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唳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唳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6 11:45:0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唳字的诗句,带唳字的古诗,关于唳的诗句

关于唳的诗句100首

1、红霓呈瑞色,白鹤唳嘉奇——《谒法门寺真身五十韵(伯三四四五)一首》(作者:佚名(伯二五五五)(五十九首))

2、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瞑见僧还——《游淮云寺》(作者:牟融)

3、唳鹤啼乌隔斗城,喈喈辛苦报朝缨——《僦庐僻远因畜鸣鸡为入谒之候岁久驯狎其信如一因成短咏》(作者:宋庠)

4、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清明行役过淀湖至吴》(作者:卫宗武)

5、残蝉犹啾啁,新鴈已嘹唳——《秋怀 其三》(作者:韩淲)

6、中宵孤鹤唳,片月映沧浪——《华亭百咏 谷水》(作者:许尚)

7、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送征鴈》(作者:钱起)

8、秋气只知双鹤唳,尘喧已去一牛鸣——《秋日与天章侍讲王原叔曾明仲正言余安道三学士集普光院》(作者:宋祁)

9、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月夕》(作者:陆游)

10、横江孤鹤一声唳,唤起乡心千万重——《记梦》(作者:华岳)

11、珠庭响清唳,胎仙舞祥云——《孤鹤行赠杨君》(作者:洪刍)

12、猿啼兮鹤唳,望美人兮天一隅——《山中忆鹤林 其四》(作者:白玉蟾)

13、胎化灵禽唳九天,雪毛丹顶两相鲜——《白鹤词 其一》(作者:宋徽宗)

14、三危露下闻清唳,九锁山中断俗缘——《奉寄沈公介石老仙》(作者:牟巘)

15、数行纵横洒天面,一声嘹唳悲秋客——《冥鸿辞》(作者:白玉蟾)

16、月白琴声朗,风清鹤唳频——《题冲真观》(作者:赵琥)

17、莫烦王旅追穷寇,鹤唳风声尽好音——《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其四》(作者:朱熹)

18、 横琴唳鹤,要携妻子老云间——《水调歌头》(作者:吕渭老)

19、独爱九皋嘹唳好,声声天地谓之清——《谢柳太博惠鹤》(作者:范仲淹)

20、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暂闻——《闻云中唳鹤》(作者:章孝标)

21、翩翻萦碧落,嘹唳入重云——《闻云中唳鹤》(作者:章孝标)

22、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鵁鶄》(作者:杜牧)

带唳字的诗句大全

1、素车白马人归后,鹤唳猿啼总些音——《挽何南坡 其三》(作者:王柏)

2、佩环寂寂中庭晓,时有胎禽唳九皋——《游大涤洞天》(作者:盖经)

3、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礼局致斋》(作者:宋祁)

4、一声唳清夜,霜月满疎林——《鹤》(作者:林尚仁)

5、鹤唳固有似,云何啄泥取蚯蚓——《即事戏作四首 其三》(作者:程俱)

6、聚蚊着瓯中,得听此鹤唳——《次韵尧明贡院诗》(作者:吕本中)

7、遥听鹤唳笑二陆,巢倾穴碎非为工——《朱氏天和堂》(作者:徐铎)

8、鴈声重嘹唳,莫是夜将阑——《月夜舟行晚发吕梁洪下近更余到双沟》(作者:汪梦斗)

9、老鹤唳风□□□——《长风吹海作寒雾,往往六月披重袍。仙鱼通印胜鸮炙,荔子丹艳疑蟠桃。 其二》(作者:郭祥正)

10、孤鹤唳残梦,惊猨啸薜萝——《送沈亚之尉南康》(作者:殷尧藩)

11、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闲居遣怀十首 一》(作者:姚合)

12、露草带云眠野鹿,风枝摇月唳幽禽——《僧房夜坐》(作者:叶茵)

13、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登南城》(作者:叶梦得)

14、戛然发长唳,清亮振虚谷——《独鹤》(作者:卫宗武)

15、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送僧在己归秀州》(作者:梅尧臣)

16、清唳九皋内,抗音薄层云——《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唳天》(作者:洪刍)

17、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水调歌头》(作者:朱熹)

18、明明潭底见行云,谩谩空中闻唳鹤——《送琳上人还杭》(作者:释道潜)

19、最是幽窗多感处,数声唳月雁南征——《七月望郡庠赋秋声诗且欲不犯题字及见所作良可发笑因赋二首示诸儿 其一》(作者:陈着)

20、岩花落处见朱顶,夜雨来时闻唳声——《石鹤》(作者:李翔)

21、鹤唳于天,鱼跃于渊——《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一四》(作者:释师范)

22、唳雪沧洲鴈,嘘云碧浪鲸——《泊黄茅潭》(作者:董嗣杲)

带唳字的诗句有哪些

1、云屏万迭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又渔社李先生宠以和篇复用韵 其二》(作者:杨冠卿)

2、五雷深锁玉清宫,白鹤呼风唳碧空——《曲肱诗 其四》(作者:白玉蟾)

3、九皋耸孤唳,羣仙翕清誉——《滕丞洎冲天观先以诗来次韵谢之》(作者:徐侨)

4、云翔嶂外缘文就,鹤唳天边为气成——《注葛仙公气诀赠友人》(作者:逸人不顾)

5、未暇冥搜清足吟,邻园老鹤传孤唳——《午阴坐清足轩》(作者:董嗣杲)

6、顾影正念群,一唳生湖滨——《湖山馆中酬谢士宜 其一》(作者:张埴)

7、 远雁不传家信,空能嘹唳人间——《朝中措》(作者:李之仪)

8、清唳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作者:林景熙)

9、健回追电马,清落唳霜鸿——《谢王景之用前韵见寄》(作者:陈着)

10、 那堪更被,征鸿嘹唳,绊惹离愁——《眼儿媚》(作者:赵长卿)

11、云飞笼晚树,鹤唳落残霞——《同舍弟游紫阳》(作者:陈芾)

12、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石竺山二十咏 其六》(作者:刘克庄)

13、窗外岂无猿鹤唳,檐前时有凤凰吟——《竹节亭》(作者:张璹)

14、皋鹤知秋意,唳风三四声——《湖上秋日》(作者:释智圆)

15、空见云生岫,时闻鹤唳天——《经兰亭故池联句》(作者:严维)

16、孤村夜静鸣归鹤,双岭云寒唳断猿——《绿珠井》(作者:邹浩)

17、绝壁苍藤无处问,时闻清唳掲云飞——《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七》(作者:王庭珪)

18、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叶适)

19、试问龟藏椟,何如鹤唳霄——《赠颜文昺子明用孙从之韵》(作者:赵蕃)

20、却算去里年,十听秋鸿唳——《天禧初侨寓安陆有宅一区尝于斋前手植橘树纔尺余许未几擢第随牒游方天圣庚午冬屏居畿邑守舍儿自安陆馈余丹橘一箧因曰此即斋前所植抚物怀旧凄然不平者久之因成感咏》(作者:宋庠)

21、隔城闻鹤唳,出户逐荧光——《夜行至白鹿泉上》(作者:陆游)

22、松巅老鹤应相识,时唳和风下钓台——《钓台怀古》(作者:田锡)

带唳字的古诗大全

1、清唳孤吟声相交,月轮下射空洞响,丝篁成韵风萧萧——《将归山招冰僧》(作者:卢仝)

2、鸿归燕去伤秋老,鹤唳猿啼觉夜分——《对月 其二》(作者:白玉蟾)

3、齐公生人表,逈天闻鹤唳——《五君咏五首 魏齐公元忠》(作者:张说)

4、霜空孤鹤唳,云洞老龙吟——《侄孙昺以东野农歌一编来细读足以起予七言有汲水灌花私雨露临池迭石幻溪山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柰俗何似此两联皆自出新意自可传世然言语之工又未足多其体格纯正气象和平为可喜余非谀言自有识者因题其卷末以归之》(作者:戴复古)

5、嗈嗈新雁唳南云,片片亭梧红满地——《偈》(作者:释法灯)

6、一声嘹唳九皋禽,换骨轻清岁月深——《白鹤词 其七》(作者:宋徽宗)

7、北山有野鹤,长唳声闻天——《寄道友》(作者:卫宗武)

8、 仙鹤唳,玉芝生——《鹧鸪天》(作者:晁端礼)

9、泣露白猿携子去,唳风玄鹤-1175-傍人归——《简寂观》(作者:秦韬玉)

10、清唳九皋天听在,也知雅意笑鹈梁——《再和招鹤 其三》(作者:魏了翁)

11、清唳返华表,感时懐鳯麟——《投后村先生刘尚书》(作者:蒲寿宬)

12、莎径荒寒闻鹤唳,竹丛摇落见渔舟——《题李竹隠山斋》(作者:陈纪)

13、旧巢离海树,清唳入吴天——《和梅挚北池十咏 其九》(作者:蒋堂)

14、喜涉鲸波返江国,便思鹤唳买河船——《南徐买舟将归》(作者:卫宗武)

15、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病中对病鹤》(作者:白居易)

16、夷犹画鹢来天外,嘹唳惊鸿入镜中——《和尧夫思湖上秋时见寄》(作者:韩维)

17、华亭鹤唳欲听不可得,单豹遇虎所养安得全——《饮酒乐》(作者:黎廷瑞)

18、独鹤唳空谷,哀笳奏重城——《送宝觉大师怀义还湖南》(作者:郭祥正)

19、湘渚雪晴弧鹤唳,锦江云尽一峰青——《赠刘郎中》(作者:李郢)

20、夜月芦花无认处,惟闻嘹唳数声秋——《白雁》(作者:黄庚)

21、幼度提晋师,胡卒惊鹤唳——《八公山(嘉庆志按《江南通志》引《纲目集览》云:「山在寿春者,淮南王与八公憇处;在巢县者,王遇八公处。」《方舆胜览》以为晋败苻坚处,非是。)》(作者:吴资)

22、唳鹤啼猿怨满怀,烟葵露槿泪盈腮——《嘉定甲申闰月五日闻皇帝升遐》(作者:白玉蟾)

含有唳字的诗句100句

1、性成孤僻爱清山,鹤唳云霄意自闲——《缘识 其四二》(作者:宋太宗)

2、病鹤尚能孤唳,冻萤相守残编——《试笔六言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3、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鸣皋》(作者:林逋)

4、 忆山中、松寒露冷,猿啼鹤唳——《贺新郎》(作者:葛长庚)

5、鹤唳蒹葭晓,中流见楚城——《送永阳崔明府》(作者:卢纶)

6、角断钟残月尚明,谁家霜鹤唳苹汀——《秋晓闻鹤唳》(作者:李龏)

7、戏鹤唳且闲,断云轻不卷——《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东山便为首句》(作者:戴叔伦)

8、芸夫望望瞻云汉,镯鹤声声唳碧天——《仲秋苦热半格一首》(作者:苏籀)

9、曙光鸡未报,嘹唳两三鸿——《冬夜》(作者:贾岛)

10、 此片丹心,几风声鹤唳——《醉蓬莱》(作者:赵老)

11、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池鹤二首 一》(作者:白居易)

12、此时闻鹤唳,无复畏官军——《过淝口二首 其一》(作者:宋祁)

13、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次韵连伯正见赠》(作者: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