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西施有多美(100句)
一、古人怎么形容西施的美
1、西施的原名叫做施夷光,出生在越国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当时越王勾践起兵攻打吴国,兵败,在吴国当了奴隶,吴王夫差为了羞辱勾践,让他喂马,除此之外还要负责给吴王夫差牵马,在吴王生病的时候,要照顾吴王,这样的百般羞辱并没有击垮勾践,吴王看到了勾践的诚意,准备放勾践回自己的国家去,这时吴国的大臣劝说吴王杀了勾践,但吴王认为手下败将,不足挂齿。
2、(推荐)沈从文: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3、西施生活的时代,正好是吴越争霸时期。起先,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越王无奈,只好低下高贵的头去吴王那里当奴仆,幸得谋士范蠡、文种的献策,在越国广选美女进献吴王,以此惑乱吴王夫差荒废朝政。
4、勾践灭了吴国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范蠡在越国举国欢腾时的反常表现:“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
5、历史上的西施是一个民间美人,从小长得漂亮,经常会在河边撑船浣纱,常年用面纱遮脸。当时勾践国家灭亡,为了复国整整三年忍辱偷生,还让范蠡去全国寻找美女,西施就是被挑中的其中之一。据说范蠡当时也对她一见钟情,无奈西施为了国家愿意前往东吴完成使命。
6、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
7、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8、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9、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10、描写“西施”的诗词如下:
1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12、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13、《吴越春秋•佚文》记:“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14、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5、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16、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7、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18、惊鸿艳影:指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
19、那,西施到底有多美呢?
20、三年培训期满,西施必须入吴。但范蠡“暗渡陈仓”,西施已“珠胎暗结”,丑事一旦败露,将出现两尸三命的局面。
二、古代的西施有多美
1、这首诗出自《北方有佳人》,倾城、倾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翻译为:北方有位美丽姑娘,独立世俗之外。
2、出处:《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4、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5、啥意思?“鸱夷”本指夏商时青铜所制的鸟形盛酒容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盛酒容器多用皮革制成,但仍称之为“鸱夷”。清人黎士宏《仁恕堂笔记》记载:“秦巩间人,割牛羊去其首,剜肉空中为皮袋,大者受一石,小者受二三斗,俗曰混沌,即古之鸱夷。”
6、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
7、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
8、古人常以毒虫形容坏人,如“蟊贼”。蟊贼原指吃庄稼的害虫:“食心曰螟,食叶曰蛻(tfc),食根曰食节曰贼。”后多指榨取民脂民音的贪官污吏。“氓”又通“蝱”“虻”,字典中g为“啮人飞虫”。明代学者将“莠民”称之为“此尤良民之螟蛻,而善政之蟊贼也。”到了清代有了“无赖害民蟊贼”的说法。《六部成语注解》中释之为“蟊乃毒虫之名,无赖之徒,生事害民,若毒虫之状”。流氓就是与毒虫一样的恶人,好勇斗狠、手段卑劣、放刁撒泼是这种人的秉性,举凡地痞、泼皮、光棍之类都是其别称。
9、《管子•小称》在提到毛嫱、西施时,就把毛嫱放在前面、西施放在后面。《慎子•威德》也是如此,说:“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韩非子•显学》同样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还有《淮南子》《战国策•齐策四》等等,也莫不如此。
10、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凛然万里宣威。那知此际。熊虎涂穷,来伴麋鹿卑栖。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争若都燔宝器。尽诛吾妻子。径将死战决雄雌。天意恐怜之。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忧嗟又经时。恨不如巢燕自由归。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有血都成泪。备尝险厄返邦畿。冤愤刻肝脾。
11、回到越国后,勾践为了复国,采取了文种的计谋,用美人计来迷惑吴王夫差。西施本是一位浣纱女,传说有次西施在河边的时候,鱼儿看见了西施,被她的美貌所惊,忘了游动,沉入了水底,所以后人都用“沉鱼”来形容西施的美丽。文种此时来寻美人,看见了郑旦和西施这对姐妹花,惊叹世间竟有如此绝色,但此时西施心中已经有了心上人就是范蠡,但为了国家大义,她放弃了这段感情。
12、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13、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回观看的,何止挨山塞海,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若并蒂芙蓉。”
14、在勾践完成了复国大任后,范蠡就决定辞官出游,他知道勾践是一个只能共苦却不能同甘的人,就离开了皇宫,人们都好奇西施的结局,相传西施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和范蠡一起归隐山林了。对于西施的容貌,我问都知道很漂亮,但究竟有多漂亮呢,人们都想一睹芳容,在现在科技的复原下,专家们通过书上对西施的描述,还原了西施的样子,结果却让我们失望,还原出来的西施并没有多漂亮,可能古人和我们现在的审美确实不一样吧。
15、将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真可谓“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7、赏花还是在赏人?花容玉面,相互映衬,名花与姿容都美不胜收,才得君王带笑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优雅如画!
1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20、此赋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美女,不少词句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历来被视为展示女性之美的经典之笔。
三、形容西施的美的词语
1、范蠡和西施这一相遇,从此历史上留下他们各类爱情传说。
2、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
3、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5、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6、无论是有沉鱼落雁之容的西施、昭君,
7、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8、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9、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10、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11、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12、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3、《墨子•亲士》因此叹息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14、(文化)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1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6、沉鱼落雁(chényúluòyàn)
17、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18、另外,根据西施的长相来看,古时候的人与我们现在江南水乡的女子长相也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古人太过于美化了而已,相比较杨玉环到底是体态丰盈的女子,还是体型偏瘦的美人具有争议的存在,西施的存在也证实了,从古自今,古人的审美标准大致上还是差不多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人就认可了这种小家碧玉为美感的存在,原来西施就长这样?
19、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20、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
四、形容西施的美的诗句
1、《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出自:《韩非子》名言名句
2、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城倾国。国色天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仪静体闲。貌若天仙。环肥燕瘦。窈窕淑女。秀丽端庄。艳若桃李。花枝招展。温柔可人。活泼可爱。亭亭玉立。如花似玉。软玉温香。兰质蕙心。秀外慧中。楚楚动人。明眸皓齿。天生丽质。
4、被囿于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
5、也有一说道尽西施之美:"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还说东村有一个丑女想仿效西施之美,便时时模仿她走路的状态,但怎么也美不起来,以致留下"东施效颦"的笑话。
6、《庄子》甚至不提西施,只提毛嫱,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7、看着以上这些来源于各种典籍、传说和古诗词的成语,脑海中是否可以勾勒出一位清秀丽人的面孔呢?都说中国画是写意的,中国古典的美人何尝不是写意的呢?以山喻眉,以水喻眼,盈盈眉眼如山水般自然动人。漂亮的姑娘总是充满朝气的,各种颜色是她的点缀,红色的嘴唇与洁白的牙齿相得益彰。世间的花都是女子的象征和陪衬,娇嫩的花蕊和娇羞的面庞总有许多共通之处。脸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红,果然是一派春色啊。
8、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9、古人为何喜欢用西施作诗:
10、额头:螓首蛾眉女子额头广而方,眉毛细而弯。
11、唐突西子(tángtūxīzǐ)
12、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3、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14、短短几句的小诗,“倾城”、“倾国”的字眼二度出现,先言有此绝美之人,再言美人的惊人魅力,然后向君王恳切呼告:您难道不知这具有倾城倾国之貌的佳人,一旦错过就再难得到了!拳拳之心意,殷切的情感,在一咏三叹之中挣到了充分的表达,产生了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拨动人的心弦。
15、所以你遇到女生,怎样夸?美、漂亮、有气质……但这些词都弱爆了。
16、只是因为没有贿赂画师,而被其故意丑化,使得汉元帝根本就不想见她,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来觐见,并请求和亲,汉元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了两国交好,将王昭君许配给了他,这才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而王昭君到了匈奴后,的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子嗣最后,她还是因思念家乡,抑郁成疾而亡。
17、一个人如果心地不善良,纵使有沉鱼落雁之貌,也不算是真正的美!
18、眉毛:远山芙蓉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
19、越国悍然出兵,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灭掉了吴国。夫差在笠泽自刎身亡。
20、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五、夸赞西施的词语
1、50幅绝美大片,用光影展现世界之美!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西施是四大美女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中,用来形容西施的是闭月,意思是西施的美貌连月亮都自愧不如。
4、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5、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6、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品质高雅。
7、唐突西施(tángtūxīshī)
8、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9、柔桡轻曼,妩媚纤弱
10、庄子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后人却反借其语称毛嫱的美貌:“沉鱼落雁”。
11、西施的魅力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在流传,就连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12、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3、选中的美女即是西施,经范蠡选入越宫训练为修养有素的绝色宫女后,便送到吴王夫差那里。吴王一见西施之美,喜不甚喜,为她建造春宵宫,以及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纵情声色的场所。
14、首先,这个故事里的“浣纱美女”的原名并不叫西施,传说她叫“施夷光”,主要来自戏曲小说。
15、艳色天下重,西施久宁微?
16、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17、西子捧心: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18、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19、出处: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20、当然,也有人认为,毛嫱、西施其实都不存在,只是古人对美女的泛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