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烛光的唯美诗句(100句)
一、形容烛光的诗句
1、晶莹灯火,摇曳红烛,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风韵。春秋至汉代有许多灯铭烛赋之类的文字,表现古典文人对灯烛的由衷热爱,《全唐诗》里共有1563次写到灯的意象,烛光意象也有986次之多,可以说是灯烛意象的蔚为壮观。诗人白居易对灯与烛更是情有独钟,写到灯烛意象的有185次,几乎占唐人灯烛意象诗篇的十分之真可谓一位灯光诗人了。烛光明灭,夜阑灯残,记录着无数诗人沉郁哀怨的凄苦人生,流露着生命的无比悲凉;万籁俱寂,一灯晶莹,象征着诗人心智的燃烧,反映着温馨愉悦的审美感受。
2、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3、烛光香雾交贯(宋·汪莘·《念奴娇·龙山高会》)
4、窈窕无双。风流尔雅。丰姿绰约。娇嫩丰盈。
5、洄从之,道阻且跻。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6、剪去在陆地生成的沉重羽毛
7、首先,灯与烛是一种发光体,因此,它在象征世界里是燃烧是照亮。长夜里的“亮”与“光”就成为诗人们集中描绘的对象。“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煜,风与灯升降”,晋人习凿齿的这首《咏灯笼》描绘的就是一笼灯火,照耀夜空,而最吸引人的还是在夜风中从树间透出的“熠熠灯光”,诗人写烛是:“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11)“一旦逢良时,天光烛幽沦”。(12)写灯是:“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13)“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14)韩愈笔下是华烛闪闪,光芒灿烂,刘禹锡诗里是一烛高烧,辉映天宇,卢纶吟唱着船灯照浪,明见秋树,齐己描绘的是佛灯焰焰,心有领悟;光与热都映照着温暖着诗人的心灵,光成了灯与烛的最高艺术品格。
8、万烛光中(宋·张抡·《烛影摇红·双阙中天》)
9、夜色带春烟,灯花拂更燃。
10、长颦减翠,瘦绿消红(美人病之态)。
11、尽管长夜悠悠,秋雨绵绵,而灯则以顽强的精神抗争着燃烧着,这不正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写照吗?
12、在那种时代,女人想要在书里留名是件多么难的事,庄姜夫人以“色”走进了《诗经》,走进了《左传》,走进了朱夫子的研究论文等等等等一大批各朝各代好事者的着作里,也算个历史奇观吧。不管怎样,这个高个子美女已经袅袅婷婷地站在了黄河旁,带着她的绝世仙姿和悲情故事站在了字里行间,悠悠千年。
13、(6)转引自何新:《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3页。
14、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15、上元灯火胡尘里,寒食田园野草生。——晁说之《夜风雨声甚恶》
16、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17、要如何才能听见来自星空的迷人音响……
18、译文:酒杯中的酒都快要溢出来了,还没有到夜深的时候,所有人就都喝得大醉,在参与酒宴的人当中有个风流的人,偷偷地到灯光照射不到的幽暗之处,将两行姑娘撩拨一遍。
19、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20、《牡丹》——唐代李商隐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译文:像石崇家的蜡烛那样光彩照人,哪里需要剪去烛花?它遍体异香,又何必要像荀令君那样用香炉熏染呢?
二、关于烛光的唯美诗句
1、仙姿玉色。金枝玉叶。白璧无暇。桃羞李让。春半桃花。
2、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3、(13)卢纶:《送乐平苗明府》。
4、方桃譬李。百般难描。百年难遇。沉鱼落雁。
5、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6、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7、原始人类对于太阳与火的崇拜仪式是狂热赤烈的,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篝火燃烧后的灰烬,但那种祭火祭日的伟大精神却充溢在各种形式文化里,化作了种种文化象征物。P·E·威尔赖特在《原型性的象征》中指出:“在所有的原型性象征中,也许没有一个会比作为某些心理和精神品质的‘光’更为普及,更易为人所理解的。”(9)的确,光的文化象征意义,源于人类远古的太阳与火的崇拜祭祀,中国文化中对光明的追求一方面表现为“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的夸父追日式的神话精神,一方面又有屈原式的“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的古典士大夫人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精神上都以追求光明为己任,而其原型都是太阳与火。
8、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9、採珠非合浦,赠珮异江滨,
10、 银的月,寂寥的夜,雪白的梨花,微微摇曳的烛火,冰冷的石浮屠透着禅意的幽冷。
11、(4)(15)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12、窈窕淑女身材高,驻马停车在城郊;四匹雄马多矫健,马辔两边红绸飘,
13、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14、你和外公推着双轮车一前一后
15、黄河之水声势大,奔腾向北哗啦啦;撒开鱼网呼呼响,鲔跳跃泼剌剌,
1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17、花钿委地无人收,方是真饰缘。
18、梨花带雨,蝉露秋枝(美人泣之态)
19、就像一张旧报纸褪尽了文字
20、金针倒拈,绣屏斜倚(美人懒之态)
三、有烛光的诗句
1、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2、你飞越寂寞的辽河,向着苍天一代又一代虔诚祈求
3、粉腻酥融娇欲滴。风吹仙袂飘飘举
4、年代:(唐) 作者:(张萧远)
5、颜如玉,气如兰。罗帷绮箔脂粉香。
6、朦胧惺忪。醉颜微酡。腮晕潮红,羞娥凝绿。
7、在春风里佩戴者宝玉,在蜡烛前写着文章。
8、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
9、展开全部烛光(诗歌)微微之光照亮了空间温暖了心房跳跃着生机闪烁着辉煌人人需要在寂夜里点燃这样一束烛光让温暖流淌在血液里
10、白话文释义:正月十五元宵灯节之时,钟山一带芳草如茵,林木葱郁,那一片生意盎然的春景,让人流连忘返,心醉不已。涛亭刚刚下过春雨,词人骑着小毛驴,翻山越岭去观赏美丽的风景。
11、豆蔻华年。盈盈娟娟二八。药栏花榭生妙龄
12、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李煜《浣溪沙》
13、一旁的舅舅说你老的没有记忆了
14、白话文释义: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
15、夏日出炉的石灰烈焰灼心
1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7、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18、《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老婆庄姜夫人的诗。庄姜夫人如诗中提到,是当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可别小看这句“东宫之妹”,这是明写庄姜夫人跟太子是一母所生,也就是王后所生,凸显她娇贵的身份。有人说这位美丽的庄姜夫人嫁给卫庄公之后,受到了冷落谗嫉,没有子嗣,所以卫人同情她,为她做了这首赞美诗——这个“有人说”来自《左传》,力挺者是朱熹,不过这个解释向来很有争议,后人多认为这首诗看不出什么同情怜悯的成分,纯粹是赞美,是庄姜嫁到卫国时卫国人拍马屁的诗。从解释的不同看起来,朱夫子也不是纯粹道学,相当有人情味儿——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人民同情美而无子的王后所做的诗也不愿相信这是无聊文人拍新女主人的马屁写的应制歌。
19、你撕开几片鲜嫩的萝卜叶子
20、“黄昏投古寺”意味着诗人是漂泊的远行者,日暮途远自是古典文人心灵疲惫,前途渺茫的象征形式。但正是在这悲凉的情境中,蓦地出现一院灯火,带来了获救的希望,给人以到家的感觉,诗人特拉克尔有诗谓:“漫游者静静地跨进/痛苦已把门槛化成石头/在清澄光华的映照中/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四、描写烛光的唯美诗句
1、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
2、朗目疏眉。柳眉如烟。粉白黛绿。
3、译文:白日里背着药囊行医济世、手持诗书漫步,夜晚静坐于灯烛中看那灯火闪烁。
4、吃到了久违的桂圆鸡蛋羮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释义: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7、疲惫的客人到天亮了还没睡觉,五更时分蜡烛还亮着。
8、银台蜡烛滴红泪,醁酒劝人教半醉。
9、在我的素描里,你是那黑白之间独有的浪漫,胜过彩虹的五彩缤纷。
10、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
11、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出自唐朝司马署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意思是: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12、窈窕淑女体修长,披风罩在锦衣上;齐侯女儿多娇贵,嫁给卫侯到吾乡。
13、白话文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14、莲花仙子。明艳端庄。明媚妖娆。面赛芙蓉。
15、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16、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17、梅吟,原名:王春梅,60后,84年毕业后在大专院校执教,从大三始在省级刊物发表诗歌散文,90年代初赴新加坡执教,先任中学华文教师,后从事编辑工作,其间陆续在当地《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发表诗文近百篇,因热爱文字,迷恋诗歌,至今笔耕不辍!
18、烛光烧云半空紫(宋·宋无·《乌夜啼·露华洗天天随水》)
19、释义: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20、婀娜多姿。柔美飘逸。款步姗姗。袅袅娜娜。
五、关于烛光的古诗
1、诗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洄从之,道阻且右。游从之,宛在水中›b。
3、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
4、楼中少女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5、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出自唐朝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意思是: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6、朗诵是人们喜文乐见的语言形式,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需要朗诵者将内心体验的感受通过舌和嗓音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如此高雅的艺术今天与黄浦区妇幼保健院的护士们邂逅了。在悠悠的伴奏乐曲中,在爱心烛光的映衬下,听,来自护士姐妹们发自内心的声音:有对几十年护士经历感同身受的表白;有对生命轮回的珍惜;有对大自然花草的赞美;有对生活的感恩、感慨;有对自己生命的敬畏;太多的感悟、梦想、启示......
7、天花板上昏黄的灯晕渐次弥漫
8、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
9、《圣经·创世记》里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虽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发源、文化传统,但对光与火的礼拜颂扬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趋向,没有光人类的存在就不可想象。所以《圣经》上说:“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尽管人类走出蛮荒走出远古之后,没有了原始人类礼拜光明的宏大祭祀场面,但原始精神并没消逝,各种文化形式里依然保存着礼赞光与火的伟大精神。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的灯烛意象与原始人类歌颂光明的精神一脉相通,从本质上说,烛与灯就是光与火,是光的升华火的再生。因此,对灯烛的歌吟与原始人类礼赞光明的习俗是紧密相连的。
10、秋娘渡(度)与秦娘桥(娇)。
11、尘世复苏的密码。与你对视
12、同张将蓟门观灯
13、你熬过了苦涩漫长的严冬
14、二零零七年秋风吹皱窗纸
15、闭月羞花。芙蓉出水。国色天香。花颜月貌。
16、就算不看诗中的生僻字,单从字面也很好理解这首诗赞美的是庄姜夫人的美丽——其实这首诗里多数的语句还是在写庄姜的出身和排场,真正的外貌描写不过是“硕人其颀,衣锦衣”这一句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
17、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里说,“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是一只含泪的烛。”外婆一生,历经87载春秋,风雨兼程,年轻时一双小脚,一把镰刀奔波在庄稼,为一家老小含辛茹苦;老时一支清香,一句佛经修行在阁楼,为儿女子孙求安祈福。
18、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在蜡烛下共叙衷情?烛光(诗歌)微微之光照亮了空间温暖了心房跳跃着生机闪烁着辉煌人人需要在寂夜里点燃这样一束烛光让温暖流淌在血液里描写灯光的诗句:
19、约克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 孤灯寒照雨,愧君相见频(司空曙)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白居易)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归(白居易)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糙射覆蜡灯红。(李商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斜拨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20、你还在泥泞坎坷的路上跋涉,不能歇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