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戏曲感悟人生的说说(100句)

2023-05-18 16:55:2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爱上戏曲说说

1、你一定记得“盘它”这个词,但你不知道这个词是出自德云社相声演员孟鹤堂的段子。

2、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3、站如亭亭玉树,行如风送落叶。

4、20多年后,一批90后演员在舞台上重新体会这种热情与冲动。

5、拒绝创新,闭关锁国,终会被淘汰;

6、其次,运用合理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是戏剧活动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另一个显性要素。戏剧活动中人物的坐卧行走,都与肢体动作密不可分。不管孩子们在活动中扮演的是人,还是动物,都要通过设计符合人物身份与性格的肢体动作,辅助语言的表达。这样,观众才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呈现在舞台上。

7、一部好戏是台上台下产生共鸣,让观众陪着演员一起哭一起笑。看过十几年的戏,感人的戏很多,让我落泪的,最触动心怀的是鸣琴老师版本的《芦花》,这版《芦花》是精心编排的,去除了丑角演员是最大的改动,原本“孝道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就是十分严肃的话题,这一改编我认为是合理的,重要的是鸣琴腔特有的声腔艺术把原本已经很抒情的部分更加升华,听着不觉就催人泪下,每听一次都会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8、落泪戏是京剧,半夜睡不着听杨宝森先生的《伍子胥》,越听越难受,到了《鱼肠剑》的反西皮“落魄天涯有谁知”难受不已。

9、风雨沧桑亭一座见证多少善与恶

10、沈泓廷选择这门艺术源于他自己的兴趣,作为一个小戏迷,不管是电视上还是真实生活中,看到有人表演变脸,他就被迷住了,连眼睛都不眨,觉得神奇又好玩,想要参透其中的玄机。

11、梨园世家、功底深厚、唱腔圆润、扮相秀美、维妙维肖、京腔京韵、云鬓珠花、生旦净丑、有板有眼、

12、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3、对以前的人影响无处不在。现在对日常生活已经没什么影响,中国原创的一套体系都瓦解了,要音乐没音乐,要文学没文学,要服装没服装

14、更适合表达我们对戏剧的热爱

15、男,25岁,孟总的秘书。

16、发表听戏的说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

17、我的“入坑戏”: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虽然从小就对晋剧耳濡目染,但让我真正开始关注并成为戏迷的是当年“彩星剧团”演出的《泪洒姑苏》,剧中小生的善变和女主人的悲惨遭遇,让涉世不深的我颇为震惊。当时剧团的女小生将故事主人公刻画地非常逼真,引起了我对情感中男女付出比例的深思,从那以后,我渐渐的品读了一些经典的剧目,对晋剧的感情愈发深厚起来。

18、他们将一种执拗的疯狂推到了极致,充满漫画式的狂想,没有任何故事情节,以六十年代出生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如今以二十世纪新世代卷土重来!

19、专家评委的点评纵横捭阖、妙语连珠,他们把戏曲及戏曲与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的关系从多角度和多层面讲得丝丝入扣,入情入理,精妙绝伦,犹如上了一堂生动丰富而趣味性十足的戏曲鉴赏大课。

20、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选择了戏曲,又收获了什么?

二、戏曲感悟人生的说说

1、大剧团放下身段,多到各地演出,想要获得更多粉丝,肯定要多出去走走啊!政府花钱养着,不是让那些所谓的省剧团、市剧团养尊处优的,而是要把这个剧种传承下去的!一直窝在剧院里,每次都是固定的那些观众去看,也没什么意思啊!

2、自己喜欢唱戏听戏的说说,深邃;空灵,只愿君心似我心。

3、公众平台ID:xsh20160221

4、那又为何在流行中加入戏曲元素已成亮点?

5、我的入坑戏,也许是许多人的入坑戏,那就是“扫狼烟天下一统,盘龙棍举世闻名”的晋剧看家本戏《下河东》。

6、曲剧进校园,曲艺渐复苏

7、”就像《三昧》的演出,我有一个拉京胡的片段,本来是要开唱的,但由于时间关系,只给大鹏和陈曦做了伴奏。没大段唱京剧,也是处于时间和剧情的考虑,在演出开场只有曲艺的唱段,也只唱了一小段青衣,是学过的,过了这么多年,一下子拿起来也不紧张。“

8、我与其他的90后真的是不一样,别的90后都在听着当下流行的歌曲,而我在听着戏曲,我觉得戏曲里面的精华也能让我细细的去品味它其中所带来的故事情节!

9、从主动到被动,看戏的打开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家有老戏迷,从小耳濡目染,听着听着就愈发觉得顺耳;有更多的可能是无意间,金风玉露一相逢,可能是一句唱腔入了耳,竟然也走了心;可能是哪位角儿眼波流转,迷得人走不动路;更有可能,当你不小心沉浸于某戏的情节中,醒来惊觉,原来戏曲这样美妙。或者更加简单,仅仅是,因为服装美,造型美,让你想要不断接近戏曲,这一古老又鲜活的艺术。听听戏迷们怎么说:

10、古筝作为我国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它的创新与发展展现出丰富的活力。随着古筝创作题材逐渐丰富,古筝新曲不断涌现,让人们享受到古筝音乐新的美。这些古筝曲以其新颖独特的曲调诠释着现代生活的美,为民乐音乐带来了新特色。

11、张鸣琴、侯玉兰经典《芦花》

12、阵容简直可怕。孟京辉说:

13、我是女的。我猜他大概是因为我很喜欢说话又很重情才喜欢我的吧。那时候我正为了一个很糟糕的男朋友牵缠挂肚死缠烂打。

14、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曲剧红遍大江南北,在1959年3月,曲剧的演员们赴南方巡演,本来只带了八个戏,结果一个《杨乃武与小白菜》就火得不得了,每到一站观众就都要求加演,可下一站观众就会不服气,因为门票早已预售一空,不能改期。而这一趟巡演,途经了四个省、十一个城市,所到之处,皆是一票难求、万人空巷……2008年前后也是曲剧的繁荣期,池老师记得当时演出结束,不少粉丝冲到后台,找她签名、拍照。

15、落泪戏是《下河东》中哭灵一场戏,是侯玉兰老师演唱的。

16、演员:韩静、张志明、魏熙、张洪宇

17、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舞台上能成功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不是一朝一夕浅尝辄止就可以做到的。光会花架子,不能把手眼身法步样样练到家,没有付出辛劳和汗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表演能力。只有*有了“铁杵磨成绣花针”的韧性和毅力,才能成为一代艺术家。

18、我爱光,我爱于是便有了光

19、作为中国剧坛第一部反情节戏剧,诞生于1994年的《我爱xxx》全文以“我爱”二字开头,以同样的句式,自由地表达着荒唐、欲望与诗意。

20、湖北襄阳的民女冯素珍冒死救夫,

三、爱上戏曲作文

1、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2、妈妈在旁边笑着点评:“练了很多场了,今天已经很好了。”另一名孩子的爸爸默默坐在角落,等孩子一下课,就上前说:“我看你今天不错,但还是慢了。”心儿妈妈说:“这个爸爸非常喜欢京剧,也非常懂戏,才让孩子来学的。”

3、看完本期(戏迷说)你是否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投稿~

4、北京曲剧《北京人》饰曾思懿

5、比如说:《穆桂英挂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贵妃醉酒》等等。

6、我爱这个摆脱重负的爱情时代我爱你

7、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8、8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9、我爱这个无忧无虑的爱情时代我爱你

10、田桂兰《打神告庙》饰演敫桂英

11、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12、和这个世界进行一场旷日持久永无结果的对话

13、夸唱戏好听的句子,趁早放手吧,抱起死去的旦旦。

14、儿童戏剧的出现,最早源于古希腊。戏剧教育在欧美国家开展得较早,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儿童戏剧教育已经非常成熟,这些国家的戏剧教育在中小学和学前阶段开展非常普遍,甚至成了学校和幼儿园正常开设的常规课堂教学。

15、我爱今天晚上坐在剧场里的你们

16、那一招一式,那舞姿翩翩,还有那曲调的委婉动听。

17、心儿这次练习的是京剧《杨排风》的一段,这是一场刀马旦的曲目,对念白和工架(表演时的身段和身姿)有严苛的要求。

18、听到一个20多岁的青年戏曲演员的铿锵回答,有谁能不为演员们传播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痴迷态度和奉献精神赞叹和呐喊!有谁能不为中国戏曲有这样的演员而庆幸和自豪!我坚信:中国文化精神永存。

19、玩主戏剧有自己的APP了

20、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四、听听戏曲说说

1、做广告宣传,现代的传媒与广告是密不可分的,而那些戏剧团似乎根本就懒得做广告。即使有些剧团从剧院出来了,出去演出的时候,也不下功夫做宣传。靠的都是票友、戏迷们的口口相传。现场除了本地人,就是少数的票友、戏迷。普通群众根本不知道啊,在农村隔了一个村,压根都不知道发生了啥。往往都是演完了,其他村才知道原来昨天有人在这个村演出了。本来现代年轻人喜欢戏曲的就不多,你再不宣传,演出给谁看的?

2、有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戏曲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戏曲的人”。

3、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

4、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5、“曲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就是如何让更多的观众认识它、知道它、了解它。我相信凭借曲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京腔京韵的北京味道,只要有机会与它相识,就会喜欢上它甚至爱上它。现在国家也在大力促进戏曲的发展,我深信曲剧一定会越来越好!”

6、作为一个文科生,对于戏剧的关注点可能放在唱词上多一点。有人说京剧的唱词是没有文学价值的口水戏,因为中国人赞美京剧的时候不像赞美昆曲似的用上“”词藻华美”的字样,是典型的“藏拙”。而昆曲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唱词文学性太强,影响了听众的理解,才逐渐成为文人案头的清供。

7、金銮殿上,杜柳二人才终成眷属。

8、戏曲的故事有深意。其实一般来说戏曲所讲述的故事都是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故事,年轻的时候觉得这样的故事非常的老套,但老了以后却可以渐渐的发现其实的美。

9、对于最后一点,夕夕妈觉得不必大惊小怪,毕竟孩子只是偶尔一次,不是长期上妆。而且,在卸妆时,一般孩子不用洗面奶,摄影机构就用洗脸巾蘸着橄榄油给孩子卸的妆,再用温水洗干净。这一点也令她比较放心。

10、但氍毹之上,方寸之间,

11、我们一如既往地需要戏剧

12、如果您对文化移通有好的建议或是有嘉宾推荐,请联系我们。

13、有时为了剧中情节的需要,孩子们甚至可以将游戏、科学实验等搬到舞台上。只要是符合剧情,符合人物特点的方式,都可以在戏剧活动中得以展现。

14、把所有美好的事情——坚持到底

15、柳生冒死掘墓,杜丽娘起死回生。

16、有人狭隘的以为创新就是传统对时代的迎合与退让,这种思想无异于闭关锁国。

17、爱孩子,不呵斥,不打骂,把孩子当平等的生命对待,和孩子做伙伴做朋友甚至是做玩伴。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才会聆听你的教诲。多陪孩子读书和学习,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18、“戏剧是真理,是通向未来的真理。”

19、梅兰芳先生及同仁创编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

20、中国戏曲剧种有300多个,最大的京剧、豫剧、越剧并称中国戏曲三鼎甲。其中,京剧、版豫剧、越剧、评权剧、黄梅戏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中国戏曲三鼎甲之首(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锁麟囊》、《玉堂春》、《四郎探母》等。中国戏曲三鼎甲之榜眼(豫剧)《宇宙锋》、《梵王宫》、《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等。中国戏曲三鼎甲之探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祝福》、《孟丽君》、《红楼梦》等。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评剧)《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

五、我喜爱的戏曲

1、不到100字的念白,涉及了抖扇、走台步、亮相等几个动作,同时,要口齿清晰,要美要飒。杜老师在旁指点:“手臂没有抬到指定位置,再来;慢了一拍,再来;亮相的朝向不对,再来;身体不要动只有头在动,再来;……”心儿和同伴练习了一遍又一遍,在她看来,这是件有趣的事情,并不觉得枯燥。

2、一十三年恩养情灰飞烟灭一瞬间

3、一句唱词俨然细致如此,何谈把脸勾上,在浓墨重彩的戏腔里演绎别人的人生,别人的悲喜。他们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来,漫道逢场作戏。他们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集一时悲欢离合,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

4、自从记事以来就一直喜欢这个东西,它几乎是伴着我成长起来的。小时候跟着祖母各个村庄看戏,那时候太小了,站在台下看不到,就会上台,到台角去看,那会儿可能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吧。村里面演的戏也就是《打金枝》《算粮》《下河东》啥的,那会儿太小了,记忆有点模糊。

5、你曾经为什么坐在剧场中亦或是站在戏台下落泪?

6、池老师解释,北京的地方戏不是京剧,而是曲剧。曲剧是和老舍先生有不解之缘的。1952年,老舍先生把剧本《柳树井》交与了曹宝禄、顾荣甫、尹福来、魏喜奎等一批曲艺说唱名家,老艺人们在一起研究、琢磨唱腔曲牌,按照曲牌格式修改唱词儿,最后老舍先生提议,把“曲艺剧”中间的“艺”拿掉,定名为“曲剧”,这一提议被认同,遂北京曲剧从那时起一直定名为此。

7、7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8、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9、而且唱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10、一切戏剧精彩尽在玩主戏剧APP

11、听着愉悦呗,如果你能看懂,会发现京剧内容丰富玩意儿多。要是会唱两口,排解郁闷,让快乐也能增添几分。

12、人在里面吃饭睡觉谈笑走动如同置身舞台。 视野相当开放,内心却紧张,明白意识随时受到外来目光的观看,一举一动都含了演戏成分,生活场面不知不觉沾染了戏剧性,成就感挫折感分外强烈,很多事情都像是特意为不在场的第三者发生的。 作者:王朔。

13、第一次看戏落泪应该是张鸣琴老师的《芦花》,那时候看的是光盘,由于我这眼窝子比较浅又是个比较感性的人,看着张老师唱着唱着眼泪就从眼里流出来了,我也跟着自然的流出来了。《丁果仙》《教子》《清风亭》《八珍汤》《下河东》《赵氏孤儿》……太多了,看戏只要看进去都会随着演员的情绪而走动,现在稍微好一点,可能因为剧情已经差不多都知道了,侧重点到了演员的唱腔和表演上面。但是当看到好的戏时还是有点情不自禁,是所谓“台上疯子,台下傻子。”

14、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15、在幼儿园中,孩子之间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图书等起争执。对于如何与同伴相处,有了问题该如何解决是许多孩子面临的问题,也是幼儿园老师经常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解决的问题。过多的说教未必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16、李树建老师的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和王万梅老师的晋剧《教子》《女忠孝》,看一次哭一次。

17、是那么的让观众过目难忘。

18、一入戏坑,便再也走不出来了,也不想走出来了。我称自己是“趴戏台”长大的孩子一点也不过分,至于什么时候“入坑”我还真说不上来了,对于幼时看戏的经历,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祥麟镜》里面《失子惊疯》一折吧,当时谁演的不知道了,可能是佳华老师吧,初为人母的胡氏得知娇儿被盗,急火攻心,瞬间疯疯癫癫的,而且一疯十六年,好在结局是大团圆,恶人终有报,善人终得偿所愿。一部失子惊疯演绎了母爱的伟大,也触动了内心最温暖的情怀。

19、玩主戏剧合作媒体平台:

20、北京曲剧《王老虎抢亲》饰周文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