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百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百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0 14:15:0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百字的诗句,带百字的古诗,关于百的诗句

关于百的诗句100首

1、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水调歌头》(作者:苏轼)

2、入门一径小纡回,百本芙蓉手自栽——《筑径》(作者:程珌)

3、众灵凑仙府,百神朝帝台——《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作者:李元操)

4、阿垧手持都堂胯,百千砗磲未论价——《垧邀公卷煎茶》(作者:吴则礼)

5、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世事叹头颅——《衰病》(作者:陆游)

6、(按《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八收此诗,《山左金石志》石刻亦载之,惟异文较多,且序中有二十余字,诗中有四句为《全唐诗》所无,故重为录出,而以《全唐诗》校之——《云门山投龙诗刻(并序)》(作者:赵居贞)

7、百年都卢能几日,况迫晼晚行归休——《次韵蔡天任十首 其九》(作者:汪藻)

8、负郭安得二百亩,举家已聚三十口——《呈里中诸友》(作者:文同)

9、眼看白浪散银山,蛟螭百怪堂堂出——《湆淡滩》(作者:刘子翚)

10、荣华一时耳,礼义百年中——《因石令君行有感成古诗一章呈丞尉二丈不知退之亦肯效孟郊樊宗师以文滑稽否》(作者:刘宰)

11、有求常百虑,斯文亦吾病——《早发》(作者:杜甫)

12、百无所依兮自西自东,照体独立兮满目清风——《和陆德先尚书歌》(作者:释惟照)

13、百城烦鞅掌,九仞喜岖嵚——《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作者:武元衡)

14、萌芽日夜发,百觜竞撑突——《游白鹤观》(作者:李昭玘)

15、大邦屏东南,开府记百十——《清涟阁》(作者:刘攽)

16、笔健称雄一当百,韵严苦和二生三——《三和庵字韵》(作者:林希逸)

17、镜湖三百里,往来寒日中——《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作者:陆游)

18、危身已着当时节,正笔犹开百世疑——《得小儿书寄二陈学颜字有楷法》(作者:王洋)

19、见不数数梦来往,百斛可倾心独欠——《赋寿康海棠》(作者:李流谦)

20、空令百丈重牛首,如何万斛浮龙骧——《水急船行颇迟》(作者:郑清之)

21、百里莫言犹偪仄,三年亦可薄经纶——《送德器移光州仙居令》(作者:华镇)

22、都人百万今谁在,惟有西湖似昔年——《出涌金门》(作者:陆游)

带百字的诗句大全

1、从容陟九层,指顾纷百态——《次韵和韩大资湖光亭对雪之什》(作者:邹浩)

2、人生无百年,外物安可迷——《愚溪》(作者:沈辽)

3、竟贻百代诮,家世随蹉跎——《刘荆州答》(作者:严羽)

4、畴昔黄齑曾百瓮,只今丹桂已双枝——《挽卢母黄太孺人》(作者:刘克庄)

5、仰公早展经纶志,百辟方今待允厘——《将出蜀次仲庶送行诗韵叙别》(作者:范纯仁)

6、问我此身何所归,笑指浮休百年宅——《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作者:苏轼)

7、百川有源,众条有柯——《谱乐歌》(作者:赵由济)

8、忽闻师唱报恩曲,百草千花特地春——《和定慧超胜长老寄谢紫衣颂三首 其三》(作者:陈襄)

9、平生傲忧患,久矣恬百怪——《十月二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作者:苏轼)

10、 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鹧鸪天》(作者:陈允平)

11、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作者:刘禹锡)

12、百世人参杜陵句,一灯晚得后山传——《读后山诗》(作者:陈必复)

13、 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苏幕遮》(作者:赵文)

14、酒价在逐秋风高,一倒百壶诗正豪——《送致政郏丈赴张杭州西湖之约》(作者:陈瓘)

15、平生痴绝百无忧,党友相嘲顾虎头——《解嘲 其一》(作者:李彭)

16、卧橹无声百丈斜,牵夫匍匐入芦花——《即事六绝 其一》(作者:邓深)

17、 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念奴娇》(作者:吴儆)

18、一句了然超百亿,如如不动纤毫力——《证道歌 其二五○》(作者:释印肃)

19、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别梅》(作者:张耒)

20、飞帘初遣雨师回,独上江城百尺台——《次韵关子容晚霁 其二》(作者:释道潜)

21、威显三直神,肸蠁百世祀——《同朱山长游江郎》(作者:柴元彪)

22、正月复二月,百年如一年——《新岁书怀四首 其四》(作者:戴复古)

带百字的诗句有哪些

1、过从无百步,清话绻论语——《答田耕叟》(作者:郑会)

2、父祖松楸三世冢,弟兄桑梓百年居——《谒江华曾百里 其二》(作者:刘过)

3、钩百劳筋败,朝三怒气粗——《主荐后喧讼不已》(作者:宋庠)

4、扰扰百年间,谁能得此乐——《闲居遣怀三首 其三》(作者:俞德邻)

5、寒葅百瓮未渠尽,犹得余生见昏觐——《遭风祷神林浦》(作者:李彭)

6、五穷逐不去,百拙巧难分——《泣姜贫乐谢长兴长赵可斋 其二》(作者:释居简)

7、大叫出银罂,邂逅聚百族——《送别姚国博知处州分韵得绿字》(作者:林光朝)

8、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奉和夏日游山应制》(作者:蔡文恭)

9、不愿腰纒十万上扬州,安用呼卢百万供一掷——《读钱神论偶成》(作者:张扩)

10、但要时逢好事人,恰有青铜满三百——《读钱神论偶成》(作者:张扩)

11、小谢殊未来,我觉百里遥——《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作者:黄庭坚)

12、老夫粥后惟耽睡,灰暖香浓百念消——《返魂梅次苏藉韵 其三》(作者:陈克)

13、高楼直上百余尺,今日为君南望长——《送别》(作者:贾岛)

14、离四句,绝百非,老僧爱瞋不爱喜——《偈颂三十六首 其一二》(作者:释如珙)

15、姓名虽在百花上,终不敢为天下先——《今岁兰柳相先梅最后 其二》(作者:释居简)

16、 吟啸百年翁——《木兰花慢》(作者:张炎)

17、百万王师下日边,将军雄略可图全——《李节度平虏诗》(作者:殷尧藩)

18、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石咏》(作者:梅尧臣)

19、虽云一百年,岂满三万日——《诗三百三首 一四六》(作者:寒山)

20、天光云影碧相涵,百顷玻璃一望间——《小金山》(作者:胡朝颖)

21、百骸与九藏,假合以成兹——《次韵和渊明形影神三首 形赠影》(作者:李纲)

22、几百熊罴怀旧爱,哭声应过甬东桥——《哭曾四丈供备》(作者:强至)

带百字的古诗大全

1、起步寒梢百尺长,骤惊触目尽琳琅——《梅花绝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 其一》(作者:赵蕃)

2、不应斗酒钱三百,犹惜春衣耐独醒——《闲居十首 其八》(作者:陈造)

3、以伋三寸舌,抗兹百万军——《留侯》(作者:刘敞)

4、我穷到骨累百指,黎藿并日一发气——《癸未冬至后与妻对酌偶醉遂赋》(作者:陈着)

5、我衰于世百无用,十年不趁含元朝——《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作者:陆游)

6、九迁行辈青云满,百谪形骸白发多——《上林内翰二首 其二》(作者:毛滂)

7、伯牙之珍,百世知音——《薛道祖秘阁诗帖赞》(作者:岳珂)

8、紫宸朝退晓光寒,百吏奔曹一吏闲——《直庐闲赋 其二》(作者:程珌)

9、老矣百念疎,但欲斯境熟——《静江归舟中读书》(作者:张栻)

10、千里惨舒都在手,百城趋禀孰为才——《留别张枢言龙图二首 其二》(作者:韦骧)

11、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新乐府 红线毯 忧蚕桑之费也》(作者:白居易)

12、一堤杨柳青丝软,百顷芙蕖锦障开——《湖亭》(作者:释文珦)

13、何须肱九折,始见金百炼——《穷腊有怀》(作者:吕本中)

14、儋耳百年经僻陋,眉山二老继驱除——《句》(作者:张庭坚)

15、筵开百僚(《广卓异记》作「壶」)饯,诏许二疏归——《送贺秘监归会稽诗》(作者:李适之)

16、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感春 其三》(作者:李复)

17、火焚马蹴百战场,尽是旧时歌舞处——《和陈器之诗四首 吊连昌》(作者:张耒)

18、千珠翠飐圆荷雨,百和交销宝篆香——《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作者:韩宗道)

19、重携九节筇,上尽百结线——《九月六日泛舟航村而舟人不审误抵道场之麓越二日登焉因过何山谩赋一首》(作者:王阮)

20、百尺水晶帘不卷,数峰巫峡雨长飞——《题滴水岩》(作者:常传正)

21、百年如大梦,梦中谁到老——《百年 其一》(作者:释文珦)

22、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 五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作者:方回)

含有百字的诗句100句

1、正缘好语遥推借,跋扈犹能特百夫——《览邵美中拟试赋出诗三十韵纪之邵有诗谢复次其韵》(作者:刘弇)

2、琼林诏饯衣冠盛,岂止都门百两车——《恭和御制赐太师致仕文彦博七言四韵诗一首》(作者:苏颂)

3、相逢千里客,共醉百花春——《和易秀才春日见寄》(作者:李中)

4、大屋起道傍,百鬼阚其室——《杂兴五首 其四》(作者:陆游)

5、高人百尺楼,万里对天宇——《和刘过夏虫五咏 蚓》(作者:孙应时)

6、百不如人且罢休,又携书册上孤舟——《报具阙》(作者:方岳)

7、甘陵兵乱百物灰,火光属天声如雷——《甘陵乱》(作者:梅尧臣)

8、山势百里见,新亭压其巅——《会峰亭》(作者:欧阳修)

9、人生天地中,长短百年间——《杂诗》(作者:周密)

10、未知百年后,奄忽何时还——《杂诗》(作者:周密)

11、非但吾言逼,正尔百忧似——《忆江南赠通叟年兄》(作者:晁说之)

12、风韵能令百果低,难将卢橘斗新奇——《和赵南塘离支五绝 其五》(作者:刘克庄)

13、纷然万瓦垂组练,忽变百里吹尘埃——《苦雨》(作者:刘敞)

14、和篇应与花俱到,换得骊龙百斛珠——《景德观陈道士圃多菊觅其种栽并寄以诗》(作者:方一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