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写关于马的诗句(100句)

2023-01-31 16:25:3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马的诗句豪情诗句

1、生:我读到了——大丈夫壮志凌云,气冲霄汉,渴求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玄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野望》王绩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王昌龄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二首》王绩唐

3、教师引入:在古代,马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读课题。

4、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5、(8)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7、《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8、安放梦境。偶尔醒来就想

9、学习这篇课文你对于谦有了什么样的认识?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将自己的感想写一写。

10、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11、全班齐读,注意停顿与韵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读诗先从读诗题和诗人开始。板书诗题后,我手指板书说:“马诗,顾名思义就是描写——”全班顺着我的话往下说:“描写马的诗”。理解完全正确,紧接着走进诗人,根据课前的预习,学生对于诗人李贺进行了介绍,我整理出示:

14、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1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6、终只留下这样的历史印记——(板书:诗鬼)

17、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品读咏物诗的方法,聚焦关键的诗句,借助最能体现诗人志向的词语,结合诗中的景物,深入品读诗人的志向和情感,这首诗我们学完了,让我们再次品读古诗,读出诗人的高洁品质和远大抱负。

18、(师)何当(生)金络脑,(师)快走(生)踏清秋。

19、今天老师教大家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叫“三步学习法”,即:解诗题、知作者——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

20、关注表达,体会学法

二、写关于马的诗句

1、以梦为马,但不愿是匹野马

2、(1)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4、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5、不畏浪花的拍打和现实的围堵

6、稳稳当当,把诗意的日子装帧

7、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8、以梦为马,把梦刻在心里

9、范读,明确节奏。石灰吟

10、风吹雨:寒风呼啸,雨打柴扉,自然与国家都是风雨飘摇。

11、师:黄沙,怎么会是白的呢?

12、师:你读懂了哪句,来和我们说说。

13、嗨,这四本教学叙事愿做您的贴心参谋|开学特惠

14、在品词析句中寻找写作密码——六下《9那个星期天》教学叙事|陈梦婷

15、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16、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17、深入研读,领略意境。

18、生5:月光照耀大漠,黄沙漫漫,看起来却是白雪皑皑。

1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三、关于马的情话诗句

1、课前已布置了预习,同学们对字音和词义都有了充分的了解。现在请大家齐读。(在课件上注音)

2、已经请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文中事件梳理在课前做),了解了背景和诗意,有没有疑问的的地方,请举手?请一个同学起来概述诗歌的内容。

3、齐读,把握住字音和韵脚。(标注字音)

4、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5、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6、(板书:精神——抒情坚定顽强不畏艰险)

7、长剑所指,天下同一个月圆

8、心跳属于我,手脚属于我

9、课后请同学们背诵《马诗》,积累更多的咏物诗,查找李贺的其他关于马的诗作,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的理想与志向,并试着背诵。这节课的学习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1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1、教师过渡:石灰还经受了什么磨难?读第四句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2、(1)回顾学习古诗的“四字法”:读、品、悟、背。

13、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14、师:这……咝……我怎么没听懂呢?

15、师小结:是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虽然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但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着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16、讨论交流:读第二句诗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17、师:五绝之难,一字千金。这个问句,他是问谁呢?

1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生:圆月就是思念的感觉了,温暖些,这个月牙就有一种清冷的感觉。

2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四、与马有关的豪气诗句

1、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2、(3)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远景描写):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悲境:惶恐,伶仃,被俘虏,国破家亡

4、(诗中二句展现出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

5、理清文脉,分清主次——六下《腊八粥》第一课时教学叙事|万冰茹彭峰

6、就像没有吃到葡萄的狐狸

7、以梦为马的岁月,以梦为马的事业

8、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9、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要求的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诗人高洁的品格。

10、(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11、生1:因为有人来听课。

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13、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4、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15、师:驰骋在秋日的大漠里,行不行?

16、人生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当“生”与“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7、一匹又一匹,一匹又一匹啊

18、(4)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9、全班齐读这一句,读出作者的壮志豪情。

20、⑸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太守之乐其乐。

五、马诗抒情的诗句

1、写出先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师:后半截有点别扭,可以调一下。

3、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4、(珍藏版)央视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120期合集)假期一定陪孩子看

5、生: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6、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2)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8、"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文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9、师:(指生1)请你再来读。

10、关注作者: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11、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课件出示于谦生平事迹)了解于谦生平事迹及当时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12、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3、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

14、师:仰天长问,何时才能——

15、检查预习,概述诗歌内容

16、品质:不怕艰险不怕牺牲坚守节操

17、用典,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18、诗人处境:由于主张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陆游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自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的老人,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19、同学们,我们今天运用反差的艺术手法,(根据板书回顾)赏析了三首诗词,这三首诗都是“悲境”与“豪情”的反差。抓住这些反差,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悲愤;感受到了文天祥赤胆忠心慷慨赴死的豪迈,体会到了陆游报国无门的惆怅。他们是英雄志士,他们的士激昂呼声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每当中华民族处与危难之际,人们总是能从这些诗词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20、师:表面是写马,实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