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什么(100句)
一、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
1、(6)著我旧时裳著:穿。
2、(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3、上世纪50年代初,钱学森面对美国政府对他回国的阻挠,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宣告:“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聂荣臻元帅曾深情回忆说,当年,留学生中许多人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回到国内,“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跑出去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放下儿女情长,隐姓埋名专注科研30年,以“不可告人”的人生和“赫赫而无名”的淡泊,诠释了“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怀。正是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人们,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滚滚洪流,撑起了我们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选用典型人物事例,更具说服力,结尾因果分析,总结扣题)(任纪象)
4、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第三则:
5、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6、文中写道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9、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0、(1)木兰当户织当:对着。
11、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1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13、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
1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正方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1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6、(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
17、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这种表达技巧;
1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
19、(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
20、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
二、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什么
1、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4、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5、远香远益清(传得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
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诗人怎样来抒发感情的?这首诗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如何从动静关系的角度欣赏本诗?本诗从哪些角度来写X景的?
7、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结合《十则》的内容或给你的启示,拟一组对联。答:见贤思齐来正身,温故知新才为师。
10、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1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花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牵蔓不分枝。
12、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13、★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因其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他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14、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吗
15、宜乎众矣(宜古义:当然;今义:合适)
16、(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17、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8、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
19、③一老河兵(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盖:原来是。发语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沙为坎穴(坎穴:坑洞),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如是:像这样)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已: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0、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
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3、(2)(2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5、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6、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7、怎样描写(描写技巧)+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0、(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11、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的古字,愉快。)
13、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生活环境美好、土地肥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4、“其他”“目录”“习作”
15、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16、《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南宋杨万里的《小池》
18、爱莲说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娇媚。
19、⑵叹爱莲者太少,实则感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太少。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1、“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2、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
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4、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5、解析: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6、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7、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8、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军
9、我单单喜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澈的水波的洗涤,洁净而不妖艳。
10、XX句在全诗有何作用?
11、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12、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 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 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13、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14、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5、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1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17、看法: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
18、D.寻病终(寻:不久)
19、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从而引出全文的主旨。
20、方法点拨: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而诗中最重要的是描写与抒情。描写的技巧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白描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相生等。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判断其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对于描写,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对于抒情,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加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五、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
1、(答)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坚贞节操思想感情。
2、为什么后写秋天?*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
3、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4、孙权终于成功地劝吕蒙学习。
5、2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6、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第六则、第七则:
7、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8、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9、2)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0、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1、10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2、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
13、中通外直(中通:中间空)
14、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15、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16、第二则: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1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20、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