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侍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侍的古诗有哪些)

2024-05-06 15:22:4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侍字的诗句,带侍字的古诗,关于侍的诗句

关于侍的诗句100首

1、侍立十余辈,玉女桃李容——《绍圣二年秋七月乙未夜梦游一胜处非平生所经行见一道士延余坐饮以醇酒酒酣道旧故恍然不知所以因而赋诗既觉漫不复记忆戏作五言以补之》(作者:洪朋)

2、刻意鸿都学,精心常侍曹——《伤杨元明都官》(作者:刘攽)

3、犹子试上庠,邂逅亦能侍——《探禹穴》(作者:邓深)

4、寝门如昨日,无复侍威颜——《恭进理宗皇帝挽词 其四》(作者:马廷鸾)

5、昔侍先师席,西轩笔研同——《陈橘山挽诗 其一》(作者:林希逸)

6、 水殿龙舟,忆侍瑶池宴——《点绛唇》(作者:舒づ)

7、某也多奇蹇,当年侍玉除——《和人见贻》(作者:曹勋)

8、陪侍经帏涉岁年,亦尝尚论鞠衣贤——《仲一以诗来用韵奉答 其一》(作者:陈傅良)

9、琼林侍游宴,金口独褒扬——《初出京过琼林苑》(作者:王禹偁)

10、他时迎侍还东州,约君过我松溪头——《送张升之四首 其四》(作者:项安世)

11、四时新景何人别,遥忆多情李侍郎——《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作者:白居易)

12、运斤肯试成风巧,当许抠衣侍燕闲——《再用前韵答继周丈二首 其一》(作者:王炎)

13、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送汪仲嘉待制奉祠归四明分韵得论字》(作者:范成大)

14、兰台侍从风流裔,合为行云赋此朝——《戏呈宋周士》(作者:强至)

15、伏承诸侍郎,顾念犹迍邅——《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作者:顾况)

16、雅望不应长揽辔,便须笔橐侍天庭——《福州会权府赵提刑致语口号》(作者:洪适)

17、汝家住近里仁坊,不恋妻儿恋侍旁——《赠刀镊王诚三首 其二》(作者:徐元杰)

18、忆昨桃包返故乡,意君束带侍明光——《寄和汤仲能》(作者:刘克庄)

19、文武从来资并用,酒余端有侍臣篇——《游玉津园赐皇太子以下官》(作者:宋孝宗)

20、一从长发离京城,侍父寒暄经万程——《候夜行师七唱》(作者:陈元光)

21、如流岁月几沾襟,侍立霜严剧苦心——《咏史 蜀先主 其八》(作者:陈普)

22、锦里追游贫莫厌,彩衣荣侍乐何如——《送廷珍殿丞兄通判阆州》(作者:范祖禹)

带侍字的诗句大全

1、清跸声中玉笋班,五云光里侍天颜——《赠合门潘舍人》(作者:徐珩)

2、玉压阑干日影长,云窗侍女昼焚香——《淳熙七年春帖子 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合六首 其五》(作者:崔敦诗)

3、 当年辍侍严宸——《望海潮》(作者:史浩)

4、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送吴谏议上饶州》(作者:王建)

5、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骢——《寿千奴监司》(作者:董天吉)

6、永抛丹桂辞京辇,深入青山侍板舆——《送贾注归蜀》(作者:魏野)

7、此路逍遥真有趣,他年侍从信为劳——《闻王侍郎请老》(作者:宋祁)

8、咄嗟事便办,侍御色不忙——《晁端州秀宴席》(作者:刘跂)

9、巍巍云阙此归觐,禁严侍从须邦彦——《送子骏朝议归阙》(作者:文彦博)

10、神霄宫里骖鸾侣,来侍长生大帝君——《春帖子 妃嫔合》(作者:王安中)

11、来侍君王看物华,紫微深处宴忠嘉——《侍宴池上》(作者:黄裳)

12、公家王母九十余,大父侍立垂白须——《世彩堂》(作者:朱震)

13、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送从兄别驾归蜀》(作者:许浑)

14、他时侍立坐边,往往呵佛骂祖——《寿宁宣老赞》(作者:李之仪)

15、拔擢由民伍,推迁侍帝旁——《进读唐鉴彻章谢恩唐律一首二十韵》(作者:刘克庄)

16、朱方藩牧寄非轻,故辍中朝近侍行——《送程给事知越州》(作者:吕嘉问)

17、犹作狂时语,邻家乞侍儿——《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王稚川行李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此他日醉时与叔原所咏因以为韵 其二》(作者:黄庭坚)

18、侍臣当献纳,那得到空山——《晚秋拾遗朱放访山居》(作者:秦系)

19、沉沉伴春梦,寂寂侍华堂——《帘》(作者:杜牧)

20、几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寄道士张明真》(作者:田况)

21、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作者:柳宗元)

22、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送迁客二首 一》(作者:于鹄)

带侍字的诗句有哪些

1、侍行游邓学,纔喜识荆州——《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三》(作者:范纯仁)

2、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句 其二六》(作者:苏轼)

3、赐膳中人送,余香侍女收——《晚秋西省寄上李韩二舍人》(作者:司空曙)

4、 常将机训付儿孙,取青行拥潘舆侍——《踏莎行》(作者:翁溪园)

5、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水调歌头》(作者:张孝祥)

6、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寄司勋卢员外》(作者:李颀)

7、圣父移居太母傍,銮舆躬侍袭龙香——《淳熙己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八》(作者:张镃)

8、相公如父子,侍讲是宗师——《饯周伯寿得枝字》(作者:项安世)

9、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得家书》(作者:杜甫)

10、闲居草木侍,虚室鬼神怜——《闻雨》(作者:张说)

11、夫拥侍臣櫜,儿乘刺史轺——《信安郡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孙觌)

12、天目侍郎今水镜,不妨长榜注官回——《送质甫侄铨集》(作者:刘克庄)

13、惟忧弃菅蒯,敢望侍帷幄——《纳凉联句》(作者:韩愈)

14、悔不侍宴时,一夕称千觞——《婕妤怨》(作者:陆游)

15、上林风暖脊令飞,玉带花骢侍燕归——《宁王进史图》(作者:陈克)

16、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送洛南李主簿》(作者:温庭筠)

17、山人乐此耳,寂寞谁侍侧——《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辄往从之公择有诗戏用其韵》(作者:苏轼)

18、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读守道诗》(作者:张耒)

19、山前山后花如锦,一朵红云侍辇游——《御宴蓬莱岛》(作者:汪元量)

20、侍讲鸾栖旧,端明棠荫存——《饯用晦侄南安令 其一》(作者:赵汝腾)

21、长乐花深春侍宴,重华香暖夕论诗——《由校中秘书授徽倅道出金陵投留守吴公琚》(作者:高似孙)

22、 明年亲侍辇舆行,未应肯记濡须好——《踏莎行》(作者:阮阅)

带侍字的古诗大全

1、应门侍坐走前后,翼翼想见名家规——《刘朝散长源淮夫刘先生彝之子孝弟有贤行年六十一且致仕侍其亲义兴为赋诗一首》(作者:程俱)

2、 明日满城传侍女——《天仙子》(作者:张元干)

3、天庭高议破羣奸,先帝曾将侍从班——《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 其一》(作者:冯山)

4、 难淹久,看诏催入侍,香案麒麟——《沁园春》(作者:姚勉)

5、食必列钟鼎,侍妾鸣珠玑——《三高祠咏古三首 其二》(作者:刘季孙)

6、伴宿双栖鹤,扶行一侍儿——《自题小草亭》(作者:白居易)

7、侍宴君归青琐阁,倦游身作白髯翁——《次韵和王舍人灯夕见寄》(作者:刘攽)

8、稚子笑翁簪柏叶,侍人讳老匣菱花——《发脱》(作者:刘克庄)

9、匪朝侍宴临雕槛,共看龙艘夺锦回——《从驾过金明池》(作者:韩琦)

10、室空无侍者,巾履唯挂壁——《赠江华长老》(作者:柳宗元)

11、要须媠服令侍旁,不用作赋回枯肠——《题陈季陵家巫山图一首》(作者:韩元吉)

12、江湖未敢生归兴,为恋车茵每侍行——《行河道中》(作者:强至)

13、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水龙吟》(作者:曹组)

14、金壶漏尽禁门开,飞燕昭阳侍寝回——《长门怨》(作者:李端)

15、入侍已成鸿鹄羽,退休俄值白鸡年——《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其四》(作者:史弥宁)

16、中秋过后纔十日,广寒侍人遭谴谪——《刘氏内政及二宠同孕》(作者:王迈)

17、况当枚马从容地,仍集班扬侍从贤——《禁林燕会之什》(作者:潘慎修)

18、侍儿犹扇枕,良药已停杯——《胡公郡君李氏挽词 其二》(作者:邹浩)

19、 归宠异,侍严近——《瑞鹤仙》(作者:王千秋)

20、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凉(一作「寒」)吹玉笙——《桂花曲》(作者:李德谷)

21、专城早应贤侯选,延阁荣联近侍班——《张徽猷挽诗二首 其二》(作者:汪藻)

22、今宵星汉共晶光,应笑罗敷嫁侍郎——《奉和七夕应令》(作者:徐铉)

含有侍字的诗句100句

1、天子不能烦侍从,可将吟咏报时康——《寄送许待制知越州》(作者:梅尧臣)

2、朝夕愿趋隅,稽首侍香案——《书隠和韵谢再答之》(作者:王柏)

3、东风初满殿前旗,环佩舂容侍燕时——《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其一》(作者:崔敦诗)

4、香林侍云门,阅十八寒暑——《送圆侍者》(作者:释月磵)

5、汝侍吾笔砚,我元无一语——《送圆侍者》(作者:释月磵)

6、侍婢艳倾城,焕若灵芝繁——《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作者:孔平仲)

7、侍立郎君清玉雪,赠行诗句妙风骚——《次韵新泸南张安抚送行》(作者:项安世)

8、绛帷久属宗师任,紫橐方参侍从臣——《代人作寿诗 其二》(作者:沈与求)

9、西槛新来玉宇风,侍臣茗椀得雍容——《端午帖子词 皇帝阁六首 其四》(作者:苏轼)

10、 会有葛公清侣,携上神仙官府,玉案侍前旒——《水调歌头》(作者:魏了翁)

11、侍帅太监眼非低,也爱州人为立牌——《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其五》(作者:曾丰)

12、半卸红绡出洞房,依稀侍辇幸温汤——《三迭 其五》(作者:刘克庄)

13、数年侍从立丹墀,掌诰长惭格调卑——《和安邑刘宰君见赠》(作者: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