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李白将进酒全诗原文(100句)

2023-01-22 16:52:5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李白《将进酒》全诗

1、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2、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3、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4、君 不 见 黄 河 之 水 天 上 来,奔 流 到 海 不 复 回。

5、chén wáng xī shī yàn píng lè ,dǒu jǐu shī qiān zì huān nǜe

6、将进酒字数:176字(正文)《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

7、⑸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8、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9、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10、呼 儿 将 出 换 美 酒,与 尔 同 销 万 古 愁。

11、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12、⒃尔:你。销:同“消”。

13、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留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14、现在把一切不愉快都抛到脑后,“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同时,他又蔑视了权贵,嘲讽了圣贤,“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5、尔:你。销:同“消”。

16、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

17、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18、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被世人冷落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19、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20、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二、李白将进酒全诗原文

1、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把你的儿子喊出来把这些东西都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⒁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4、主 人 何 为 言 少 钱,径 须 沽 取 对 君 酌。

5、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本诗为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6、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请。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8、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9、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0、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1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代王公贵族、富贵人家宴会时要鸣钟列鼎,要把食物做的精美如玉,以彰显权力与高贵。“钟鼓馔玉”在这里指代功名利禄。整句的意思是多少人拼尽一生想要获得的功成名就、荣华富贵,在我看来微不足道,没有什么值得稀罕的。我宁愿在这里与二位朋友开怀畅饮,沉醉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永不醒来。有人说,这是李白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对朋友情谊的珍重,其实这更是诗仙对自身才华的狂傲,对世态人心的愤激。李白“自言管葛竟谁许”,就是自比管仲诸葛亮,理应飞黄腾达,位至卿相。当然,像李白这种清高的人,谋求加官进爵不是为了财富与享受,而是渴望才华被认可,英雄有用武之地,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可以实现。

12、“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上天赋予了我出众的才华,那么一定会给我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何等的自信!这种自信令人击节赞叹。此前的貌似“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这里得以澄清,原来“得意”并非简单的自我安慰似的满足,而是乐观热忱的希冀,是对不遇之才被用于世的积极谋取,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期待,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展望。

13、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自我理想的这一天总会来到的,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咂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过去)游维扬,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14、《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15、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6、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17、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18、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19、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编的《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记录为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

20、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李白将进酒全诗赏析

1、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2、《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8、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9、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10、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2、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13、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1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5、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

16、hū ér jiāng chū huàn měi jiǔ ,yǔ ěr tóng xiāo wàn gǔ chóu

17、钟 鼓 馔 玉 不 足 贵,但 愿 长 醉 不 复 醒。

18、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19、《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20、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四、李白《将进酒》全诗多少字

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将进酒

3、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

4、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5、(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6、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7、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8、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9、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筵宴中展示的痛快气氛,诗句豪壮。

10、“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这不是凡夫俗子的“金钱万能”,也不是风流雅士的“视金钱如粪土”,而是真正的驾驭金钱又不为金钱所驱使。散尽千金的豪举,其实是深藏在骨子里的豪情。

11、所以接着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释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信念,肯定自我价值,这与同时期写的《梁甫吟》、《梁园吟》诸诗一样表达了对前途充满信心。

12、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13、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14、《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乐府诗,全诗多用夸张手法,以神来之笔描写了胸中的豪情。

15、全诗以明快的节奏和参差的句式,以及跳跃性的韵律,抒发汹涌奔腾的郁愤悲慨,表面豪放不羁,实则苦闷无奈,深沉之悲凉以豪语出之,诗中直见诗人秉性、气度、情操,烘托出拔尘的人格力量,其感情如东海波涛,澎湃激越。

16、原文:将进酒作者: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17、两句相互衬托,气势豪纵,奠定了全诗狂放的主旋律。既然人生短促,时光飘忽,功业难成,内心的郁闷又无以排解,何不及时行乐、忘却痛苦呢。

18、《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原文:

19、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20、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五、李白将进酒全诗及译文

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2、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4、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5、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6、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那一头的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7、锦衣玉食的生活我从不稀罕,我只希望长久沉醉,不再醒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做圣贤是寂寞的,不为人知的,只有饮酒者才能后世留名。

8、“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三国曹操的儿子曹植——是李白心中的饮者。曹植在与曹丕的争储中失败,因为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才没有被杀掉。曹植在曹睿时期也始终被猜忌排挤。郁郁不得志的曹植,只有在与宾客朋友的宴会上通过酒和诗文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愤慨,正如他在《名都篇》中的写的那样“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曹植大宴宾朋的气度,斗酒恣欢的豁达,尽兴高歌的形象深得李白之心,引得李白追求和效仿。

9、《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10、 (唐) 李白

11、“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這裏不僅是酒後吐狂言,而且是酒後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以下“古來聖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李白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稱自己有管仲之才,諸葛亮之智卻沒人相信,所以說古人“寂寞”,同時表現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情願醉生夢死長醉不醒了。這裏,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

12、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13、既描绘出了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又点出了诗人狂放的性格特点。“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则形成了鲜明对比,道出了人生苦短。

14、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15、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16、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17、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会须一饮三百杯;不复醒一作。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裘,黄河之水天上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与君歌一曲。五花马,惟有饮者留其名;惟通,请君为我倾耳听,奔流到海不复回。(古来一作,丹丘生。钟鼓馔玉不足贵,高堂明镜悲白发将进酒朝代,千金散尽还复来:何足贵:李白原文。(不足贵一作,径须沽取对君酌:唯)陈王昔时宴平乐:不愿醒/,朝如青丝暮成雪,莫使金樽空对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天生我材必有用,斗酒十千恣欢谑:唐代作者。主人何为言少钱。岑夫子,但愿长醉不复醒:自古,呼儿将出换美酒,杯莫停

18、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19、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20、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