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外婆的词(100句)
一、悼念外婆的古文
1、风沙起舞,天地阴沉,昏暗,翻滚;我的心塞满了铅,沉重得很,站在长满野草的墓地,看着外婆,看着一朵小花爬上外婆的发髻。
2、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3、最近几年寒假回南昌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外婆家的墙上已经没有更新的耶稣受难相。后来就连以往的也不见了,也不再见外婆读《圣经》,教堂也不去。曾经试着问过一次,外婆隐约地说:“你外公不允许。”这个理由似乎不充分,因为信奉基督从来就是受外公反对的,然而她一直坚持通过《圣经》成功地进行了自我扫盲,绝不可能因为此放弃信仰。也许,是衰老的外婆日渐没有精力去教堂,也没有精力应付外公的蛮横所致。
4、补外公何辛,来归我尚留。
5、外公外婆生不逢时,在那个黑暗的社会、动荡的年代里,外公外婆吃尽了苦头,受够了恶罪,在小百户身为地主阶级的外公,却不料到了这边以后,没过过一天地主日子的外婆却也被扣上了地主阶级的帽子,到处受排斥,受当地人歧视,经常被别人欺辱。人家干轻活干净活能拿十个公分,外公外婆干脏活累活却只能拿九个公分,人家杀猪吃肉能吃顿饱饭,外公外婆只能吃糠咽菜经常挨饿;不仅仅如此,还要时刻提防小人的误陷,明明没做过的事情,偏偏无情的害在外公的头上。外公曾很多次被刽子手子手用绳子捆绑起来,封门罚跪,造人殴打。外婆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帮不上忙,有的只是无尽的牵挂、担心与害怕,牵挂外公何时才能平安的回来?担心外公要再出个啥事那该咋办啊?害怕自己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6、想起故去的亲人不自觉的流下眼泪,天亮前赶紧收回这悲伤的情绪。担心母亲看到了会难过,只能偷偷的在枕头上哭泣不让人看见。
7、妈妈非常孝顺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妈妈那时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饭。外公去世后,妈妈即使膝盖受伤,不良于行,也要上坟祭拜。外婆当年留在湖南没有来台,1980年,政府尚未开放大陆探亲,妈妈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陆探亲,只好要求旅居美国的大姊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台湾,带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纪念品。外婆在1983年过世,她们母女从1949年一别,一生未再见面!外婆送的纪念品,妈妈一看就流泪,一直保存到现在。我们会把这件纪念品放在富德灵骨楼,永远陪伴妈妈。
8、外婆赶忙推辞:“不了不了,快圆(完)了。”后来我回忆外婆那句“包车走了”,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大概“包车”就是“宝钗”罢,我想。但宝钗能走到哪里去呢?
9、文言文中对爷爷奶奶的称呼:
10、我袁宗道在幼年的时候,就看到太夫人穿着缝补的衣服,吃着粗恶的饭菜,甚至到了衣物器具只要能修补,就不会更换的地步。然而生性本来就喜好接济他人,同住谷昇里的一位穷困的老婆婆,每次来领受太夫人的接济,就像来取回她寄存在这儿的物品一样。太夫人像对待亲姐姐一般地侍奉她,更不必说会有施恩自得的神色,真可以说得上有大丈夫的风范。太夫人地位尊贵,已是诰命夫人,并且得享高寿,又有许多出色的子孙,看来老天爷果然不会随便庇佑一般人。
11、呜呼,偶然一别,尚觉惆怅。尔长辞,能无怅望。言念外婆,品德端方。诗礼启后,笃厚传芳。胡为一疾,忽梦黄梁。谊属至戚,泪洒千行。属慈某某,薄奠酒浆。惟冀英灵,来格来尝。祭拜。
12、太夫人姓赵氏,她的祖先是江陵人,景泰年间移居到公安,于是就入籍定居,在当地传了四代,第五代是处士赵文深。赐封按察副使的东谷公(外祖父的父亲龚如銮)跟处士同住谷昇里,向来交好,因此对太夫人平日里勤勉谨慎的情况极为了解,说道:“这真是我家的媳妇。”于是指派方伯公(外祖父龚大器)下聘礼。太夫人十九岁那年嫁入龚家。
1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4、去年在家,到外婆坟前,风景秀丽,清幽,山上茶花素洁,草叶含露,从山上望下,一泓池塘清水,安宁祥和。人终有一死,能如此清静自在倒也不错。
15、送君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16、 音容犹在慈祥笑, 片片追忆祖孙情。
17、文言文版原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
18、挽联:上联:奶奶我永远爱您永远怀念您下联:不孝孙子***叩挽上联:人间八旬登鹤去.下联:天国一岁重生来.挽联的格式要求写作挽联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求对仗,讲求平仄,句式对偶,字数相等,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简短而又独具韵味。写作挽联的字体一般用楷体、行书、草书,有时也可以用隶书、篆书等。花圈挽联一般分为上下两联,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上联写词,如“XXX千古”“沉痛悼念XXX”等;下联写送挽联的人,如“XXX拜挽”“友XXX敬挽”等。
19、敬爱的姥姥,天堂的路您一路走好!我们约好下辈子再相见。姥姥走了,带走了我仅有的童年美好时光。世间再无姥姥。愿姥姥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痛苦。姥姥一路走好。天国里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苦难,愿您在那里安息,我们将用余生所有的时光怀念着您!今天就让儿孙们为您送行吧,姥姥一路走好,请安息吧!姥姥我想你了,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一路走好。我敬爱的姥姥!天堂的路,您可一路走好!
20、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夜则露香搏顙乞代。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大母劳之曰:“新妇即自苦,忍不为吾子若孙强一匕?”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二、悼念外婆的词
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
2、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3、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4、人生,不外乎淡定,小时候是姥姥拉着我的手往前走,长大了是我拉着姥姥的手往前走。从来也没想过终有一天我们俩是要分手的,而且是姥姥先松的手。
5、梅子绽时酣夏雨萱花称满霭慈云
6、一直想写篇悼念外婆的文章
7、为了能让这本就不幸的家庭日子好得过些,聪明能干的外公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冒着被抓被打被批斗被游街的危险,躲在漆黑的小屋子里,带着勤劳的外婆做绳子、做犁、做靶上昆明,到街子去售买,当时腐朽的制度认为那是投机倒把,不误正业,于是外公经常早上天亮之前躲着出门,不到天黑以后不敢回家。有时候怕被别人发现就只有躲在草堆里勉强过夜。外婆在家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整天过着提心吊胆,恐惶不安的日子。外公和外婆就是这样一步步开始了他们艰难的生活,他们生儿育女、辛苦劳作,当时生活困难,外婆省吃俭用,起早贪黑,一家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吃苦受累,然而这样一过就是三十多年。
8、可以参考以下悼文几个令人感动的句子即可,前面描写长辈养育之情的可略,直接进入亲人的悼念之情:至爱弥天天欲暗,大悲漫地地披白.父随祥云驾鹤去,天降瑞雪接灵来.小甥指言蓝空冷,外婆打坐白云开.苍天昭示吉祥意,故以飞雪盖尘埃.父亲走好且安息,坟前岁岁必奠祭.一声长叹泪泉涌,可怜慈母无归期.无归期,泪长滴,孤雁哀鸣恋空枝.悲莫悲兮千行泪,愁复愁也一声吟.一声吟,两声啼,大痛莫过失慈亲.游子最爱故乡月,慈父本是儿女根.儿行千里母担忧,父苦一生儿感恩.儿感恩,复如何,绵绵思念无知觉.悔不慈父在世日,享尽天伦及时乐.亲情只在朝与暮,浪得虚名空对月.坟前祭献千束花,不如在世一口瓜.悔焉憾焉惆怅焉,一声三叹徒徘徊.徒徘徊,大无奈,长歌当哭悲难挨!
9、外婆一生也是福德修得好,昨晚在家中安然长逝,无疾而终,享年90岁。家里亲人们在今天开始为外婆做佛事和服丧,我不能回去尽孝,也就在寺院为她立上超度牌位,愿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谨以悼诗一首,缅怀我的外婆:
10、每天拖着空板车回家,外婆就会坐在院子里,点上一支香烟,惬意地过把瘾。没有的时候,则拿出三角钱,叫我去对面的小杂货铺:“买包庐山,剩下的钱归你。”庐山烟大约二毛五分钱,偶尔她会抽四毛一的壮丽,那是极少数,抽大前门的时候更是屈指可数。我为什么对她抽烟的事如此记忆忧新呢?可能因为在她能有兴趣抽烟的年代,仍旧那么生龙活虎的缘故罢。人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永远生机盎然?当然,这是妄想。近十来年,我每次回南昌去看她的时候,她都像一只干透的虾米,蜷曲着在灶台上忙碌,热情地招呼我吃饭。她早已不抽烟了,而在还热衷抽烟的时节,她的腰曾经是挺得那么直的。
11、——《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清代:纳兰性德
12、于彼人生,所求盖寡。颠沛道路,宛如骡马。红楼三笑,泪珠频下。
13、2007年12月17日于北师大
14、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15、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16、外婆名字叫张轩琴,1916年生人,属龙,是广东潮州人,听家里的长辈说,外婆小时候的家族老张家是潮州当地的望族,非常富庶,外婆的父亲曾任过国民党时期的官员。外婆是他父亲最小的女儿,也最为疼爱,故在小时候有条件读过一点书。能受教育这对旧社会的女性来说是难得的。
17、手机新浪网导航搜索意见反馈回顶部
1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马英九坦承父母都是很传统的知识分子,期望中国统一。
19、“厚德修身,一生忠党爱国;
20、每次看到镜头里的马英脑中都会闪现一个词——贵气。当然不是他或夫人穿戴上的珠光宝气,对于一床被子用34年,一只手表戴30年,一双皮鞋穿10年的他们而言,无需任何装饰与点缀,只是干净得体站在那儿,便会让人顿生好感,自然想到英国的那句老话——三代养不出一个贵族(第一代暴发户,送子女接受贵族教育;第二代从小受贵族教育,但家庭氛围不够;第三代,才有可能把贵族精神融进血脉),在“没有缺陷的年轻人”马英九的身上,虽不一定有类似的成长轨迹,却处处体现着这种贵族文明的涵养。
三、外婆的哀悼词
1、1944年秋,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震动。蒋委员长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父亲带头响应。当时妈妈至为不舍,但以国难当前,义无反顾,她在送别会上说了一句鼓励父亲参军的话,令人动容,也让我至今引以为荣:“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
2、然而,双亲健在的时候,我们又是否抓紧时间尽孝了呢?
3、妈妈天性善良勤俭,伺候奶奶相当体贴,两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妈意见不和,奶奶还常站在媳妇这一边。
4、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的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骈文文体,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辞藻等形式,华而不实,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古文”这一概念韩愈最先提出。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先秦两汉时期的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唐人学习这种散文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这种散文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5、没有任何预兆,你就这样轻轻的离开了,带走了你对我的爱,却留下了我对你的爱,外婆好走,天堂的你一定会好好的。。
6、万历四年,方伯公调任浙江按察副使,兼守温处兵备道,太夫人又跟随在旁。此时,浙皖赣一带矿匪作乱,猖獗一时,众官长商议调动分派官兵,大规模地打击清剿他们。太夫人听说了这件事,对方伯公说道:“盗匪也好,官兵也罢,一样都是娘生爹养的活生生的人,为什么不先大张声势地吓阻驱散他们呢?这样的话,不用烦劳官兵,又不会遭乱杀送命,对双方都有好处。”方伯公就照着做了,最终确实如同她说的那样。
7、我的外公外婆,我想给他们看到,我能做出的成绩。
8、我的可爱的外婆终于死了,享年84岁。
9、亲人已仙游,未呈儿孙福。
10、——《元日哭先大人》清代:周淑媛
11、去看外婆,冬日的午后,踏在落了厚厚松针的甬道上,轻轻走进那栋小楼,转角处,有一只猫,蜷伏在油漆斑驳的木楼梯上。此刻,外婆也正蜷在她的沙发上小寐吧?
12、然而生命有尽头这是真理,还是应该思考下,这样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淡定从容。
13、头条号网址:http://toutiao.com/m6762259338/
14、感谢您的分享与关注,在公益的路上,我们一起走过。
15、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16、公元二零一三年农历九月我亲爱的外婆,因年事已高,风烛暮年,带着对亲人和故土的无限眷恋,走完了她老人家八十五岁的人生历程。孝子孝女贤孙,谨备香烛鲜果之意,敬献于灵前,锥心泣血,缅怀大恩,吊之以文。
17、悼词标题只用死者姓名+悼词,或直接用悼词。只有书面刊载才用《在追悼×××同志大会上的讲话》类似题目。
18、姥姥一路走好。天国里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苦难,愿您在那里安息,我们将用余生所有的时光怀念着您!
19、那时的外婆也有五十五岁左右了,这项劳作,她一直干到近六十岁,有一次被车把撞断肋骨才退休。或者不应该叫退休,因为她并不享受这个共和国的任何劳动伤残保险和退休金。
20、常常想起曾跟你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开心、快活、幸福、失落、伤心、痛楚的所有日子,依然很想你,很想你。
四、悼外婆诗词
1、我的外婆刘鸭美,一九二九年八月初五生于赵家沟五社魏家,年仅七岁丧母,十一岁失去父亲,只剩下爷孙三人孤苦伶仃,后因爷爷年迈无力扶养,请魏家好心叔叔收养。至十七岁,嫁入刘家,外婆本以为从此可以相父教子、安稳度日,却不料天降奇祸,当时身为村干部的刘家外公到陆良县委会开会,中途突发疾病,英年早逝,丢下了孤女寡母相依为命,家中还有年老体衰的外老祖母和外曾祖母需人照料。一家人中无一男丁,外婆整天以泪洗面。危困之时,外婆擦干眼泪,挺起腰杆,不顾世俗反对,随婆婆之意招陈家外公在家生活。从此她老人家与外公相濡以沫,同舟共济,担负起全家人的生活重担。
2、万历六年,方伯公凭着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的身份,调任南直隶,守淮扬兵备道,协助总河侍郎潘季驯治理黄淮两河。不久以后,因为兴修两河水利工程有功,越级升任河南右布政使。不久以后,又升任河南左布政使。一天到晚地在官府的各种公文账册中忙碌操劳,精力日渐耗损。太夫人常常劝说方伯公道:“还是辞官退休吧!就算不能靠卖文教书来填饱肚子,难道还没有双田废寺里的稻谷,城东湖泊里的湖水吗?”方伯公道:“常人所说的辞官归隐是件犯难事,那是因为有妻子儿女的牵绊。现在你如此地通情达理,我又犯什么难!”万历十一年,三年任满后,需要依次候补,才能调任新职,方伯公索性直接请求告老回乡,也算顺从太夫人的意愿了。
3、二十年的时光漫朔,这个家到今天已然衍生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外婆摩挲着胸前的一块奖牌,那是外公二十周年祭时,四舅带回来的礼物,他在加拿大所获杰出青年的奖牌。他还说想回家乡寿县做点什么,外婆颌首道,外公在的时候,总是对家乡有割舍不了的情感,默默为家乡做了许多事,在他离世前一年回寿县时,还去农家,询问百姓的生活。当他听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时,皱着眉,背着手,自言自语说着:“这些人,将来怎么有脸去见马克思!”想他老人家一身正气,虽然位居高位,却没有为自己的家人后代谋取一分私利。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曾经的气度,那气度不是高傲,也不是奢靡,而是一种绵延着的精神:善良、真诚、自立而有尊严。
4、开门,却见阳台上搭满了衣裳。这件翠绿的袄,是妈妈买的,那件大红的羊绒裙,是舅妈送的,还有旧的军装,不用看也知道那是外公授勋时穿的。可是,那件呢?土黄色的,有点像绸缎又有点像防紫外线伞的面料。外婆正仔细地抖着它,哇,原来是一件连衣裙呀。见我来,外婆笑着让我看看这件衣裙,她说,这衣服比我妈妈还要大。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6、古代对姥姥的称呼:外婆、阿奶、外婆阿奶、奶奶:外祖母(奶,音nā;奶奶,音nānā)。将外公叫“大大”,将外婆称“奶奶(音nānā)”,可显得更亲近些。在中国北方,入赘的上门女婿,生了孩子,外孙、外孙女叫外公外婆一般也叫“爷爷奶奶”。另外,因现在独生子女多,女儿出嫁后,往往公婆和父母两面设婚房,女儿仍将娘家视作自己家,而不像以前那样当作亲戚,这样一来,就会让孩子称呼自己父母亲为“大大、奶奶(音nānā)”,或者是“爷爷、奶奶”(交流用普通话时)。
7、身外细雨淅沥,我隔着厚厚的黄土想你;三月,蒲公英的花儿开了;只是,你这个爱花的人,已唤不醒。
8、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
9、东谷公生性喜好喝酒,每天跟着一众酒徒一块游乐,但因为自家产业不振,多少有些阻碍畅饮的兴致。自从有了媳妇赵太夫人,鲜美柔滑的食物摆满饭桌,并且这些食物,只要想吃,马上就能治办好。一众东谷公原来的酒友,惊讶地相互谈论道:“以前跟随这个龚老儿回家喝酒,尚且缺少家常的鱼肉蔬菜,如今为什么突然能治办如此多能让大家喝得其乐融融的酒菜佳肴呢?”整个翻看他家的谷仓和箱柜一遍,然而还是和往常一样的缺资少粮。这样以后,才知道太夫人自己节衣缩食、辛劳持家地孝敬公婆,已经到了穷尽心力的地步。
10、因痛吾大母,并痛吾母。楸柏虽拱,宛然新没,腹为裂而泪尽血矣。不肖孟夏入都门,与驾部舅相见。舅把臂劳苦,欢甚,讯外大母安否,曰安,愈益欢。自是每晤,辄欢谭竟夕,宁知有此也!月隔而幽明顿异,夕隔而悲欢倏变。生人之趣,何无常乃尔!悲哉,悲哉!
11、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2、化作相思蝶鸟,泪尽流。
13、妈妈一直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联考的状元,那时记者就会来访问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这一天。
14、今魂归泉壤,壹郁且发抒欤?宁永归虚无。
15、只是后悔没有回报外婆的养育恩情于万心还放不下。春节时听妈妈说起她梦见外婆:在一间屋里,妈妈伴着外婆看电视,屋里好像还有个已故的旧人,突然外婆说眼睛一片漆黑,看不见东西,妈妈抱着她,喊她,然後就醒了。
16、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17、抛弃了《红楼梦》的外婆,七十岁开始信奉了耶稣,每个周末,她都要去东湖边的基督教堂去参加礼拜。原先目不识丁的她,也买了一部繁体字版的竖排《圣经》,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读。大概人的年龄大了,做人的时日愈少,离鬼的时日愈近,愈想在精神上寻找一个寄托。靠着寻找精神寄托的伟大毅力,这个七十多岁的刘媪很快自我完成了扫盲工作,甚至还能写繁体汉字,这不能不让人感叹,人类对自我生存意义的怀疑和悲哀。
18、我的外婆,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饱尝了人间因变故而带来的辛酸与无奈。她铮铮铁骨,面对现实,无言无悔与厄运抗争。尤其是在困难时期,外公、外婆二老相互扶持,相互体谅,伺候孝敬长辈,把外祖母和曾外祖母扶上了山。
19、几十年风雨过去,老人家开枝散叶,儿孙满堂,子弟们团结和爱,家族其乐融融,都离不开外公与外婆恩爱相携,执手一生的垂范。晚年她也经历过我二舅和一个表妹的先后病逝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两年前外公离世后,外婆郁郁寡居,两位舅舅轮流照顾她,我母亲也常为她沐浴澡衣。
20、我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较亲近妈妈。当妈妈调到石门水库工作的时候,就把读小二的我和小妹带去。白天我们到龙潭的三坑国校借读,下午回宿舍跟妈妈共进晚餐。民国47年的台湾,既无电视、电脑,电影院也少,妈妈就利用晚间,教我读《古文观止》。数十年来,每次回忆当时妈妈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就感动不已。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五、祭奠外婆的诗句
1、南北西东,思念在心头。
2、丹桂飘香开月阙金萱称庆咏霓裳
3、家妪老姥,古稀之龄;今值寿诞,居家贺庆;丹鹤俯地,御龙升天;旭日东起,白环西献;春风拂堤,宅迎千禧;人生古稀,实属不易;儿贤媳孝,熙养天年;子孙唯贺,祖母绽颜;懿德荣范,人中姣姣;楠肤红气,童笑青少;斟酌三练,列坐皆饶;恭词贺道,维言淼淼;人生当昊,信字健翘,老而矍铄,志在千里;八百甬道,矫健康桥;南山信步,福海滔滔;神州大地,寿松不老;值芳诞纪,兹文尽孝。
4、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5、末句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用“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等词。
6、莫问生来寿何许,曾孙儿女亦成行。
7、外婆:您在世的时侯,时时为着我操劳,您像自已的亲妈妈一样把我撫养长大,我时常在怀念着您,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对我的关心象妈妈那样兹爱…。
8、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是。你们是祖国的烈士,我们不是。所以,我们要向你们学习,学习你们这种为国捐躯、舍己为人民的精神!
9、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开始播出的时候,我才明白,外婆的喜欢《红楼梦》,其实是叶公好龙。很明显,她根本看不懂这个复杂的电视剧,对里面千头万绪的人物关系不知所措。她所喜欢的《红楼梦》,不过是宝玉、黛玉、宝钗的三角关系,以及尤三姐自刎谢情人这样的爱情故事。当我知道她原来和外公就是姑表兄妹结婚之后,更加清楚了这一点。
10、 风伴雨絮零落,心随影动思长,任凭花落逝流,只在心中,无限思念永留。
11、晚年修习净土法门,顷刻就去世。太夫人难道只是注重世间的人伦事理?其实还竭诚尽力地追求往生极乐净土。这般修为,又难道只是一般女流难以企及的啊!我袁宗道,是太夫人的外孙,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本人不敢粉饰我的外祖母的事迹,然而也不敢隐瞒外祖母的美德。希望能够无所吝惜地赐予墓志铭,这对去世的人来说,恩同再造,对鄙人的舅父们来说,则是无上荣幸,对于鄙人袁宗道来说,更是无上的荣幸!
12、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13、文言文中对外公外婆的称呼:
14、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15、人生,不外乎淡定,小时候是姥姥拉着我的手往前走,长大了是我拉着姥姥的手往前走。从来也没想过终有一天我们俩是要分手的,而且是姥姥先松的手。
16、昨天晚上,也就是2017年10月16日夜里11点多,老家潮州传来外婆仙逝的消息,遥在山东,适身有疾,不能往拜,不禁神伤。
17、塞北逢春不似春,清明过勒雪霏纷。丈夫刚胆何寅*,娘子铁腰少欠伸。此夜四窗皆白昼。全家一炕共奇温。无人道是南归好,只道外婆惦外孙。——现代作者:聂绀弩《嘲王子夫妇怕冷》
18、既然是亲人,那嘛自己就应该多回忆回忆自己与外婆相处的岁月,这样才会有真情的表达。
19、看着屋子就想起了故人,,走进屋子便想起了过去的生活。
20、“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可想而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