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的意思(100句)
一、不毛之地的意思
1、[产生年代]近代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毛一般指的是植株,草木庄稼什么的。不过就是用现代的意义来看,就当做毛,一根毛都没有的地方,也能体现出荒凉、贫瘠的意思。不毛之地发音bùmáozhīdì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示例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不毛之地,汉语成语,拼音是bùmáozhīdì,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2、第15期:点击收听“不胜枚举”
3、投稿邮箱:yujianzhengzhou@yeah.net
4、(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5、第六期:点击收听“一刻千金”
6、第24期:点击收听“古色古香”
7、圣旨下达后,地方官员都去登门道贺,顺便征询夫于国夫人对地方官有什么要求。是啊,这时候不巴结巴结,啥时候巴结啊!夫于国夫人说:“老太爷在世时,就有意将董氏姓定为村名,但其他姓氏不同意,如今我女儿已仙逝,皇帝下旨追封为皇后。为了感谢皇恩求个纪念,我求各位父母官把村名改为“皇后村"。就这么点要求啊?太简单了吧!好,现场办公。县官当即将其他姓氏族人招来,当众宣布,为了感谢皇恩,从即日起把南禾家村改名为“皇后村",并令人找了块大石头刻上三个大字——“皇后村”。
8、不毛之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拼音不毛之地(bùmáozhīdì)出处春秋·左丘明《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释义:赏赐了一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例句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一株株仙人掌显得格外耀眼。
9、(例题)“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网罗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如何让专家人才地贡献才智、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标准答案就是:对专家人才要多关心、多联系、多支持。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0、[反义词]山青水秀、锦绣河山
11、第14期:点击收听“不约而同”
12、还是听老夫讲给你吧:其实,你说对了。
13、荒凉释义: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14、”不毛之地“的”毛“的意思是:草木。”不毛之地“的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15、不毛之地,汉语成语,拼音是bùmáozhīdì,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近义词:寸草不生、穷山恶水、穷乡僻壤。反义词:肥田沃土、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16、皇后村在西董办事处驻地东南方向。因为早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个泉眼,叫做“崖头泉”,常年水流不断,鸟语花香,煞是迷人。而村子因此也就叫泉头村了。但只是临时村名,并不是正式命名。
17、第21期:点击收听“天作之合”
18、督修运河把命丧功臣变成大马虎
19、(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20、————本期作业————
二、刨根问底的意思
1、(例句)过去~的北大荒;如今变成了米粮仓。
2、第20期:点击收听“五体投地”
3、第二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董公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凤凰落在自己家的那棵大槐树上,醒来时出了一身汗。
4、请小朋友用“不毛之地”造句
5、(王老师告诉你)如何订录和回听
6、(反义)通都大邑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肥田沃土 不毛之地 发音 bù máo zhī dì 释义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示例 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不毛之地,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máo zhī dì,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
7、邹平的记忆深处北绳村村名由来
8、邹平出了个孙皇后(下)
9、楚国将军子重对此表示异议。他说:“楚、郑两国相距几千里,这次出征,我们的大夫已死几个,兵士也阵亡了几百人。现在国君打败了郑国,却不去占领它,这不是浪费了民众和大臣们的力量吗?”
10、[典故出处]清·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11、(歇后语):秃子的头发;兔子不拉屎
12、(举例造句):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13、(读音)(bù máo zhī dì)
14、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15、董紫萱得宠,她的家族跟着沾光。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古而然,一千年也不会改变。皇帝把她死去的父亲董公追赠为夫于国公,追封其母为夫于国夫人(夫于国是古代长白山区的一个封国,具体情况可参见本人写的《于兹山下夫于国》),还要给他的两个哥哥赏赐官职。但是,由于董妃的两个哥哥都是庄稼把子,除了会给地球捋胡子,别的啥也不会,因此,不愿出来做官,皇帝便下旨每人封地100亩。
16、不毛之地,又有“不食之地”之说。原意泛指寸草不生、稼禾不长的地方。现多用来形容一个地方土地贫瘠、荒凉落后。
17、不毛之地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现在一般用来形容某地荒凉、贫瘠。具体内容不毛之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máozhīdì,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出自《百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若矝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妥焉,请唯君王之命。例句:傍晚,探险队在一片不毛之地上搭起了帐篷。近义词:人烟稀少荒山野岭不牧之地荒无人迹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赤地千里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纵横交叉。反义词:通都大邑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肥田沃土三山五岳膏腴之地极乐世界绿水青山鱼米之乡。
18、不毛之地,出自《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曰:‘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此丧人,赐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其实,这是春秋时期,发生的一个涉及郑国生死存亡的历史事件。
19、(解释)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20、寸草不生的荒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语出《三国演义》:“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
三、不毛之地的意思是啥
1、(反义词)肥田沃土、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2、第七期:点击收听“一举两得”
3、[成语解释]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4、郑襄公说:“由于我的过错,作为您的边邑守臣,闯下了这次大祸,让您生气,并招致你不顾劳累,来到郑国。大王如果怜悯我们这些战败者,就赐给一块哪怕寸草不生的土地,让我们这些老朽聊过残生吧。我听从你的吩咐。”
5、原本只是荒草萋萋,不毛之地,寸草不生,只有那些野草卑微地生长着,它们还饱受狂风的摧残。
6、第四期:点击收听“一网打尽”
7、楚军围攻郑国国都(今郑州新郑市)三个月,郑襄公看看晋国救兵还不来,看看城内已无可战之兵,已无可吃之粮,再也受不了楚庄王的拳头了,只好光了膀,左手持降旗,右手持鸾刀,打开城门投降。
8、就算是一块不毛之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9、读音:bùmáozhīdì
10、第16期:点击收听“手舞足蹈”
11、(近义词):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12、点下面蓝字,复习部分往期成语
13、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现在也多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不毛之地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原文是“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该词与人烟稀少、荒山野岭、不牧之地等词意思相近。
14、[成语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15、不毛之地(bùmáozhīdì)(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16、“不毛之地”,形容贫脊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毛”的本意是人体和动植物表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在古代指地面所生的植物,多指农作物。“不毛”形容土地贫瘠得就连像细如毛发那样细小的庄稼也不生长。也可理解为土地贫瘠得光秃秃的。
17、贫瘠,指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如:开发贫瘠的山区。近义词;瘠薄 ( jí bó )(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不肥沃。不毛 ( bù máo )(指土地或地区) 不宜种植物的,贫瘠的。贫乏 ( pín fá )①贫穷:家境贫乏。②缺少,不丰富
18、在邹平南部长白山区有一个小村庄,叫做皇后村。一听这个名字,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激动的跳起来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村里肯定是出过一个皇后。好吧,你知道你来说说看!傻了吧?
19、邹平出了个孙皇后(中)
20、翠绿欲滴:就是比喻颜色绿的好象要滴下来一样了,形容草木生长的茂盛青翠。(成语)不毛之地(拼音)bùmáozhīdì(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示例)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近义词)穷山恶水、穷乡僻壤(反义词)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四、不毛之地的意思
1、周六和周日,每天两个成语(7:30)
2、不毛之地就是不长草木和庄稼的地方,说明这个地方非常荒凉,没有什么植被,一般都是指的荒滩、沙漠、戈壁滩等地方。而无垠绿洲是指一望无际的一大片绿洲。这个绿洲往往是指沙漠地带有一片水草肥美,生长草木庄稼的地方,绿洲一般是绿意盎然,草木长得很茂盛,所以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3、只要我们辛勤耕耘,不毛之地也可以变成良田。
4、这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
5、————往期成语————
6、梁山好汉举义旗孙二娘设情报站
7、春秋末年,占据天下之中枢位置的郑国,夹在晋楚两强之间,左右为难,只能看谁的拳头硬就听谁的。公元前597年春天,因为郑国和晋国结盟了,楚庄王就率领大军打过来了。郑国一面向晋国求救,一面拼命抵抗。
8、回答问题:不毛之地的“毛”,本来是名词,是动物身上长的东西。用在成语里,是“长毛”的意思,活用如动词,做动词用。
9、各位,现在你看到的这一组文字,你可以称之为诗,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是顺口溜。甚至,你还可以把这四句话当做一组谜语的谜面。
10、为了追念爱妃,寄托哀思,皇帝下旨追封董妃为孝德皇后。
11、————用这个成语造句————
12、”不毛之地“的”毛“的意思是:草木。”不毛之地“的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示例):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13、不毛之地:什么动物和植物都没有的特别荒凉的地方。刨根问底:形容一个人不管不顾非得把事情弄个明白。沉默寡言:形容一个人很安静一个字都不说。
14、(解释):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15、第十期:点击收听“九牛一毛”
16、郑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
17、欢迎大家不吝指教!谢谢!
18、[反义词]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19、(反义词):肥田沃土、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20、第九期:点击收听“七嘴八舌”
五、不毛之地的意思和造句
1、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又过了几百年。眨眼已经是公元1967年。此时文化大革命正在神州大地开展的如火如荼。该村部分村民鉴于该村村名封建意味太浓,一度申请上级将村名改为“胜利大队”。到公元1984年的时候,此时文化大革命早已结束,一切正在慢慢走向正轨。这一年,国家民政部门进行地名普查,规定各地方修改的地名要恢复和保留原地名。于是,“皇后村”又恢复了原来的村名,一直到现在!
2、来到这个不毛之地我还真没有想过会干出什么大事业出来。
3、[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4、第八期:点击收听“七上八下”
5、寸草不生,读音cùncǎobùshēng,汉语成语,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6、“不毛之地”,亦作“不食之地”。原意泛指寸草不生、稼禾不长的地方。现多用来形容一个地方土地贫瘠、荒凉落后。
7、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8、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很少有人去居住的地方 。
9、楚庄王乘势占领郑国大片国土,郑人也成为楚人的奴隶,但是郑襄公想继续保留郑国的宗庙社稷,于是请求楚庄王给自己一块封地,让自己的宗庙和社稷能够继续保留下去。楚庄王答应了郑襄公的请求,赐给了郑襄公一块土地贫瘠的的不毛之地。
10、周一至周每天一个常识(7:30)
11、出自: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八十回:“往前一看,都是荒山野岭,不见有人行路,连一株树木也没有。”
12、爱国青年毅然放下书本,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13、[近义词]穷乡僻壤、不毛之地
14、泉头村的南边不远有一座山,叫做“花果山”,又叫“上宝山”。山的东南角上,有九个石冢(坟),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好像北斗七星的排列次序一样。于是,慢慢的,村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九冢出一后”。然而,大家都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5、纵横交错:汉语成语,意思是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出处。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见《万法归宗》中载有是符,其画纵横交贯,略如小篆。”不毛之地:汉语成语,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16、[典故出处]孙犁《山地回忆》: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
17、傍晚,探险队在一片不毛之地上搭起了帐篷。
18、(反义词):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19、不毛之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máozhīdì,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20、(出自):战国·公羊复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