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春天像美丽的姑娘是比喻还是拟人(100句)

2023-02-15 15:31:1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春天像小姑娘是比喻还是拟人

1、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好段!

2、春天到来了,三五成群的大雁向遥远的北方飞去。它们那优雅的身姿衬托着这如宝石般光洁的蓝天,那黑白相间的羽毛映照着东方的晨曦,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3、比喻句是把一个东西比做成另一个东西。但必须两者有相似之处;拟人句是把一个事物当成人在做什么。

4、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5、一般含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6、春天是个魔术师,没人比她更神奇,没人比她更美丽。她用魔杖拍拍天空的脸庞,天空顿时露出了笑颜,明媚的阳光给云朵镶上金边;她用魔杖碰碰大山的肩膀,群山马上睁开惺松的睡眼,脱去灰色的冬装,换上鲜艳的衣裳。

7、雨落在池塘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出粒粒珍珠;雨落在树梢上,像有千万条梳子,给枝条梳理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大地上,卷起一阵轻烟,土地好像绽出一个个笑的酒窝……

8、春天在哪里?风儿告诉我:春天在温暖的春风里。春风像一支看不见的彩笔,把一树树的桃花装扮得像小姑娘粉红的脸庞;把一棵棵柳树描绘得像翠绿色的丝带;把数不清的梨花漂染得像雪花一样洁白;把整个原野点缀得这样绚烂、这样美丽,处处带着春的味道,春的风格。

9、春姑娘拂一拂袖子,大地春意盎然,她笑了,笑声,又化作那丁冬作响的清泉,冬眠的动物们纷纷来看望春姑娘,欢笑萦绕耳畔。

10、关注梅语文,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资源

11、春天像小姑娘,此句兼用“比喻”和“拟人”,将春天比作“小姑娘”。春天渐渐长大,变成“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笑着,走着”,着实招人喜爱。社会的发展、进步,将会使更多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

12、2021年广东省一模语文试题第19题,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但是关于这道题的答案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极大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个句子是用了比喻还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13、1伴着春的脚步,高山上的冰雪融化了,小河里的鱼儿也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春的到来,“叮叮咚咚”的流水声,那是鱼儿们精心演奏的欢曲,仔细倾听,好似一首高山流水曲.河岸上的柳树也因春的到来,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新衣裳,婀娜多姿的身材,以最优美的舞姿,一心一意的跳着“迎接舞”.瞧!在地里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呀,听到春天到来的脚步声,也兴高采烈地探出了脑袋,伸了个小懒腰,目不转睛地看着柳树的迎接舞,它觉得这一切,从未见到过.2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蔚蓝的天空中,燕子自在的高歌翱翔;田野里的百花齐放,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绽开了笑脸;小河中鱼儿尽情的嬉戏,溅起了一朵朵浪花·

14、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天。

15、春天的柳条就像少女的裙带,随风飘舞。

16、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找到甲、乙两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从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17、春天是宣纸上涂抹的几笔写意。袅袅鹅黄着地轻垂,一泓鸭绿粼粼而起。湿润的土壤上铺满了嫩绿的萌芽,茫茫碧草上点缀着星星繁花。蔚蓝的天空上也会挂几丝云,阳光柔柔的像是为画面撒上淡淡的金黄。

18、(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19、阳春三月,春姑娘迈着轻松的步伐,悄然来到人间。

20、春天的风,轻轻的,暖暖的。春天的风,就像春姑娘在旋转中扬起的美丽裙子一样。春天的风,拂在脸上就像母亲抚摸你的脸庞。春天的风,把柳条,小草,树枝都吹绿了。春天的风,把五颜六色像春天一样美丽的风筝吹起来了。

二、春天像美丽的姑娘是比喻还是拟人

1、拟人句更多: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她在风筝的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她在杏花、桃花枝头笑……。

2、校园里的变化更大了。嫩嫩的小草从地里探出了脑袋,有的高、有的矮,用手轻轻地摸上去特别舒服,也有的带着一丝丝的凉,更让我们不忍心去踩它。

3、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鸟儿斜着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叫声像优美的乐曲在空中回荡。

4、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5、请点个好看,谢谢您的鼓励哦

6、春天像个小姑娘遮遮掩掩这句是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把春天比喻成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从遮遮掩掩这个成语看得出春天很腼腆。也可以说是个拟人句,这个像可以写出把春天写活了,把春天写成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你们觉得呢?你们还有哪些观点呢?

7、春天总是带着一种水仙裙摆般素静淡雅的羞涩。

8、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春姑娘晒得都眯缝起眼睛来了。

9、天已经过去,春风掠过大地,四处留下了春天的足迹。山上,春天漫步在迎春花的枝头上,她一路走过,迎春花相继绽放,灿烂的黄色给大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阵春风拂过,迎春花轻轻地摇摆着,好像在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野花丛里玩耍,野花绽开了笑脸,红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像天空中的彩虹。野花一朵比一朵漂亮,好像在比美似的。

10、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11、清清的溪水潺潺的流着,像仙女身上美丽的飘带。她七弯八拐地在大沙滩上像蛇一样哧哧溜溜地寻找什么。

1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13、我们认为,该题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应为比喻。

14、春天永远不知疲倦,把美和善的期待,投进了每个眺望未来的眼眸。

15、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16、“树像战士一样”是比喻,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比喻句常有比喻词,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17、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8、《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

19、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句子,加强语句气势,利于抒情,突出感情色彩。

20、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三、春天像害羞的小姑娘是比喻还是拟人

1、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的,像一匹五彩的锦缎,近处的田野里,绿油油地麦苗飞快地往上蹿,农民伯伯乐得笑呵呵的,天空中小鸟飞来飞去,风筝高高地飘着,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春天的风景画呀!这,不就是春天的足迹吗?

2、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3、春天来了,她好似一位音乐指挥家。她指挥喜鹊布谷鸟在枝头蹦蹦跳跳,唱出清脆婉转的歌谣,她指挥可爱的小羊羔在母羊身边跳跃。

4、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北半球的公历为3—5月,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5、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6、回复关键字地方见下图:

7、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那青草的气息沁人心脾。我张大嘴巴深深地呼吸,那醉人的味道像甘露一般清爽。小河两岸杨柳拂面,嫩绿的叶子在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小提琴的旋律,令人陶醉。

9、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

10、下了山坡,越过小桥,一池无穷碧的荷叶映入眼帘,沉睡了一冬的莲藕,尽力的施展着春的美丽。每一只圆圆的荷叶在春风中摇曳着,一群群金鱼围着荷叶快活的游来游去。好一派江南似的风光啊!

11、曾经和春天撞了无数次的腰,春天也给了我无数个诡秘的微笑。也许是偶然的重逢吧,我竟一直习惯了那个寒冬,而差点忽略了对春天的眷恋。但我知道,春天已经盎然弥漫在了天地人脉之间。

1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13、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14、春天在哪里?大地告诉我:春天从一棵棵小草的美梦中苏醒,冲破泥土的束缚,舒展开稚嫩的臂膀。那青草的气息沁人心脾。我张大嘴巴深深地呼吸,那醉人的味道像甘露一般清爽。小河两岸杨柳拂面,嫩绿的叶子在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小提琴的旋律,令人陶醉。

15、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16、比喻句为: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突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咚叮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7、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18、高高挂起的太阳光芒四射,温暖人心。春天的景色,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象她的衣衫。

19、为了更容易区分比喻和拟人,我们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二者的区别。比喻有喻体,而拟人没有。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这句话中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如果去掉“像小姑娘”就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鲁迅《社戏》)同样,如果去掉“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也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0、在春天的国度里能够拥抱生命就是对她最美好的报答。徜徉在一望不尽的漫漫柔情、绿野丛林之中,我们知晓了生的伟大和死的无惧。给春天一个微笑,给生命一份宽容,生命便会因此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四、春天像个小姑娘是比喻还是拟人

1、(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2、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3、还有那一簇簇的樱花也开了,小小的花骨朵紧紧地挤在一起。它有着像玫瑰一样的颜色,就像一个个的小酒杯,盛满了红色的美酒。微风轻轻一吹,一股香气钻入鼻孔。我太喜欢樱花了。

4、3: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没有比喻词

5、春姑娘,我带着一身春寒,刚从不远处的迪化古城而来,只为你明媚的足迹,在这里,我看到了你欢快的讯息。

6、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7、春天来了,她仿佛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用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种子的头顶,让种子从舒适的被窝里探出小脑袋。

8、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朋友们脱下厚厚的棉袄,穿上漂亮、轻便的春装。

9、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10、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沉睡的小草,给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春天像一个指挥家,它打碎河上的冰,指挥着小河重新歌唱;春天像一幅画,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

11、排比句春天是初生的旭日,生机勃勃;春天是美丽的姑娘,温柔妩媚;春天是重生的希望,绚烂无比。比喻句春天像刚刚睡醒的小草春天仿佛是一首缠绵的歌春天就像那蓝汪汪的一湖水拟人句春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春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冬天的流言.春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12、春天像一只闹bai钟,它唤醒沉睡的小草,du给大自然zhi增添一份色彩;春天像一dao位作家,他的文章到处充满诗zhuan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春天像一位画家,尽情地挥动着画笔,打扮着祖国各地;春天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抚着自己的儿女。

13、一般只含有本体,拟体不出现

14、春天来得正是时候,鲜花和野草在暖暖的春意里快乐歌唱。春天把自己无情地燃烧,把微热的抚摸给了嗷嗷待哺的鸟儿。春天是无私的,她要看着万物复苏、生灵欢悦。

15、这是比喻。老师讲了:如果说是“春天像小姑娘”没有后面的,那么就是比喻;如果说是“春天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即没有“像小姑娘”来搭桥就是拟人;如果说是"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就是比喻,因为,笑着,走着,是小姑娘本身就会的的行为,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不是拟人,那么这句话就仅仅用了比喻。春天——小姑娘(比喻);春天——笑着走着(拟人);春天——小姑娘——笑着走着(比喻)

16、外文名称:metaphor

17、春风欢快地离开,春雨又接着亮相了,她细如牛毛,从天上撒下来。

18、坐在校园里,迎面扑来春的气息,空气里酝酿着芬芳的青草味。一大片绿色的草地映入我的眼帘,那是生命的绿色。大榕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一片片新绿的嫩叶,充满朝气与活力,小鸟儿在枝头奏着欢快的乐曲,我的思绪也不禁飘到融融春色之中……春天来了,春天总算来了,春天终于来了!(文章来自多品小学教育张老师)

19、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温柔地抚摸你。

20、春天到了,世界万物都苏醒了。同学们赶紧动起笔来把你看到的春天用优美的语言来写下来吧!

五、春天像小姑娘仿写比喻拟人

1、春天在哪里?风儿告诉我:春天在温暖的春风里。春风像一支看不见的彩笔,把一树树的桃花装扮得像小姑娘粉红的脸庞;把一棵棵柳树描绘得像翠绿色的丝带;把数不清的梨花漂染得像雪花一样洁白;把整个原野点缀得这样绚烂、这样美丽。处处带着春的味道,春的风格。

2、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

3、拟人化童话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因此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

4、高高挂起的太阳光芒四射,温暖人心。春天的景色,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像她的衣衫。

5、那操场上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和细雨的滋补下,仰起幼稚的小脑袋,笑盈盈地打着招呼:“春阿姨好,春雨春风姐姐好!”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伴随着绵绵细雨,让人们的心情感到格外的舒服。

6、概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叫比喻句

7、B,比喻和拟人是两个平行的概念谁也包含不了谁,但是他们又被另一种概念所包含那就是他们都是(修辞手法),再看选项,A报纸和课本同属两个概念,但是他们不能被同一事物所包含,一个属于传媒,一个是教育用品,而B冰箱和洗衣机是两个概念,他们又都是家庭电器,正确。

8、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绿色的草坪里。在草坪的周围,有着一束束千年矮,有的绿得发光,有的绿得耀眼,有的绿得发黑。千年矮里是一片绿草,瞧!小草悄悄钻出地面,东瞧瞧,西看看,噢,春天来了。春风吹过,小草对着春风连连点头,然后又翩翩起舞,就像一位专业的舞蹈员。草坪又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心想躺在草坪里,沐浴着阳光,吸着新鲜空气,是多么舒服啊!

9、春天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从石缝中使劲钻出的小草,嫩嫩的、毛茸茸的,让你不忍心去踩踏。树枝发出了新芽,芽也嫩嫩的、青青的,就像树妈妈生出了许多小宝宝。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她走过草地,小草长得更长了;她走过树林旁,树叶长得更茂盛了。她催开了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黄色的油菜花,还有五颜六色的迎春花,让空气中充满了花香。春天还是一个魔术师,他让柳絮飞了起来,天空就像下起了雪;他让孩子们脱下厚厚地衣服,轻松的运动;他融化了积雪,把温暖送给了大地。

10、你瞧,喷水池旁的那棵金黄耀眼的黄婵开得多美啊!姿态万千,有的张开笑脸,仰着脑袋望着蔚蓝的天空,仿佛是为春天的美景而欢乐;有的花全开了就像一个个小喇叭,仿佛在吹奏着一首动人心弦的迎春曲;有的躲在枝叶下,犹如害羞的姑娘;有的还是花骨朵,就像是一个个黄色的小彩灯。喇叭吹奏、姑娘起舞、彩灯闪烁,就像是一支乐队在歌颂这五彩斑斓的春光。

11、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悄悄地来了。许多人都没有发现春天来了,可是我从善于观察的眼里发现了春天。

12、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像一匹五彩的锦缎。近处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飞快地往上蹿,农民伯伯乐得笑呵呵的。天空中小鸟飞来飞去,风筝高高地飘着,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春天的风景画呀!这,不就是春天的足迹吗?

13、欢迎你关注小学成绩宝!欢迎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来查看更多的教育文章。同时也欢迎您点赞+收藏+分享。

1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将春天比作“娃娃”,是“比喻”和“拟人”兼用。春天原非像别的事物那样可知、可感、可触摸,但作者把它比作新生的娃娃后,就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15、春天是一缕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16、春天来了,她好似一位音乐指挥家。她指挥喜鹊布谷鸟在枝头蹦蹦跳跳,唱出清脆婉转的歌谣;她指挥可爱的小羊羔在母羊身边跳跃。

17、我喜欢春天,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喜欢充满希望的春天,喜欢朝气蓬勃的春天,喜欢绿意盎然的春天,也喜欢人生的春天。

18、“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中的本体是“宣纸”,喻词是“算是”,喻体是“纸中的老寿星”,用来说明在纸张的多种类中,宣纸的寿命之长,恰似人中的老寿星,二者的相似点在“寿命长”。因此,该句重点在于说明宣纸的寿命长,而非说明宣纸具有“老寿星”的形象和感情特征,也就未将宣纸人格化,因而不能将该句的修辞手法视为拟人。

19、高高挂起的太阳光芒四射,温暖人心,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就像春天的衣衫。

20、春天在哪里?风儿告诉我:春天在温暖的春风里。春风像一支看不见的彩笔,把一树树的桃花装扮得像小姑娘粉红的脸庞;把一棵棵柳树描绘得像翠绿色的丝带;把数不清的梨花漂染得像雪花一样洁白;把整个原野点缀的这样绚烂、这样美丽。处处带着春的味道,春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