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之情说说(100句)
一、思乡心切的心情说说
1、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驿道,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青山”点题目中“北固山”。诗人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3、我好喜欢我妈妈粘人精想家了大学第一次想家。
4、A.“寄北”是因为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
5、我的乡愁啊!漂浮于家乡的山峦,宛若当年的云雾缭绕。我的乡愁啊!弥漫在天空,却煎熬着我的心。我的乡愁啊!是我梦醒后的一声幽怨的的叹息。我的乡愁啊!是白袅袅中略有些淡蓝的炊烟。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苦涩的味道。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一个永远的痛。我始终纠结于离开家乡是不是一个注定要犯的错误。
6、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边。
7、我现今回家的次数在日渐减少,但慈祥父母的衰弱身影,在我这心中却越发清晰起来。我真的很想家了,想念我的父母!想念故乡那熟稔的一草一木啊……
8、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想听吗?
9、《月是故乡明》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三课。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文章以一位老人的口吻娓娓道来,语言风格古拙平实,大都采用短句,甚至不时流露出孩童般的天真,愈是质朴自然,愈见老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10、新的一年希望好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11、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写下来就更完整了。(板书:叶绍翁)
12、家是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温馨港湾,当人们工作、学习劳累了一天以后,都想回到这个温暖的小屋,放松心情,恢复和积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所以每个人都渴望回家。
13、“我现在年事已高……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14、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15、羌笛何须怨杨柳,|黄沙百战穿金甲,
16、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吃一顿饭,便是团圆。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写出了那个地方寒冷,风雪多。青海湖上连绵的云层遮暗了雪山,感觉又一场风雪就要到来。(教师解释,“青海”未必就是“青海湖”,可以理解成一个大的湖泊)
18、不知道别人想不想,反正我想家了。
19、“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20、生:在夜深人静时,在过节和放假里特别想家。
二、思乡之情说说
1、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2、发挥想象,描绘“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情境。
3、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啊!
4、刚才有同学说前面三句似乎是最后一句的铺垫,这样的理解很好,“不破楼兰终不还”,不还意味着什么?有了前面三句,我们就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了。
5、师:你们刚才说的就是题目的意思,我们把题目再齐读。
6、写作手法:情景交融,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精神乐观昂扬。
7、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自己。(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8、因为有家,我幸福。它是世上最富有的王国,最温馨的地方。
9、传说中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10、在一个停满了船舶的码头上,一座绿色的小岛正酣甜地睡去。路灯在黑夜里无声地战栗着。车站里开走了最后的一班车,夜归的人静静地走过乡间的小路。
11、老铁们进来吐吐槽、缓解下压力吧~
12、想家多了。特别是周末,想着想着就有股冲动要回家看看。果不其然,化冲动为行动。上完课后就马上搭车回家。在车上想着母亲现在可都会忙些什么农活,想着一回去就可以吃好多的东西。其实,我在城里随便可以买到,只是偏爱家里的好吃。现在想想那些游子思家之心,在异乡的思家情缘了。家,想你了。
13、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对于这些漂泊异乡的游子而言,想起儿时的快乐时光,想起坚强不屈的中国风骨,乡愁是美的;然而想到离家千里,最熟悉的美只能留存记忆时,乡愁是悲的;想起日日思乡却再难踏上归乡之路,乡愁更是一种时刻萦绕心头的苦。现在请大家拿出学习单,写一写你体会到的主人公的乡愁之苦。
14、春节是大人过的,那么小年就是小孩子们的节日啦。
15、哲理:前三句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明月的“阴晴圆缺”作比照,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6、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曾经旅居新西兰和澳洲,想家的心不曾断过
17、你问我哪天归来,我归期尚未确定,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了池塘。
18、我们先来看一下诗题,“行”没有特定的意思,因为它是一种体裁。诗的题目当中最后出现的“行,歌,曲,吟”等字,是古代乐府诗的体裁。
19、关注我们!开启心灵之旅
20、秋字点明了季节,也烘托了人物心情。
三、思乡心切的句子
1、(乙)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2、人间逢小年,所愿皆灵验。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师:夜里静悄悄的,谁来轻轻地读读。
5、复习袁枚的《所见》
6、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注释学习这首古诗。
7、师:“促织”就是蟋蟀、蛐蛐,古时候人们叫“促织”还有一个故事动人的故事呢?你们愿意听吗?秋天来了,蟋蟀叫得特别欢,冬天来了,冬天来了,你们赶快纺织要准备过冬啦!
8、春节还家春运忙,安全第一注意到,出门坐车莫急躁,文明礼让好运交,一条短信及时到,祝福问候恰送上。祝春节回家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9、异乡的游子一般不说想家,他们通常都会换上全新的衣裳,在灯火阑珊处谈笑如常,在晚班火车上看飞驰而过的风景
10、诗人为什么将秋天称为“素秋”?根据你对“素”字的理解,作简要分析。
11、有人说:家是一张床,在你累的时候可以躺上去,美美的睡一觉,在你醒来时,眼中不再有血丝,心中不再有酸楚,整个人就会精力充沛。也有的人说: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倦鸟所能回归的巢。
12、——“黄沙百战穿金甲”里“百战”一词说明大大小小的战斗很多。(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戍边已经很长时间了。
13、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诗里有一个字,(师板书:挑)平常读“tiāo”,在诗里读“tiǎo”。
15、重庆~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多想回到这座火辣的山城,这里有我16年的美好回忆,曾经幸福的婚姻和美满的家庭,转眼离开重庆17年了,这么多年不知有多少次梦中与你相见,仿佛回到了那繁华亮丽的解放碑步行街丶回到那乘揽空中索道的朝天门丶回到南山一棵树,夜晚眺望重庆华美壮丽的山城夜景丶再次围坐在红艳艳的重庆火锅前,一饱口福…!然而梦醒时分,早巳泪湿枕巾,总是在失落中彻夜难眠…
16、“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7、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诗(男生读)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女生读)
18、在琦君的心中,故乡就是童年记忆中那缓缓飘落的桂花雨。学生仿说,课件出示表格。
19、以抒情作结,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眺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20、打工的路上忙,但是没有忘记思念家乡,虽然自己心中对着很多人说话,但是在自己的内心却时常回忆起在乡下的亲人。路上忙,不忘家乡,心里烦,依然徘徊着曾经亲人嘱咐给自己的话语。
四、关于思乡的说说
1、——我从“青海长云暗雪山”感受到,这个暗字不仅是指长云遮住了雪山,也写出了边境的紧张气氛,让人感觉战斗一触即发。
2、师:我们班也有不少孩子离开家,来到天润求学。(问住校
3、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5、“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6、整体感知: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7、师:是的,诗人一定会高兴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
8、师:在古代,因为交通和通讯的不便,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请看贺知章的: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生反复朗读直到成诵。指多名学生朗读。
9、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祝你观四时景,小年福至,长安。
10、诗歌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写了雨,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11、谈话导入,发现异同
12、生:让我们知道古诗的意思。
13、看见别人都有,家人等待,回家的你,突然感觉好孤单,远离家乡的我,突然觉得,好想家,想念妈妈的那碗热面条,想念爸爸的那道糖醋排骨,想念和妹妹一起斗嘴,想念,有时候好幸福,有时候好孤单,有时候好无助。
14、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15、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古诗鉴赏阅读全集
16、虚实相生是本诗鲜明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后两句对这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17、下列选项中对于这两首诗内容、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8、同学们,乡愁是美的。故乡那缓缓飘落、香飘十里的桂花是美,那高挂夜空、晶莹澄澈的月亮是美,那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梅花是美。可是记忆中最熟悉的美如今却变得遥不可及,你若是主人公,会是怎样的心情?(悲伤、难过)再次读文本,找出最能体现乡愁之悲的句子。
19、和归心似箭的人一样,春节过年,我要回家!每次回家是旅途,更是归宿。假期虽然短暂,但是,吃着妈妈做的饭,任由两岁的小侄儿在怀里爬摸滚打,躺在舒服的大床上面,烦恼随风而逝,全身自上而下都轻松了。不知不觉,点点滴滴又涌上心头。
20、师:“书”就是“写”的意思,把它的意思装进题目里,谁来试试?有点难,没关系,大胆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五、形容思乡的心情
1、谁不想家?谁不盼家?只因踏上绿萍,飘飘摇摇。流动的青春,暂住的驿站,码头与站台,那便是这时的“家”。春燕大雁结伴微笑,苦涩的喉咙,好想听一声猫叫犬吠,好想抽一下爷爷的土烟味,日升日落,搅浓的乡思和愁容,冲进蓝天,伴北风怒嚎。
2、修辞:诗人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用“生”“入”二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3、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阅读策略:诵读精读勾画圈点批注赏析
5、学生谈体会,感受到桂花给琦君童年带来的快乐。(从这段话中感受景物美、童趣美、回忆美。)
6、③思念的对象不同,《桂花雨》和《月是故乡明》写思念家乡,《梅花魂》更多的是思念祖国……
7、按照我们中国的民俗,无论什么传统节日,回家团圆,那才叫过节,端午节也不例外。这不,远在他乡的我回不了家了,于是在QQ的签名上打出了一句心情宣言:“我想回家!”。
8、生3:(自由读以后举手)孤单、寂寞、苦闷。
9、多文本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文本数量的增加。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一节课学习一篇课文,而多文本阅读教学是一节课学习一组课文。
10、隐隐青山见故乡。对耶,杜甫一诗云“漫卷诗书喜欲狂”,你就换成“羁旅返乡喜欲狂”啊……故乡的一草一木贮留心中,此刻只觉万分亲近,这块故土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
11、①人物不同(《桂花雨》和《月是故乡明》是写自己的思念,《梅花魂》则是写外祖父的思念)
12、天色渐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江上烟雾笼罩的水波让人更生烦愁。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我的家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不禁使人忆起千年前诗人落寞的感叹“月是故乡明”。
15、很困很困,但是就是睡不着,快神经质了!
16、雪纷飞的寂夜,想念曾今的雪中漫步,大灯照亮我们的视线,看着飘落的雪花,我们回到了曾今的记忆,想念家乡的大雪!触及灵魂的冷,冷得清醒,冷得浪漫,冷得那一丝伤感,包裹了我整个身体。
17、炼字、情感:“恐”字刻画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弄”字表明舞姿不断变化,词人想象到舞姿的曼妙,但未免太过清冷。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
18、(设计意图:学习这样一组怀乡散文,要牢牢把握住借助的事物这一写作线索,抓住文中最能表现家乡或祖国之美的句子,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思乡心切、游子盼归的浓浓乡愁。)
19、为啥本宝宝要靠才华赚钱呢?
20、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家是治疗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家是寒冷冬日温暖的阳光;家是远方游子的精神寄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