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行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行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0 14:14:4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行字的诗句,带行字的古诗,关于行的诗句

关于行的诗句100首

1、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折杨柳》(作者:许志仁)

2、料想还家后,休吟行路难——《残秋送友》(作者:方干)

3、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饮酒》(作者:李贺)

4、空阔长江碍铁围,高低行树倚岩扉——《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赋得扉字韵寺临蜀江内有碧涧穿注两廊又有龙女洞能兴云雨诗中喷字以平声韵》(作者:元稹)

5、暂从簿领陪卿月,行握兰荃应列星——《送滕彦道除太府寺簿归吴门需次》(作者:李洪)

6、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 送次中谏议》(作者:秦观)

7、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 送次中谏议》(作者:秦观)

8、不行喝,不行棒——《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作者:释子益)

9、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得自如——《和赵茂州即事六首 其四》(作者:郭印)

10、此行不负寻诗眼,队队云山拥画屏——《丁丑岁中秋日劭农于城南得五绝句 其一》(作者:史弥宁)

11、今日蓬莱于役处,却疑身在故乡行——《闻潮》(作者:韦骧)

12、满岸风光连别浦,两行烟柳送归舟——《离京师》(作者:吕颐浩)

13、独行总是同行处,剩得长年剩得吁——《感旧》(作者:陈藻)

14、寒食江村旧行路,道旁相吊总悲哀——《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作者:陆文圭)

15、吟行牛渚裁佳句,坐对鸡窗嗜古文——《诸友乘兴拉谒吴朝宗因次韵》(作者:欧阳澈)

16、老夫不晓人间事,行遍西园看橘花——《偶题》(作者:连文凤)

17、寺纔三二里,曳杖且徐行——《过宝云寺访密师》(作者:赵汝鐩)

18、玄晏欣然托序行,缊袍被衮岂非荣——《东涧为余序后稿余以国帖唐碑古壶润笔反成□桃抛引小诗谢之》(作者:刘克庄)

19、一心收桑榆,戎行瞻黼黻——《奉寄文丞相》(作者:蔡郁)

20、卧听泉声似雨声,直愁泥滑马难行——《宿天台石桥 其一》(作者:林季仲)

21、护戒独持螺画行,翻经时作鹿轮书——《赠觉僧首 其一》(作者:葛胜仲)

22、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作者:许浑)

带行字的诗句大全

1、泥泞行良苦,青山且眼前——《重到地藏院》(作者:严粲)

2、行年过二十,不可恃青春——《寿暹侄》(作者:苏泂)

3、少从黑虎谷中行,晚得于菟玉琢成——《送黄真护道人住茅山赠以小黑玉虎》(作者:楼钥)

4、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折杨柳》(作者:翁绶)

5、恩波行处足,威誉向来传——《上辛安抚二十韵》(作者:许及之)

6、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作者:李白)

7、吴江枫落曾四愁,行行重到江东州——《次韵徐运使送行》(作者:赵蕃)

8、 携筇独自行——《菩萨蛮》(作者:张孝祥)

9、山色吴门少,行人爱此游——《虎丘》(作者:释永颐)

10、尺素杂行草,往檄江梅春——《闭户》(作者:陆游)

11、行人莫问僧年纪,岭上乔松是手栽——《万松岭老僧》(作者:邵棠)

12、嗟我老于行,东西足悲辛——《别真直院西山》(作者:汪莘)

13、如孤云行空,如寒月即水——《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七》(作者:释广闻)

14、藉草与行莎,相看日未斜——《秋晚同友人闲步》(作者:薛莹)

15、怒吹不待族,赤日行火伞——《社日以旱蔬食》(作者:方岳)

16、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异鹊》(作者:苏轼)

17、况写佳士照,又不比行路——《赠传神庄士仪》(作者:王迈)

18、长枪大剑遮行路,后虎前貔拥使旌——《阅军致语口号》(作者:王庭珪)

19、行人不敢折,守吏严呵嗔——《隋堤草》(作者:曹勋)

20、行雨欲随车,望岩非化石——《缑山子晋祠 少姨庙》(作者:梅尧臣)

21、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徐鳬岛》(作者:王时会)

22、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出游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带行字的诗句有哪些

1、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小憩二龙争珠盖两长岭夹一圜峰故名自此出官路入山路云》(作者:杨万里)

2、萧条身世聊安分,迂阔行藏懒徇人——《次韵安礼见寄》(作者:杨时)

3、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南华山》(作者:文天祥)

4、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南华山》(作者:文天祥)

5、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作者:李颀)

6、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题天回驿》(作者:蜀太妃徐氏)

7、因行掉臂,南州北州——《超禅人持钵》(作者:释崇岳)

8、路长念行迟,家远情难忘——《早发京口舟中》(作者:华镇)

9、意行舍北三叉路,闲看桥西一片秋——《舍北行饭书触目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10、湖岸人家榆柳行,风飐低昂似迎客——《永丰行》(作者:韩元吉)

11、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卜算子》(作者:王观)

12、 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南歌子》(作者:辛弃疾)

13、游子行行归计晚,庾心一寸奈愁何——《祗役邻郡道中晓发》(作者:宋祁)

14、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耶溪书怀寄刘长卿员外》(作者:秦系)

15、阴山闻鬼哭,征人昼夜行——《书事》(作者:周绪)

16、万里沙漠行,长征犯三伏——《悯雨叹》(作者:周紫芝)

17、东行犯日忌,束缚非其罪——《藏之和予虾蟆短调再作之因以策事》(作者:洪刍)

18、暂时洒扫宽行役,终夕崎岖入梦魂——《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二首 其一》(作者:苏辙)

19、阊阖祥光起,班行好语催——《春景 阊阖开黄道》(作者:刘辰翁)

20、东西行白日,南北验清台——《春景 阊阖开黄道》(作者:刘辰翁)

21、休说遗编行者几,至竟终须合天理——《杂曲歌辞 行路难五首 二》(作者:僧贯休)

22、行路难,行路难,不在羊肠里——《杂曲歌辞 行路难五首 二》(作者:僧贯休)

带行字的古诗大全

1、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短歌以记之》(作者:陆游)

2、阅世行将老斲轮,那能不朽见仍云——《次韵郭右曹》(作者:黄庭坚)

3、士民留我住,强作少陵行——《顺阳 其二》(作者:张舜民)

4、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戏咏榆荚》(作者:施肩吾)

5、君知云山云山亦知君,是之谓行其庭不见其人——《赠云山逸人刘巨川瞽而谈命》(作者:家铉翁)

6、情知晓月淡,意欲照人行——《早行见萤》(作者:杨万里)

7、灯前薄飰陈盐虀,带睡强出行江堤——《马上》(作者:陆游)

8、苍皮翠荚啄鲜香,树外行人何时歇——《山友辞 泥滑滑》(作者:王质)

9、呼童取斧开蒙密,一使行人心目清——《过黄石驿十许里严石间悬瀑潨射声隐然真小三峡也命仆夫剪剔翳荟为行者清心骇目之观戏成两绝 其一》(作者:李纲)

10、龚夬坐何罪,持扇行觅钱——《拟咏贫士七首 其七》(作者:方回)

11、畏风垂首立,临水侧身行——《和司马君实游喷玉潭》(作者:范镇)

12、野圃无人到,秋风共子行——《同曼叔化光游卞氏园》(作者:韩维)

13、天寒远挂一行雁,三十六峰生玉壶——《雪中六解 其四》(作者:姜夔)

14、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一》(作者:刘禹锡)

15、我行逢日暮,弭棹独维舟——《入蜀秋夜宿江渚》(作者:陈子良)

16、从今湖海须行徧,眼法虽亲要看多——《送朱相士朱文昭族孙云得刘碧云相法》(作者:叶适)

17、送春杯酒侵行色,上峡家山慰客情——《送喻迪孺郎中知遂宁府》(作者:张广)

18、卷舌堕谗谀,惊波息行潦——《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东郭居》(作者:李绅)

19、行云流水去仍还,多费清游少费闲——《唐人刘长卿送彻上人归越云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身随弊履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独向青山依树下空留明月在人间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水苍苍但闲关洪义二上人请次韵归山阴》(作者:释居简)

20、我行旬月当重到,要见梅花出树林——《步北园示沈四弟》(作者:赵蕃)

21、 歌声缓,行云歇——《满江红》(作者:管鉴)

22、破尘归骑速,横日雁行高——《题燕邸洋川公养浩堂画二首 其一》(作者:黄庭坚)

含有行字的诗句100句

1、舟行将一月,恨速不恨迟——《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其八》(作者:杨万里)

2、鸣禽交应杵臼声,驯鹿见人行复止——《奉和运判吴翼道留题石室》(作者:郭祥正)

3、智若禹行水,道如丁解牛——《题酒家壁》(作者:陆游)

4、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看石楠花》(作者:王建)

5、渔樵欲争席,鸥鸟行相亲——《题李粹伯晦庵》(作者:曾协)

6、谁与铭泉壤,临文泪数行——《读许太史祭黄长睿文》(作者:翁挺)

7、老僧头拥雪,领客下阶行——《游圆通寺 其五》(作者:马仲珍)

8、驺鸣行人驻,倏若流风驰——《咏史》(作者:徐铉)

9、行天雁向寒烟没,倚槛人将清泪流——《晚楼凝思》(作者:张玉娘)

10、吾行亦朝夕,未拟问功裘——《次韵君表送仲弓回有作》(作者:邹浩)

11、如非行迈谋,自宜道路修——《咏古诗十二首 其一○》(作者:刘敞)

12、同舍布路归,禁扃断人行——《馆宿》(作者:孔武仲)

13、长堤缭绕人行外,古木槎牙鸟宿边——《堤上》(作者:吕本中)

14、鴈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送人南游》(作者:郑巢)

15、 不怕金吾禁行——《太常引》(作者:刘辰翁)

16、养成谷口名,行见青藜杖——《奉酬山甫》(作者: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