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擢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擢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5 13:26:5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擢字的诗句,带擢字的古诗,关于擢的诗句

关于擢的诗句100首

1、盘根玉岭气形全,擢秀霜林雨露偏——《赋桃李花 其一》(作者:曾丰)

2、最怜修竹姿,擢干青玉如——《和永叔言怀》(作者:韩维)

3、金丹呼胜彩,玉烛擢新籖——《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府太尉兼呈真率诸公》(作者:司马光)

4、 三策忠嘉亲赐擢,动龙颜、人立班头玉,胪首唱,众心服——《贺新郎》(作者:姚勉)

5、」)-1336-(按:《清异录》一书,旧题陶谷擢,然自陈振孙以来,多疑为伪托,近人王国维《庚辛之间读书志》、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力证不出谷手,究为谁作,尚难考详——《冷金亭赏菊分韵赋秋鴈(题拟)》(作者:陶敞)

6、忝擢恩已多,遭逢幸非一——《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作者:白居易)

7、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哀汤与立父 其三》(作者:王之道)

8、努力事学问,豫章擢扶疏——《示乡人陈生》(作者:刘敞)

9、先帝英明亲擢汝,孤臣老死敢忘君——《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其四》(作者:刘克庄)

10、峻擢已应烦地媪,巧裁仍复借天孙——《宣和殿新竹应制次韵》(作者:李吕)

11、仁皇始擢自藩翰,渭水兆告非熊罴——《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作者:苏颂)

12、新擢京司秩,初旌幕府贤——《送臧寺丞赴建昌》(作者:胡宿)

13、 帝庭敷奏,亲擢冠群英——《满庭芳》(作者:石孝友)

14、吾尝爱生材,抽擢方鬰蓊——《送焦千之秀才》(作者:欧阳修)

15、登名已喜多三邑,擢秀悬知敌万人——《和邑大夫劝驾韵》(作者:刘宰)

16、岂知万颗垂黄实,擢秀前村夜雪时——《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 其九》(作者:胡寅)

17、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木樨花一首》(作者:苏籀)

18、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夏夜奉怀景文路分》(作者:释道潜)

19、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新植海石榴》(作者:柳宗元)

20、穹林擢峭壁,搀竦回环遮——《大坞山寺》(作者:苏籀)

21、宋元宪公王沂公,妙龄擢第魁南宫——《代上何枢密》(作者:许应龙)

22、 休论升擢与平迁——《临江仙》(作者:王炎2)

带擢字的诗句大全

1、西风动孤格,露晓愈修擢——《八月二十九日小饮》(作者:曾巩)

2、广川含澄澜,茂树擢华滋——《荅长宁令杨辙》(作者:韦应物)

3、兰苕擢秀迎风紫,槿艳繁开照日红——《端午帖子 皇后合五首 其五》(作者:欧阳修)

4、团团岩桂着春雨,擢秀不待秋风凉——《岩桂》(作者:李纲)

5、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新移瑞香旧曾作文忘之因今追忆云》(作者:叶适)

6、又念蜀上游,擢才饷吾军——《王总领生日》(作者:魏了翁)

7、吾儿虽懒教,擢颖既冠后——《次远韵》(作者:苏辙)

8、满城佳气聚,擢秀美羣公——《月河》(作者:袁说友)

9、策蒙亲擢言尤直,召不留中已足贤——《与惠夫若拙小酌郡斋再用联字韵并寄子绍》(作者:王十朋)

10、花梢擢绿蜂初静,梅实桃青昼已长——《和孙倅见贻八首 其六》(作者:曹勋)

11、风流冠群英,擢自蓬擢间——《柏山僧房赏花》(作者:董天吉)

12、琉璃擢干耐祁寒,玉叶金须色正鲜——《水仙花二首 其一》(作者:郭印)

13、擢第谢灵台,牵衣出皇邑——《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作者:孟郊)

14、日惧不克堪,误上所简擢——《阅古堂》(作者:韩琦)

15、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寄陈季常》(作者:秦观)

16、自从有子即擢第,阿儿生时都带来——《龙道者生日就状元局中置酒寄以诗》(作者:姚勉)

17、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有客》(作者:陆游)

18、擢寇之筋洒寇血,永使万国无戈矛——《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桥感怀书事》(作者:张嵲)

19、敷文帝阶,擢列侍从,以忠远名,有直-1016-有讽——《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附诗》(作者:韩愈)

20、殊恩擢枢廷,愧乏涓埃补——《建炎行》(作者:李纲)

21、况今知己正当路,拔擢贤俊登周行——《送阎秘丞宰雩都》(作者:苏颂)

22、韩檠擢用因书荐,班扇投闲被雨妨——《雨后 其二》(作者:杨公远)

带擢字的诗句有哪些

1、甲科尝擢第,午夜尚观书——《挽益阳县丞赵参议》(作者:彭龟年)

2、青松千岁姿,擢质万仞冈——《以蒋永仲画双松为故人寿》(作者:程俱)

3、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长安早春》(作者:孟浩然)

4、当路奏牍交称扬,行将超擢奄云亡——《次韵赠无咎学士》(作者:余干)

5、寝庙穴居真得计,畏人端恐擢其须——《鼠须笔 其二》(作者:李纲)

6、圣主披英俊,公才是擢犀——《次韵姚令威郎中从驾早行 其四》(作者:史浩)

7、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赠友人》(作者:吕温)

8、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西山桐十咏 桐栽》(作者:陈翥)

9、擢秀词林少也奇,星轺荣耀更分麾——《蔡子强挽章》(作者:刘子翚)

10、擢第荣南去,晨昏近九疑——《送郑长史之岭南》(作者:贾岛)

11、闻道秋官还简擢,独怜处士失荣观——《胡涣季享示寿诗二首十月二十五日因其生日次韵答之 其一》(作者:周必大)

12、猗桐擢新翠,况此当春阳——《呈大帅侍郎阳岩洪先生》(作者:蒲寿宬)

13、近来选擢多超迈,竚听君才不次酬——《送郭照邻赴南雄签幕》(作者:韦骧)

14、煎烹心脾擢胃肾,自令鬓发惊秋霜——《次韵刘泾见寄》(作者:苏辙)

15、菊苗新擢马兰丛,柳老吹花拂掠空——《过叶威仲不值》(作者:叶适)

16、中流擢寒山,正色且无朋——《泊大孤山作》(作者:黄庭坚)

17、前擢王章矫曲朝,戮及妻子雠党快——《寄题梅坛》(作者:蒋之奇)

18、识擢早惊郎位峻,招寻今见水仙闲——《赠鲍钦止二首 其二》(作者:葛胜仲)

19、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耕图二十一首 拔秧》(作者:楼璹)

20、擢秀逋客岩,遗根飞鸟径——《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 小松》(作者:陆龟蒙)

21、寿皇念旧久更深,圣明亲擢传玉音——《送苏寿甫少卿赴潼川漕》(作者:楼钥)

22、友人陈祖言撰《张说年谱》云:「前一首第三句『友寮同省阁』,琚先天元年八月擢拜中书侍郎,说二年七月为中书令,即为『同省阁』——《奉答燕公 二》(作者:王琚)

带擢字的古诗大全

1、遥知迁擢近,黼座思夔龙——《送胡康老 其一》(作者:王灼)

2、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一》(作者:柳宗元)

3、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送严诜擢第归蜀》(作者:岑参)

4、悬崖擢青士,夹道罗苍官——《五祖山》(作者:王之道)

5、水声擢午暑,岚气生晚寒——《五祖山》(作者:王之道)

6、擢第文昌阁,还家沧海滨——《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 二》(作者:储光羲)

7、擢登羣玉府,台阁自生光——《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同舍钱才翁学士赋之》(作者:黄庭坚)

8、小桃三四花,擢秀冰雪中——《道山堂后小桃着花颇有幽态》(作者:程俱)

9、」《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类载《后史补》为「前进士高欲拙擢」——《句》(作者:杜四郎)

10、仕誉彰宸听,纶恩擢宪台——《贺提刑生辰二十韵》(作者:刘弇)

11、归心擢章贡,远目溯沅湘——《寄送于去非三首 其三》(作者:赵蕃)

12、柬擢欲书丹凤诏,梦魂勤到碧鸡坊——《勾龙君贶求所居垂荫亭岷堂二首 其二》(作者:苏籀)

13、引微风兮无澜,擢桂桨兮闲闲——《九怀 秦游》(作者:高似孙)

14、前有殊尤等,行当选擢初——《寄盛子美俞元功二先辈》(作者:强至)

15、长吉尤震曜,春林擢孤芳——《观明发画李贺高轩过图》(作者:释道潜)

16、妖童擢髪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平蔡州三首 三》(作者:刘禹锡)

17、擢第在芸阁,言事触冕旒——《五哀诗 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作者:王禹偁)

18、 忆当年擢桂,连见三秦——《满庭芳》(作者:王之道)

19、上国擢材初改辙,众心督战亦乘城——《初入试院》(作者:柳子文)

20、间代生人杰,高文擢隽科——《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其一》(作者:苏颂)

21、松桂擢危岑,烟云昼亦阴——《游翠阴洞和朱履常韵》(作者:林石)

22、擢干傍东岗,穷年閟幽独——《杨隐父新开竹轩赋诗遗之》(作者:郭印)

含有擢字的诗句100句

1、得地偏蒙润,乘时并擢英——《菁菁在中沚》(作者:胡宿)

2、监本祖庭花,东西争擢秀——《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一○三》(作者:释绍昙)

3、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长安早春》(作者:张子容)

4、忘忧葱蒨擢,伯雅燕酣酲——《夏日池上》(作者:苏籀)

5、擢干欲耸不及寻,蟠枝却覆遂盈亩——《杭州燕思阁分题四首 七言得偃松院》(作者:沈遘)

6、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椶拂子》(作者:杜甫)

7、庭下芝兰方擢秀,堂前松桧未应悭——《代曾鲁仲挽蒋同叔母二首 其一》(作者:黄干)

8、朝庭数擢贤,旋占凌霄路——《生查子》(作者:陈亚)

9、蔡子负清才,当年擢宾荐——《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作者:高适)

10、重瞳亲简擢,华发困招麾——《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11、新擢咸淳两台端,可继庆历四谏官——《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其八》(作者:刘克庄)

12、义方能不倦,擢秀固非难——《渊源堂十二诗 擢秀斋》(作者:王十朋)

13、夫君擢秀在江左,小学而逼何区区——《还杨遂蜀中集》(作者: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