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末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末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0 14:14:1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末字的诗句,带末字的古诗,关于末的诗句

关于末的诗句100首

1、』张寿镛《张拾遗外纪》中云:『董竹史先生庆酉辑《四明诗干》三卷,录拾遗诗《古意二首》,《哭玄英方干先生诗》一首,末载《三台诗录》语——《宫词二首 二》(作者:孙合)

2、云中玉磬无时响,木末金灯永夜明——《方广寺》(作者:释智愚)

3、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陆山人画水》(作者:方干)

4、末上风光惊老眼,斩新香韵恼骚人——《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其一》(作者:葛立方)

5、白云无根起天末,一身万事同悠悠——《九龄行》(作者:曾澈)

6、独探圣言求实用,岂同末俗为名高——《送王敬岩江东都宪 其三》(作者:何基)

7、生死到头来,请问末后句——《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作者:张元干)

8、千山忽暗雨来时,天末浓云送落晖——《跋江天暮雨图》(作者:张元干)

9、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八哀诗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作者:杜甫)

10、 末后句、岩头曾道——《贺新郎》(作者:刘克庄)

11、出乘气末羣阴乱,归抱精风万物安——《冬晴酿霜雪不成》(作者:曾丰)

12、凉飙起木末,尊酒聊独开——《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其九》(作者:俞德邻)

13、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滕王阁》(作者:苏辙)

14、不在宾阶末,何由接上台——《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作者:卢士政)

15、风淫为末疾,能败股与肱——《食蟹》(作者:张耒)

16、素馨间末利,木犀和玉簪——《四花》(作者:范成大)

17、忘本以竞末,今古空劳神——《述韩柳诗》(作者:释智圆)

18、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寄劝俗兄弟二首 二》(作者:法照)

19、末途御魑魅,鸢堕隔生还——《赭山承庆报慈禅院刘希范资政坟寺张参预为神道碑》(作者:葛胜仲)

20、端能佐经费,农末深相须——《寿湖南管仓五首 其二》(作者:廖行之)

21、星汉末斜钧乐阕,君王宣示万年杯——《恭和御制上元观灯》(作者:王安礼)

22、棋枰几胜负,只看末一着——《示沈道人》(作者:仇远)

带末字的诗句大全

1、)(按:诗末原署「咸亨三年十一月八日」——《五言过楼岩寺》(作者:高宗皇帝李治)

2、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张安道见示近诗》(作者:苏轼)

3、愿假舟航末(一作「木」),彼岸谁云广?(见同书卷三《敬塔部》——《颂六十二首 二》(作者:道世)

4、此砚初来众砚疑,厕居末品真可惜——《以古画观音易眉子石砚歌》(作者:李廌)

5、富贵在公真末事,谁云缘此故南来——《谒寇忠愍祠堂六首 其四》(作者:李纲)

6、不能木末搴朝露,争免篱边嗅晚香——《夏芙蓉 其二》(作者:虞俦)

7、驱车振末俗,雅意先文盟——《寿章漕》(作者:度正)

8、北海楼前千里静,南山天末四时青——《次韵郡斋偶成》(作者:赵抃)

9、末学纷纷只是夸,孔颜门户本无遮——《送商霖兼简共叔》(作者:许景衡)

10、惆怅烟波末,佳期在碧霄——《早发东阳》(作者:钱起)

11、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壊欲横流——《溪上作二首 其一》(作者:陆游)

12、萱堂幸继芝兰末,仰祝百千龟鹤龄——《侄寿叔祖》(作者:洪咨夔)

13、雅志在东山,本末固不渝——《题官使赵枢密独往亭》(作者:吕本中)

14、水中木末眩骚人,拒霜宜霜名字新——《和易岩兄芙蓉吟》(作者:王柏)

15、旧时灯火不知年,托意篇章末世传——《托意》(作者:甘泳)

16、独在西峯末,怜君和气多——《酬刘书记见赠》(作者:李山甫)

17、又诗末注曰:「见《泉州府志》」——《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作者:宣宗皇帝李忱)

18、秘书茂松意,溟涨本末浅——《八哀诗 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作者:杜甫)

19、故人天末有书来,不寄绨袍寄絺绤——《谢陈尉宏父惠潮阳蕉丝碑刻因求宿诺韩文》(作者:王迈)

20、 青山外,断霞末——《贺新郎》(作者:魏了翁)

21、耳目殊未远,本末犹可详——《送吴龙图归阙》(作者:吕陶)

22、雷音一振绝微言,末学方知祖道尊——《熙宁七年八月望日自杭之宋过永乐院观承天佛日广慧洎永乐四老上堂因而留题》(作者:陈襄)

带末字的诗句有哪些

1、木末端来就词客,墙头应是误行郎——《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 其一》(作者:项安世)

2、未甘末俗成虚老,却笑劳生漫逐群——《步韵奉酬林郡守二首 其二》(作者:阳孝本)

3、末后一句子,佛眼莫能窥——《偈六首 其三》(作者:释慧懃)

4、宾起舞,君欣欣,何人末至居客右,西郭之一儒迂且贫——《悲来行哭石起职方》(作者:晁补之)

5、懿哉君斯言,可折末俗醒——《题全氏三桂堂》(作者:真德秀)

6、 画船珠箔,苹末水风凉,随柳岸,楚台人,景与人俱好——《蓦山溪》(作者:葛胜仲)

7、大荒孟冬月,末旬高舂时——《地动联句》(作者:苏舜元)

8、人里封胡羯末,诗中沈谢曹刘——《戏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兰一盆并颂之三首 其二》(作者:赵蕃)

9、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容大师水陆升座说偈》(作者:释心月)

10、成都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作者:陆游)

11、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作者:皎然)

12、淮江且循常,约束备本末——《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作者:梅尧臣)

13、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云居寺孤桐》(作者:白居易)

14、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观七国吟》(作者:邵雍)

15、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柤——《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作者:梅尧臣)

16、一朵乌云起天末,倏忽长驱半天阔——《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写望》(作者:汪莘)

17、寒花最爱香来晚,倒蔗须教末见甜——《岁晚偶题》(作者:王迈)

18、 更参末后句如何,此事未能付——《好事近》(作者:刘辰翁)

19、少年醉眼傲王侯,末路悲歌夜饭牛——《信笔三首 其二》(作者:陆游)

20、水中兼木末,相拟有嘉花——《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作者:梅尧臣)

21、已是梁王不识真,末后殷勤付舍人——《宝志禅师梁天监中将入寂然一烛付后阁舍人吴庆庆以事闻帝叹曰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事嘱我乎颂》(作者:饶节)

22、)(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赠太子太傅胡公墓志》云胡宿之祖名徽,推其时,亦约为五代末人,疑即本诗作者——《题洪阳洞》(作者:胡徽)

带末字的古诗大全

1、快活快活真快活,虚空粉碎秋毫末——《快活歌 其一》(作者:白玉蟾)

2、因书天末心,系此双飞翼——《我思何所在》(作者:李羣玉)

3、髙堂老人八十一,不间衰微论末契——《送夏八赴南陵》(作者:沈辽)

4、)(〖1〗《南部新书》:「高骈在淮南,有贽歌者,末章云〖略〗——《贽高骈歌(题拟)》(作者:无名氏)

5、了知大末渊源在,功业皋夔付后昆——《挽徐次翁 其一》(作者:王洋)

6、就令□□□□□,末势犹足为迁彪——《天录研匜歌》(作者:沈遘)

7、 长啸望天末,馀响下云端——《水调歌头》(作者:侯置)

8、末世多滥奸,九重严大阍——《感兴三首 其二》(作者:苏舜钦)

9、唐末稍懈怠,尝值外使奔——《感兴三首 其二》(作者:苏舜钦)

10、木末鹧鸪相应鸣,路危笑我不能行——《出郭视田讼三绝 其二》(作者:王炎)

11、罗列众星依木末,安排流水落檐前——《夜题》(作者:释绍嵩)

12、关东多事日,天末未归心——《江行》(作者:郑谷)

13、所恨江南在天末,隔天鸿雁难同飞——《游杨氏园》(作者:王质)

14、孝经末后章,委曲陈情毕——《诗三百三首 一四六》(作者:寒山)

15、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苹末挹雄风——《题永睦县高斋》(作者:张嵲)

16、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病中放言五首 其一》(作者:韩元吉)

17、俸余强弩末,家事空囊涩——《廛居久不见山或劝作小楼以助登览又力不能办今年益衰此兴亦阑矣》(作者:范成大)

18、谁言今无返魂香,年年末上开孤芳——《重赋梅花》(作者:王铚)

19、天末惊风急,江湖野思长——《归雁》(作者:游酢)

20、忍视大法,陵夷末运——《赤眼禅师画像赞》(作者:释德洪)

21、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杨柳枝五首 一》(作者:牛峤)

22、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北征》(作者:杜甫)

含有末字的诗句100句

1、伊予病且老,末景如驹隙——《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作者:钱惟演)

2、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顺阳歌》(作者:刘禹锡)

3、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陪浙西王侍郎夜宴》(作者:章谒)

4、吾有末后着,待归要汝遵——《送杰侍者还乡》(作者:释昙华)

5、天末收行雨,林梢逼落晖——《同幕李彦中田子真为倡小醵出游二月社日登遐观呈二兄》(作者:曾丰)

6、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醉中出西门偶书》(作者:陆游)

7、峻峺门庭老末山,清风凛凛固难攀——《端大师》(作者:释法熏)

8、妄止似终末,悟来似初始——《答复礼禅师《真妄偈》(题拟) 二》(作者:宗密)

9、不向江南冰雪底,乃于毫末发春妍——《墨梅》(作者:释祖可)

10、灾虫夏末有,秋中灾害多——《六十甲子歌(题拟) 二十五》(作者:杜光庭)

11、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秋景 芙蓉红岸湿》(作者:刘辰翁)

12、好称良辰聊适意,莫因末路辄兴悲——《和陈泽民见寄三首 其三》(作者:吴芾)

13、(见宋赵与泌、黄岩孙纂《仙溪志》卷四,注出《艺文志》、《九国志》、《独〖疑有误〗实录》及《郡志》)(按:唐末诗人郑良士有子八人,皆善文学,时称郑家八虎,为作歌——《闽人为郑家八虎歌(题拟)》(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