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旌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旌的古诗有哪些)
带旌字的诗句,带旌字的古诗,关于旌的诗句
关于旌的诗句100首
1、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作者:崔日用)
2、身虽同脱鞅,心亦类摇旌——《和刘著作伟明贡院即事韵》(作者:慕容彦逢)
3、南极祝融炎剑戟,东方太皥却旌旄——《谒岳庙》(作者:晁说之)
4、韵语联翩到浚旌,楚珩非重夜光轻——《再次韵四首 其四》(作者:陈造)
5、黄公垆下叹,旌斾国东门——《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作者:武元衡)
6、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奉和相公发益昌》(作者:岑参)
7、十年旌旗中,未得洗兵马——《寄题安福凤林桥》(作者:王洋)
8、旌戟俨成行,鸡人传发煦——《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作者:储光羲)
9、下客拳拳唯慕谊,欲违旌戟更徘徊——《留别张枢言龙图二首 其二》(作者:韦骧)
10、将相旌遗烈,松筠鉴后雕——《景灵宫》(作者:杨杰)
11、貂蝉临野水,旌斾引春风——《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作者:戴叔伦)
12、留饯飞旌驻,离亭草色间——《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作者:皎然)
13、 飘洒元戎小队,玉妆旌旆归来——《朝中措》(作者:侯置)
14、鼓角自严寒海月,旌旗不动湿江云——《赠杭州严史君》(作者:章孝标)
15、去国箫笳远,迎风旌旐飞——《太傅李康靖公挽歌三首 其二》(作者:韩维)
16、今焉裂地为专城,独当一面行双旌——《送袁和叔尉江阴》(作者:楼钥)
17、魌头直指西州路,猎猎秋风载一旌——《越国郑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孙觌)
18、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送高三十五书记》(作者:杜甫)
19、卤簿蒙寒雨,铭旌扬晓风——《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二》(作者:王禹偁)
20、迭鼓摇边吹,连旌暗朔云——《奉和御制平胡》(作者:韩休)
21、旌阳拔宅想亦在,千年万岁都洪蒙——《天屋歌为卢洪赋》(作者:赵希{木路})
22、羽盖霓旌入绛霄,偃松长向古坛朝——《洞庭题咏十一首 仙坛观》(作者:王阮)
带旌字的诗句大全
1、挽铎春风咽,铭旌夕照低——《挽余丞相 其二》(作者:虞俦)
2、一举旌旗到三吴,全军接上甘泉书——《送举人》(作者:徐璋)
3、留得广平春却否,传闻已有玺书旌——《陪宋侯赵倅过仓部弟家园宾主有诗次韵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4、我初入境重伤怀,空有山川照旌节——《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湖南界有感》(作者:李纲)
5、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鄜畤李相公》(作者:黄滔)
6、骑吹凌霜发,旌旗夹路陈——《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三》(作者:王维)
7、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杂曲歌辞 杨柳枝 五》(作者:薛能)
8、门闾旌表芝兰贵,科第联芳桂籍香——《题徐氏金湖书院》(作者:杨征)
9、好将姓字闻朝着,旌市居为孝弟村——《赠汪孝子 其二》(作者:孟益)
10、五云宫阙拥霓旌,子夜誊章扣玉清——《道宫夜醮》(作者:潘玙)
11、长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马列旌旄——《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作者:苏辙)
12、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作者:张九龄)
13、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二》(作者:赵嘏)
14、旌阳峰下水成渊,可约鳬鸥共一川——《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 其一》(作者:王炎)
15、惊闻一麾出燕山,旆旌遽下云汉间——《故人来自舂陵出示初寮翰墨感时怀旧辄为长句》(作者:吴可)
16、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上知府寇相公》(作者:魏野)
17、剑履三台亚,旌旄十国连——《荆南帅姚参政挽诗 其二》(作者:项安世)
18、陌上弓刀拥寓公,水边旌斾卷秋风——《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作者:陆游)
19、 旌旗十里小队,拟约醮坛仙——《水调歌头》(作者:魏了翁)
20、凤剎侵云半,虹旌倚日边——《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作者:宋之问)
21、道逢王子乔,手曳芙蓉旌——《游仙》(作者:詹琦)
22、旌节随边草,关山见戍楼——《奉送崔侍御和蕃》(作者:耿湋)
带旌字的诗句有哪些
1、绛节霓旌何处,松庭玉座萧然——《和子瞻西太一宫祠二首 其一》(作者:张耒)
2、扁舟容与小房栊,摇扬帘旌蜀锦红——《伏读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舫斋》(作者:朱熹)
3、旌旗北伐心徒在,香火西清梦已非——《程枢密父待制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项安世)
4、 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水龙吟》(作者:李纲)
5、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作者:齐己)
6、玉几言犹在,霓旌去不还——《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五》(作者:朱长文)
7、交游半世今零落,忍望铭旌泪墨新——《挽陈宣教直中》(作者:廖行之)
8、五色戎旌百万鞍,徒夸龙虎统兵官——《次徐相公韵十首 刘锜》(作者:释行海)
9、 绛节霓旌——《减字木兰花》(作者:李纲)
10、黄埃游辇毂,翳日冷旌旗——《湘妃怨》(作者:郑樵)
11、已愧双旌古晋陵,更堪一节古羊城——《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作者:杨万里)
12、道傍禾忝穗交垂,旌旆纷纷曳彩霓——《入河中府》(作者:范纯仁)
13、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游景仁东园》(作者:苏辙)
14、都门祖帐人多羡,袅袅春风动斾旌——《送知府提举出守虢略》(作者:李光)
15、好是东郊元佑寺,两年千骑驻旌旗——《太守劝耕别驾有诗子弟宾客皆和》(作者:释居简)
16、边声入鼓吹,霜气下旌竿——《塞外三首 三》(作者:郑愔)
17、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作者:牟巘)
18、都门供帐记当年,十里旌旗暗画船——《谢王侍郎寄东仓祖送图二首 其一》(作者:周紫芝)
19、云翻箫管相随去,星触旌幢各自流——《忆仙谣》(作者:沈彬)
20、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关山月》(作者:张籍)
21、 前旌举,天回洛水,路转崧峰——《虞神歌》(作者:范祖禹)
22、 展旌旗——《六州歌头》(作者:汪元量)
带旌字的古诗大全
1、衰年失良友,行泣望铭旌——《孙曼叔挽词三首 其三》(作者:韩维)
2、兰旌桂棹去夷犹,醉吟烂赏湖山色——《次韵刘省元希范题孙伯温舫斋》(作者:吕颐浩)
3、亭午百吏散,永日垂帘旌——《弦歌堂》(作者:王洋)
4、长淮千里拥双旌,揽辔曾闻志已清——《沈大虚以丁求安韵寄两篇次韵》(作者:王洋)
5、星屏尘埃合,铭旌道路长——《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其二》(作者:黄公度)
6、双旌未逐诏书还,放适何妨且谢安——《和赵忠州园亭落成宴客三首 自为堂》(作者:陈文蔚)
7、闻道江头消息好,玉旌瑶帜满楼船——《次韵温其雪》(作者:刘子翚)
8、猎猎霜郊路,铭旌卷朔风——《崇仁县君魏氏挽词 其二》(作者:邹浩)
9、 向西风回首,双旌缥缈,从天下、招琴鹤——《水龙吟》(作者:陈着)
10、我昔卜隠大面山,招旌驱人难得闲——《碧云程道士自清江相过示以玉渊刘清叔诗借韵同赋》(作者:程公许)
11、八阵旌旗蛇势整,九关风月虎符虚——《贺田都统再帅夔 其一》(作者:阳枋)
12、〖1〗孝子号天护,铭旌引柩行——《哭从伯祭酒》(作者:无名氏)
13、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摸鱼儿》(作者:刘克庄)
14、一样新缝战士衣,指麾貔虎上旌旗——《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十诗 其四》(作者:林希逸)
15、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虎牙行》(作者:杜甫)
16、高人遗迹空佳句,谁识旌阳后世孙——《祈泽寺见许坚题诗》(作者:王安石)
17、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挽王简卿侍郎三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18、严助厌承明,东南抗使旌——《送张待制知越》(作者:李昭述)
19、双旌已拜湖南牧,尺素犹题岭外书——《武冈叶使君寄诗次韵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20、驷马虽难驻,双旌倘可寻——《送任大卿出知汉州》(作者:释居简)
21、青史书盛烈,血食旌遗尘——《吴山庙诗》(作者:释智圆)
22、乍欣旌旆来临日,共喜江山适意时——《次韵郑顾道侍郎用师字韵见赠》(作者:李纲)
含有旌字的诗句100句
1、 细草黄沙渺渺,西关路、风袅高旌——《六州歌头》(作者:刘褒)
2、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游九锁山 大涤洞天》(作者:林景熙)
3、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偕学子游都峤》(作者:高登)
4、漫引双旌非敏政,余波须仰富民侯——《寄献淮阳陈相公》(作者:宋祁)
5、云海仙舟隔,风旌粉字横——《公议郎中挽歌词》(作者:陆佃)
6、恍如白帝盛羽卫,风搅旌幢纷斾斾——《陪同舍登望越亭观潮》(作者:刘才邵)
7、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其一》(作者:初暐)
8、旌旗东下路尘开,六月风云席上回——《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其二》(作者:曾巩)
9、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作者:苏辙)
10、霓旌何为下南国,伊傅事业须林泉——《楼尚书生日》(作者:释宝昙)
11、喜君未忘太平事,独称赦书旌孝子——《赠提刑贾司门青》(作者:苏辙)
12、想君车马至,短褐环旌旗——《李兼济分教江阴》(作者:袁说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