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古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古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8 11:20:0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古字的诗句,带古字的古诗,关于古的诗句

关于古的诗句100首

1、古今宁异辙,岂徒资讨论——《送子谨叔 其二》(作者:杜范)

2、拶路古松和冻折,盘空枯叶带霜飞——《山居诗 其一五》(作者:释延寿)

3、龙泉闲古匣,苔藓沦此地——《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古剑》(作者:刘长卿)

4、幡影伽蓝古,铃声窣堵寒——《饮酒 多病》(作者:李弥逊)

5、敷腴建安际,古澹贞元间——《次韵陈鲁望郎中》(作者:喻良能)

6、古者四民今六民,为添释老不耕耘——《童丱须知 稻粱八篇 其六》(作者:史浩)

7、桐庐古郡淛江东,山色溪光藻镜中——《送黄集虚赴任知州》(作者:李廌)

8、古韵岂尘世,遐瞻有天目——《登介亭》(作者:刘季孙)

9、一时韩信为良犬,千古萧何作霸臣——《题淮阴侯庙十首 其四》(作者:邵雍)

10、白苎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欧阳时可来访感而问之故临别赠此》(作者:赵文)

11、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秦始皇驰道通吴城》(作者:梅尧臣)

12、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着着斑衣——《寄金乡张赞善》(作者:王禹偁)

13、老翁卖卜古城隅,兼写宜蚕保麦符——《初夏十首 其一○》(作者:陆游)

14、 古往今来,风味须才调——《点绛唇》(作者:韩)

15、杖藜寻古寺,把酒俯长流——《和黄作霖董伯玉东山岭上及崇相沙头会饮二首 其二》(作者:吴芾)

16、今古相逢世所稀,神仙与我说天机——《和题观音石壁》(作者:朱赏)

17、徒观争战处,今古索然空——《虎牢关》(作者:司马光)

18、 今亦古——《摸鱼儿》(作者:邓剡)

19、妇节今安仰,斯人古有光——《郭汉卿母挽诗》(作者:杨万里)

20、功名自古谁能必,忠孝于今众所观——《闻公晦叔往廉州以诗送之》(作者:陈渊)

21、古有惜花如子美,今无好客似当时——《癸酉三月园亭小饮之明日又适澹斋所薄暮醉归广文寄佳句二首走笔次韵 其二》(作者:陆文圭)

22、古俗流传重岁新,交相来往笃亲亲——《岁首戒子到外家展驾寄内弟竺少博》(作者:陈着)

带古字的诗句大全

1、新诗妙处古人过,节制场中老伏波——《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 其一○》(作者:魏了翁)

2、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春日古道傍作》(作者:杜牧)

3、交道今莫言,难以古义责——《过濠梁别王原叔》(作者:苏舜钦)

4、呼鹰戏马人千古,缀席浮舟酒一巵——《次转庵九日韵》(作者:许及之)

5、古道何人居,门闲对修竹——《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走笔索句以纪其事》(作者:释斯植)

6、赵昌设色古无如,王友刘常亦堪并——《图画歌》(作者:沈括)

7、人世从教隔古今,洞府何从认新故——《游金精次韵》(作者:曾原郕)

8、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题白塔古迹二首 其二》(作者:李石)

9、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题白塔古迹二首 其二》(作者:李石)

10、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和陶示周掾祖谢》(作者:苏轼)

11、今古一樽酒,酩酊江上楼——《送周泳主簿》(作者:郭祥正)

12、轩冕委尘埃,今人为古哀——《废墓有感》(作者:叶茵)

13、夫何古犹今,竞作奔奔鹑——《酬子寿谢宫使七夕见寄》(作者:释居简)

14、览景壮我怀,长謡念前古——《望白纻山》(作者:郭祥正)

15、皓首庞眉髪如漆,千古高人谁画出——《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作者:艾性夫)

16、凄清千古韵,寂寞一丘尘——《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二》(作者:司马光)

17、竹冈从古凸,池缘本来{幽页}——《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作者:陆龟蒙)

18、道随书簏古,时共钓轮抛——《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作者:陆龟蒙)

19、秋声索索起桑麻,古道人归烟火静——《秋风三首 其三》(作者:张耒)

20、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乐仙观》(作者:若虚)

21、但闻古来说龎公,搬柴运水不谈空——《再和明复蹈元之什》(作者:李弥逊)

22、古寺无人野藓滋,空庭永日雪风吹——《和古寺偃松》(作者:蔡襄)

带古字的诗句有哪些

1、古魏信名地,曹刘遗英躅——《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作者:石介)

2、冥心想太古,妙理追淳源——《赠夏公酉寺丞》(作者:郭祥正)

3、每怜纸捻揾无油,将底光辉古荡湫——《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一七》(作者:释可湘)

4、参天松柏緑阴阴,古佛岩前一路深——《和楼试可游育王》(作者:舒亶)

5、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庐山瀑布歌送李顾》(作者:顾况)

6、崚嶒压东巴,连延罗古蜀——《绵竹山四十韵》(作者:吴融)

7、名花千古不成尘,不比昭阳绝代人——《汉宫春似月桂而丽感兴成诗》(作者:钱时)

8、蓝光一水远,铁色两崖古——《泛汝联句》(作者:辛廱)

9、诗名千古杜陵翁,身不胜穷道不穷——《和黄云夫武攸见寄韵》(作者:史弥宁)

10、古传财赏军能壮,今见樵苏士不饥——《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 其二》(作者:项安世)

11、莫令胶漆地,万古重雷陈——《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作者:杜甫)

12、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南康阻风游东寺》(作者:苏辙)

13、句句越佛越祖,尘尘耀古腾今——《偈五十三首 其三七》(作者:释克勤)

14、古帙蟫吞字,闲鞍鼠断秋——《至后承元辉见和复次韵书病中近况十首 其九》(作者:方回)

15、古道从来得今笑,天相知外任纷纷——《辛酉冬罢归至家自省》(作者:曾丰)

16、径迂杨柳低迷路,木古藤萝密蔽空——《和幽居 其三》(作者:赵希逢)

17、一斋一粥今禅伯,无姓无名古逸民——《赠如璧长老二首 其二》(作者:赵鼎臣)

18、忽拈远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庙前古柏阆州松——《胡达孝水墨妙绝一世为余作枯松孙枝石间老柏谢以长句》(作者:杨万里)

19、粤若今为盛,应无古与伦——《贺丞相家庙诗》(作者:戴栩)

20、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登乌龙山寺阁》(作者:张伯玉)

21、危坐古松根,不饥亦不渴——《感兴二十七首 其一九》(作者:方一夔)

22、苏峻战场今草树,仲谋庙貌古尘埃——《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凉寺即古石头城三首 其二》(作者:杨万里)

带古字的古诗大全

1、敢将古道为吾事,耻对常流语子名——《曹州寄任独复》(作者:林逋)

2、夜深精灵鬼初动,窸窣古莽无风吹——《缺月》(作者:梅尧臣)

3、日者阳之宗,千古光常炳——《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纪异三十韵》(作者:王迈)

4、 江都自古豪夸——《望海潮》(作者:刘一止)

5、古来贫者士之常,白鹭洲前春草长——《勉友人归庐陵》(作者:萧立之)

6、至览如日月,今时即古时——《览姚合极玄集》(作者:贯休)

7、古风何寥疏,世方盛夸慕——《古风》(作者:王令)

8、行招千古游,坐与来世语——《古风》(作者:王令)

9、今古循环曾不涸,谈天闳辩岂能名——《观潮三首 其一》(作者:苏颂)

10、古今情不别,更问习家池——《宜城酒》(作者:刘攽)

11、借问益与并,古有二国不——《赠柯山夏梅月》(作者:陆文圭)

12、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赠柯山夏梅月》(作者:陆文圭)

13、经籍古格言,较此殊不侔——《赠柯山夏梅月》(作者:陆文圭)

14、一时北阙贺书多,万古西戎终不灭——《关山月》(作者:王铚)

15、古观去寻寒士屋,山园来近旧人家——《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 其一》(作者:袁说友)

16、作止随古人,襟怀稍欣如——《送胡与几被召赴阙》(作者:郭祥正)

17、丰城古县已再迁,出郭十步江渺然——《发丰城县》(作者:陆游)

18、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陆右丞君实挽诗 其一》(作者:龚开)

19、屠过隐朱亥,楼梦古秦嬴——《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作者:元稹)

20、二十三十幽恨长,卢家古梁玉为堂——《拙妇吟》(作者:岳珂)

21、烧药炉寒烟草碧,镌诗石古雨苔斑——《游瑞岩》(作者:林诚仲)

22、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度关山》(作者:李端)

含有古字的诗句100句

1、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南徐春日怀古》(作者:杨乘)

2、十载重来古树阴,眼前新冢泪沾襟——《哭赵观使墓》(作者:陈着)

3、回首古人多隠约,致身今日独辉光——《送梅龙图》(作者:王安石)

4、吏奸今古同一律,迩来间见复层出——《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二》(作者:释德洪)

5、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四次韵李校书雪中临唐人阴符经》(作者:项安世)

6、滂母犹难比,生儿振古今——《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一》(作者:邓剡)

7、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作者:黄庭坚)

8、青芜满古城,白日照大泽——《四月望日自孝悌坊迁冠盖孙氏第》(作者:张耒)

9、庆流阅古无穷,相门又见生名世——《水龙吟》(作者:刘过)

10、词臣此会人应羡,圣主多才古不如——《禁林燕会之什》(作者:钱若水)

11、细味古人书,惕焉重深惭——《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一○》(作者:陈淳)

12、崛起万古雄,护此钟鼓声——《灵峰》(作者:杜范)

13、 今古言同——《风入松》(作者:赵师侠)

14、清浄观时无本根,幻影重重蒙古佛——《庞道者绣观音赞》(作者:黄庭坚)

15、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与江俱逝——《念奴娇》(作者:吴琚)

16、题鞭古胜地,落帽秋佳节——《九日北园思临涡之游》(作者:韩维)

17、吾闻诸古人,物美应献王——《晁侍郎折赠芍药三种》(作者: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