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四字短句的表达效果(100句)

2023-02-15 15:37:4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短句的表达效果

1、①从用词看:原句使用了拟声词,生动准确地模拟出凿石声、说话声和马蹄声,更能体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读起来声临其境,表达效果更好。

2、改句: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

3、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有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有表现力。

4、上下文结构效果分析:原句“浸入骨髓的冰凉”作主语,与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应,陈述主体一致:与下句“留下”搭配。

5、“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我指导生词:“‘窟窿’就是洞,所以是‘穴’字头。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由这个词,我们感受到情况的危险性。我请同学们朗读这段话,表现这种“严重性”。

6、如: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7、分值为4分。得分点有两到三个,多的也有四个。评分方式多为2+2;也有1+1+2(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或1+1+1+

8、同学们齐读:“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9、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0、为……蓄势(张本,铺垫),和……内容呼应,表现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1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2、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13、我出示“学习任务二”:“诺曼底号”遇难后,船上的人们是怎么表现的呢?作者又是怎样遣词造句?请同学们拿起笔,画出相关的段落,发现“遣词造句”的秘密。

14、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15、拟人:语言生动、形象,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具有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16、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我请曹希贝同学朗读课题,她声音响亮,停顿合适。我请同学们学习她,齐读课题。

17、现在,我只敢在这烟雨濛濛中回望仓街,若隐若显的样子不至于面目狰狞。我的仓街或许,有一天,它也会最终消逝得寸痕难觅。可它永远是我心底最变捷的那一部分。

18、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19、题12①“简笔水墨勾勒”照应美术作品这一说法,点明了画境;②“在巨大的木板中”突显了渔人的渺小,契合作者在这幅美术作品前的观感。

20、(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二、四字短句的表达效果

1、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明快。

2、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形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我出示“窟窿、岗位、一片混乱、维持秩序、惊慌失措、来回穿梭、镇定自若”这八个词语,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一”:《“诺曼底号”遇难记》讲了怎样一件事?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4、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在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语“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里(偏正短语),潺潺清泉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山涧里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谓句子)等等。

5、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下端开了裂的比她更长的竹竿。

6、原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梧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梧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

7、年轻的时候尽管幼稚,但应该努力地拼搏,勇敢地去远方闯荡,去放飞心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年轻时敢拼搏,勇闯荡,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断线的风筝更写出了飘落的不知所处。

8、第二方面:结构上的作用――相关术语如下。

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10、复习:句子表达效果比较题之二

11、句型:陈述句、疑问句、否定句、感叹句、祈使句

12、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

13、在学语文的时候,除了要记忆一些新学的字词、成语还有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外,还需要的大量的背诵,在这个时候林环总觉得自己的记忆里不够好,为什么别人背3遍的东西,到了自己这里,就无论如何也记不住。

14、④修辞变化:原句中“又...,又...”有反复的效果,更好的表现了作者在吃完肉饼之后内心的安逸舒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5、结构效果分析: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16、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17、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

18、欲扬先抑、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19、题15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在简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同时引领下文,西北风的强劲带来的满身灰尘。

20、可以作为下文的铺垫当下,文学,除了从几本销量羞涩的刊物里衍生出几部无关痛痒的影视作品,她没有什么用。变换后,语气不强烈,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能体现他要表达的意思

三、长句短句的表达效果

1、表达效果,主要指在具体语境中,语言实际运用的效果,这种效果与作者创作的文体、意图、风格等相关。注重考查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要求考生运用必备的知识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优劣。

2、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排比: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4、叠词短句语序单独成句用词精妙拟人比喻排比

5、②原句多用短句,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与前文“至大寒时节,仓街,在冬雨中,尤为凄冷”等整体的语体风格符合。

6、⑥语体的变化——分析语体的色彩。

7、③句序变化:短句“又心满,又意足”结束文段。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8、分析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五年级的重点复习题目,同时也是考试的考点,你会吗?10分钟让你掌握答题方法。走进为文教育李辉老师的课堂,让你此题不扣分。

9、强调作用,突出感情表达。

10、朗朗乾坤中,我们愿意为您播下一种爱,让您备考不灰心,暧一暧,内心芳香。

11、第二步:定范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

12、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

13、改句:剥削阶级只知道掠夺它用来压榨劳动者,劳动者才对它感情深厚。

14、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15、③原句表达更为形象生动,更能突出人们想去洛阳城看牡丹的急切心情和对牡丹的由衷喜爱之情。角度总结:①用词(短语、修饰语、动宾短语);②修辞;③效果

16、题13原句情感充沛,与抒情性语境更为符合。

17、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①。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18、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

19、反问:语气强烈,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

20、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屠格涅夫

四、整散句和长短句的表达效果

1、所给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成分复杂,属于长单句,把它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即长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拿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存在。

2、“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最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

3、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

4、我用红线画出转折句: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5、我出示学习任务四: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生与死)有了怎样的体会?请你课后写一写。你可以用上这样一些名言警句:

6、①句式变化:原句为整句,更整齐,更有表现力。

7、先概括后,举例子的句子的表达效果,这样的事情法是先把事情概括清楚之后,然后再举例说明让读者一目了然先了解后复制。

8、“原句VS改句”——新高考语用新题型之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解题攻略(下)

9、运用修辞用法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写作的需要。修辞考查是重要考点,不仅语用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也会涉及到。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对比、对偶、通感等。先要找准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表达效果。

10、我给出关键词: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虞孝严说:“时间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徐媛曦回答地点:“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海域上。”这两个“信息”在文中就能找到关键词句。人物有点难归纳,我带着同学们一起回忆人物,我总结:船长和其他60名船员。

11、短句的表达效果可以更加的增强震撼力,可以更加的去面对一个新的开始,让人觉得有一种强烈的效果

12、grammatology

13、原句: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一路响上了山去。

14、20微光语文助您奔跑!

1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作铺垫。

16、改句: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

17、原句: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勤出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

18、整句和散句,是就多个句子(或分句)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的结构形式而言的。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排比即属此类。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

19、答题格式:(运用)描写角度+生动(传神、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内容+表现了情感(性格、心情、形象、品质)

20、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开着些白花。

五、《桥》运用短句的表达效果

1、鲍馨悦回答:“起因是‘玛丽’号撞上了‘诺曼底’。”这已经能抓住关键信息了,但没有说完整,我出示:“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大家看了觉得“雾大”“全速前进”是撞船的重要原因。

2、题17内容上,原句先说抚摸,后说它浑身冰凉,符合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3、原句: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4、从口头语和书面语、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语气节奏等方面思考,与上下文体和谐一致。

5、我未曾在漫天的风雪中彷徨绝望,也未曾在歧路的暗影里落入深渊,因为我相信地上有无数的太阳。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7、③从语体风格看: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8、我出示“庄严的指挥”段落,告诉同学们要带着威严的声音去“吼”。朱靖宇读,她虽然是女生,气势可不小,读得不错。不过,我威严地“吼”的感觉还不够,我不禁激励陶哲昊:“精彩的朗读要出现了,我起头你接下去读。”我用吼的声音读完第一句,他接下去朗读,可是仍然不够味。陈恺睿读,他用尽全力吼着读完,大家都很佩服地鼓起了掌。我再请岳宸屹读,他虽然理解了应该读出的感觉但是没有停顿,所以听不清,我提醒要读好标点的停顿。沈业峻最后读,他读得激情澎湃,读得语速很快声音很有穿透力,读完,教室里响起来热烈的掌声。我也他点了个大大的赞。

9、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

10、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也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针眼大小的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11、我请同学们谈谈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虞孝严回答:“我感受到当时情况很紧急。”我说:“你说得没错,但是这个词语不是直接描写情况的,这是直接描写人的,有谁能说清楚写出了人的什么吗?”潘嘉烨说:“我体会到当时人们很紧张,很绝望。我根据前文‘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能看出,这是描写人的状态的词语。”同学们自发把掌声送给他,可见大家多么高兴!潘俊达补充:“这个词语表现了人们害怕,‘恐’就是这个意思。”他是直接根据词语,理解的意思。我表扬两位同学:“潘嘉烨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潘俊达能抓住字词感受意思,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12、(济宁市2020届高三线上自我检测)

13、我出示描写危急场面的第十四自然段的相关内容,我强调了“变故”的意思:“变故是指变化事故,这是人们变得惊慌失措的原因呐。”我请同学们练习朗读后,我和大家很有感情的合作朗读完这一段话。同学们发出感叹,再次齐读:“这样的情况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14、于是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觉到了。……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于她的天性。剪花娘子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水才足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

15、我出示跳读要求: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6、我永远热爱太阳,我的光明之源。没有太阳,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山青青、水青青的人间。然而,天顶的太阳只有一个,而地上却有无数太阳,像星星一样繁多,一样灿烂。

17、同学们对比读一读,刘濮阳、薛玥凡等同学交流后,我总结:“大家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记下两点,‘逼’字体现速度快,还体现无法防备,与撞船形成对照,突出情况紧急。‘玛丽号’撞过来,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朗读。”

18、原句: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嚣的西北风。

19、角度总结:①语序调整;②用词(活用);③修辞(排比)

20、营造、渲染,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