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立夏的诗四句五言(100句)
一、立夏的古诗四句五个字
1、赏析王世金(草根吟叟)
2、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3、“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放眼望去,树木青翠欲滴,枝头硕果累累,田野庄稼抽穗,鸟声凋鸣,虫鸣潮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如宋代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诗中所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4、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恨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6、芒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
7、立夏的古诗词《夏意》宋代诗人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8、“回念春光无限好,只怨千杯难消愁”诗人的愁是身在“旅途”的怀念之情。“残红一片无处寻,分付年华与蜜房”百花的艳丽已无处可寻,分别给了绚丽的光阴还有辛勤的耕耘,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如水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希冀。
9、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1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1、立夏,四月节,立字见解春。
12、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13、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14、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15、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16、好雨就像知道时令和节气的需要,正当春天需雨之时它就来到了。随着暖风悄悄地在夜色中降临,滋润着世间的万物丝毫也不吵闹。田间的道路被乌云笼罩得一片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灯火在明亮地燃烧。待到天亮时再看那被浸湿了的百花,锦官城中的鲜花啊是那样沉重而又妖娆。
17、少年侠侣老,隐去寄农家。
18、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19、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20、燕剪莺啼鸣曲院,蜂狂蝶恋戏长廊。
二、描写立夏的诗四句五言
1、数字诗是将枯燥的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转变为一首动人的诗篇。诗人用数字一到把一路的风景与发生的事情都描述了出来,韵味无穷。
2、立夏风物之多,哪一样不牵动人们的回忆?随风轻摆的裙子、井水镇西瓜、院里捕蝉、傍晚大树底下挥着蒲扇乘凉话家常……
3、冬至•古诗词赏析小寒•古诗词赏析
4、文章发表后7天内的“赞赏”金额暂由编辑部代收,1/2为作者稿酬,1/2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10天左右用红包形式发放给作者,如超过半个月没收到,请主动与主编联系。打赏总额低于10元不发稿酬。后续赞赏不再发放。
5、联句诗是指每人一句或两句诗,连续做出的一种诗体。此诗是在四人共赏杏园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是崔群、李绛、白居易、刘禹锡所作,游戏色彩浓厚。
6、杏园千树欲随风,一醉同人此暂同。
7、梅子青黄杂糅娇艳馋人,抵挡不住这种诱惑,摘一个,大咬一口,还没成熟,酸溜溜的,一个没吃完,老夫大牙都快掉了。芭蕉已高过窗户了,翠绿的叶子把绿窗纱衬得更绿了。春乏夏困,老夫午休起来,神情恹恹,坐在门口发呆,几个儿童在柳树下跑来跑去,摘取柳条上已经干枯的柳花。
8、我真是很喜欢初夏的,它褪去了春天飘忽不定的任性劲儿,也没有酷夏的燥燠,它是欣然的,万物都是睁着簇新透亮眼睛的,如同苏轼《阮郎归初夏》的描述。
9、《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11、藏头拆字诗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首,作为次句的首字。以此诗为例,“水”是“浆”的一部分,“甘”是“甞(尝)”的一部分,以此类推,趣味性极强。
12、屋后一片竹林,春笋的箨衣如同龙鳞一样,头笋是那样的鲜嫩可口,口中还有余香,可吃头番笋的时机已经过了。心中不免有一丝遗憾,突然看见一朵辛夷花刚刚绽放,真是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好。
13、砍柴添瓦灶,煮酒话桑麻。
14、“人间解愠风”,是化用唐崔日用诗“菊泛延龄酒,兰吹解愠风”,亦即“熏风解愠”,出自《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愠:“心”与“昷”联合起来表示“心里燥热”。本义为心燥、不冷静。引申为含怒、生气、烦恼。
15、陆放翁的一生,总是想着仗剑天涯,北定中原,那是读书人的家国抱负。生逢那样一个时代,最盼望的就是天下太平,过几天安稳日子。可是,历史给放翁的,更多是期冀。这首诗后两句,与其说是写出了初夏之际的静谧,倒不如说是写出了放翁内心的执着。
16、南国似暑北国春,色秀江淮万木荫。
17、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18、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
19、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
20、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三、关于夏天的古诗五个字
1、《山亭夏日》唐代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2《暑旱苦热》宋代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纳凉》宋代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3、立夏的古诗词《纳凉》宋代诗人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4、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
5、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6、雨水: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7、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8、数字隐秘诗,将数字用谜语的形式展现出来。此篇每句话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十”这十个数字。
9、今天是立夏,也就意味着春天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夏季。
10、《立夏》当日这首诗,意境清新,构思精巧,描写了初夏生机勃勃、万物成长的景象。
11、却是杨花有才思,一时收拾伴春归。
12、在描写小满时节农家生活情状的古诗中,当数欧阳修的《归田园四时乐春夏》最为著名。其中第二首写道:
13、剥皮诗是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变成另一种意义。《七步诗》原诗的立意是站在“豆”的立场(自己的立场)写“萁”的煎迫(曹丕的迫害)是过火和无情的;而郭沫若则认为如果从“萁”的角度来思考,“萁”是具有成全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的,反其意而用之。
14、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15、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16、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17、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
18、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源自身心两方面的惬意。接着又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延展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的侧耳倾听之共鸣。写荷写竹恰是夏夜给人的最真切的现实感受。
19、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20、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四、夏天的古诗四句五字
1、摄影与诗歌我们用文艺对抗生活的平庸与琐碎
2、在陆游这首标题冗长的“感怀诗”中,最打动我的是:“富贵贱贫俱有恨”和“泪尽何由地下知”。
3、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4、一旦投稿,则视为授权本平台。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6、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7、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8、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9、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0、昨夜春天轰隆,早晨扛着锄头去南山坡锄草。杏花应着时节开放,农事劳动不能迟缓。女子独自在家养蚕,放牛的孩子跟随我下地。在田里遇见老父亲,一个人在辛勤劳作着。
11、千里相思一撇消:“千”字“一撇消”为十。
12、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13、闺怨柳丝长,新词透汗香。回文工巧里,只笑粗心郎。
14、“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15、史料记载,《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1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7、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18、诗成谩写天涯感,泪尽何由地下知。
19、自然节序按照自然的规律循环更替,春天结束了,夏天就悄然而至,那些倾情于春天的痴男怨女,却耿耿于怀,心中的遗憾和伤感挥之不去。你看看,夏天的树木多么葱郁,这不是也很惹人喜爱呀,何必执着于已经消失的春天。
20、大暑•古诗词赏析立秋•古诗词赏析
五、立夏的古诗四句诗
1、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宋·朱淑真《初夏》。
3、处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里更是璀璨多姿。
5、宋诗里歌咏小满节气的诗句不少。如赵蕃的“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王之道的“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陶渊明的“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6、特以拙作“立夏”,试图描绘这明媚之初夏,虽不深刻,也算尽情尽意了。表达农民兄弟在此季节辛苦劳动,为实现秋收美梦之情。
7、未换征衣逢入夏,一年春事在行舟。
8、地名诗实质上也是嵌名的一种,只是将嵌字规定为郡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诗人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的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9、开篇就是遇景寄咏,细品却不止是单纯写景,同时引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巧妙运用了“忽”、“渐”一快一慢二字,传达了夕阳西下与清月东升给人的直观感受,表现出诗人内心活动的一种快感。
10、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11、富贵贱贫俱有恨,此生长废蓼莪诗。
12、通过这寥寥数语,把我们带回到父母在堂,兄弟戏耍的童年时光。不妨在这个夏天,去到乡野,再次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溪头卧剥莲蓬”时听取蛙声一片,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静听细雨濛濛。夏天,乡野,一家人,多么温馨的场面。
13、《初夏》宋代:朱淑真
14、说到养蚕,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日。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则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盛。故在小满节气中,吟咏蚕的诗句也不少。
15、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16、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北纬在上面,故名白露。
17、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18、原文: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19、解读此诗,应分二段来欣赏,前四句是述立夏时的景象,后四句属他自己对立夏后的情怀感慨,特别是后四句: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寒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庭台。他把立夏用情感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只能用八个字来括这经典诗词表述:伤春易逝,夏日遐思。
20、老态忽忘丝管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