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月饼的诗(100句)
一、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些诗
1、推文汇总(2020年6月)
2、推文汇总(2020年5月)
3、选择题(共3题;共6分)
4、①江山如画,往往引来诗兴大发。这时人们常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来抒发感慨。
5、当夜幕悄悄降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屋外,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一边吟唱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那带着一圈圈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的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白云,向上升着。突然,就在那一刹那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它圆得那么讨人喜欢,那么有趣,就像一个大大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6、《中秋》(宋)戴石屏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7、(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8、C.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D.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
9、《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A、应(yīng)和黄晕(yūn)花苞(bāo)化妆(zhuāng)
11、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12、(2)《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
13、《西湖游览志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14、译文: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
1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6、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内容要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17、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⑶题。(4分)
19、《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0、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将旧样说阴晴。等闲放出中秋月,并与春灯一夜明。
二、关于写月饼的诗
1、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2、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儿。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上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3、C.阴翳(yì)觥筹(ɡuānɡ)绮户(qǐ)累赘(zhuì)
4、大概意思是:吃月饼如同咀嚼圆圆月亮一样,月饼里面有酥油和糖浆混合而成的馅料,默默品尝其中的滋味,想起远方的亲人,泪水沾湿了手巾。
5、(2)根据材料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1分)
6、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7、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东坡《咏月饼》
8、30位清华北大状元亲授学习秘诀赠送课程教材
9、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10、诗人把月饼和月亮相联系起来,同时也在暗喻,在吃了一口月饼后,月饼便会变得不再圆了,天上的月亮亦是如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心里的那轮圆月也如同手中的小饼,残缺了一块,为下文“相思泪占巾”埋下了伏笔。
11、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1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3、五年级语文(上)学生用书(含讲解/练习/知识点)
14、▲扫码关注部编版语文资源
15、这一首诗短短二十个字,但是却把思乡之情全然表达出来了,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第一句“小饼如嚼月”,吃着这小小的月饼好像是在吃月亮似的,但是谁人又真正吃过月亮呢?诗人这里说如同是在吃月亮,可见诗人在吃月饼的时候,内心是满足且开心的。
16、(3)名:取名,命名(4)斯:这(5)遂:于是,就
17、语文日课:书单汇总(建议收藏)
18、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19、D.“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0、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三、月饼这首诗是谁写的
1、(3)《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④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专家:经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为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6%.所以,微波烹饪不会使食物的营养流失。
4、(3)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早餐的时候,人们更寻求速度和便捷,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加热。
6、晚上,月亮出来了,像个大圆盘似的。这时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阳台上,各种月饼也都一齐拿了出来。大家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亲人;有的人在月光下举杯相庆,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烟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绽放!
7、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
8、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9、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10、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11、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表达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怅惘的心情。
12、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4分)
13、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14、(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5、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1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17、“乐其岁物之丰成”和“安此丰年之乐者”与民共乐((2分)
18、这种月饼是枣泥馅儿的。
19、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20、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表达了作者闲适、安逸的情趣。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四、关于月饼的阅读短文
1、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2分)
3、④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
4、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3分)
5、释义:吃这小小的月饼就像吃着月亮一样,中间有酥酥甜甜的味道。安安静静的品尝,因为太过想念故乡,流下的眼泪都把手巾弄湿了。
6、(1)渐闻水声潺潺()(2)掇幽芳而荫乔木()
7、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杨光辅《凇南采府》
8、三百茶团外,佳名饼肆添。时光逢月满,风味话秋甜。
9、中秋赏月称佳节,饼以象形价倍增。百果名繁多种类,家家供献胜红绫。
10、②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
11、可是,你又那么地遥远,我真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个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那么高;我想用彩虹架起一座桥,去探望你,可当彩虹出现的时候,你却不知身在何方。
12、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13、C.悄然(qiāo)翘首(qiáo)湛蓝(zhàn)摧枯拉朽(xiǔ)
14、预习课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5、(2分)(1)chán(2)duō
16、68张中秋节手抄报模板,好看易画
17、(1)(2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
18、语言表达(共1题;共2分)
19、扫一扫关注我们,初中语文应有尽有。
20、让我们举杯向月,与吴刚对饮,与嫦娥共舞,去享受着这种幸福的和谐!且放下秋思,放下寂寞,怀着释然的心境,静守着中秋月夜的明朗,感悟着人生的美丽,珍惜着亲情的温暖,去尽享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五、描写月饼的诗歌
1、说是什么特制月饼,品尝之后才知却是名声过实。
2、B(解析:A.“章”应写作“彰”;C.“脏”应写作“赃”;D.“黄”应写作“皇”。)
3、②除诗歌、戏曲外,文体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4、《幽州土风俗》 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 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5、要敬业,既然选择了,就要用心去做。或者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2分)
6、将“份子钱”捐给非洲儿童。
7、我望着空中的月亮,嘴里吃着香甜的凤梨味月饼,听着妈妈给我讲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8、(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热爱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10、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1、名著阅读(共1题;共7分)
12、《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3、(1)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
1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5、释义:月饼真正的起因,应当在于我国古老质朴的“尝新”风。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古代的人们用
16、袁景澜《咏月饼》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17、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18、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19、你的支持就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20、⒁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