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孩子的说说心里难过(100句)
一、忍不住打了孩子的说说
1、打孩子是不得已的选择,不要小瞧了孩子的情商,家长情绪的偶尔爆发,孩子是可以理解的。有原则、有控制的体罚,孩子是可以从中得到教训的,没必要把打孩子妖魔化。
2、每次想好好的教儿子,身上有太多的坏习惯!每次教着教着就会很生气!打了他又很后悔,不打又怕他记不住,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看到哭的那么伤心我好想抱抱她,可是我知道不行!小孩一定要教好!
3、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4、我小时候被打过,也动手打过孩子,可以说说我的经历和想法。
5、昨晚生气打了毛孩子,它夹着尾巴跑到楼道去,过后真的很后悔,不该动手,其实我很爱毛孩子
6、每次想好好的教儿子,身上有太多的坏习惯!每次教着教着就会很生气!打了他又很后悔,不打又怕他记不住,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看到哭的那么伤心我好想抱抱她,可是我知道不行!小孩一定要教好!
7、刚给孩子们做的小馄饨,做晚餐不大适合哈,可小嘴们就馋这口了。
8、新闻一出,网友的评论迅速分化起来:
9、吼娃一时爽,但真的没用!
10、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和父母,但我们可以共同营造出很多美好的时光。
11、今晚茶田云集杭城的美食大咖们在海鲜宴,我得回家给孩子做晚饭,对不住呀各位,吃好喝好哈!
12、日子就是细碎的,是沙砾里的漂亮玻璃球,不值钱但是闪光。
13、白天:给孩子做早餐喂早餐,带孩子下楼活动,给孩子做午餐喂午餐,哄孩子睡午觉,洗孩子衣服打扫卫生。晚上:给孩子做晚餐喂晚餐,带孩子玩一会,给孩子洗澡讲故事哄睡。
14、如果遇到孩子做错事,要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呈现出来。
15、打的次数,不可过多。虱子多了不痒,真打多了,孩子也就被打皮了,打的威慑作用也就丧失了。起不到作用,打了也白打。对屡教不改的孩子,还是要从心理方面进攻,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16、开篇问一句,你上次吼娃是什么时候?
17、自家孩子做过的让父母感动的事
18、不可以。调皮的孩子,一般聪明、活泼、机敏。对这样的孩子教育家长或老师要以理服人,绝不能用打骂、指责、惩罚。以免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家长要用耐心、爱心、开心来教育孩子。虽然很多时候打孩子明知道是不对的,但是有些家长还是忍不住的去体罚孩子因为可能是一时气不过。家长应该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打孩子。要学会抓住孩子的某一闪光点,用鼓励赞许的方法,循循善诱。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听后说说其中道理。使孩子受到教育。让孩子正确树立心中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规范孩子。
19、一旦有评价就会有抵抗和冲突,而描述事实并且指出这个事实可能产生的影响可能更有效。
20、彦原来是个内向、胆小的孩子,粘人,不爱与人交往,负面情绪比较大。经过了美希教育的训练,孩子的变化比较大。首先是性格比以前开朗了一些,不再每天粘着我了,在小区玩耍时与小朋友交往的欲望增强了不少,虽然技巧还要加强,情绪方面改进比较大,每天比较稳定,爬跳方面的能力也增强了,遇到问题会主动自己想办法。
二、打了孩子的说说心里难过
1、要洗碗做晚饭喂孩子吃饭和孩子一起画画给孩子洗澡给孩子讲故事哄孩子睡觉
2、今晚给孩子们做晚餐!吃到嗓子眼!
3、打要有控制。有时候气起来,下手会不自觉得过重,家长还是要注意控制,要强制自己冷静。真打伤了孩子,大人、小孩都遭罪。我虽从没记恨过老爸,但说真的,他那时的下手可真是太重了,真疼呀!
4、多学用“我”开头的陈述句,“我看到,我觉得,我听到”的描述性语言。
5、别否认,你也是同款狮吼!
6、下午站了两个钟自己擀面皮包了韮菜饺子和萝卜饺子,给孩子们做晚餐。
7、但真的不简单。下面就对几个常见的问题做一些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8、所以从我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打孩子不见得就一定会毁掉亲子关系。但是打孩子也还是有原则,还有事后沟通和处理也很重要。
9、一位妈妈说:“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到别人家去就乱翻乱动,还会到人家沙发上乱蹦,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话。每次我都会气不打一处来,回到家就痛打一顿,但是,打完以后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4岁,虽说不听话,但总归是心疼的。”
10、天上星星那么多,地上真心人没几个。
11、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12、每次一吼,看着孩子愣在那里,挂着眼泪,也不说话,手足无措地用手捏着衣角……
13、知名教育博主、“北美二宝妈”橙子在新书《最好的养育是不焦虑》中分析道:打孩子看起来确实包治百病,但真的要慎用,因为那只是一剂“止痛药”,治标不治本。
14、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15、孩子开始和别人竞争比较,如果家长鼓励孩子,孩子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会喜欢去参加竞赛、活动,也不喜欢与别人竞争,还会对自己吹毛求疵。
16、穿着叮当猫的围裙 在厨房里做晚餐 给孩子讲故事 在阳台带着她看星星 曾经 现在也是我梦想 不过妈妈说我没出息
17、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德完形治疗师,团体心理治疗师,中英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学员。2008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先后在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等专业机构担任临床心理咨询师。长期接受个人体验及专业督导。
18、需要注意的是,低声教育不是哄着孩子、无限度包容和放任他的错误,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讲清道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督促他改正。
19、少用:“你”开头的话语,把关注点从人转移到事情本身。
20、直播期间作者会发福利截屏抽奖(20个名额)
三、打孩子舍不得的说说
1、譬如,让他们瞬间控制情绪——“不许闹”“不许哭”。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每次都控制住,不对孩子吼叫?
2、譬如,要求他们具有优秀的意志品质——“忍着点”“认真点”“胆子大点”。先问问自己,你是不是一个勇敢、顽强、细心、谨慎的人?
3、和平时不一样,孩子不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有些孩子非常记仇,也非常的叛逆,总是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其实这样的孩子吃软不吃硬。你让孩子这样做,你好好说孩子就会听,但是如果你对孩子大吼大叫。
4、 能够控制情绪是人成熟的标志,是我们需要花一生去学习的课题。父母在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过程中,自己也同样成长了,这是多好的机会!所以,不要内疚,要成长!
5、看来,“打孩子”一直是家教过程中的焦点。可是在这样的讨论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似乎被忽略了,那就是为什么会认为“打孩子”是有用的?孩子不听话,难道真的打一顿就好了吗?
6、很多父母可能意识不到,你的有些要求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有的父母甚至要求孩子做到一些对大人来说也很难的事情。
7、到了菜场,实在不知道买什么做晚饭,于是给婆婆打了电话去她家吃饭。我在菜场给孩子买了两条鱼和一些准备做蛋炒饭的材料就回家了。在小门口还看到老公。我们把鱼煮好后就去婆婆家吃饭了。吃完饭,回家把孩子弄水。孩子整夜特别闹腾,醒来好几次。我抱着他从5点一直到6:天都亮了,我彻底体力不支
8、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9、脾气不好的我,面对一个早上7点半醒,下午三点半都还没睡觉的孩子,打了他的脚底板才嗷嗷嗷地睡去,狠心的老母亲,心里一百个后悔啊,该怎么教育啊!
10、亲爱的,不必太过自责。其实生活中平时对孩子很温柔,偶尔因为一些问题而对孩子发火,之后又自责的爸妈并不少。我最想说的是,父母是人,不是神,所以会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让我们永远不发火,永远温和且坚定,永远冷静不失态?那做一场父母,是不是也太委屈了?如果父母为自己做错的事过于内疚,反而会对亲子关系带去影响。
11、当我们不再先入为主的否定或忽略孩子的需求,而是去看见孩子的需求并解决,自己发火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12、管教孩子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要在内心“认同”你,和你有足够的感情基础。如果亲密度不够,孩子就会觉得你没资格管他,无论你的道理多对,孩子对你这个人有意见,讨厌你,他都会不顾一切地和你作对,明着暗着反抗你。
13、孩子们到了或者15岁情绪开始变得让人捉摸不透,情绪变化起伏很大,这时的他们开始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开始界定自己与异性的身份,开始去适应。
14、我不需要对孩子的情绪失控负责,我可以负责的是自己保持冷静,帮助他用语言表达情绪……
15、学会区分“人”和“事”
16、有人认为过去因为传统观念影响,孩子受到家庭暴力的情况,常常被忽视,甚至被视为正当,但其实孩子一直是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这次出台法案意味着社会进步;
17、回家路上就有点小雨,速度去打包了一份干挑面给孩子做晚饭,又去买了一根蓝水笔,晚上来画幼儿园练习作业。等我们进小区的时候,狂风大作!!!我们到家洗手吃饭的时候,已经下冰雹了!!!我们真太幸运了!!继续练习画青花。
18、遇到情况,先帮助孩子描述自己当下的感受,表达实际需求,只有大人和孩子的沟通顺畅了,才能更进一步解决问题。
19、只能在走廊里溜达缓解疼痛
20、父母是有权愤怒的。因为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愤怒是人类基本情绪之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适者生存的一项本领。研究表明,愤怒时流下的眼泪会在5秒钟让一只小白鼠毙命。所以通过愤怒,我们排除体内的毒素身体得到健康;通过愤怒,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心灵得到成长;通过控制愤怒,让我们的智慧得以增加。正如我所尊敬的格桑泽仁老师所说,“愤怒与快乐对人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何况,教育本来就不可能是完美的,愤怒也必然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如果你实在被孩子的行为激怒,请这样做吧:
四、控制不住打孩子的说说
1、这时的孩子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和限制,家长需要做的是支持和尊重,这样孩子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如果家长不鼓励还嘲笑讽刺,特别是孩子在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会变得很羞耻也很惭愧,他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会害怕。
2、回家接孩子,试钢琴课,做晚饭,然后给孩子小一报名。上床睡觉,半夜失眠,就这样,一天过去了,然后都是打的,我的钱啊……
3、也就是说,在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家长再也不能“想打就打”了。
4、被情绪淹没的时候,就算是成年人,也没办法运用理智行动。孩子就更是这样,当他们有情绪的时候,肯定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孩子遭受挫败或者非常生气的时候会崩溃大哭,这时候你说什么话都没有用,只能等他哭完。但是,就算孩子没有大哭,他依然会陷入某种情绪中,让本来就不多的理智更加“掉线”,表现出一副讨人厌的样子。
5、我家孩子今年六岁了,我就从你的那种矛盾的心路历程过来的。我先说说我自身的原因,其实吧,打孩子的时候确实是孩子不听话,妈妈的点一下子就爆发了,忍不住了,就给孩子揍了,揍完又后悔,有时抱着孩子哭。究其根本是因为黑天白天都是一个人带孩子,老公又不理解,又不呵护,所以心里憋着气,没地儿发泄,对于孩子就在那个点爆发了,真的,都是自己孩子,能不爱吗,能不心疼吗?别人动下孩子恨不得上去拼命的妈妈,怎么舍得下得了手呢,真的是压抑的太久了,这样的妈妈没得抑郁症就算好的了,所以,奉劝看见这个的男士,请善待自己的爱人,多关心关心她们,毕竟,这个时期太需要你了。
6、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询问引导或者让孩子借助肢体语言表达。大一点的孩子,要鼓励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7、有时给孩子辅导作业,一时半会他理解不了,就会大声吼,发脾气,甚至打骂。这样的家长都是不合格的。我记得小时候,爸妈责骂我时,总是傻傻地愣在那里的,那时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的,越骂越害怕。你越是骂他,他就越不会做题。
8、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9、可能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没有温度的家庭中,回到家气氛特别压抑,想要逃开,但又逃不走,没有得到过温暖的孩子,一旦被人关心就想要无限靠近。
10、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11、孩子在安静场合大声喧哗:立马把他带离那个安静场合,再和他说这里不可以大喊大叫。
12、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打了她一下,好后悔。我真的不是一个好妈妈,一直都知道所以不敢生。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又怎么能照顾好另一个孩子呢?�6�7
13、绘心桥有能力理解母亲的冲动,但是无法接纳母亲对自己心理状态欠佳的不管不顾。
14、病情分析:你好,打狂犬疫苗后食用刺激性物质会对抗体生成有一定影响的。意见建议:如果你不放心的话,等接种一段时间后去医院检测体内抗体生成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15、想要改善这个问题,还是那些老生常谈:平时安排固定的亲子互动时间,多和孩子进行肢体接触、眼神交流,经常对孩子微笑,主动和孩子多说话,而不是心不在焉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孩子。孩子的内心被装满了,才不会一直要要要。
16、父母的当孩子非常淘气的时候,忍不住想打他,打完之后来有心疼的不行,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常言道严师出高头,子不教父之过,我们牌子有了错误,我们就该打,当你说了很多遍,他不听,你就不打他,他不长记性,但是打得太厉害,尤其是打的时候,要找些屁股,打不伤骨头的地方,当然,如果能够说服教育是最好的,实在说服不了了,才去打他,另外孩子大了,比如说他知道好好坏了就不要再打了,因为越打才会越逆反心理,另外,我们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要看他是个什么样的性子,如果胆子小的,恐吓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一个非常倔强的,越打越不听话的,像这一种就不要再打了。
17、让孩子变得更好是我们所有父母的初衷,那我们可以对照着做到:
18、打后的沟通很重要。打是爆发,是震慑,不是结束。打过以后一定要跟孩子讲清楚道理,并且要让孩子理解,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家长的心疼。有时,道歉也是必要的,道歉针对不冷静地行为,不是针对纠错的初心。
19、回家之前先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说出来,能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是控制“吼”的第一步。
20、“妈妈喜欢的东西,我都舍得”
五、没忍住打了孩子的说说
1、对不起宝贝!打在你身,疼在我心!第一次打你,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是不是伤心了!看着你睡着的样子!很后悔!这是第一次也是我最后一次!爱你!妈妈不配说爱你!打了就是错!还有什么可辩解的!打是教育孩子最没本事的表现!骂我吧!
2、她还只是一个2岁8个多月的孩子,一个平时乖巧懂事的孩子,我竟如此的没有耐心。
3、如果可以最好做晚饭的同时给孩子做饭,然后一家人一起吃饭。让孩子和大家同桌吃饭,便于模仿学习餐桌上的规矩和关于吃的技能。
4、https://lives.jd.com/#/3301787?origin=3&appid=jdzb&id=3301787
5、一个母亲自己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提供的心理氛围也一定是缺乏安全感的,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内心的矛盾、焦虑,一定无法处理自己与孩子之间心理矛盾。无法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内心的矛盾冲突,也无法教会孩子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6、教育专家、北美“二宝妈”、百万妈妈信赖的橙子
7、上你家闹事,辱骂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欠别人的钱了或者是有其它矛盾纠纷了等等……到了派出所民警会如实调查处理的,不用怎么说。
8、一个家庭煮夫的日常:早起给孩子穿衣打洗脸水送他去上学,回家做早餐刷碗,拖地收拾玩具,买菜做中午饭,下午接孩子放学陪玩到5点,做晚饭然后刷碗,晚上亲子时间到7点半,上床给娃讲仨故事一天工作结束!娃妈也没闲着从早吐到晚,鼻子比警犬还灵!是啊,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
9、想提升自身情绪管理能力,有没有比较好用的办法?
10、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11、家长居高临下地批评孩子,很容易就会控制不住大发脾气,而跟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则有助于压下怒气。俯下身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这样才是出于爱的教育,也能让孩子爱自己。孩子爱父母,自然不愿意让对方生气,做事前会揣摩家长的要求,按要求去做,取悦家长。
12、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和一个满是抱怨争吵的家庭,孩子绝对不会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孩子发育敏感期,在成长期,父母有时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或话语,都会让孩子失望、无奈甚至崩溃,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反抗,逃离。
13、反正尽量少打娃儿,打了自己心理上不好受以外,娃儿也觉得反正做错了事反正挨一顿打就完事了,也没有啥愧疚感了,主要是让娃儿要从心理上认识到错误
14、孩子摔东西:立马跑过去把他能摔的东西捡走,让他无东西可摔,再和他说不许摔东西。
15、打孩子是有使用期限的。孩子的幼年时期,可严惩,但是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万不可再动手。我在孩子小时候打过女儿,但是从她小学6年级以后就没再对她动过手,即便有时也被气的很上头。“小水可堵,大水必疏。”青少年自尊心更强,独立性更强,打已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16、自己亲的孩子,打了肯定会心疼的啊,所以说以后不打孩子,有什么事可以教育,可以说,但不可以打,不然会对孩子有成长影响的
17、涵静说养育|你家娃按时睡觉了吗?
18、即使发脾气,也绝不应该对孩子说出口的话
19、 最后,冲孩子发火的次数不能过于频繁,没完没了。请至少只在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责骂,而不是永远唠叨、对孩子表现出不耐烦。
20、心悦如海心理咨询创始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