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熊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熊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8 11:19:3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熊字的诗句,带熊字的古诗,关于熊的诗句

关于熊的诗句100首

1、边防恃天堑,百万岂熊罴——《三将》(作者:洪适)

2、田车同载非罴熊,鹰扬烈飞如飘风——《题赠吴国华钓台》(作者:杨时)

3、青萝素蔓兮薇芜彧毓,兕勇熊遒兮来啸来伏——《小山丛桂》(作者:高似孙)

4、熊耳鸡山五印玄,蛇盘凤口九瓟泉——《韵山壁》(作者:克符道者)

5、积甲闻熊耳,观鹅入越都——《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作者:梅尧臣)

6、迎马开熊帜,环舁簇虎殳——《发新安驿》(作者:冯山)

7、熊罴八千士,飙举度长江——《项王庙》(作者:董天吉)

8、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献王大夫》(作者:方干)

9、弧矢影侵槐阴绿,熊罴梦入藕花香——《寿赵泉使 其一》(作者:杨简)

10、熊掌嚼来似鸡肋,问君何事苦关怀——《咏史 窦氏二女》(作者:陈普)

11、当熊让辇媿前芳,再司铨筦恩可忘——《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作者:中宗皇帝)

12、每看禖燕日,已入梦熊篇——《东宫生日六首 癸巳》(作者:林光朝)

13、清晨射猎至中夜,苍兕玄熊纷可藉——《楚宫行》(作者:陆游)

14、皇天生我兮男子,君王用我兮熊罴——《铁笔歌(今按:疑为后人所作,录附参考。)》(作者:张巡)

15、龟肠本易足,熊掌讵宜贪——《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闲眠又成二章 饱食》(作者:司马光)

16、序正象古琥,吉叶梦维熊——《水调歌头》(作者:李曾伯)

17、如熊罴当道,如虎豹守阍——《题剑门》(作者:魏了翁)

18、已观积甲熊耳齐,坐觉洗兵天河窄——《忆雪歌》(作者:李洪)

19、铁衣十万熊罴勇,忽拥天衢海涛动——《贺拜罢南郊献诗》(作者:黄裳)

20、淡交顾辱联翩赠,熊掌方尝又得鱼——《次韵仇生五首 其二》(作者:陈着)

21、熊鱼等所欲者,兕虎敢叹非耶——《送别史友六首 其三》(作者:敖陶孙)

22、九秋健羽横空鹗,万里威声当道熊——《哭赵信庵 其一》(作者:吴龙翰)

带熊字的诗句大全

1、熊经与鸟申,彷佛犹能学——《晚晴》(作者:刘弇)

2、广陵卧治要汲直,金节荧煌照熊轼——《寿安抚伯父》(作者:楼钥)

3、可无归鴈传家信,定有非熊出钓徒——《闻边报》(作者:释元肇)

4、胸中浑浑乏新奇,虚辱熊罴百万师——《还余朝纲杂编》(作者:陈棣)

5、喜于左手持蟹黄,美胜八珍熟熊白——《杨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长句次韵》(作者:周必大)

6、经济奇谋有祖风,渭川卜猎旧非熊——《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作者:赵思诚)

7、宦途危虎尾,闲味美熊蹯——《小舟》(作者:陆游)

8、安得朱轓各凭熊,江南楼阁白苹风,劝归啼鸟晓窗笼——《再答元舆》(作者:黄庭坚)

9、匹夫虎敢鬬,女子熊能当——《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作者:范仲淹)

10、何况蚩尤之蹴蹋,安得不以熊罴战——《有酒十章 七》(作者:元稹)

11、华光讲罢承明直,墨客无烦赋射熊——《寄杨元素内翰》(作者:刘攽)

12、卑飞莫辨鸡羣鹤,高义难兼熊掌鱼——《次王子元韵二首 其一》(作者:张侃)

13、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次韵子由辛丑除日见寄》(作者:苏轼)

14、居然鹏鷃自不齐,孰谓熊鱼俱所欲——《郑无贰和予杂言有缘督之句用韵谢之》(作者:方回)

15、 政伯鸾、此日梦维熊,祥烟馥——《满江红》(作者:李漳)

16、何时税此凭熊驾,倚仗相迎立路傍——《和邠守宋度支来卜居与南园为邻》(作者:司马光)

17、熊卿治建德,隐几心若水——《建安熊述之为令建德不言而民治将适三衢留诗美之二首 其一》(作者:吕本中)

18、伏熊均轼宠,睡貉袭裘温——《送陈动之》(作者:宋祁)

19、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题李伯时画昭君图》(作者:韩驹)

20、从知车马自稽古,须信熊鱼可兼得——《再和劝学韵》(作者:郑清之)

21、郭侯山西英,而有熊豹姿——《谒郭马帅》(作者:刘过)

22、绣衣风宪荣光近,熊轼威仪恩命新——《上知府张朝请》(作者:慕容彦逢)

带熊字的诗句有哪些

1、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鲁山山行》(作者:梅尧臣)

2、何处温泉火井,谁家熊席狐裘——《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其二》(作者:范成大)

3、玄熊苍兕积如阜,赤手曵虎毛{参毛}{参毛}——《闻虏乱有感》(作者:陆游)

4、惟昔高唐梦,熊罴召吉占——《上鲜于使君生辰诗》(作者:韩驹)

5、不闻荣辱成番尽,只见熊罴作队来——《山居诗二十四首 三》(作者:贯休)

6、节荡函金虎,车轓掩画熊——《运使直阁郎中张公同年挽词三首 其一》(作者:孙觌)

7、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其一》(作者:杨万里)

8、 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醉蓬莱》(作者:李曾伯)

9、三十六宫人第一,玉楼深处梦熊罴——《句 其一》(作者:蔡京)

10、岂比夸受降,甲齐熊耳积——《还吴长文舍人诗卷》(作者:梅尧臣)

11、梅溪佳气夜葱葱,果得奇儿应梦熊——《梦龄得男老者喜甚汤餠会中出诗以贺》(作者:王十朋)

12、眼前列杻械,熊挂玄蛇吼——《入狱第一百三》(作者:文天祥)

13、相门佳气夜葱葱,早已凭熊更梦熊——《庆陆仁重举男四首 其二》(作者:方回)

14、万骑连山噪虎熊,千艘激浪泣鱼龙——《玄武湖 其二》(作者:黄度)

15、有熊之君好神仙,飡霞炼石三千年——《飞龙引》(作者:陈陶)

16、笑里不知熊轼重,醉余犹记博山香——《羣山阁》(作者:曹彦约)

17、又若马牛然,安能望熊虎——《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作者:曾巩)

18、 熊梦又惊初卜——《谒金门》(作者:丘)

19、熊罴交黑矟,宾客满青油——《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作者:刘禹锡)

20、相期等钓璜,兹为兆熊后——《咏古十六首 其四》(作者:华镇)

21、熊耳宗师葬洛阳,龙城天子[泣](位)千行——《熊耳岩》(作者:克符道者)

22、伸如猿臂长,拳若熊膰腯——《送薯预苗与兴宗》(作者:司马光)

带熊字的古诗大全

1、惟熊佳梦——《减字木兰花》(作者:苏轼)

2、何以慰我心,玄熊闲黄駞——《刘荆州答》(作者:严羽)

3、神夫化黄熊,神母化白石——《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登嵩山十首 其一○》(作者:苏辙)

4、自古书传未之见,具人眉目心貙熊——《送□景文长兴丞》(作者:方回)

5、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行路难三首 三》(作者:柳宗元)

6、天家赐酒十银瓮,熊掌天鹅三玉盘——《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作者:汪元量)

7、空荒咆熊罴,乳兽待人肉——《课伐木》(作者:杜甫)

8、预喜新元八秩逢,渭川曾说兆非熊——《贺侍郎 其二》(作者:游志甫)

9、诗伯心如水,熊轓再护边——《次韵张守惠山》(作者:陈造)

10、蟹黄咸满筯,熊白软加笾——《戊午年感事书怀二百韵谨寄献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汉南李仆射宣武李尚书》(作者:张祜(四))

11、熊梦方惭徒吉叶,弧门尚冀或成功——《谢人贺生子》(作者:卓田)

12、翠微不用熊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禹陵一首》(作者:王阮)

13、瑞呈须是鳯,畋获必非熊——《投陈许崔尚书二十韵》(作者:张祜(三))

14、熊罴梦寐当时吉,龟鹤年龄此日长——《寿柯运使 其一》(作者:华镇)

15、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作者:刘长卿)

16、鹰扬塞外得非熊,万里金城一箭通——《安西闻捷 其一》(作者:杨时)

17、旧德徐方天下闻,当年熊轼继清芬——《赠漳州张怡使君》(作者:陈陶)

18、 熊罴协梦生申——《多丽》(作者:卢炳)

19、鹗书已费几将上,熊轼犹便再落南——《庆元六年七月至儋耳问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罢归八月过封川谒谭史君乃前守也用赋二长韵呈似 其二》(作者:曾丰)

20、西岩踞熊虎,东岩峙屏案——《与吴兴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作者:范成大)

21、鬻熊心益壮,尚父——《送太师潞国文公致仕赴阙朝觐归洛》(作者:毕仲游)

22、清斋奔井邑,玄发剃熊罴——《和王舍人崔补阙题天王寺》(作者:黄滔)

含有熊字的诗句100句

1、箕熊分蚁垤,伊洛认蹄涔——《游嵩山与王弱翁联句》(作者:范纯仁)

2、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作者:贯休)

3、弄兵无复潢池内,弃甲应同熊耳齐——《喜张丞相破湖贼》(作者:张嵲)

4、筑岩发梦寐,猎渭非熊螭——《次韵奉送公定》(作者:黄庭坚)

5、(《会稽掇英总集》卷八)(按:《会稽棳英总集》卷六收非熊《宿云门寺》,《全唐诗》卷五八二作温庭筠诗,卷五一○作张祜诗,题均作《题造微禅师院》——《入云门五云溪上作(六言)》(作者:顾非熊)

6、《茅山志》卷二八收非熊《赠茅山高拾遗》,《全唐诗》卷五○六作章孝标诗——《入云门五云溪上作(六言)》(作者:顾非熊)

7、苍苍众色晚,熊挂玄蛇吼——《上水遣怀》(作者:杜甫)

8、毳饭添三白,熊经试一禽——《再次前韵督周子问雪中以疾辞诗》(作者:项安世)

9、熊鱼自古无双得,鹄雀如何可共谋——《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六》(作者:文天祥)

10、屈伸久已效熊虎,倒挂渐拟同蝙蝠——《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作者:苏辙)

11、仪韶来彩鳯,占梦得真熊——《上蔡太师生辰二首 其二》(作者:汪藻)

12、更问熊熊与老老,应咍稚女拜而参——《上林殿院次公 其一》(作者:徐积)

13、功成禹化熊,涂山亦为石——《黄牛庙》(作者:王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