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乡愁的唯美佳句300字(100句)
一、描写乡愁的唯美佳句
1、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传说繁密得像天上的星星
5、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6、知识和能力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7、《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8、一帘秋雨正潇潇,四野惊雷破寂寥。
9、在杜甫流传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诗词中,提到诸葛亮的有几十首,但是被公认写的最好的是这首《蜀相》,诸葛亮的一生功名心事,被诗人短短四句道尽乾坤,真是如椽巨笔。那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进壮阔的诗词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激扬文字,谈笑古今。
10、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是怎样的。
11、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12、孟庆平点评:题为“晚照“,然除“阡陌夕阳晚照”外所写景物似乎不辨早晚。
13、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14、教师小结:是啊,一座山、一棵柳、一片叶、一条河、一块苇地、一曲歌、一架木桥、一头耕牛,都能激起思念深处潜伏着的隐隐的痛——这就是乡愁!
15、董卿:“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诗词以他崇高的革命思想,遒劲的创造力量,壮阔的艺术情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词来形容我们今天的这场比赛是再贴切不过了。今天是我们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十场的比赛,也是我们本年度的最后一场总决赛,所以对于我们的观众来讲,今天要看到的是一场巅峰对决。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词的国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诗词大会,谁主沉浮。
16、李然点评:取景贴切自然,有静有动有色,唯美的拟人化手法,转结因果,构思巧妙。若“秋”字改“春”,意境更贴切。
17、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
18、在那浓浓的乡愁里仿佛还有父母的叮咛,仿佛还有父母的牵挂,仿佛还有他们辛劳的身影,它无时无刻都在我的心中牵绕,在时间的长河里,它走得匆匆。让我还没有记住它的好处时,它就逃离了我的眼前,让我欲诉不能,当我再想转过身仔细看它时,我却找不到那熟悉的呼唤,再也看不到慈祥的双亲,找不到少女的身影,找不到青春,只有岁月的流逝和沧桑在心中碰撞。
19、在这首词中,作者毫不掩饰地盛赞了桂花的美,而且,这种美是一种内在的美。桂花的颜色虽然不是惹人喜爱的“浅碧深红”色,只是暗黄、淡黄、轻黄的不惹人注意的颜色,但它因为温婉的体性和迷人的花香,就能称得上是花中的第一流,它让早春开放的梅花嫉妒,让和它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羞愧,它的美,是一种无需张扬,自带高傲的美,是当年的屈原没有收到辞赋当中的遗憾的美。在作者的心中,这种美是无需言说的秋中之冠,花中之第一流。这样的描写和《桂花雨》作者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20、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二、描写乡愁的唯美佳句300字
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2、一类是婉约派的、文青范的。这里引王维的一首为例,“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但诸如此类的,文笔多直接,有时候略稚嫩,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多发自肺腑,故以真切和自然的表达为胜。
3、我一直以为,在所有树木的花朵中,梨花是最耐看的,也是最有神韵的。车子往蓟北的山岭走,路的两侧,从初春到仲春再到季春,山体一天一个样。桃红杏白翠柳含烟,都抵不过对梨花的期待。就因为有太多的人期待,荒芜的山坡被乡亲们种满了梨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种了多少树,大概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只见一片梨花如雪,如海,如诗,如画。便被人称了“梨园”。不是一座村庄两座村庄,不是一面山坡两面山坡,而是沿着津围路往深处走,或者,朝东在马营公路上纵横,一路都是“梨园”景象。当地政府便选了个日子,为梨花过起了节日。于是远方的宾朋遥遥赶来,只为一睹芳菲景象。那些描写梨花的诗,大概都被唐人写尽了。现代人置身于香雪海中,纵有满腔诗情,也仅剩下了一个“啊”字。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林、秋雨、明月、清泉,还有那洗衣的女子,这一些看似平常的景象,在王维笔下,多了一份远离喧嚣洗去尘埃的意境。而诗人在文字背后寄情山水心志高洁的品性,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一份启示,当下又该如何诗意的生活。
5、这两个,都是上品。都是极高明的。但这里我再扯扯,我见过的最极品的,和最无敌的。
6、大漠孤烟,长空冷月,那是战士厮杀的战场,那也是诗人们灵感的源泉。
7、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8、是的,经历过1949年那个“大分裂,大迁移”年代的台湾作家,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家园,常常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怀。
9、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0、王之涣一直流传到今天的绝句只有六首,而其中就有两首流芳千古,除了《凉州词》,还有一首,就是《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看得更远,就得登得更高。也体现一种积极探索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今天是我们诗词大会的第七场比赛,在这里也希望所有的选手,依然能够激情纵横,斗志昂扬去拥抱诗词世界的千里江山、无限风光。祝福大家。
11、程宜文点评:燕儿不识,人何曾稍忘?妙。乳唤,凑字之嫌。
1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1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说起千古英雄,可能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帝王、将相、豪侠。
14、“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
15、痴痴亦何待,罢棹早回头。
16、且不说此类辞章是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情感之于文字,前者是本,后者是末。前者是道,后者是术。情感又唯真能胜假,这种真切,那是在百度和阿里上海淘不到的,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而我们18岁的年少时,不出去街头打架和砸人家玻璃那就算好的了,又哪儿还能想的到写诗呢。但若非要说,文以载道,又绝颇沉重了些。
17、手扶栏干,尽情欣赏山下大江波浪奔腾,远处青山叠翠的美景。可是,眼前怎么却隐隐约约地显现出远在异国他乡的那幢二层小楼的熟悉影像。想起唐朝诗人刘皂的七绝《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难道我也和刘皂一样,在不知不觉的十年岁月中,异国他乡的“并州”竟成了“家乡”么?
18、短短的二十七个字,装点了诗词的国度,让中国诗词在《诗经》的纯真,在《楚辞》的泛滥,在唐诗的繁盛和宋词的高雅之外,又多了一种气质和风情。
19、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20、孟庆平点评:小诗难得有包袱。起句造像鲜明,承句一问给人以悬念,转句未点破继续吊读者胃口,最后抖开包袱,使人眼前一亮。上下勾连,一气贯通,足见诗人功底。
三、描写乡愁的名句名篇
1、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乡色也好
3、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李然点评:通篇皆乡愁乡音乡情,转合无味。
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6、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7、学生自由选段或全诗试读,师生评价,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8、《卫风·竹竿》:(卫国女子远嫁他国而思念家乡)
9、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0、一朝分别,千年分隔,乌鹊架桥几度。银河淼淼水悠悠,相思泪、尽抛无数。
11、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繁衍生息
12、季节有四季,诗词也有四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来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品诗意人生,看四季风光。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大唐的边塞,与其说是征战的沙场,不如说是诗意的原野。诗人们来到这大漠戈壁,看到的是边关冷月,想起的是龙城飞将,吟诵的是万里长城,怀抱的是家国情深。就像王昌龄的这一曲出塞,有一份艰苦卓绝,更有一份无上荣光。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样的边塞风情当中,走进大唐,走进中国诗词大会,走进光荣与梦想。
14、想象力是诗人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一双翅膀。
15、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6、程宜文点评:小院幽静娴雅,邻里和谐相处,借几根秧蔓之“口”道来,切入角度新颖。
17、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1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时候,依然还惦念着能为天下苍生挡风遮雨,所以说,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一方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分情怀。
20、乡愁席慕容(台湾)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四、抒写乡愁的名句
1、——一咏三叹,写征人对父母兄长长的思念之情
2、当然,在《桂花雨》中,作者琦君强烈的思乡情怀也渗透在字里行间,传递给每一个懂她的读者心中。有人说:“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
3、描写乡愁的句子闭着眼,沉睡着。在梦乡中,在家园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安宁,还有一个挥不去的影子,帆的影子,那是船帆,那是真情的呼唤,回家吧,就这么简单。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程宜文点评:上片叙述描写,下片抒怀,脉络较清晰,过片得当。句法少用点仿古味、清新一些,会更好。
5、小桥流水山庄,满坡稼穑牛羊。阡陌夕阳晚照,喜听俚曲悠扬。
6、梦呓乡语、卧不觉醒、莼鲈之思、见贤思齐四面楚歌、叶落归根夙兴夜寐、故土难离朝思慕想、归心似箭日思夜想
7、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的思想,那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去追寻这些民族的文化基因,去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8、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稻花香里说丰年”,一起叹“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起盼“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9、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10、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用感恩的心去收获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快乐。伫立在岁月里,自己放眼望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也近了于是自己甜美的微笑着!
11、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12、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13、还特别有趣味的是,这19个字,一句话不说我思乡了,但满满的正能量,这种“思”,却不是写在字里的,却是透在纸上的。我们如果可以的话,且先放过文字,拿起信笺闻上一闻,就是那个乡愁的味儿了。但东坡这种手法和放达及圆融,经过了岁月的浮沉和磨洗之后的,非常人可学,而从“故乡”到“思故国”,而忽然又从“思”到“休”,有说到“年华”和“酒”,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
14、清晨,那是“朝辞白帝彩云间”;
1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16、(蓟·予乡愁)《看梨花》这篇作品,一字一话绘出心驰神往的乡村美景,一词一句道出对这片土地的无尽爱恋。
17、第一遍朗读基调为深沉;第二遍朗读基调为喜悦。
18、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血一样的海棠红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沸血的烧痛母亲的芬芳是乡愁的烧痛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9、乡愁是一首无声的歌,乡愁是一幅有声的画。每次我回故乡,目光所触及的桔黄的芦芒、灰白的芭蕉、枯黑的残荷,乡愁就会轻轻从嘴里叹气而出,刻骨的相思便在这些萧瑟的景物中得以释放。有时候,看到这些寄托乡愁的的物象时,我不由得想起兰华生的画面里流动的乡愁,的确,身居闹市里,要想找到这种刻骨的乡愁,你只要抵达他的画室,便能轻易获取。
20、2、作者评论了哪几位英雄人物?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为何要评论他们?
五、写乡愁的句子唯美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光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匆匆流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与花期匆匆有约,又匆匆别离。好在还有明年春暖花开时。
3、今天,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诗词达人们,又一次会聚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
4、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你圆
5、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
7、l,教师深情地范背全诗。
8、李白笔下的长江,有着这世界上最美的景象。
9、润我文明通广域,古来便是九州魂。
10、归来吧,他乡的亲人,母亲在深情地呼唤你!归来吧,漂泊的游子,祖国在张开着怀抱欢迎你!
11、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12、再在印象中,又有婉约派和小儿女类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有嚎啕大哭的的女汉子型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以上这两句分别引自诗经和乐府。bytheway,我个人一直不是很喜欢读诗经和汉乐府,太哀伤而至软弱。且拗口/过伤和过淫。诗经和乐府中,哭天喊地的有之、天崩地裂的有之、靡靡之音也不鲜见,用典和堆砌也不少,总体过于哀伤。当然,诗经和乐府的文字,又都是极好的,也适合用来学古文,辞章可谓鲜艳,虽堆砌和用典但曲尽其微。
1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4、一场霁雨打湿了我所有的记忆,乡愁尤如满园的韭菜;长了割;割了又长。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在我孤寂的心灵中思绪如鱼在畅游。
15、程宜文点评:重出手法对仗掌握不错。承句似乎缺点东西,是否“唯有”二字可斟?
16、李然点评:上片着笔即展开铺叙,以景像描写渐表心怀,下片以追思往事而感慨世间功名不过云烟。紧切词题,主旨尽显。
17、兰华生:畲族,199生于福建上杭官庄。196年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为龙岩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理事,龙岩市青年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2011年被龙岩市委、市政府评为“龙岩市首届优秀人才”,2013年荣获龙岩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中国画杰出人才”。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四十余件国画作品入选国家、省级美术作品展,多次获得金奖、银奖、铜奖。
18、孟庆平点评:此诗甚佳。起承厚重,转句灵活,结句点睛出神。
1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和儿女们的纽带是来自血脉的,所以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走的有多久,我们都会忍不住回望出发的起点。
20、精读上阙,合作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