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简介400字左右五年级(100句)
一、故宫简介
1、根据《周礼·春官·小宗伯》记载,“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帝王宫室建立时,基本遵循左祖右社的原则。宗庙的空间位置应当在整个王城的东或东南部,社稷坛的空间位置则在西或西南部,这种做法一直沿袭下来。现存的北京中山公园名为“五色土”的方形大平坛,就是明朝永乐年间营造北京时建的社稷坛。
2、(结合图来看贼简单)从南至北说来,通过午门,可以看到五座汉白玉石桥横跨过金水河,往前便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尽头雄伟威严的建筑就是外朝的正门—太和门,通过太和门再往前走,便陆续可以看到外朝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皇帝处理政事和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同时左右两边分别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
3、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4、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
5、本人只听过这个名号,近来想起,觉得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查阅了资料在此简要记录说明一下。
6、左祖右社是指“皇城的左边为太庙,是祭祀祖先之地;右边为社稷坛,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
7、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8、ThebuildingsintheForbiddenCityaredividedintotwoparts:theoutercourtandtheinnercourt.
9、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10、欢迎各年级学生、家长朋友
11、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12、养心殿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养心殿南北长约36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5000平方米。
13、再向东为乾隆皇帝兴建起的太上皇宫殿院落宁寿宫区,外西路则是供太后、太妃们养老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区域。
14、位于中轴线之北。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玄武门为城门楼形式,用较高等级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其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之两翼,故其形制比午门低一等级。
15、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是明代皇帝的寝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16、可见是以皇城为中心,四面围绕,布局严整,来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威严。这是周礼考工记对建造样式的规定,也是古人对正统建筑营造的要求。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17、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
18、它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8000余间楼房的宏大规模,使整个故宫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依据建筑的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19、北京故宫,古人称为紫荆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
20、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二、故宫简介400字左右五年级
1、Besidestheoutercourtandinnercourt,therearetwopartsofbuildings,namely,theouterEastRoadandtheouterWestRoad.
2、前朝部分包括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东西两侧对称布置的文华殿和武英殿,这里是帝王政治的中心。太和殿是宫城最重要的一座殿堂,皇帝登基、完婚、寿诞、命将出征,每逢重大节日接受百官朝贺和赐宴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礼仪。其后的中和殿是帝王上朝前做准备与休息的场所,中和殿北面的保和殿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王公的殿堂。后寝部分主要包括皇帝、皇后以及宫妃生活起居的场所,如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东西六宫,以及御花园等娱乐服务性建筑。这种合乎实际功能需要的前朝后寝的布局原则成了历代皇宫营造的基本格局。
3、林徽因(1904—1955)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建筑学家,被誉为“一代才女”。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她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文学上,林徽因一生著述很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
4、这一认识是故宫学得以产生的重要依据,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故宫文化的这一整体性,也使流散在院外、海外、国外的清宫旧藏文物、档案文献有了一个学术上的归宿。
5、景阳宫为东六宫中的一座宫殿。位于锺粹宫东、东二长街昌祺门内。前殿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匾为“柔嘉肃敬”。后殿御题殿额曰“学诗堂”。景阳宫,明代是后妃居住的宫殿;清代为贮藏图书之宫殿中的一座。乾隆皇帝在《重华宫茶宴联句》中,有“东壁图书贮景阳”的诗句。景阳宫,现已辟为陈列室。
6、大雪遮住了金黄的屋顶,红色愈发被这白雪衬得鲜艳起来了。平日里庄严肃穆的故宫,此时披上了一层白,竟显出与其600年历史不符的俏皮和可爱。“谁不是一个小孩呢?我也想在雪里面玩。”“唉,忙活了一整年,我也该给自己放个假了。”
7、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
8、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
9、经历时间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年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0、外朝: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三大殿建于高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
11、这似乎拉近了故宫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愈发想念这文化瑰宝。
12、今年上海的雪还没降下来。看着满地的年货,满街的店铺一家接一家地推出年夜饭的预定,可细细一品,那年味里,终究是少了雪的存在。坐在窗前,我们难免会有些羡慕北方下雪的城市。
13、四面各有一座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由外朝、内廷两大部分组成。
14、现代状况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败,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15、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16、进人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灭火的主要水源。它的上边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内金水桥了。穿过内金水桥往前走就来到了太和门,每逢皇帝出官,都要在太和门换车,而且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也要从太和门进人皇宫。
17、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18、下面来看看故宫里面的构造,故宫的内部建筑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19、Ⅱ.“紫禁城”名称由来:
20、ThecenteroftheouterDynastyisTaihehall,ZhonghehallandBaohehall,collectivelyreferredtoasthethreehalls,whicharetheplaceswherethestateholdsgrandceremonies.
三、故宫简介100字
1、就在上一周前,今年的第一场雪已经降临在北京故宫~
2、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一说为1000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3、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4、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竣工。这片堪称世界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有5万平方米,内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间。上等木材、琉璃瓦顶、青白石座与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交相辉映,尽显出故宫的富贵荣华。
5、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故宫~
6、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8、Theleftandrightwingsofthethreehallsaresupportedbytwogroupsofbuildings:WenhuahallandWuyinghall.
9、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阶陛三层,结构崇伟,为建筑造型的杰作。东侧是文华殿,西侧是武英殿,这两组与太和门东西并列,左右衬托,构成三殿前部的格局。
10、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五大宫分别为: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称。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因此又名紫禁城。
11、后寝区,又称内廷,为紫禁城北部皇室生活区域的统称。这里以皇帝、皇后的正寝宫殿乾清、坤宁二宫为中央,东、西分布皇帝的便殿,和后妃们居住的东六宫、西六宫,以及皇子们生活的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等院落。
12、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13、上图是明代北京城的示意图,明朝初期和外紫垣一起叫做“皇城”(即图中橙色部分),大约明朝中后期,就与外紫垣区分开来,宫城叫做“紫禁城”,叫外紫垣为“皇城”(除紫禁城外的橙色部分是外紫垣)。
14、2017年12月31日,院长单霁翔在2017年的最后一次开放区域清场封门检查活动中公布,2017年全年参观故宫博物院的观众达到1699万9538人次,创下历史新纪录。
15、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16、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
17、(喜欢请点在看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
18、本期展示的获奖作品来自王予涵同学,他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九届“春雨杯”六年级组五月入围作品。
19、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20、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四、故宫简介
1、西六宫到了晚清的时候,慈禧开始改造某些宫殿。
2、Thenthereistheimperialgarden.TherearesixpalacesintheEastandWestonbothsidesoftherearthreepalaces,whicharetheplaceswheretheempressesliveandrest.
3、接着,我们来到了太和宫。在通往太和宫的石桥两旁,各有一个石雕狮子。这一对石雕狮子炯炯有神,严肃,庄重。好像在瞪着大眼睛看着我,样子十分吓人。但也表现出故宫严肃的气氛。
4、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5、景仁宫是东六宫中的一座宫殿。位于东一长街东侧咸和左门内。为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前殿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匾为“赞德宫围清顺治皇帝的孝康皇后佟氏居住景仁宫,于顺治十年(1654年)三月,生下玄烨(即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的孝圣宪皇后、嘉庆皇帝的皇后以及光绪皇帝的珍妃,均先后以此宫为寝宫。景仁宫,现已辟为陈列室。
6、北京的故宫现在是首都的故宫博物院。故宫建筑的本身就是这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物。它综合形体上的壮丽、工程上的完美和布局上的庄严秩序,成为世界上一组最优异、最辉煌的建筑纪念物。
7、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8、神武门是最北边的门,与午门(南边)对应。图二你可能看不清,故宫博物院上方的蓝色牌匾便写着神武门,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
9、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10、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
11、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
12、过了前三殿,就来到了后寝区的正门一乾清门。在后寝区中共有十五宫。“乾清”二字意思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乾清宫的后边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经》中的天地交泰,象征着帝后生活和谐。在殿中央放有二十五颗宝玺,上方高悬着康熙皇帝御书、乾隆临摹的“无为”匾额。
13、以乾清门为界,在故宫内部,“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前朝”;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与后妃的住所。故宫建筑为了回答“故宫各个建筑的详细介绍”这一问题,特意找来了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先生撰写的《故宫》一文,该文收入林徽因先生著的《中国建筑常识》一书(天地出版社2019年出版)。
14、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相当于101个足球场大。四周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是保护紫禁城安全的防御体系。城墙四面各开有一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边为东华门,西边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榫卯结构搭建而成,因其结构繁琐复杂,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
15、紫禁城主要建筑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前朝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16、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7、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18、下面内容选自林徽因先生的《故宫》一文,该文对故宫的建筑作了详细而权威的描写与说明——
19、在那个时候,皇宫在古代是属于禁地的,常人不能随便进入,所以叫做“紫禁”。
20、谢谢阅读咯,欢迎关注珊仔杂享~
五、故宫简介五年级
1、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2、1644年左右,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在撤退前对紫禁城进行焚毁行动,程度严重。随后便被清军接管,陆续进行修复、重建和完工。
3、太极殿原来也只是二进院落,咸丰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4、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
5、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6、院内藏有清朝留下的大量稀世珍宝如:清明上河图、乾隆款金瓯永固杯、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酗亚方樽。(清明上河图)
7、(酗亚方樽)(太和殿)
8、锺粹宫是东六宫中的一座宫殿。位于东一长街东侧大成左门内。前殿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匾为“淑慎温和”。明代初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住的地方。前殿名兴隆宫,后殿为圣哲殿。隆庆朝更名为锤粹宫清光绪朝,慈安太后(即东太后)居住并死于锤粹宫。据载: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辛未,慈安不豫,壬申迁殂廷臣诣乾清门始知,颇有相惊失色者。又载:孝贞(慈安)崩,诸臣皆大惊,抵宫见孝贞已小敛,慈禧坐矮凳上。又云孝贞喜小食,薨日,慈禧以糕饼进御,逾数时薨。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也曾居住于锺粹宫。锺粹宫,现已辟为陈列室。
9、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收归国有,但根据那时的《清室优待条件》,(“普”)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
10、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11、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12、东华门与西华门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为文华殿。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
13、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14、因此,西六宫中有四个宫都留下了慈禧的足迹。
15、咸丰帝在位时期,也曾把长春宫与前面的启祥宫(即现在的太极殿)打通,连为一体,咸丰去世后,慈禧也曾在这里居住,一人独享两宫。
16、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17、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筒子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
18、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时称作紫禁城。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其中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19、故宫后部虽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中轴之外,东西两侧的建筑物也是以几条南北轴线为依据的。各轴线组成的建筑群以外的街道形成了细长的南北夹道。主要的东一长街和西一长街的南头就是通到外朝的“左内门”和“右内门”,它们是内廷和前朝联系的主要交通线。
20、(信息整理来源于百度百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