的变形驱动结构左右零件有少许外观方面的不同,结构上也显得更为松散和单薄。
Inspire2拥有更为美观和合理的布线设计。
而Inspire1的布线相比之下稍显松散,并且存在两个隐患:馈线外皮会被结构件磨损;当变形时,馈线会受到一定的拉伸力,早期上市的机器馈线会被绷得较紧。
Inspire2的主臂采用了直径为30mm的碳纤管。
Inspire1的主臂采用了直径为25mm的碳纤管。
Inspire2的副臂旋转机构设计更为紧凑合理、简洁明快。
Inpire1的副臂旋转机构设计复杂,螺丝众多。
Inspire2的电机座采用全金属零件,在外观上加以双色层次过渡,优化的结构设计使暴露在外面的受力螺丝数量仅为2颗。
Inspire2的脚架和电机座并非一体式设计,脚架仍然采用了高强度塑胶,形状比Inspire1的脚架更纤细,脚架里面藏有数据通讯天线,整个飞行器共四根天线。飞行器在空中根据飞行器姿态,根据预测与遥控器的角度自动调整,动态调用任意两根天线来传输信号,以达到最佳效果。
(疆哥注:防滑耐磨胶垫还有缓冲作用)
在下图的Inspire2脚架上我们发现了一条神秘的内藏线条,四条腿上都有这根线条,看上去像金属材料。那么这根金属丝起什么作用呢?据有关专家推测,此金属丝有可能作为天线引向器使用,其作用是改善天线的覆盖角度。
Inspire1的电机座采用全塑胶零件,和Inspire2比螺丝数量较多。
电机也有了明显改进。为了匹配更大的15英寸螺旋桨,电机功率需要加大,电机定子厚度由原来的10mm变成了12mm。没变的是电机的直径。电机还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底座和散热设计,显得比Inspire1上使用的那颗3510电机长度更大。要想飞得更快,结构上的优化必不可少,加大的动力反而易造成结构性破坏,因此我们看到了在Inspire2快拆桨座有了更可靠的设计。
Inspire2采用的电机采用了更高效率主动散热结构,该结构的空气接触面积较老款更大,更有利于电机散热,提升电机效率。电机的底座采用了自带倾角的设计,有利于提升飞行器的自旋性能。
Inspire2的动力单元:简洁、明快、美观、修长,整体感非常好。
Inspire1的动力单元,充满了DIY的拼凑感。尽管这个设计较纯DIY机器来说,算得上是特别优化的设计,但和Inspire2比起来,稍显逊色。
全新的快拆桨座具有更可靠的性能,它的工作原理和Inspire1上的快拆桨座是一样的。
两种桨除了尺寸不同,也并不通用。
从外观看,Inspire2的桨设计得更美观。当然这仅仅代表个人审美。
我们看到了细节上的尽善尽美。
安装到飞机上后的样子。
Inspire2的快拆桨座采用了防反转退出设计。如果你还有印象,Inspire1的快拆旋钮可以随时正转和反转,并且由弹片对其施加压力,使之旋转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以达到防止反转的目的。
而Inspire2的设计则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反转限位槽,只有当捏住旋钮压片后,才能解锁进行反转。这个设计,使螺旋桨的固定可靠性变得更高。
Inspire2的快拆桨座由下图所示3套零件组成。
反过来看。
结合起来看。
电机顶部设计有反转限位槽。电机内部的线圈采用了单线绕制。固定快拆桨座的螺丝孔内的白色物质是螺丝胶(用于防螺丝松脱)。
Inspire2的右侧视照片,拥有较强的整体感,相较于Inspire1来说,进步明显。
下图为Inspire1的右侧视照片,要比Inspire2略为逊色,毕竟不是同一代产品。
来看Inspire2的机头右侧。PAIR按钮用于对频;下面有一个开关,用于切换固件升级方式(提供了两种固件升级方式);再往下是标准USB接口。对频按钮的位置很方便进行操作,而Inspire1的对频按钮则藏得比较深。
电子舱
打开Inspire2的整个机头罩。可看到这里有一个整体单元,暂且把它称之为“电子舱”,它由镁合金压铸成型外壳进行严密包裹。由于镁合金材料的独有特性,不仅能防止电磁干扰,其优秀的硬度与抗形变能力,对内部电子器件起到了不错的保护作用,此外镁合金材料还很轻。
“电子舱”内主要集成了:飞控、IMU(2个)、气压计、图传,此外还集成了被称为CineCore2.0的影像处理系统;指南针位于机头凸出的那块电路板上。值得一提的是,Inspire2拥有两个IMU、两个气压计,但指南针模块只有一个。
Inspire2上的许多重要部件都采用了冗余设计,这些部件包括:IMU、气压计、电池,以及电调和飞控的双路通信设计(即使主控制信号丢失,也能经由备用通信接口传输控制指令)。
下图是Inspire1的机头内部。由铝合金外壳包裹的单位就是俗称为“小霸王”的核心单元,它里面主要集成了:飞控、IMU、图传、气压计,指南针位于机头凸出的那块电路板上。
为了更深入的探究Inspire2的设计秘密,我们打开了它的顶盖。我们注意到Inspire2的布线更为合理,举个例了:天线馈线插头的安装位置进行重大调整。众所周知,天线馈线插头的接触可靠性非常重要。它被设计到了机头顶部位置,这里不容易遭受外力影响,当安装机头罩后,这一部分也会被完全包裹起来,会受到不错的保护。
Inspire1的馈线插头设计在“小霸王”的背后靠近底部,当安装机头罩后,这些插头依然裸露可见,美观感略差。
Inspire2电子舱的顶部,有两组数据线,主要功能是传输4个电机的控制指令。线缆固定卡子采用了专门设计的注塑零件,细节工艺处理得很不错。机头凸出的部分是指南针模块。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打开了电子舱的左侧盖。里面的结构看上去很复杂,据DJI公布的资料,这里面包含有:飞控、IMU、气压计、图传、CineCore2.0影像处理系统。从物理结构看,这里面至少有三层结构。本张照片所示的,是“飞控”的主体结构,在它上面我们发现了两个IMU,大方块为主IMU,白色凝胶覆盖着的是副IMU。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本以为两个IMU应该是相同的,然而我们发现两个IMU采用了不同的原料。两个IMU的协同工作方式是怎样的?5iMX会在后期的文章中进行研讨。气压计模块位于指示针模块的背面,它的位置藏得很隐蔽,如果不是把指南针模块拆下来,我们也无法发现它。
根据DJI公布的下面这张效果图,我们找到了双IMU的实物位置,同时我们也找到了主气压计的位置。副气压计位于电池支架的前侧。
气压计藏在指南针电路板的背面(形成倒置状),倒置的气压计传感器,不易累积灰尘,传感器表面覆盖有泡棉,可降低外部气流对传感器的干扰。
拆开泡棉,看到了气压计的真身。
电子舱的右侧盖也被我们打开了,进入视线的是一块硕大的散热片,我们不便对这些电路的功能妄加分析,请各路英豪自行赏析鉴定吧。
5iMX想说的是:电子舱是Inspire2的核心所在,可被视为机器人“大脑”,它的集成化程度较Inspire1更高。由于加入了机器视觉处理单元和CineCore2.0影像处理单元,其体积和内部复杂程度也有了很大变化。如何解决电磁干扰?如何解决散热?如何把这一堆复杂的东西塞进一个小小的异形盒子里?这完全是一个极度烧脑的工程。
总结
本文深度分析介绍了Inspire2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通过与上一代产品的对比,5iMX认为Inspire2是对Inspire1的彻底进化——Inspire1上存在的缺点,在Inspire2上都找不到了,优化改进的细致程度精细到了每一颗螺丝规格的选择和使用。整个机器,散发着迷人的机械美学。
Inspire2的高配价格甚至超过了M600这款行业机,然而其小巧、便携、可拆换的专属相机云台、可拍RAW和ProRes格式视频、能避障、支持智能飞行(拍摄)、拥有强劲动力、长航时等特性,使Inspire2在整个市场上都找不到竞争对手。
两年之后的今天,DJI用Inspire2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公司又造出了引领世界无人机航拍潮流的优质产品。
航拍精选
日出/MorningSun
摄影:zwick.s..
2016年天空之城摄影大赛参赛作品
www.skypixel.com/events/photocontest2016
π型天线
天线杆直径:Φ30mm。根据查询成都科立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官网显示,TN341全向天线天线杆直径:Φ30mm,天线底座直径220mm,总高2600mm,重量:约8Kg。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于郊县大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大。
天线座结构设计
二院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郭老师
★
为深入推动学习道德模范精神,营造崇德向善,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二院开展了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其中,23所五室的郭老师众望所归当选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Tony郭”是怎样炼成的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郭老师就是那个一直为大家做好事的人。在疫情肆虐的三年里,经常给自己家小孩剪头发的郭老师主动站了出来,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为大家理发,解决了大家在疫情期间的理发难题。一位、两位、三位……三年多来郭老师已为四百多人次理过发。现在疫情结束了,郭老师还会接到各种“订单”、“预约单”。“郭老师您晚上有时间吗,头发又长了”、“郭老师我想换个发型你看看这个怎么样”。为了提升剪发技艺,郭老师自费买来各种理发工具,利用休息时间对着假发套不断练习。“以前给家里小孩理发剪短了就行,现在可不一样了,给同事们理发必须‘精修’啦”。现在的郭老师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脸型、发质进行独特的发型设计,俨然成为了大家的御用剪发师,经常被同事们亲切地呼唤为“Tony郭”。
我们大家的“郭老师”
郭老师可不仅仅是“造型大师”,在数十年工作中,他用自己的知识学问和工程经验指导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在大家眼里郭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循循善诱的好导师。他与年轻人亦师亦友,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答专业上的困惑。在新员工初次完成设计任务时,他总会对着成套的图纸和模型,认真纠正每一个问题,耐心讲解可以改进的地方。遇到专业难题时,大家也总会第一时间想到郭老师,“问问郭老师吧,他对这一块钻研的深,肯定知道怎么解决”。新来的员工们都把郭老师看作自己的老师,郭老师也经常被大家打趣道“老郭,你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啦”。在郭老师十多年的带徒生涯中,从他手下带出的一个个优秀的徒弟在航天事业中发光发热。
奋进的设计师"郭哥"
郭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曾担任多个重点型号的伺服结构负责人,攻克了一项项关键性的技术难题。2022年郭老师带领着项目团队完成了重点型号天线座的装调与伺服系统调试交付工作。面对天线座承载大、精度高与型号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他选择直面困难带领型号团队入驻生产厂家,经过多天奋战完成了天线座的装调工作。天线座在京外试验场集成装调期间,他更是寸步不离试验场,顺利完成了伺服系统调试并交付总体。工作至今,他荣获23所2009-2018年度十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3所通令嘉奖个人、23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个人荣誉,更是随两个项目团队分别荣获两次国家级奖项一等奖。
格在梅之上,品在竹中间。郭老师始终坚守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崇高信仰,不仅在工作领域里成绩斐然,生活中更是用他的热情和无私,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真不愧是我们科研战线上的杰出模范!
★
撰稿:小杨、小马
编辑:牛棒棒
天线座子有没有方向
对讲机天线有多少种先搞清楚对讲机有多少种,每一种对讲机都可以有多少种类的天线配合使用1.对讲机的种类基本可以分为3种即基地台(含中继台);移动台(车、船、飞机等);手持机2.基地台的天线要照顾距离和方向,通常度要求天线高增益的大功率,因此天线的全部种类几乎都可能包含,例如大锅(比赛格伦)、小锅、平底锅(背射),八木天线,八木天线整列;增益鞭装等等3.手持机通常是鞭装天线,但不乏有加感的增益天线。4.天线不决定于种类多少,千变万化,玩家的心要大,目标就会远大呢
mm8130-2602天线座
c波段和ku波段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不一样!ku波段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效率高,但是对锅面的精确度要求也高!C段卫星本镇多为5150,一般要用1.2米直径的天线,有的要2米,而KU段卫星本镇多为11300,天线尺寸一般60cm的就够了,特别是去年新发射中星九号卫星的功率很大,采用0.3米的锅就可以接收!为方便接收提供了便利,中九采用的园极化10750高频头,现在这个卫星最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