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时秋意浓(100句)
一、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的作者是谁
1、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2、师:注意,这个修辞是比喻,不是拟人啊。第三个呢?
3、师:他说香气似乎是浅黄色的,香气有颜色吗?
4、Ø小组代表陈述推荐理由
5、(板书: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
6、生1:调动感官、按照顺序、融入情感。
7、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
8、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9、云栖竹径的桂花,主要集中在云栖茶室周围。在西湖众多景区中,云栖竹径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在空气好的地方,桂花的香气就越发明显,而且还伴有一股淡淡竹子清香。
10、师:不错,用四字短语来概括,非常的简洁凝练。还有没有补充的?
11、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12、生:(纷纷)工整、漂亮。
13、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4、生8:他用了视觉、听觉和嗅觉。还用了拟人。
15、生4:前面说“一眼望去”,后面说“走近看”。
16、一杯月色影,十里桂花香。
17、师:我们组的推荐理由是——
18、于是,昨天小朋友的随笔中写遍了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9、生:(纷纷)按照顺序。
20、师:谢谢你!请坐!还有补充的吗?请你说。
二、桂花香时秋意浓
1、我是风吹铃儿,有幸遇见
2、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
3、问春桂:桃李花开得正好,到处都是一片芳华,你为何独独不开呢?
4、前3排学生:太阳斜射在笔直的桂花树上,桂叶瑟瑟作响,微风顽皮地把金黄而香甜的桂花吹落在温暖的大地上,使地上成了一片花海。这香甜的桂花使我陶醉其中。
5、“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在六和塔赏桂,清幽又静谧,登塔远眺,又会多几分沧桑之感。六和塔下,树木众多,桂树自然也不少,靠近“净宇江天”牌坊,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桂香,往后山漫步,香味愈浓。
6、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
7、果园里果实累累,海棠带着它那甜甜的笑容,冲着你点头微笑呢。金色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灯笼,苹果压弯了树枝的腰,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闪烁的星星。还有一串串清香可口水灵灵的新鲜葡萄,惹人垂唾!
8、师:调动感官,还有——
9、这句子本身没有上一句的,下面用对句的形式来对了五句。
10、师:调动感官,按照顺序,还有夸张的——
11、师:所以描写景物就应该是这样,抓住调动感官,按照顺序,运用修辞,并且融入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创设身临其境之感,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化身为文中人物,感受着人物的内心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也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说一年秋意浓,十里——
12、当你轻轻地扒开叶丛,顿使人眼前一亮,发现了这多小花!它们一露出来,那浓厚的味道更加浓郁了。它们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里面不肯出来。
13、师:老师我也爱。这样的书写,干净整洁,看上去特别舒服。最后一个我们一起来,走在,齐——
14、桂花树为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又名“月桂”、“木犀”。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15、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16、鲜香的咸蛋黄在油里泡上2小时,放入烤盘,洒上白酒,烤箱180度,10分钟把和好的面放在垫有干净麻布的松糕框或蒸锅里,并将大枣和鸡冠叶,黑芝麻,石耳作为调料放在上面。;仔细回想,我们最快乐的回忆其实是端午节吃到外婆包的粽子、清明时节吃到青草香气的青团,我们自己的美食不应该被忘记。
17、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这句既是起兴,又是作比。诗人因物起兴,以孔雀的美丽喻兰芝。“五里”表示大体的地段。“徘徊”犹豫不前,心怀悱恻,这一句既写了兰芝的心情,又表明全诗的主题,画龙点睛。答案2:绿柳枝挽风,红花香留人。脉脉含情我,依依不舍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今汝狠别离,千里不回头。寒蝉歌一曲,吾叹伴琴音。弹琴奏流水,说哀何以惭?锦瑟五十弦,一弦一柱思。长歌欲语迟,当哭在此时。落泪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死心作生别,恨恨那可论?多情应笑我,独守多年情。信知恋你恶,反是独身好。士无与女耽,耽之不可说。少壮谈爱恋,老大徒伤悲。泣下谁最多?惨绿衣衫湿。收起
18、我朋友昨天才从杭州回来,满陇桂雨那里的桂花开得正盛,真是花香扑鼻,沁人心脾,抓紧时间快去吧。
19、风吹铃儿|天真永不消逝,浪漫至死不渝
20、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三、一夜秋意浓,十月桂花香
1、在作者的笔下,人物都很生动,鲜活。在这本书里,我们知道了,人们都不能因为别人的议论而心起报复,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自己承担。还有,友谊真是神奇。
2、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天空仿佛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桂花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站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啊,十里桂花香。盛开的野菊花像节日的礼物,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好看。月季花长得很好,有春天般的风采。
3、“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是出自唐·骆宾王《晚泊江镇》。这两句大意是:荷花的幽香,送走了酷热的晚夏;菊花的清气,进入了金色的新秋。此二句写得十分精美。在炎热的夏天,当人们走到芙蓉池边,便会感到一阵阵沁人心肺的清香,夹杂着湿润的水汽迎面扑来,顿时暑气全消,精神为之一振。在清秋到来之际,百花均已凋零,唯有五颜六色的菊花各放异彩,大展雄姿,仿佛秋天是它们迎来的。用此二句来描写夏末秋初的景致,再恰切不过。。收起
4、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杭州热门的赏桂去处有很多,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老杭州人最爱去的满觉陇、灵隐寺、梅家坞、玉皇山等等,可是今天,悠游君要在这给大家介绍几个小众赏桂好去处,帮你避开人潮,独赏幽景~
5、师:我们的写作时间又到了,都停笔啊!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这样的展示卡(出示展示卡)。请组长带领我们的组员对照大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活动。
6、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意思是桂花是秋天的象征之无论是赞其“虽无艳色惊群木,却有清香压九秋”,还是赞其“江汉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都不为过。桂花香味独特,沉郁而悠长,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之势,被誉为花仙,也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在深秋,每每经过一个有桂树的院落,你必然会放慢脚步,微风中飘散着浓郁的桂花香味,淡淡然,闲闲然,似有若无,有意无意的穿透灵魂,在虚无飘渺与现实之间让人沉醉。桂花自古深受人所喜爱,它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7、师:我们来看第三篇: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有两排桂花树。桂花树长得非常茂盛,像是一排撑开的绿色大伞。八月的时候,桂花的清香迎面扑来。金黄的桂花有的缀在枝头,向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有的藏在绿叶后面,像娇羞的女子,那绿叶便是她的面纱。风吹过,桂花翩翩起舞,最后坠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我爱这芬芳的桂花树。小组的推荐理由是——
8、师: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并且运用——
9、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0、这是一首状物诗,主要就是描写秋天的桂花,从她开的时节,它的形态和气味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1、师:后面又转换到了——
12、师:这篇习作还有一个亮点,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情感怎么融的呢?一是直抒胸臆“我最喜欢”;二是通过反问、比喻的修辞手法传情;三是“一簇簇、一朵朵”“弥漫”“小巧玲珑”这些褒义词流露出我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另外,我有两个建议:第把“但”字去掉,因为前后不是转折关系。第“夜空”和“漫天”重复,改为“夏夜漫天的繁星”。
13、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
14、Ø轮流朗读自己的习作。
15、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16、师:哪个小组先跟大家一起分享呀?
17、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18、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的意思是在一年秋天最浓的时候,桂花就开了香味十里都闻得到。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19、生4:后面又转换到了嗅觉。
20、原为日本歌手玉置浩二为电影《李香兰》创作的歌曲:行かないで(不要走),词,曲皆为玉置浩二所作。后被改编经张学友翻唱更名为《李香兰》。国语版名为《秋意浓》,自后很多人翻唱过。还有个范宗沛的大提琴版。
四、一朝秋意浓,十里桂花香
1、师:老师还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在哪儿呢?(学生有的四处张望,有的在课桌里摸索)哇!你真厉害!第一个发现了。我们把它打开,里面有——
2、生7:老师,是用另一张吗?
3、这个没有要求吧,除非你不喜欢闻。另外,空气清新对孕妇和宝宝都好。如果实在受不了就别忍着,屋里少放些植物,跟宝妈强夺氧气。
4、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
5、相较于其他赏桂之处,灵隐的桂花则多了几分诗意与禅意。古籍有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千年古刹中的桂花久负盛名,金秋时节,灵隐寺的桂花都会开得满树,有“花时满山香”一说。
6、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7、师:我喜欢你的这种表达。首先,你能够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二呢,从前往后讲,条理非常清楚,又让我们能够跟上你的思路。真了不起!我也非常喜欢这位作者,文章写得生动,书写也非常的——
8、生5:(举手)开始写了视觉,后来用了比喻,“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把金色的小花朵比喻成调皮的小精灵。他还用了拟人,从树叶中悄悄地探出头来,冲我笑。最后还抓住了特征,“小巧的果实,有的是尚未成熟的绿色,带着小姑娘的青涩,”小巧和青涩是桂花果实的特征。
9、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10、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11、一声杨柳绿,十里桂花香。
12、婉灵想参加,可她却不敢,她觉得所有的孩子都在躲她,有一天桂花树时下的芦苇着了,都快把桂花树烧了,这时就只有婉灵看见了,她拼了命了救回了树,最后雀芹找到了凶手,他就是长腿二鬼,他说出了放火的原因,因为每次摇花时孩子们都嫌他脏。大家知道真相后,都对婉灵表示了抱歉。在雀芹的邀请下,婉灵也和伙伴们一起摇了花。桂花慢慢飘下。十里桂花香。
13、生:(纷纷)抓住桂花的特征,调动感官。
14、师:噢,慢一点。抓住景物的——
15、地址:淳安县石林镇千岛湖景区内
16、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17、春桂答:春华能岂能长久,及至秋日风霜来临,你可知我一枝独秀?
18、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19、阳光:一般要求每天六到八小时光照,避免强光或荫蔽
20、师:可以的,老师是在大超市买的,可以用来泡茶喝。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再闻一闻,香不香?
五、秋已至一缕桂香
1、“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2、桂花是它那浓郁的幽香,几乎渗透每个空气分子,熏得人都要醉了。
3、初秋时节,桂花飘香之际
4、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5、生:(纷纷)调动感官。
6、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谁来说一说,这篇短文介绍了哪一些景物描写的技巧?请你来说!
7、师:哪位同学来点评?请你来。
8、生10:她前面写了桂花树的样子,后面才写花,这是从全景到特写的顺序。她还用了拟人跟比喻的修辞。嗯——她最后说“我爱这芬芳的桂花树”,这里是融入情感。
9、一年竹叶酒,十里桂花香。
10、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请坐!从全景到特写的顺序,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样,先写整个百草园,后写“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稍作停顿)同学们,怎么样写桂花呀?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写桂花一定要——
11、传统文化、书画名家、艺术品收藏、茶道、天籁琴音、插花艺术、旅行摄影、养生美食
12、千秋明月光,十里桂花香。
13、《传奇》是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的片头曲及片尾曲,由李健作曲,刘兵作词,李健演唱,收录在李健2003年9月发行的专辑《似水年华》中。2010年,王菲凭借该歌曲登上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0年,该歌曲荣获由中央电视台和MTV音乐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音乐盛典"年度最受欢迎金曲"。收起
14、师:这篇如何?请你说。
15、三分月色意,十里桂花香。
16、(各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气氛热烈)
17、✎这首是一篇盛赞桂花的词。以群花作衬,上片围绕桂花的“色”与“香”展开议论,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下片紧承上片。全词始终都赞美桂花,实则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18、师:我们一起来试试。限时6分钟。(开启计时器)
19、师:在抓住特征的时候,咱们要运用到——请你说。
20、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你说你最喜欢桂花的味道,而我最喜欢桂花飘香的季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