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三句缩句及答案(100句)

2023-02-08 16:03:1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缩句七不要三保留

1、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2、(初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

3、1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4、柿子树上缀满了柿子。

5、(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

6、有人认为,"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不应当删去。

7、二十历史大人物,猜对十个算我输!

8、“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9、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0、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11、有的长句子中有补充说明的词语,也就是补语可以删去。“得”后补充说明的词语可删掉。

12、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13、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14、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

15、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缩句如下。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缩句为:爷爷钓鱼。慈祥的是修饰爷爷的,可省略。在河边是修饰钓鱼的,可省略。爷爷钓鱼,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了。

16、人胖了要瘦身,句子胖了也要减肥,人减肥有方法,句子减肥也要讲究技巧。句子减肥,咱们称为缩句。缩句是小学语文基础练习中一个重要的语法训练项目,有助我们抓住长句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17、开学在即|请善待每一位对孩子严厉的老师

18、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19、小鸟在树上自由自在地叫着。

20、(3)“把”与“被”必须保留。

二、三句缩句及答案

1、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2、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4、下列10个句子,请你快速缩句.

5、春天的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6、“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7、焰火构成了图案。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8、答:缩句的基本方法是保留句子的主干成分,去掉句子的枝叶成分。维持句子的原意。因此,保留的是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去掉的是定语、状语、补语。除此而外,在句子中表示时态的助词也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了时态助词:

9、六(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10、1初升的太阳红得可爱。

11、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12、抽象是形容,关键是画,抽象可以省略追问:那为什么河水要删掉“河”,“铁索桥”又不变???回答:河不删,突出的特定的就是河水追问:答案说要删”河“喔,”铁索桥“为啥不删铁索?回答:铁索和河都是特定的不应删趴在火堆里都是为一动不动做铺垫的,突出邱少云的钢铁意志到底是怎么样的?给个权威的答案河水还要删掉“河”而且“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为什么答案是“邱少云一动不动。”不是应该是邱少云趴在火堆里“吗?河不删,突出的特定的就是河水铁索和河都是特定的不应删趴在火堆里都是为一动不动做铺垫的,突出邱少云的钢铁意志。

13、我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看录相。

14、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舟桥。

15、宽敞的礼堂里坐满了兴高采烈的观众。

16、从南方赶来的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燕子加入了盛会。

17、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18、赵州桥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

19、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0、1灰色的、发光的天空,淡淡的远峰,近处像浓墨泼上去的饱含水气的山,村,房屋,以至小桥流水,正在石匠的手下显现出来。

三、缩句的三保留六删除

1、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

3、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4、(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

5、1亲爱的妈妈熟练的在炒着香喷喷的饭菜。

6、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7、(2)飞机飞翔。(√)

8、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9、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10、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11、周总理离开了我们。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2、鲁迅笔下的闰土是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少年。

13、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14、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15、1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

16、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17、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夏天"是"状语",故删去。原句主语是"老人们",说 "老人们"爱好干什么,故谓语是“爱好”,"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 "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18、我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

19、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例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说“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可缩为:“铁球落下来。”

20、我们怎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

四、缩句要保留哪三个字

1、1粗大的雨点带来了一阵阵潮湿的冷气。

2、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子.

3、枯黄的树叶在瑟瑟的秋风中缓缓飘落。

4、①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5、难道……吗?怎能……呢?

6、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7、1数不清的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神秘的眼睛。

8、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9、小升初|小学语文常见的12种修辞手法+练习题(建议收藏)

10、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11、“高兴地”,因为“地”字结构的规律,后面的词语为动词,作谓语,前面“高兴”作状语成分。因此,这个句子缩句为:

12、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

13、1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海风撕破的鱼网。

14、E:树挂冰条。

15、小升初数学18个“重难点”及7个“易错点”知识精编汇总,速收!

16、弟弟是实验小学学生。(×)

17、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18、缩句: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不能压缩掉)

19、掌握缩句的要求和常用的缩句方法。

20、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应当分别缩掉两个分句。

五、缩句四去三保留

1、大片大片的雪花从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2、(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满"。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

3、B:海棠树开花。

4、了解缩句的概念、注意事项。

5、着、了、过要保留。

6、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形奇特的新建大楼.

7、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8、例如:“他高兴得跳起来。”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9、三(3)班的学生十分爱戴亲切、温和、知识丰富的庄老师。

10、小鸟在树上叫着。(×)

11、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12、一队队穿着整齐的少先队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雄伟壮观的长城。

13、树上缀满了柿子。

14、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15、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16、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17、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18、我在上海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排球比赛。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19、(3)得(形容词)后面的要去除。

20、1喜马拉雅山高得插入了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