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同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同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2 13:21:3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同字的诗句,带同字的古诗,关于同的诗句

关于同的诗句100首

1、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过石头城》(作者:张祜)

2、达士招呼同啸傲,福人分付与功名——《杂兴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3、宁同避俗者,身迹空拘挛——《休心亭》(作者:范纯仁)

4、化工厌驳会还纯,华萼并教同一白——《赣县向宰座上见绿萼梅主簿程开老相勉赋诗》(作者:曾丰)

5、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洞房》(作者:杜甫)

6、雨立固知同陛楯,一言犹幸頼优旃——《肆赦小雨》(作者:楼钥)

7、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穷冬太学》(作者:林宽)

8、测知当日登临意,景物亦与今朝同——《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作者:马云)

9、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夕次襄邑》(作者:清江)

10、人物本来同一原,于何却作两般看——《道傍见牛舐犊有感》(作者:程洵)

11、风云变化世常有,丘壑盘旋谁与同——《次韵程以忠同饮 其二》(作者:方回)

12、丛祠香火罢,山寺偶同游——《次韵达臣知县祈雪游岳麓寺分韵得游字》(作者:释德洪)

13、无复琴桮兴,开怀向尔同——《得子侄书》(作者:喻凫)

14、不同嗜糟粕,释凿烦轮扁——《醉经堂为段成之作》(作者:刘才邵)

15、旧年同笑语,今日独登临——《游观音山怀乡僧贵月溪》(作者:郑思肖)

16、持寸胶而救千丈浑兮,谁与同而共治——《悼蔡修斋》(作者:王柏)

17、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鹧鸪天》(作者:晏几道)

18、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声声慢》(作者:张炎)

19、行车无停轨,流景同迅波——《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作者:刘禹锡)

20、(同前书卷四世六《安庆府》引古诗——《潜皖二水(题拟)》(作者:无名氏)

21、语笑人同坐,修持意别行——《赠契衡上人》(作者:张祜)

22、世吏宽严若夏冬,欲安欲富此情同——《三和二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带同字的诗句大全

1、闲人况是身为客,是事难将昔日同——《戏书旅况》(作者:方回)

2、 风月三秋兴,尊一笑同——《南柯子・南歌子》(作者:曾觌)

3、眼前开谢人心别,醉里吟哦我辈同——《南枝开北枝未开》(作者:郑性之)

4、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作者:郎士元)

5、别来唯独宿,梦里尚同游——《发凤翔后涂中怀田少府》(作者:朱庆余)

6、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 其二》(作者:赵文)

7、识得异形同一气,应无管蔡怨周公——《和遁泽惠豆粟韵 其二》(作者:王柏)

8、数年伊雒同,一旦江湖乖——《送淡公 六》(作者:孟郊)

9、白酒聊同佳客醉,黄花不减故园香——《秋日席上》(作者:范纯仁)

10、求解会,着言诠,还同日午打三更——《偈十三首 其九》(作者:释法泰)

11、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次韵阳翟尉黄天选见寄》(作者:释道潜)

12、争迎谢守同游客,尽是方平旧会人——《游麻姑山》(作者:饶师道)

13、辄因胜遇强黾勉,庶几击壤同揄扬——《甘露堂歌》(作者:李之仪)

14、方来属追往,十载事不同——《赠冯着》(作者:韦应物)

15、曾同野灶煮溪鱼,别鹤归迟信息疏——《怀向古》(作者:仇远)

16、法身无着本来空,应供随缘处处同——《罗汉影》(作者:周兑)

17、心想同寅分席醉,身逢重午借楼栖——《甲戌重午留越寄武康同官》(作者:董嗣杲)

18、三法妙而一,脗焉归大同——《仙佛辞》(作者:释文珦)

19、正体堂堂,大千同一真如境——《偈五十三首 其二○》(作者:释克勤)

20、好丹世上空纭纭,趣与师同百无十——《题可久上人房素屏》(作者:强至)

21、风饕雪虐雨更打,委珠碎璧同泥尘——《风雨兼旬继之以雪作惜梅叹》(作者:赵蕃)

22、观察使林衮同业儒同入关,至扬子渡口,师复有出尘之兴,赋诗曰〖略〗——《句》(作者:师复)

带同字的诗句有哪些

1、偶落藩墙上,同游羿彀中——《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 其三》(作者:苏轼)

2、玄霜下苍叶,憔悴同凡葩——《拟古 其一》(作者:苏泂)

3、宁同起穷巷,剩欲赋愁予——《清风十韵》(作者:薛映)

4、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作者:杜甫)

5、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规禅停云斋》(作者:陈师道)

6、 照我洛滨诗伯,携手仙卿廛隐,阆苑与同游——《水调歌头》(作者:向子)

7、予疏已先,所见略同——《赠衡阳簿林士恺》(作者:赵汝腾)

8、闭门客舎颇无事,五白大呼同舎郎——《寒食滁阳阻雨》(作者:周紫芝)

9、时和岁稔民同乐,古昔升平似此稀——《恭和御制回銮诗二首 其一》(作者:慕容彦逢)

10、词同三峡水,字值双南金——《胡楚宾谣》(作者:不详)

11、学力不相敌,清还彷佛同——《览皎然渠南乡集》(作者:贯休)

12、何日同归去,重飞九转砂——《送陈太初道录》(作者:秦观)

13、腐儒虽惫如同载,堪稿平蛮第二碑——《送胡石璧帅广西二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14、作诗颇似建安风,取友更同鲍叔义——《次韵谢民师》(作者:苏过)

15、为问灵龟千岁诀,此中风味许谁同——《蔡良甫观颐堂》(作者:叶适)

16、不似来禽空有帖,直须同竹问平安——《林子长惠芡实走笔为谢》(作者:虞俦)

17、阆苑当年砚席同,别来三十八秋风——《送中舍蒲君致政西归》(作者:文彦博)

18、瑶编对秉初修笔,粉署同携夜直衾——《读邸报二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19、义无可去缘同姓,心亦何求要独清——《次吊原韵》(作者:叶茵)

20、考亭一派今寥落,还肯同登道阃不——《和刘月湖县尉》(作者:姚勉)

21、天怪觅鱼心未足,不教名兴鹤同羣——《鹭鸾》(作者:张咏)

22、趋向固异辙,出处同一心——《出处辞》(作者:赵汝鐩)

带同字的古诗大全

1、光辉所烛万里同,墙边炙背快老翁——《日月》(作者:孔平仲)

2、(同前)——《示智通偈》(作者:慧能)

3、便同双剑看龙化,未许孤奁舞凤栖——《小园双竹呈瑞二首 其二》(作者:岳珂)

4、同盟界函谷,独断保蚕丛——《过金陵谒吴大帝庙》(作者:袁陟)

5、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过金陵谒吴大帝庙》(作者:袁陟)

6、经世岂无天下士,知心应有古人同——《次韵顾应文》(作者:张纲)

7、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作者:李商隐)

8、交情耐久惟同味,诗意求新更凿空——《酬李举之》(作者:洪适)

9、禄放迹异端,偏荒事同蹇——《赠赵侍御》(作者:张说)

10、早岁同科止六人,中年零落半埃尘——《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 其二》(作者:苏辙)

11、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次韵答元素》(作者:苏轼)

12、裔孙不复重瞳圣,俗目俱同瞽叟盲——《厄台》(作者:李廌)

13、喧喧人世事何穷,燕坐深斋孰与同——《默斋》(作者:杨杰)

14、象简岂同青竹杖,廌冠争胜白纶巾——《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作者:魏野)

15、每乘高兴即同赋,矧值修竹华严宫——《次韵和正仲游华严此君亭》(作者:黄履)

16、古来金石论贤达,应求本自声气同——《次韵和正仲游华严此君亭》(作者:黄履)

17、璧水三年嗟我拙,兰英一笑忆君同——《与磁倅郭公域》(作者:彭汝砺)

18、与花俱是天涯人,万事要同风过耳——《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于莲有投鼠之嫌明复知县有作姑两可之他日蹈元邀客置酒花下予不得无愧复用前韵以谢花云》(作者:李弥逊)

19、同时幕府归,独送两秋燕——《寄尹迁介叔 其五》(作者:刘跂)

20、(同上)(〖1〗勾令玄,原作勾令元,为清人讳改,从穴研斋影宋本《茅亭客话》改——《敬礼瓦屋和尚塔偈(瓦屋和尚名能光,日本国人。)》(作者:勾令玄)

21、韩子文同孟氏醇,陈言去尽只天真——《读韩诗和其韵》(作者:刘宰)

22、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疎慵——《自咏》(作者:梅尧臣)

含有同字的诗句100句

1、莫同凡草木,一种——《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作者:白居易)

2、 同一笑,当今夕——《满江红》(作者:韩)

3、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史同疲劳——《送李公恕赴阙》(作者:苏轼)

4、分飞谁谓绝相同,远念冥冥欲奚写——《寄白云长老》(作者:释重显)

5、三馆峻迁同陌路,九华高卧是蓬山——《和曾推官示嘉遁之什》(作者:释重显)

6、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 其二》(作者:黄庭坚)

7、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 其二》(作者:黄庭坚)

8、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籝金——《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幷呈两省阁老院长》(作者:权德舆)

9、若无吾曹同嗜好,枯槁到死谁嗟嚬——《答和邻几元夕圣俞及予过之》(作者:韩维)

10、不忘藏聚力,酰醤有无同——《治园二首 其二》(作者:胡寅)

11、久厌风波惊世路,且同樽酒醉凉天——《九日赏池会上酬王职方》(作者:余靖)

12、回首元龙百尺楼,一时诗酒记同游——《寄广西漕陈鲁叟诰院》(作者:戴复古)

13、垂手还同万仞崖,正偏何心在安排——《颂一百则 其四四》(作者:释重显)

14、或混同六合,或控制一方——《书皇极经世后》(作者:邵雍)

15、胜境兹辰得重寻,唤人同厉碧溪深——《题崇兰馆圃 其一》(作者:赵子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