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迹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迹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2 13:26: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迹字的诗句,带迹字的古诗,关于迹的诗句

关于迹的诗句100首

1、遗迹风惊烛,芳名月满空——《代作高氏令人挽词 其二》(作者:周孚)

2、此道付谁传,丹青但陈迹——《到城南园瞻南轩先生遗像》(作者:王炎)

3、西山遗清风,颍水有奇迹——《次韵陆承之岁暮述怀》(作者:陈深)

4、极思一见论心事,城府年来迹渐疏——《梁必大归自燕山有诗问讯以诗答之》(作者:黎廷瑞)

5、 但悄然、千载旧迹,时有闲人吊古——《女冠子》(作者:蒋捷)

6、尚可卜孟邻,未至削孔迹——《次韵刘元辉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三首 其二》(作者:方回)

7、从此定交形迹外,只羞冰玉照人寒——《和叔武逢梅二首 其二》(作者:曾协)

8、梁苑孝王迹,灞陵游客心——《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作者:梅尧臣)

9、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作者:章孝标)

10、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颂古八首 其三》(作者:释师一)

11、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作者:陆游)

12、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草檄荅南蛮有咏》(作者:胡曾)

13、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题桃花夫人庙》(作者:徐照)

14、惟有为民真实意,异时陈迹付公言——《劳农浄居赠皎启二僧》(作者:陈造)

15、青苔一径空行迹,门掩残阳翠碧飞——《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凄怆之意十首 其一》(作者:张嵲)

16、剩红分付紫荆枝,回首千花尽陈迹——《又寒食日见紫荆花有怀三馆》(作者:项安世)

17、一弄火销无影迹,几人于此悟南柯——《闻平江焚爇》(作者:释怀深)

18、六朝遗迹在,故老尚传么——《晓泊丹阳馆》(作者:杨万里)

19、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过江陵和黄虚舟韵 其三》(作者:李曾伯)

20、左之右之,虎迹狼迹——《闻诵法华经歌》(作者:修雅)

21、春浅禽声犹自小,泥酥马迹正宜晴——《双路》(作者:刘学箕)

22、挥之傥着物,无迹染林麓——《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作者:梅尧臣)

带迹字的诗句大全

1、含酸梅子渐生仁,鶑老花飞迹已陈——《送春》(作者:胡直孺)

2、迹虽无地着,心实有天知——《句》(作者:焦炳炎)

3、形迹分飞有道同,五年声问不须通——《寄简能》(作者:黄裳)

4、尘暗壁间题迹旧,满斟杯酒慰寒山——《舟次吉溪》(作者:白玉蟾)

5、绘禽顶长丹,遗迹指如掬——《题栖真馆三十六韵》(作者:李纲)

6、惨舒异气无异机,交朋论心不论迹——《长风峡避风和全父弟韵》(作者:阳枋)

7、当时园柳俱尘迹,惟有鸣禽尚可听——《题永嘉梦草堂》(作者:真山民)

8、我昔访其迹,溪光磨青铜——《观子陵画像》(作者:邓肃)

9、心迹既自异,事业安可见——《送唐君益》(作者:吕陶)

10、中原五十载,胡骑乱禹迹——《除夜用前韵》(作者:陈傅良)

11、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同吕缙叔诸君寄怀希用师》(作者:苏颂)

12、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雪中寄李知诲判官》(作者:方干)

13、敛迹辞人间,杜门守寂寞——《宿岸道人精舍》(作者:阎防)

14、无为山色参天碧,翰林旧隐多遗迹——《杨内翰读书堂》(作者:韦骧)

15、瀛波纳牛迹,亦复鳣鲸居——《次韵和颍昌叶翰林 同许学士亢宗干誉泛舟潩水 其一》(作者:程俱)

16、弓旌已陈迹,泉石高余音——《夹漈草堂》(作者:郑寅)

17、迹卑甘汩没,名散称逍遥——《大梁见乔诩》(作者:罗隐)

18、郡图添圣迹,画轴记新营——《题陈待制湖楼》(作者:徐照)

19、马蹄行见迹,鹤发此羞簪——《次韵梅守著作喜守倅冬杪祈雪春初获应之什》(作者:强至)

20、黄昏钟了无人迹,借得邻房一盏灯——《炙灯》(作者:白玉蟾)

21、却怜无问者,遗迹竟成陈——《四安焚惠藏殿》(作者:刘学箕)

22、我行覩遗迹,精爽如可遇——《邺城怀古》(作者:孟云卿)

带迹字的诗句有哪些

1、至则无足观,迭迹但虚走——《康乐园》(作者:韩琦)

2、洞外僧蓝侵斗汉,涧边人迹隔仙凡——《假守吕叔恭游中隐岩无名洞坐客鄱阳朱国辅云此洞未有名因公而题欲名曰吕公岩予未敢披襟而刘子思陈朝彦皆曰甚当戏书五十六字镵于石壁间绍兴甲戌季春七日》(作者:吕愿中)

3、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别游天台云卧往》(作者:利登)

4、他年倘复来,陈迹犹可藉——《游狮子岩》(作者:程洵)

5、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迹虽久骚雅传——《题清芬阁》(作者:令狐俅)

6、遶径苍苔迹,幽人来是谁——《寄题纵上人院》(作者:姚合)

7、布怀钦远迹,幽意日尘埃——《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诸留守之作》(作者:张说)

8、不容着迹无人处,漫借余光似我穷——《雪 其一》(作者:李石)

9、不蹑江西篱下迹,远追李杜与翱翔——《陆严州惠剑南集》(作者:姜特立)

10、草色与行人,谁能问遗迹——《奉和袭美二游诗 任诗》(作者:陆龟蒙)

11、贤榻获陪文字饮,不嫌踪迹间云泥——《三月晦日邵宪宴僚属于西园某与焉赵提干即席赋诗次韵》(作者:王十朋)

12、山自青青泉自洁,百年踪迹几苍苔——《游大涤山》(作者:上官辰)

13、如王谊李祉之实迹,徧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林文节绍圣日记前帖赞》(作者:岳珂)

14、鸟迹既茫昧,文字几变更——《吴传朋游丝书》(作者:王之望)

15、王子池台迹已荒,年来华构压高冈——《章仆射山林》(作者:程俱)

16、瑞像殿前亡马迹,养龙池上有鼍鸣——《玉晨口占》(作者:周文璞)

17、郡斋三四峰,如有灵仙迹——《题石桥》(作者:韦应物)

18、终当吊遗迹,尊酒酹江浒——《同杨遵道出京本欲作诗而吟咏久废恐取道襄阳吊古遗迹遵道有作不能多继也先以诗谢之》(作者:陈渊)

19、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舟乘潮以济中流胶焉捐十金募数力竟至沙上仅达西兴狼狈殊甚从者笑之感而赋诗》(作者:韩元吉)

20、春去花无迹,崖倾洞有门——《郊行》(作者:释绍嵩)

21、老去今秋迹转孤,怜君幼女似童乌——《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 其三》(作者:陈藻)

22、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送杨似之提举湖南》(作者:陈傅良)

带迹字的古诗大全

1、但阅玙璠来棐几,颇惭心迹倦芸窗——《和虚中见赠二首 其一》(作者:曹勋)

2、托迹近北辰,周天无沦没——《遣兴十首 九》(作者:元稹)

3、我欲揽遗迹,双眸冰镜空——《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闲暇乃为次韵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 其七》(作者:戴表元)

4、堕叶离披疑虎迹,曲蹊盘屈类羊肠——《过青山》(作者:韦骧)

5、仆夫后岭来,木末迹樵路——《僧过涧图》(作者:胡仲弓)

6、双鳬能来游,俗子迹可扫——《次韵清水岩》(作者:黄庭坚)

7、劋杀不遗迹,辛政犹为仁——《戒饮三诗 其一》(作者:陈造)

8、迹远金闺藉,衣沾玉垒尘——《忆昨呈元老》(作者:吴则礼)

9、地偏草茂无人迹,一对茭鸡下绿阴——《夏初湖村杂题八首 其二》(作者:陆游)

10、云是秦始皇帝东巡碑,二十一字李斯迹——《麻黄州送李斯石铭二十一字》(作者:刘敞)

11、突兀浮图插翠微,吴王事迹总成非——《虎丘》(作者:俞桂)

12、我欲杨村结草庐,不知踪迹又江湖——《送江子恭 其一》(作者:白玉蟾)

13、冥鸿迹在烟霞上,燕雀休夸大厦巢——《和人赠沈彬》(作者:廖匡图)

14、濯缨清泠泉,留为不朽迹——《游山五题 游大峒山》(作者:余靖)

15、 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生查子》(作者:姚宽)

16、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用前韵寄东坡》(作者:郭祥正)

17、崎岖马迹间,输诚劳舌齿——《寄黄端冕时从张丞相幕中》(作者:陈长方)

18、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念奴娇》(作者:周邦彦)

19、羊肠罕人迹,丘壑方自豪——《题少室故居》(作者:李吕)

20、(见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石榴诗》(作者:史思明)

21、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作者:义净)

22、东睇女峦留二迹,西驰鹿苑去三轮——《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作者:义净)

含有迹字的诗句100句

1、孙曹已矣等陈迹,唤起坡仙同赤壁——《饯高紫微视师黄冈》(作者:岳珂)

2、 不如却趁白云归,免误使、山英扫迹——《鹊桥仙》(作者:朱敦儒)

3、(〖1〗「南唐」,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上〖作杨修诗〗引作「南塘」——《北渠(历代宫苑殿阁制度)》(作者:朱存)

4、少时浪迹鹿在薮,垂老能言鹦入笼——《用元韵寄周推萧法》(作者:王炎)

5、苔钱随履迹,柳絮点春衣——《春郊晚归》(作者:胡仲弓)

6、断崖怪木人稀迹,乱石奔泉涧有声——《罗浮峒长宝谷王宁素送药瓢》(作者:李昴英)

7、闻君已得归山请,顾我方当绝迹时——《寄谢怀英高士》(作者:陈傅良)

8、九州岛遗迹皆禹功,高丽之通自元丰——《送赵延之亿送伴高丽人归国》(作者:赵鼎臣)

9、削迹投炎荒,有吏督其后——《闻彦和过桂州 其二》(作者:邹浩)

10、脱体顿抛无朕迹,瞎馿从此丧全机——《答曾侍郎》(作者:释慧远)

11、《茅亭客话》卷四载丁元和事迹较详,与卷三所载之淘沙子似非一人——《诗》(作者:淘沙子)

12、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寄蜀国广济大师》(作者:齐己)

13、席上诗成光退迹,樽中酒满叙离情——《王太师挽词 其二》(作者:文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