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小孩子的经典句子(100句)
一、一句描写儿童的诗句
1、陈器之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09:1094
2、如果唐代有在线聊天工具,李白的好友列表里可能有?(文字解析版)
3、贺新辉.清词鉴赏辞典:燕山出版社,2009年:1012332
4、“稚子争窥犬吠声”,刘勇说。
5、在《枕头的模样》这首猜谜歌里,很多读者不明白第三个谜语,什么是包头巾的宽褶边?其实这需要一点背景知识:
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设:摆放,摆设。甚:非常。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未:没有。
7、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8、“那你猜他这是为什么?”“我猜他也许像孔子一样,是在长途跋涉中,没有食物了,所以停下来钓钓鱼,补充体能。”
9、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正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两小儿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也可以从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结果自然就不一致;说明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具有多元化思维;同时他们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本文同样深刻阐述了“学无止境”这一道理。
10、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11、这首诗是陆游免官闲居后的人生体验,是其厌恶官场倾轧、追求澄明心境的写照。不过,诗题中一“观”字,却无意识中流露了真实心态,“观”在这里乃静观、旁观之意,并非完全融入其中与村民浑然一体士大夫的特殊身份决定了陆游可以唯美的眼光透视田园生活,却不一定真能躬行。
12、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
1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4、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黄庭坚《牧童》
15、选摘这些吧,希望能喜欢!
16、一本有着孙悟空般本领的书
17、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8、白居易的诗中有一句“小娃撑小艇”,问孩子们还有其他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吗?诗句中是怎么称呼小孩子的,比如“小娃”。
19、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20、牧童词唐代:李涉
二、陪伴小孩子的经典句子
1、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_刘禹锡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2、有写作者独白,有写作主题工作坊
3、这首诗意思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4、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诗》
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宋代——《舟过安仁》
6、儿童诗歌,包括童谣(儿歌)、儿童自由诗、格律诗。从内容题材上来看,它们大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形式上,这些诗歌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念易记易传;用词也多采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曲调接近语音音调,节奏轻快,朗朗上口。
7、和一大波有趣,有新意,脑洞大开的写作活动
8、马汉彦.唐宋绝句选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01月第1版:190
9、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
10、5月13日、14日,三明治创办的国内第一个写作市集
1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12、最早的专门来吟咏少女情态的诗篇应该是左思的《娇女诗》,左思以诗人的敏锐和慈父的怜爱,选取了两个女儿寻常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两个女儿幼年的娇憨、天真与顽劣,展露了幼女无邪无忌的纯真天性。左思的小女儿,小字“纨素”,不仅长相可爱,举动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她从小就爱美,学大人化妆,“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天刚亮的时候,纨素就跑到梳妆台前,抓起眉笔就在眉毛上乱画,画出的眉毛就像扫把扫过一样。“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她把口红涂到了嘴唇外,把嘴唇抹得一片鲜红,让人忍俊不禁。
13、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画的是什么?(视频解析版)
14、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15、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16、宝塔诗《茶》从形式到语言都很“特别”,可以让孩子直接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一下。
17、变,变,变,变成漫天的好书
18、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19、/五月每日书,从每天300字开始/
20、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三、读读童谣和儿歌
1、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2、“松下问童子”,韩鹏瑞说。
3、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4、“卧吹”二字,使人分明想见到仰卧在莎草中牧童天真,快乐的模样。悠扬的笛声,又使人体会到山谷中的清幽宁静。“莎草绿”照应了前面的“春雨细”,使人感到山村中的一切都是那样和谐、恬淡、清新和充满生机。最后二句,是牧童正面形象的特写。憨顽的放牛娃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全副武装的勇士模样,“不怕猛虎欺黄犊”更是一语点出山中牧童那种勇敢无畏的强俘性格。诗人用那生动的笔触,以一种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山中牧童图”。那清新、活泼,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更使全诗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和人民有着较广泛的接触,如果不是向民间文学学习,从民歌中吸取营养,是不可能写出这样一些较好的作品来的。
5、“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䍠”,刘梓宇背的是《南池》,这是一首描写一家三口在池塘钓鱼时其乐融融的古诗,说的是一个小男孩正在准备鱼饵。
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清代《所见》
7、《笋绝句》年代: 宋 作者: 陆游列仙阅世独清臞,雪谷冰溪老不枯。
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1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2、小娃撑小艇(tǐng),偷采白莲回。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白莲:白色的莲花。
13、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14、《三字经》中“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哪位母亲教子的故事?(视频解析版)
15、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6、意思为大儿子在溪东田间锄草,二儿子在院里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小儿子顽皮、淘气,趴卧在溪边正剥莲蓬。
17、路人借问遥(yáo)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18、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王禹偁《寒食》
19、读库曾经出版过一本《好色:自然的色彩方案》,在书的索引上,有各种给颜色命名的目录,你可以找来参考一下,让孩子学学其中的方法,用类似的思考方法,来给自己喜欢的颜色命名一下?
20、如果有人被戏称“葛朗台”,那他很可能有哪种性格特点?(文字解析版)
四、写一句描写儿童的诗句
1、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2、《夜书所见》是诗人在(秋)季的夜景,因深有感触而写下的,其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孤身在长安,恰逢(重阳)节,这让他倍感孤独,不由得想起了家人,于是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
3、本节课将带领孩子们学习用诗歌来描写人与事,学会运用诗歌体裁进行关于人物、事件的表达。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一作: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东:东方。游:游历、游学。见:看见。辩斗:辩论,争论.辩:争。其:代词,他们。故:缘故,原因。
6、动物园静悄悄,选自《摇篮曲》
7、“牧童遥指杏花村”,赵子芃说。
8、其中5月30日端午节假期,课程将往后调整一天至5月31日(周三)。所有课程于6月6日结束。
9、《稚子弄冰》中,诗人描写儿童玩冰的诗句是“敲成玉磬穿林响”。写的是把冰当乐器一样敲着玩。稚子弄冰作者: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0、“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1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就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12、既然是图像创意诗,我们就可以把诗的文字融合到图像中,用文字“堆积、拼搭”出一个枕头的模样。
1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及:到。则:就。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为:是。
1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5、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16、另外凡是留言参与话题讨论的有效留言,都可获得米宝兔社区10米粒哦~
17、在那个没有芭比娃娃、变形金刚、电脑游戏的年代,我们看出小孩子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快乐并不少于我们这个年代,甚至有些生活都是我们理想中的。回忆儿时的生活,或者放眼当下孩子们的生活,你是否羡慕古代儿童了呢?
18、不过还是先把作业写完最重要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五、写一首描写儿童的诗句
1、“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意思是: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3、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嘻嘻?
4、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5、编辑:余海英审稿:李玉翠
6、识字粗堪供赋(fù)役,不须辛苦慕公卿。识字勉强能够应付租税劳役就好,不需要辛苦读书羡慕王公贵族。粗堪:勉强能够。供:应付。赋役:租税劳役。不须:不必要。
7、徐思源主编.古代诗歌精品阅读初中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235
8、荷蓑(suō)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荷:披着,背上。蓑: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9、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10、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1、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12、他把我熟悉的诗句,又重新教了我一遍。比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鸟飞绝?这座山的生态也太不好了吧?他大声叫嚷。我说你往下读啊,是大雪封山的季节,当然没有鸟了啊。他摇摇头嘲笑我的无知:妈妈你忘了吗?我们冬天在洛阳旅游的时候,还看过天空上有只鹰呢,并不是下雪时北方就没有鸟,那时候只不过没有侯鸟而已。
13、通过写诗,我们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提升他对生活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发展他的想象力和一颗自由的心。在这个课程里,我们会知道,美好的想象力和一颗自由自在的心,可以用来干什么。
14、我想把眼睛挂在天空里,
15、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16、初阶版:考察孩子对动物的认知
17、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18、这首诗使用鲜活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达形式
19、好吧好吧,抛开生态问题,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这首诗啊,他踩着平衡车,心不在焉地说,这首诗很奇怪。这个人为什么要跑到一个又没有鸟又没有人的山里去钓鱼呢?虽说冬天结冰的河里也有鱼,但是古代的生态比现在好,并没有那么多人跟他抢钓鱼,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呢?
20、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