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有多少首(100句)
一、朱熹最有名的五首诗
1、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2、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轻易地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3、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4、上有孤凤翔,下有神驹骧。
5、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6、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7、悲风来远壑,执手空徊徨。
8、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9、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10、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11、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12、蟀悲蛩病逗新愁,寂寂瘦灯凉夜一声秋。
13、八百多年过去了,朱熹后裔繁衍生息,已历经三十多代,子孙遍布各地,达数百万之众。朱子后裔不管是身居官场还是静处乡村,老祖宗亲手写下的《朱子家训》成了他们共同的人生指引。《朱子家训》是治家理论的总纲,后世多有所发挥与阐述。如明末清初朱氏后裔朱柏庐便在《朱子家训》的基础上,写出了《朱柏庐治家格言》。
14、朱熹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振举书院建设,广注典籍,于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的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15、和的对象包括梅花、石头、问讯新居、糟蟹、琴、山等等。例如:
16、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7、适用主题:不断输入,终身学习
18、在紫阳楼正堂,有一块古朴屏风,屏风所刻内容为《朱子家训》。作为古代家族文化教育的典范,《朱子家训》是朱熹晚年对其长孙朱鑑修身进德的深情嘱咐和殷切期望。全文短短300余字,以简朴的言语,勾勒出富含哲学思辨的治家理论。
19、朱熹他家从江西婺源迁到福建来以后,家庭一直是比较清苦的,相当的清苦,日子过得很艰辛,但他凡是不义之财,一概不取,始终以清廉自守。朱熹的清廉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包括在《宋史》里都有记载。
20、《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
二、朱熹的诗有多少首
1、摩崖石刻‘逝者如斯’朱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饱满、遒劲,自成一家,不失为书法珍品。同许多文人雅士一样,朱熹也喜欢题壁摩崖,或呕歌山水,或借景抒情。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3、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4、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5、举坐且停酒,听我歌远游。
6、朱松和武夷三先生都是喜欢跟和尚、道士交朋友的人,带动朱熹也走上出入佛老之路。这既让朱熹走偏了方向,从少年起就醉心禅道,后来师从李侗后,才改崇儒学,并用了几年的努力,才完成“逃禅归儒”的历程;同时,也给了朱熹一个工具,让朱熹利用和吸收佛老思想,
7、比如,写“读书方法”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这种修养,譬如静水流深,胸中有万千丘壑,却从不张扬,低调处事,谦和为人。
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四月三日,宋高宗在集英殿亲自主持了殿试,朱熹等三百三十名举子参加了殿试。
1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12、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13、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越调)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等闲”的意思是很容易,很容易就认出了东风的面貌,可为什么是东风,而不是南风或北风、西风呢?
15、第赠和诗师友学侣作诗唱和,通常“和意不和韵”,而力求推陈出新,在他人粗浅疏忽处,表现精致思深。辛弃疾所处的时代中,这种文人唱和的风气依然兴盛。加之辛弃疾退居时期,认识的新旧朋友众多,与之唱和的有郑舜举、任师、杨氏瞻、赵直中、赵昌父、傅岩叟、葛元亮、吴克明、郭逢道、赵晋臣、赵国兴、赵茂嘉、赵文远、李都统等等。唱
16、朱子社仓坐落在五夫凤凰巷内,是朱熹为赈济灾民于乾道七年即公元1171年创建的。社仓竣工时,朱熹亲撰《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社仓记》,并亲自题了一首警醒诗:“度量无私本是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以劝戒社仓管理人员要遵纪守法,不可有私心贪心。
17、这是朱熹作的有文可考的第一首诗,可发现出武夷三先生主张五古、取法陶诗的鲜明印痕。这首诗也充分抒发了朱熹远游四方的意气与豪情,如同他吹响了向远方进军的号角。
18、首先,我们来看看诗人寻芳的地点。“胜日寻芳泗水滨”,泗水在哪儿呢?它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虽然名气没有长江、黄河那么大,却也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因为它流经曲阜,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儒家圣人孔子的家乡。
19、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
20、《百丈山记》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
三、
1、武夷山九曲溪俯全景九曲溪是中国最美的溪流。无数的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痕迹,流传最广、最为有名的,还是朱熹作的《九曲棹歌》。
2、郦波《唐诗十八讲》0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上)
3、郦波《唐诗十八讲》02苏轼《望江南》:诗酒趁年华
4、粉残脂剩酒醒难,靠遍皱痕罗袖倚天寒。
5、适用于“循序渐进”、“积少成多”、“读书方法”等主题。
6、这么有学问的大思想家,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7、钱穆先生在《朱子新学案》中评价朱熹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8、《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纳湖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东渚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咏归桥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
9、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10、《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
11、因友人之名近似诸葛亮,所以联想到南阳躬耕的诸葛亮。但是辛弃疾认为友人更像吟咏田园之诗的孟浩然。拿盛唐的大诗人作比,高度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才华。
1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3、《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
14、《忆秦娥·云垂幕》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莺鹤。征车渺涉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15、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6、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17、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8、临行前,同窗好友们安排了一次酒会,为他饯行。酒过三巡后,朱熹在诸位学友面前,唱出一首有着魏晋古风的《远游》诗:
19、朱熹自小聪颖,善学好问,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中进士,曾任秘书阁修撰,漳州、潭州知州,焕章阁待制、侍讲等职,做官清正有为、廉洁奉公。
20、空房翠影簾垂悄,月落中庭小。
四、
1、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南宋时期的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朱熹不仅是有名的学者,还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酷爱读书,写下了不少著作,其中有一部叫作《四书章句集注》的书,成了后来六百多年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
4、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5、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6、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7、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8、朱熹建立了义仓制度,义仓制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丰年丰收的时候,政府用很低的价格把粮食收购进来,储藏在仓库里面,到了灾荒老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用更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把粮食赈济给灾民,让灾民度过饥荒,然后再恢复生产,这个义仓制度、义仓到现在都还保存着,这也是朱子当年为老百姓做的一件善事、一件好事。
9、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10、我们再来看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也别有一番深意在里面。
11、偊泛清溪李郭船,路旁人已羡登仙。看君不似南阳卧,只似哦诗孟浩然。
1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偶成》
1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14、回文倒读,还是《虞美人》:
15、武夷山和朱熹,朱熹和武夷山,很难说清谁成就了谁,谁成全了谁。只能说,武夷山是幸运的,因为有朱熹;朱熹是幸运的,因为生活在武夷山。而最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武夷山寻找朱熹的足迹!
16、枝头明月照心间,一屋孤灯静且闲。
17、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馀千太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18、运用示范:关于读书方法,古往今来,万万千千。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胡适先生在《怎样读书》里,又补充了一条:手到,即勤于查资料,做笔记……这些方法,都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9、武夷山除了好山、好水、好茶,还不得不谈其深厚的文化。说到武夷山的文化,我们又不得不提到朱熹。有学者吟诗曰: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在武夷山生活、学习了五十余年,在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之余,还遍游武夷全山风景,足迹踏遍了武夷山的各个角落,留下了许多历史足迹。
20、四月十七日,殿试成绩公布,状元王佐,榜眼董德元,探花陈孺……朱熹排在第五甲第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五、
1、第山水诗辛弃疾笔下的山水诗作并不为多,但笔势流畅,风格独特,是其诗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例如:
2、运用示范:中国古人讲究知行合因为知与行,可以相互促进。这正如朱熹所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当知与行进入了良性循环,人生距离成功,也就近在咫尺了。
3、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4、解析: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6、运用示范:当下有一个比较火的概念,叫“知识半衰期”。一个在某一领域很有学问或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不再学习,在一定时间后将进入知识半衰期,即基础知识仍可用,其他的一半新知识已经落伍。当前,知识半衰期正在日益缩短,由最早的100年逐渐缩短至3年。因此,人必须不断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确保知识水池长年“清如许”,进而避免因为陷入知识半衰期而跟时代脱节。
7、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可是很容易就认出了拂面而来的一阵阵春风,因为到处都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春天景象啊!
8、诗中明确表白他“孤塔向人如有意,他年来借一蘧除”的心愿,他人在舟上也不忘畅想着“粥饭何时共木鱼”的禅居之梦。他有几许恼恨自己,要为赶考而急急忙忙地奔波,不能登山一游,辜负了眼前云水禅心的美景。
9、谢谢邀请!王阳明所作四首诗也是头回在各位网友回答中看到,其诗前两首提到“良知”二字,后两首提到“自有、自家”两点,其大意就是见性明心,发扬人的爱物之情,应该都出自《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唯心主义思想,与孔子在《礼记》中的“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及《荀子》的性本恶不同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从大自然中进化而来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地自然法则带有无法抹杀的原始生存本能即“性本恶”为了私利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哪里有“自有良知”?其诗水平不及太极拳真义:
10、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2、从古至今,描写春天的诗歌很多很多,为什么朱熹的这首诗会从众多的春之诗里脱颖而出,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呢?下面,我们就来揭晓藏在这首诗里的秘密吧!
13、适用于“坚守志向”、“永不放弃”等主题。
14、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15、既欣喜于第四个儿子发奋不辍用功的精神,又以西汉董仲舒勤于治学,三年不窥园的精神勉励他。并期望“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闻科诏,勉诸子》),等到科诏下来,辛弃疾则继续鼓励诸子发奋学习。能像梅福和仇香那样的古人一样读书养性,以德化人。
16、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17、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8、《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