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在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在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5 13:23:5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在字的诗句,带在字的古诗,关于在的诗句

关于在的诗句100首

1、当时惟有建公在,老宿如今一半无——《奉和元孚大德(亦依本韵)》(作者:王謩)

2、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牛》(作者:李峤)

3、家在碧山下,人行清露中——《陪宁极游南溪夜还山墅》(作者:韩维)

4、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作者:王维)

5、宝峯山下识君初,岂但声华在石渠——《送崔子渊秘丞出守小益二首 其一》(作者:李流谦)

6、 吹箫人在雁回州——《西江月》(作者:向)

7、礼斗层坛故基在,真人一去终不来——《景星观》(作者:沈辽)

8、爱君道骨有仙风,人品浑如月在空——《再和答师复五首 其一》(作者:释德洪)

9、宇宙虽云宏且邈,理焉所在成均齐——《绿槐阴》(作者:唐士耻)

10、道在六经道固存,道出六经道还得——《绿槐阴》(作者:唐士耻)

11、不能牢固隋基业,枉费精神在一堂——《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越公堂》(作者:王十朋)

12、典刑犹在想可知,骨肉都匀肥不俗——《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作者:王之望)

13、两秦并立难为下,万里长驱在此初——《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其一》(作者:陈师道)

14、(〖1〗《嘉靖志》题注:「《嘉定志》:士林馆在竹镇,其地习儒业,多仕官——《六合怀古诗 废士林馆》(作者:郏滂)

15、」〖2〗《光绪志》诗末注:「士林馆在竹镇,地多习儒业——《六合怀古诗 废士林馆》(作者:郏滂)

16、好在窗前数竿竹,与君相伴老山间——《独坐东轩》(作者:赵鼎)

17、清和犹好在,未忍废奚囊——《晚春 其一》(作者:卫宗武)

18、折冲自古在精神,从事兵车亦苦辛——《北楼二首 其二》(作者:吴芾)

19、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赠郑十八贲》(作者:杜甫)

20、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作者:刘驾)

21、岂不怀明主,富贵乃在天——《畎亩十首 其一○》(作者:王十朋)

22、明月满篷风荻响,醉眠正在白鸥边——《夜梦渔父求诗觉能记其全书赠梁弥仙》(作者:李昴英)

带在字的诗句大全

1、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塘上闲作》(作者:齐己)

2、相逢忽在百花洲,玉骨冰姿愈奇绝——《梅花下置酒送潘廷立学正赴官京师因寄博士王尧明监簿刘仲忱》(作者:赵鼎臣)

3、圣朝家法与唐异,四星在天循轨辙——《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作者:高斯得)

4、咎在君阳非太阴,娲羿虽殊祸俱烈——《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作者:高斯得)

5、陆机招隠方传洛,张翰思归正在吴——《次韵寅庵四首 其二》(作者:黄庭坚)

6、从来皎月印长空,桂树遥看影在中——《宗人宅折桂堂》(作者:李觏)

7、飞霞在指端,甘泉生耳根——《凌云寺》(作者:晁公遡)

8、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三月五日过云南竺湘家旧寓南轩怀朝儿》(作者:陈着)

9、平泉花木在,愁绝旧生涯——《赵提荆挽词 其二》(作者:楼钥)

10、谁知病客悲秋意,尽在空阶点滴中——《秋雨三首 其二》(作者:陆游)

11、两翁一饱风颠在,倦仆饥僮总未闻——《与梦石分岁》(作者:释慧空)

12、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张公洞》(作者:李栖筠)

13、夫君百世心,患不在饥渴——《蚤秋》(作者:文天祥)

14、运筹争劫杀,败局在逡巡——《观棋》(作者:盛世忠)

15、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琴曲歌辞 别鹤》(作者:张籍)

16、纤手清闲理瑟工,高楼半在碧云中——《和颜长官百咏 贫女 其一○》(作者:朱继芳)

17、渠渠地主恩何在,骨里黄金祗自知——《答高才卿 其二》(作者:洪咨夔)

18、拙喜交情在,贫惭主礼疏——《喜岐贲王闱见访》(作者:魏野)

19、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兴善寺贝多树》(作者:张乔)

20、 有人还在高高处——《惜双双・惜分飞》(作者:张先)

21、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和宋子才致仕后歳旦见赠》(作者:司马光)

22、爱书自笑心常在,去死悬知日尚宽——《初夏野兴三首 其二》(作者:陆游)

带在字的诗句有哪些

1、我来检点多奇胜,恍在蓬莱第一宫——《蓬山馆》(作者:易士达)

2、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庙子湾下作》(作者:梅尧臣)

3、 颜发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念奴娇》(作者:刘克庄)

4、老眼犹明在,从教两耳聋——《秋兴有感》(作者:戴复古)

5、决定在何处,合取这两片——《偈》(作者:释良范)

6、耿耿知音唯月在,无言相看古犹今——《见梅杂兴》(作者:陆梦发)

7、凭阑高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水亭秋日偶书》(作者:林逋)

8、依旧风情在,难将艳冶同——《樵童自故园来献海棠因赋二章 其二》(作者:舒岳祥)

9、忍饥奈冻得嘉句,好在濡笔传中州——《送南平僧归里》(作者:王灼)

10、 卧游已动蓬舟兴,那在芙蓉城畔——《买陂塘・摸鱼儿》(作者:刘澜)

11、乐非声色在华堂,静味羣经得醉乡——《醉经堂》(作者:黄裳)

12、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九首 六》(作者:杜甫)

13、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辛亥上冢》(作者:姜特立)

14、前兮酷暑在,击楫志如铁——《秋风歌上游丞相及台谏》(作者:宋伯仁)

15、 欢声沸,明年此日,公在凤凰池——《满庭芳》(作者:洪适)

16、昔在江东作重九,斩新凉气生杯酒——《重阳前数日夜坐不寐偶思江南塞北旧游作诗呈志康诸友》(作者:赵鼎臣)

17、况复今年值众贤,珠玉在侧真可怜——《重阳前数日夜坐不寐偶思江南塞北旧游作诗呈志康诸友》(作者:赵鼎臣)

18、吾庐在何处,南有白云山——《冬日病中即事》(作者:吕温)

19、珠履三千尽在门,争无国士解衔恩——《春申君》(作者:洪适)

20、臭味果能有投合,及门岂在急抠趋——《呈阎子静廉访翰学二首 其二》(作者:方回)

21、岂不在行路,自远霜露湿——《怀许子礼》(作者:吕本中)

22、游梁曾在邹枚右,反鲁安能季孟间——《蝶庵一首》(作者:刘克庄)

带在字的古诗大全

1、当年拥节旄,雅志在淇园——《次韵少藴移竹于贾文元园二首 其一》(作者:苏过)

2、法界全身量,在一毫头上——《金刚随机无尽颂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一》(作者:释印肃)

3、庭柏岁寒青独在,林乌朝夕倦重来——《妙觉晚吟呈席上诸公》(作者:范纯仁)

4、苦吟正在郊寒处,露草秋虫亦共悲——《许子遇示二绝句见索乱道因次韵奉酬 其一》(作者:毛滂)

5、王鱼多在藻,君鹄镇迎弓——《代赋后苑赏花钓鱼 其一》(作者:宋祁)

6、沄沄奔长淮,千里在咫尺——《送婺州通判徐殿丞》(作者:梅尧臣)

7、不在四旁,亦非中央——《临行小颂别见春清浔二老》(作者:郑刚中)

8、千里在明发,一樽成献酬——《送吕光禄》(作者:刘敞)

9、取正存三尺,持平在一心——《阅金科》(作者:韦骧)

10、故人在何许,怅望心悠悠——《初泛湘江》(作者:程洵)

11、甘贽在俗犹通理,妙晓无求自得珠——《行者妙晓求颂》(作者:释印肃)

12、 素芳寻在五陵家——《临江仙》(作者:无名氏)

13、寂寞孤芳聊自守,不殊兰芷在深林——《次季弼索杨继甫诗 其二》(作者:唐仲友)

14、丹成人已去,泉在月空沉——《炼丹井》(作者:刘敞)

15、如今天下无鸣凤,说与春乌自在啼——《道中闻百舌》(作者:释绍嵩)

16、王气悬知南国在,不妨北面俨冠裳——《题吕城庙》(作者:刘宰)

17、杨花初生时,出在杨树枝——《杨花》(作者:周行己)

18、直下两头俱透脱,新罗不在海门东——《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颂》(作者:释德光)

19、 如今在外多萧索,迤逦近胡沙——《眼儿媚》(作者:赵桓)

20、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答任师中家汉公》(作者:苏轼)

21、若言其无,无在不在——《偈二首 其二》(作者:释思岳)

22、去住不在我,此况谁得知——《赠弟观之王传心馆数语送行》(作者:陈着)

含有在字的诗句100句

1、养心功用在还婴,肯使秋毫有妄情——《道室述怀》(作者:陆游)

2、狐妖从汝作人立,金价在吾如土轻——《道室述怀》(作者:陆游)

3、人言贫在家,殊胜富作客——《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九》(作者:黄庭坚)

4、松干竹焦死,眷眷在心目——《喜雨》(作者:白居易)

5、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作者:蜀太妃徐氏)

6、风斤月斧日纷然,行看华屋突兀在眼前——《寄报恩长老恭率翁》(作者:戴复古)

7、抵死劝持雕玉盏,象生描在镂金梳——《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一四》(作者:陆佃)

8、莫怪夜深犹换烛,它时相望在长安——《同彦范谒仲巽饮之甚乐仲巽且有北归之期情见卒章辄用写呈》(作者:郑獬)

9、当其纵目时,长有青山在——《西堂假山》(作者:孔武仲)

10、琅函与贝叶,落落皆在目——《秋居杂咏 其八》(作者:李弥逊)

11、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此日不再得示同学》(作者:杨时)

12、希颜亦颜徒,要在用心刚——《此日不再得示同学》(作者:杨时)

13、眩然如在目,恍惚梦难寻——《除夜感怀 其一》(作者:杨时)

14、在昔不畏屋壁坏,今也常恐儿童扑——《孙主簿惠上党寺壁胡霈然书墨迹一匣》(作者:梅尧臣)

15、摘艳人亡谁共赏,戴花翁在老无憀——《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16、竟日江行历抵寻,耸然高屋在深林——《过丰城访甘叔异闻在曲江之矶头庵放舟过之棹未及弭迎劳之诗已至次韵上呈》(作者:赵蕃)

17、鸟飞虚碧里,人在落红边——《出院门闲步》(作者:丘葵)

18、已看溪山如在画,更传风雅似闻韶——《福应山》(作者:张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