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颐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颐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2 13:26:3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颐字的诗句,带颐字的古诗,关于颐的诗句

关于颐的诗句100首

1、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作者:柳宗元)

2、斩颐从教万段,卖颁不直分文——《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八》(作者:刘克庄)

3、白头不见颐山老,寂寞门前枫叶红——《泊唐栖寺》(作者:释行海)

4、我亦无泪哭,且复一解颐——《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旧庐无复尺椽怅然伤怀用丙午岁迁居诗韵》(作者:洪炎)

5、偶活因涂尾,宁饥勿朵颐——《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6、嗟予奔走车马迹,尘埃荆棘生喉颐——《家僮来持双井芽数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作者:黄庶)

7、 睡起绿窗,销残香篆,手板颐还倒持——《沁园春》(作者:洪咨夔)

8、意到非饶舌,情亲易解颐——《山居二十咏 情话斋》(作者:洪适)

9、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稻花》(作者:董嗣杲)

10、苍天定俾期颐寿,会看芸书聘五更——《句》(作者:张鹏飞)

11、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山坡陀行》(作者:苏轼)

12、飞辩恨曾亏激问,颐幽欣且免长嘘——《三宝赞 法宝》(作者:释重显)

13、端居得颐养,诚意更精一——《郡名诗呈吕元钧五首 其四》(作者:孔平仲)

14、颐养花能秀,谦卑玉似温——《哭邢刍父六首 其一》(作者:苏泂)

15、豆分瓜剖听指颐,忍使黥徒贼孤幼——《义帝陵》(作者:释显万)

16、先生携书来,昂颐杖飞策——《大寒呈张太博》(作者:郑獬)

17、归来解组绂,宴处颐精神——《迁阳道中奉寄杨正臣同年》(作者:蔡襄)

18、当年朱两轓,回首血在颐——《题郑氏义门》(作者:方凤)

19、哭尔春日短,支颐长叹嗟——《伤小女痴儿》(作者:李羣玉)

20、病思谁能更搜索,但拳双臂作支颐——《次韵戴文举陈季陵见索故稿》(作者:周紫芝)

21、搘颐柽栉稳,远梦石床平——《山北东林诗》(作者:修睦)

22、写照阿堵中,唯生鼓颔颐——《赠廖相手一首》(作者:刘弇)

带颐字的诗句大全

1、卷云一举趾,濯清久支颐——《孟秋八日夜伯寿仲理过予同访俊乂步月入城南书院繇东渚上读书堂过蒙轩憩卷云欲访月榭而月未到坐濯清者久之乃归赋诗十四韵以记》(作者:赵蕃)

2、老健非颐摄,羁穷为折除——《秋尽自遣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3、劫火既灰遗墨在,小臣唯有泪沾颐——《伏读靖康宸札有感》(作者:李曾伯)

4、贯籍明光殿,颐神通德门——《致政朝奉亲家丁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作者:葛胜仲)

5、若解养生供伏腊,自然卜筑数期颐——《次韵景思谢送四时纂要并惠乳泉且许见顾 其一》(作者:洪适)

6、可怜墙壁间,峩冠剑拄颐——《石室》(作者:李石)

7、音声故如昨,齿长须满颐——《杂兴十首 其三》(作者:程俱)

8、短衣幸能掩胫,长剑何须拄颐——《感事六言八首 其五》(作者:陆游)

9、叔与气尚豪,搘颐视屋极——《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二》(作者:晁补之)

10、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作者:陈襄)

11、支颐得一笑,刘郎已为帝——《袁同史丈令赋所欲作醉皓堂诗以为后日数椽张本四老有袁谓乃其远祖云》(作者:敖陶孙)

12、称觞门下士,愿祝寿期颐——《贺东道》(作者:常挺)

13、台阁风流今贰令,不妨时出解颐诗——《和方丞 其二》(作者:陈宓)

14、无舍灵龟观朵颐,自求口实君自知——《题李偁推官颐斋》(作者:晁补之)

15、古寺沉沉僧未眠,搘颐将客说闲缘——《宿东林寺题愿公院》(作者:杜荀鹤)

16、老夫已老子白丁,解颐与言游戏事——《程帅以古人名作诗见寄拟作谢之》(作者:陈造)

17、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对月寄同志》(作者:刘得仁)

18、方颐大目一髯士,百世庙食祠山宫——《祠山庙》(作者:项安世)

19、愿分溪上山,供我笏拄颐——《题马上元所藏赵墨隠画渊明四诗》(作者:吴可)

20、朵颐自朵非自得,何暇外观惟汝即——《读颐卦》(作者:邹浩)

21、为爱幽乡度远村,支颐竚立爱山矾——《祁门道中即事 其四》(作者:曹彦约)

22、山平拄笏颐,月满横琴膝——《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 其三》(作者:敖陶孙)

带颐字的诗句有哪些

1、前瞻平远后闉阇,左揖蟇颐右龙鹤——《南阁行》(作者:魏了翁)

2、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作者:权德舆)

3、掩卷支颐万虑轻,家风元是鲁儒生——《和汉老弟夜雨诗 其三》(作者:虞俦)

4、支颐坐昼寂,细影移高槐——《勅局晨入效柳子厚》(作者:周紫芝)

5、陈编堪解颐,凉夜亲短檠——《秋怀五首简陈巽叔徐伯老 其一》(作者:王炎)

6、秋风滆湖白,春色颐山青——《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作者:蒋之奇)

7、贱士葭莩敢为献,愿光南国过期颐——《致政胡郎中生日》(作者:韦骧)

8、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作者:苏轼)

9、荣华富贵风雨过,但见金椎控人颐——《次韵临安赵丞读绍运图》(作者:洪咨夔)

10、支颐少待之,寒空浄无迹——《妒佳月》(作者:苏轼)

11、兴思发永叹,载言涕肆颐——《庚戌生日再拟去岁挽歌辞》(作者:叶茵)

12、海宇煎熬沸鼎时,先生静付一支颐——《王朴》(作者:薛季宣)

13、可怜江县闲无事,手板支颐独咏贫——《春送郭大之官》(作者:司空曙)

14、颐神虽绿野,纪绩自凌烟——《故宫使参政观文钱公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韩元吉)

15、 沈吟久,颐细数,四十九年非——《满庭芳》(作者:袁去华)

16、搘颐默默靠柴扉,顿放诗题塞翠微——《初冬即事》(作者:白玉蟾)

17、儒馆优贤盖取颐,校雠犹自困朝饥——《又二十八字辄送来米二石》(作者:钱勰)

18、山明失紫翠,手板休拄颐——《清寒》(作者:张侃)

19、轩颐坦腹涛石箕坐兮,石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山坡陀辞》(作者:晁补之)

20、翻筋踢斗臂膊宽,张颐吐舌唇吻干——《观傩》(作者:刘镗)

21、邦人争指似,寿母近期颐——《山阴》(作者:喻良能)

22、存翁名侍从,颐山古肤使——《送家自昭长慈湖》(作者:牟巘)

带颐字的古诗大全

1、石角忽支颐,藤根时束肘——《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入林屋洞》(作者:陆龟蒙)

2、向来野草填饥肠,怨气括作颐下囊——《散解庙行》(作者:陈造)

3、指期颐兮二竖立病,既偕老兮亦相继而长徂——《蒋叔行挽辞 其一》(作者:王柏)

4、蟇颐先生有矜色,索我题诗纪清绝——《钱元质饮客月岩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岩下四顾林塘景气清绝眉山程进儒谓予不可无诗因作此》(作者:李流谦)

5、偶来竹下搘颐坐,却向藤阴曳杖行——《野兴四首 其四》(作者:陆游)

6、当年同袍子,一见雪满颐——《遇旧有感》(作者:潘柽)

7、柱颐修剑上凌烟,自古功名亦偶然——《交溪静安院见许尉题壁次韵》(作者:陈渊)

8、支颐独坐经窗下,一片云闲入户来——《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五》(作者:延寿)

9、搘颐问樵客,世上复何如——《赠东岳焦炼师》(作者:王维)

10、且要君颐解,宁辞匡说诗——《次知府府判二丈韵三首 其一》(作者:朱熹)

11、剧谈要使君颐脱,大笑从教坐客瞋——《至西湖招廓然游春》(作者:释德洪)

12、太皇颐神玉霄上,都人久不瞻清光——《题曹仲本出示谯国公迎请太后图自肃天仗以下皆纪画也》(作者:杨万里)

13、鼻涕任垂颐,懒为俗人拭——《自题懒愚室》(作者:何师韫)

14、爵频赐汤沐,寿不到期颐——《程伯禹母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作者:吕本中)

15、秃翁衰雪涕垂颐,仿佛三生懒散师——《谢江东漕杨廷秀秘监送江东集并索近诗二首 其二》(作者:范成大)

16、伯仲吹箎埙,北堂奉期颐——《用元韵答詹望之》(作者:王炎)

17、隋国令公温如玉,方口丰颐秀眉目——《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作者:王之望)

18、道远苦莫致,孰与一解颐——《县斋秋怀 其六》(作者:程公许)

19、寄谢朵颐人,抱饥幸无戚——《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五》(作者:方回)

20、对午犹未醒,支颐听煮汤——《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餠为韵赋酴醾七首 其六》(作者:舒邦佐)

21、山窗闲笏倦支颐,出户犹嗟拟步迟——《谢龙山惠柱杖并求石铫四首 其一》(作者:马廷鸾)

22、时于茅檐下,支颐望浮玉——《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作者:俞德邻)

含有颐字的诗句100句

1、千里有书报埋玉,衔哀莫写泪交颐——《挽山居刘侯官 其三》(作者:王义山)

2、了无一鸟传幽意,只对青山自解颐——《次韵宋尚书山居 虚静堂》(作者:方岳)

3、学道今始得,颐生真有方——《方塘》(作者:晁公遡)

4、向之念佳赏,惭颜朵人颐——《重阳马上看菊》(作者:薛季宣)

5、 直到耆颐年未艾——《天仙子》(作者:卫宗武)

6、书斋寂寞里,藉尔对支颐——《再题》(作者:赵蕃)

7、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杏园看花同用花字口号》(作者:权德舆)

8、弹杀能言笑解颐,载归招谤问谁知——《居中馈薏苡青头鸡小诗代简》(作者:李新)

9、乡味殷懃劝开肉,未妨新句解人颐——《送鹌鸭腊龚养正二首 其二》(作者:陈造)

10、而君不我鄙,论极牙解颐——《和人感怀》(作者:李之仪)

11、支颐万事从渠变,拂榻今宵为我留——《方叔再用前韵约同赋》(作者:陈文蔚)

12、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拜严方范祠》(作者: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