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59式型号(59式型号大全)

2024-04-10 13:50:4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59式怎么样
  2. 59式原型
  3. 59式型号大全
  4. 59式停产
  5. 59式有多少衍生型号
  6. 59式改型

59式怎么样

中国59式主战坦克采用V型12缸水冷柴油机,标定功率382千瓦,标定转速2000转/分钟,最大扭矩2256±98N米,最大扭矩时转速为1200~1300转/分钟,最低稳定转速不大于500转/分钟。平均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克/千瓦·小时;平均机油消耗率不大于10.9克/千瓦·小时。冷却系和润滑系采用管片式水散热器和机油散热器。该坦克采用固定轴式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并采用多片干式离合器、二级行星式转向机和单对外啮合直齿轮侧减速器。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5个钢制负重轮,在左、右侧第一和第五负重轮位置上各装1个液压减振器。采用单销式金属履带板,每侧91块。

59式原型

59式100毫米高射炮是一种雷达和射击指挥仪控制的自动高射炮,配用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火炮齐射,配用弹种为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最大射程21千米,主要用于对付12千米以内的水陆空目标。

59式型号大全

8款不同型号装甲车的性能与数量

第一款:59式坦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参考苏式T-54A中型坦克而研制,59式坦克亦是中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较好的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能,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维护比较方便。

坦克战斗全重34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配置105MM主炮,总数达到5500辆。

第二款:88C式主战坦克

又名96式坦克,96式主战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统和防护性能上要优于俄军T-72和T-80的早期型号,在机动性上与T-72大致相当,其总体性能在T-72之上,具有抗衡T-80U/90、M60A1、“豹”Ⅱ等世界一流坦克的能力。并能在多种复杂战术背景下遂行战斗任务。

配置125MM主炮,总数达到2000辆。

第三款:99式主战坦克

是ZTZ-99式主战坦克的简称,是中国人民陆军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它具备优异的防护外型,大量采用复合装甲,融合新时代信息化作战技术,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99式配置125MM主炮,总数达到500辆。

第四款:80式主战坦克

80式主战坦克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研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该坦克采用涡轮增压大功率发动机、新型105毫米线膛炮、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微光夜视仪、摩擦式减振器、不等刚度扭杆悬挂、大行程小直径负重轮及披挂式复合装甲等新技术及装置。

配置的是105MM主炮,总数达到400辆。

第五款:79式坦克

该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8吨,长6米,宽3.3米,高2.5米,最大公路行驶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30千米,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乘员为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装填手。

其总体布置与59式、69式、69Ⅱ式坦克基本相同,内部布置从前至后为驾驶室、战斗室、动力室。其中59式配置100MM主炮,69、79式配置105MM主炮,总数小于300辆,被淘汰。

第六款:62式轻型坦克

62式轻型坦克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

据西方报道,截至1989年停产,除装备中国部队外,还有部分援助、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中国配备400辆,只装备预备役,配备105MM主炮。

第七款:63式水陆坦克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发,1958年10月开始设计,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交部队试用。据西方统计,63式水陆坦克除中国军队装备外,还出口到越南、缅甸、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等国,总计约600余辆。它配置的是105MM主炮。

第八款:63A式水陆坦克

该坦克越野机动性能强,发动机功率、陆地最大行驶速度、最大行程、水上最大速度和行程以及火炮口径、炮弹基数等主要技术指标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水装置采用水道夹层的结构来降低发动机的循环水温。

坦克设计重心比较低,受风浪干扰较小;登陆时,海岸浪对其冲击影响不大,并有较好的缓冲和减振作用;水、陆实弹射击精度较高。全新新炮塔、动力、火控,数量达到500辆。

59式停产

m309路→m407路约1小时/14.1公里横岗地铁站,m309路→吉厦街站,m407路(或m373路)→水库站→110米步行至东湖公园问题已解决记的采纳。

59式有多少衍生型号

有59-159-259D3种基本改进型号。

59-1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针对59式中型坦克在作战中暴露出来的火控系统落后、防护能力弱等缺陷,于1979年,开始进行改进设计,1984年,59式改进型中型坦克通过了定型试验并正式定型

一是增装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和73式激光测距机。

二是增装了并列机枪弹和高射机枪弹压弹机。

三是在车外增装了红外大灯。

四是增装了操纵系统液压助力装置。

五是增装防滑履刺。

六是在非指挥坦克上增装一根伪装天线。

七是安全门改为三点支撑式向外开启的圆形门。

八是加装了空气瓶充气装置。

九是增装了发动机机油失压报警器。

十是增装了摩托小时计。

59-21980年开始进行改进设计。采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成熟的科研成果和59-1的升级项目于1984年正式定型。

一是采用国外的79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和相应的弹*。

二是采用国外引进的战斗室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三是采用VRC-8000型坦克电台,是一种跳频、可加密多信道坦克战术通信电台,

59D从91年开始开发,到95年定型。

炮塔正面安装有13块反应装甲模块,两侧则分别安装有10块反应装甲模块。

新型火控系统则包括具

59式改型

80年代中期,59式就已经停产了,59-1,59-2是70年代的,至于59D,是我国基于无法大规模换装第1,2代坦克而做出的改进型号,那时99,96等新式坦克就已经开始研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