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七言(100句)

2023-01-28 18:12: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

1、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2、把酒言歌,载风载雪,辞旧迎新,转眼又是一年。

3、张问陶是四川遂宁人。这一年三月,张问陶赴京城参加顺天府乡试,并中了举人,因此这一年的腊八节他是在京城度过的。此前一年的九月,张问陶在成都和一位女诗人完婚,当年的腊八那天正好是他从成都返回老家遂宁的日子。因此此诗首联说道,去年腊八节正是我回家的一天,而今年的腊八我远在京城,思念着家里人。一年前在家中和哥哥张问安、弟弟张问莱觥筹交错的欢乐情景还在眼前,却转眼间已经物换星移,真是让人感伤。作客他乡的诗人喝着一碗腊八粥,欣赏着京城冬日的梅花,生起了万里的归乡之心。在梦中,他分明又回到了家园,在社酒村灯中和亲人笑语喧哗。

4、日丽风和节令柔,林间小鸟动歌喉。

5、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6、开元兆瑞欣欣意,岁暮丰饶雀雀欢。

7、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8、申年又见愁云乱,腊月已随流水凉。

9、新年烟花尚未冷,腊月八宝香满锅。

10、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

11、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2、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13、黏米拉呱红枣应,民俗旺火煮寒冬。

14、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15、五更梦里闻香粥,一早端来吃半盆。

16、腊腊有的,腊没有的,哈撒。

17、适逢小寒腊八双节合得韵

18、憀落荒村无犬吠,弓刀小队映蝥头。

19、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20、赏析:自元代起,腊月初八食粥的习俗开始进入宫廷,皇帝在这天“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都把腊八粥作为赏赐大臣的节令佳食,因而在民间更加盛行。到了清代,朝廷腊八赐粥风俗更盛,规模也越加庞大。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公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读这首诗时可以想见当时皇宫施散腊八粥的场景。

二、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七言

1、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

2、祈求苍天,来年五谷盈。

3、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

4、目前100000+2017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5、特别是明清以后,腊八节已被古人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含义,济贫、施舍成了主题,因此,腊八节也被视为古代的“慈善日”。 到了清朝,寺院的腊八粥也称“佛粥”,佛粥只送两种人:一送施主,二济穷人。而出于“济穷”的目的,很多地方的僧人在腊八节之前便开始化缘募米,以便能煮更多的佛粥。正如清乾隆《延庆县志》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北京延庆,僧人前期沿门募米,至是日,作粥施舍穷人,与他处同。”

6、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7、杂豆高粱小米投,家家喜作腊八粥。

8、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9、河道淙淙冰欲破,墙边寂寂雪难留。

10、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11、大野氤氲无多少,长河杳渺有东西。

12、情缱绻,味芬芳,祥祺喜庆满锅藏。人逢盛世生豪气,酣饮千杯老杜康。

13、清疏不俗。况腊果鲜菹熟。

14、每年到了腊八这一天,京城已经充满年节气氛,各座佛寺遵循常例用黍、米、枣、栗以及胡桃等米果烧煮腊八粥,以供早餐。家家皆煮食腊八粥,然而贫富家庭制做的粥甘美不一样,富家还以豪华的器具盛肉佐餐,贫困人家只不过喝一碗热粥充饥而已。尽管如此,似乎人人显出欢喜的样子,都知道新年即将到来。

15、虎霸财何厚?权臣不永康!且烹邪正一锅尝。

16、民间风俗永传流,腊日敬神晨食粥。

17、到了腊也就预示着过年也快到了。

18、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19、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20、寺庙里都设五味粥,名腊八粥。

三、关于腊八节的古诗一句

1、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2、李郭樽前,小出长安乱。

3、关于“腊”的时间,原本并不固定在腊月八日这一天。《礼记》中记载的腊祭原本是在孟冬之月,也就是入冬的第一个月的。到了秦始皇改名嘉平之后,才移到十二月,后世沿袭之。汉代在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戌日进行腊祭。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道:“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因为在古代的干支学说中,“戌”代表温暖之气,所以以戌日腊祭,取寒往温来之义。所以李联琇诗中说“日取戌温”。

4、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5、年年腊八望家乡,彻夜无眠念断肠。

6、漫空飞絮散轻绵,所异寒威欲折弦。

7、乘行释迦道缘圆,腊八惜育珍丹田。

8、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9、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10、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11、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

12、快围炉、分舀小匙相续。

13、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14、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15、佳肴美馔怡甘味,漠北江南雅韵稠。

16、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

17、释义: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18、腊神方遇长至屡逾九。郊禋重省视,臣职在奔走。

19、腊月的好心情已被逼到墙角,

20、菩提树下佛心翔,悟道红尘日月苍。

四、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有哪些

1、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2、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3、腊八食俗煮糯粥,延神祭祖庆丰收。

4、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5、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6、腊八节感随(新韵)

7、膳食能大补,红豆入诗流。

8、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

9、枝上萧条添恨意,门前寂寞惹忧伤。

10、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大臣。

11、饮烝大割孟冬腊,为报得禽自思猎。

12、雪霁寒新腊八天,侍儿擎烛过妆前。

13、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

14、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

15、同驾綵鸾归去、趁新年。

16、春光似被梅唇唤,红萼如同杏眼羞。

17、看到邻家柴门里面炊烟袅袅,野外水边耕牛脚印重重叠叠。

18、冬夜风声透小楼,凭栏探月瘦如钩。

19、神鸦放口,饥火风吹散。

20、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五、关于腊八节的古诗诗句

1、人们在腊八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

2、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3、雪狮儿腊八日同儿子大儒食粥

4、木末临清晓,应披看雪红。

5、尤忆儿时腊月情,东方鱼肚母匆匆。

6、正等正觉,婆娑度众生。

7、平衡家国事,左右五洲风。

8、但得天下同凉热,百姓安心享物丰。

9、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10、襄阳城外金兵嚣张攻城,城中将士冒着矢石舍身坚守,如果不是奉命供腊八粥的粮饷,怎知已到腊八节了呢?从此诗可以感受襄阳军民抗击攻城金兵时表现出来的同仇敌忾的精神,也看到军中也过腊八节的事例。

11、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12、行善积德怜苦难,集津聚宝煮甘甜。

13、燃旧燎身防寒冻,浇冰入夜翠晶莹。

14、一族无私产,终生为大公。

15、苍黄从变礼,奉命当白昼。儿童亦骇愕,此事昔无有。

16、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17、时节交替民俗衍,希望期期万载传。

18、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19、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20、冰水含慈浴佛成,相传今日老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