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故宫的诗句名言(100句)

2023-01-21 16:36:4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故宫的名言和诗句

1、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2、五朝藏册宝,名实正相投。

3、除了重华宫,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长春宫的一切摆设都“原状陈列”,不得改动半分。每逢皇后忌日,乾隆都会走进长春宫,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瞻望皇后的遗物,那份失神与不舍,与当年康熙在巩华城枯坐时如出一辙。

4、诗词典故自然融入故事,再加上精彩的解析,让孩子不知不觉中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还提升了文学修养。

5、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6、狮子和老虎穿着青铜衣服

7、鲜为人知的是“正大光明”匾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

8、碗外壁四面开光,有四组人物故事图,题材为俞伯牙携琴访友、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四组大开光以四组小开光相隔,小开光内绘有花卉图案。

9、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漫游北京,触摸那些厚重的历史景观,沧海桑田,神交古人。

10、“十八学士图”是清瓷器装饰纹样之一。唐代李世民当秦王时,在宫城西开办文学馆,网罗文士贤才,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班,每天六人值班,讨论文献,商略古今,称为“十八学士”。此画题为后世画家所青睐。

11、金陵乃位居险要之地,盘龙卧虎,历经六朝风雨。曾经行人流连的荷塘莲叶今已凋枯殆尽,只有那白鹭洲上一两只正在起飞徒增荒凉的白鹭而已。秦淮水东流,长江练无际。

12、赫舍里氏从此成为一个称职的皇后,康熙后来在谕旨中这样评价她:“皇后何舍里氏作配朕躬已十载,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佐朕内治,尤为敬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宫闱式化,淑德彰闻。”从故宫博物院藏《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画像》里,我们可以看到赫舍里氏年轻端庄的模样。

13、太和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的正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雷火焚毁、重建。现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形制。太和殿是明清两代举行国家重大庆典的场所。

14、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后代,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早承家担,维持生计。

15、九龙壁上的九条巨龙,形态多姿、栩栩如生,色彩斑斓,各有讲究。黄色正龙居中,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蓝为降龙,白为升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弛;外侧双龙,一黄一紫,弓身跳跃、昂首雄健。

16、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这是乾隆皇帝当年所作诗句,所描写的是在宫中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如意。

17、在依次游览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等建筑后,故宫古老精美的宫殿建筑已令人惊叹,一些经典景观与珍宝更加令人难忘。现将我印象深刻的有七大景观,一一向大家解密。

18、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19、就像许多人漫无目的的一生

20、在孩子独立走进故宫这座文化大瑰宝之前,让这套书成为孩子的传统文化启蒙,足不出户,带孩子走进故宫,走进中华文化宝库吧!

二、描写故宫的诗句名言

1、荟萃上下五千年历史精华

2、无论是故事的情节,还是文物的选择,都从小朋友的角度考虑,增强内容的参与性、趣味性。

3、九龙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厘米,立体感很强,有一种呼之欲出的生动。

4、一夜瑶花满禁阶,晓来旭日映西斋。宫人团雪作狮子,笑把冰簪当玉钗。

5、词人说:做为一个酒圣诗豪,怎么能够没有“权势”呢?既然你这青山对我如此有情,我于是从今天开始要驾驭你了。

6、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

7、115件器物,每一件都能找到原型,串联起数百年鲜活历史↓↓↓

8、《次韵陆友仁吴中览古》年代: 元 作者: 郯韶赤阑桥下记停桡,细雨菰蒲响莫潮。说与行人莫回首,故宫烟柳正萧萧。

9、九年后(公元1674年)五月初三日,坤宁宫内外一片忙碌,准备迎接新皇子的降临。念喜歌的两位接生嬷嬷早已在一旁静候,首领太监也已将掩埋胎盘的“喜坑”挖好,寓意皇后快生贵子的筷子和红绸、金银八宝等物都已在喜坑内置放妥当,只等小皇子呱呱落地。上午巳时,产房传喜讯,小皇子终于隆重面世。康熙皇帝看见健康的皇子,心里有说不尽的喜悦。此前,他已有五位皇子夭折,其中包括赫舍里氏所生的承祜,唯有胤禔成为幸存者。康熙当即给襁褓中的婴儿取一个乳名:保成(即皇次子胤礽)。

10、让我思忖我们的祖先兴师动众十几年

11、秋风瑟瑟,给夜晚带来些微寒意,红始娘花的绿叶被风吹得斜倚着栏杆,好似少女般温婉可爱红姑娘的花冠好像丝织品一样,花朵微微绽放了些,殷红的颜色好像玛瑙一样好看。

12、起韵总揽期思山水,看见在翠色屏风般围绕的万山中,一条水从西边流出,在山间形成巨大的瀑布,宛如千丈白虹,从晴天垂下。

13、李煜《虞美人》游沈阳故宫

14、之后它们从厚重的典籍里出逃

15、故宫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

16、我长笑一些人像蜗牛似的戴着屋到处爬行。

17、然而,作者以山水主人自命,也隐含着无所事事,一腔才情只落得驾驭山水的悲凉。

18、帝苑豪华造,皇家气派倾。 辉煌中国宝,灿烂世文明。游故宫 七绝紫禁城中一线穿, 观宫看殿百千间,

19、多少黄昏,暗淡下来的夜

20、故宫的总体建筑是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

三、关于故宫的诗句和名人名言

1、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2、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世界三大宫殿之一。

3、说青山懂得驱使花鸟云水,对作者频频前歌后舞,暮送朝迎,殷勤,盛情之状可掬,足以令自己乐而忘忧。

4、年代: 元 作者: 张野

5、中华书局《故宫百联》选数以数百计的故宫楹帖,精心遴选出一百副集为一编,短自七言,长至十四字,内容丰赡,兼及宫殿楼阁寺观。

6、正对内金水桥的建筑是几层台基上的太和门。

7、这套书一推出,央视新闻、北京卫视、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便争相报道!

8、830幅手绘故宫原景大图、52座故宫建筑、48个传统习俗、115件故宫珍宝、64种动物、76种花木、24次成长体验,融入充满童趣的故事里,将故宫近600年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

9、登极即位大婚册封接旨听命讨伐出征

10、可是前世建筑艺人观看这富丽堂皇的宫殿

11、就连小主人公格格和小阿哥,也各有特点。格格知书达理,求知欲强,争强好胜。小阿哥生性好动,古灵精怪,想法天马行空。

12、自从见过“珍妃井”,我常生出对年轻珍妃的怜惜,更为光绪作为一国之君竟然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皇妃而悲哀。这更是封建制度的悲哀。

13、桃树下的小路,柳树下面的田间路,都是很好经过的地方。女郎们已经在灯下梳妆完成,来到了月底下唱歌等待。因为是襄王故宫地,到现在还是美女多。

14、翠微秋晚,试闲登绝顶,徘徊凝伫。一片清凉兜率界,几度风雷貔虎。钟阜盘空,石城瞰水,形势相吞吐。江山依旧,故宫遗迹何处。遥想霸略雄图,蚁封蜗角,毕竟无人悟。六代兴亡都是梦,一样金陵怀古。宫井朱阑,庭花玉树,偏费骚人句。此情谁会,舻声摇月东去。

15、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16、“铜雀台比武”是三国时很有名的故事。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曹操在邺城建成铜雀台,选吉日聚集文武百官设宴庆贺。曹操命众将比试箭法,胜者赠送一件锦袍。最后徐晃与许褚争夺锦袍,相持不下。曹操看众将骁勇,各赠蜀锦一匹以解围。画面中的曹操站在铜雀台的最高层,手捋胡须,观看众将比武。众将骑马观看比箭,杨树上挂一战袍,象征为此角逐。徐晃与许褚轮番比射。图中还有多名文武官员。

17、与古玩鑫在线交流明清瓷器

18、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

19、乾清宫、坤宁宫之间的交泰殿,取八卦中的泰卦,泰卦之象是乾卦在下,坤卦在上。否卦则正好相反,是乾在上,坤在下,天向上升,地向下沉,二者永远不能交汇。只有阴阳相合,天地交泰,才能万事通泰,安康和谐。于是从泰卦中,派生出许多吉祥的词汇,比如:安泰、康泰、富泰、通泰、否极泰来……

20、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四、关于故宫的名言和诗句非赞美

1、(此片拍摄于2012年)

2、接下来的第三位皇后更是不幸。她是侍卫内大臣佟国维的女儿、顺治皇帝的皇后佟佳氏(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名字也叫佟佳氏。钮祜禄氏被册封为皇后那年,佟佳氏被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被册封为皇后。那时,佟佳氏已病入膏肓,行将不起。就在册封当天下午,佟佳氏撒手人寰。

3、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八月,康熙曾经的妃子、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被册封为皇后(即孝昭仁皇后)。但不出半年,康熙大帝的第二位皇后就病死在坤宁宫。年事已高的孝庄太皇太后心疼自己的孙子,来到乾清门外,要进到坤宁宫,哭临钮祜禄氏,康熙慌忙赶到乾清门外,苦心相劝,才终于把太皇太后劝回慈宁宫。

4、作者赋予青山以人的性格和感情,说这高峻的青山,本来是意气峥嵘,颇不趋俗的,现在为了欢迎自己回来,竟然显出一副妩媚的样子。

5、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6、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7、整整两年的筹备,一套由单霁翔院长亲自推荐、故宫宣教部精心打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走进故宫、感受四季之美的文化历史通识绘本,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8、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9、故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步自封故弄玄虚故态复萌故地重游故宫禾黍新新陈代谢新仇旧恨新愁旧恨新发于硎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婚燕尔新来乍到新亭对泣新鲜血液新硎初试新春伊始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10、顺着中轴线往里走,过了一个广场,便可见一组宏伟的开口式宫殿建筑群,主楼上书“午门”,大家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推出午门斩首”,这是影视剧里经常会听到的话,好像午门成了处死刑犯的场所,其实是以讹传讹,明清两代斩首从来不在午门举行。明代只是“廷杖”之处,清代则是打仗得胜归来庆祝之所。

11、东侧有一个石制日晷,是古代皇帝看时间用的。

12、故宫游 五律有幸故宫行,观光古殿惊。 人民真伟大,建筑好传神;

13、在这里,作者以酒圣诗豪自居,以主宰山水自许,表现出他的豪迈。

14、旧日明清帝王园, 进宫只准众高官。

15、太和殿前左右各有一只铜龙头龟。

16、(北京诗社诗歌特辑)“新京派”之关于“豆汁”的诗

17、有了它,孩子们也能每天游一次故宫啦~

18、走进午门抚摸500多年明清建筑

19、《游故宫》(新韵)扬威世界大明清,兴旺发达紫禁城。灿烂故宫遗圣址,辉煌史册载英名。

20、《满江红登石头城清凉寺翠微亭》年代: 元 作者: 张野翠微秋晚,试闲登绝顶,徘徊凝伫。一片清凉兜率界,几度风雷貔虎。钟阜盘空,石城瞰水,形势相吞吐。江山依旧,故宫遗迹何处。遥想霸略雄图,蚁封蜗角,毕竟无人悟。六代兴亡都是梦,一样金陵怀古。宫井朱阑,庭花玉树,偏费骚人句。此情谁会,舻声摇月东去。

五、有关故宫的诗句和名言

1、“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APP▽

2、铜镀金三羊开泰葡藤钟与洋瓷雕飞天人钟,为英国制造。

3、太和殿最为拥挤的地方是观赏皇帝宝座的大门前,首次来时,可以进入室内游览,后来就只能在门外欣赏,敞开的大门前一位难求。

4、紫禁春朝雪,花飞彩仗新。雾交随雉尾,风引避龙鳞。

5、一只镶金珍宝盒,珠宝玉石五彩斑斓。

6、北京形胜甲天下,诚万古帝王之都,真想去北京。

7、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8、(北京诗社诗歌特辑)“新京派”之关于“漕运码头”的诗

9、我站在清清的溪水上面,却被山神看见了,它嘲笑我,说我的头发白了,已经是罢职回家种田的人了。

10、所以斗牛牛的头像一匹牛,头上还有一个龙角,它的脚也是牛角的形状。这些细节之出都彰显了这套书的匠心之处。

11、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落花荡漾愁空树。晓山静、数声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12、就隐居在或明或暗的光影里

13、作者借杜甫经乱之后得以重回他所欣爱的成都草堂的喜悦,和陶渊明隐居柴桑时对斜川的赞美,来表明自己类似的心情。

14、从《心写治平图》卷(又称《乾隆及后妃图卷》)上,我们可以看见乾隆和孝贤皇后年轻时的样子。此卷原藏在圆明园,现存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院,图卷上画有乾隆和他的十二名后妃,其中乾隆与孝贤的画像,是郎世宁在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所绘,那一年,乾隆二十六岁,孝贤二十五岁,风华正茂,未来可期。

15、香径小船通,菱歌绕故宫。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荷叶桥边雨,芦花海上风。归心无处托,高枕画屏中。

16、前行便见到中和殿。中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称中和殿。

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18、还有交泰殿。交泰殿建于明嘉靖年间,顺治、康熙和嘉庆年间重修,原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用来存放“清二十五宝”御玺。

19、《太庙》年代: 清 作者: 乾隆左庙遵古制,未遑右社筹。入京神主奉,于沈故宫留。别现三官祀,閟堂一律修。五朝藏册宝,名实正相投。

20、孩子是“保成”了,但赫舍里氏因为失血过多,陷入昏迷,几个时辰不见转机,御医使尽浑身解数,依然无法挽救皇后的生命。当天下午申时,赫舍里氏在坤宁宫里咽下最后一口气。她的手渐渐松开,再也触摸不到她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