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感情失意的诗句(100句)

2023-06-06 13:44:3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失意的诗句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从一棵树的枝头伸出摇摆的绿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7、不由得思考起它的一生,以及我的

8、释义:自古以来,痴情的人就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

9、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

10、译文: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11、写《海棠》这首诗时,苏轼已经是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人生的起落,使苏轼感悟到了人生应该及时行乐,不应该把美好珍贵的春光,浪费在自艾自怜当中,因为“曾经已经过去,将来还要继续”,所以即便是贬谪生涯,苏轼依旧有夜赏海棠这种浪漫豁达的举动,而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在模仿、借鉴、化用前人的作品中,写出新的境界,这便是苏轼!

12、释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13、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14、今天要晒的是学诗一班和五班诗友的作品。

15、释义:即便是天之长,即便是地之久,也总会有消尽的那一天;而此恨绵绵,却永无绝期,足可以超越天地而孑然独立.

16、诗意与失意共存,动物性本能的罗曼蒂克会让懵懂的少男少女即使踩在棺材板上也能浪漫拥吻。然而每一个诗意都是为每一个失意垫背,就如是昨夜的爱人,今日的陌路,在一个雨天擦肩而过,不问彼此,却也总会有一人心中不胜唏嘘,为曾经的爱,与今朝相思而陷入诗意背后的失意。生活是诗意还是失意,该只能问自己,到底处于怎样的人生态度,到底与怎样的人邂逅,到底有没有永久的完美。有没有把握让自己永远不哭泣。生活左手诗意右手诗意,若你能舍其之那么……有把握人生不会遗憾吗

17、更何况?他还在这种秋雨傍晚的图景当中感受到了唐王朝不敢确定的未来。

18、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19、宋徽宗在被掳北行途中,见杏花盛开,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20、这首诗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二、感情失意的诗句

1、灵澈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人,是诗人的一位僧人朋友。在中国古代,文人与僧人的交往频繁而深入。“上人”是对出家人的尊称,表示的是有高深道行可作我们的教师之意。

2、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

3、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

4、例如李清照咏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种孤傲深得我心。还有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种高贵和隐忍后的绽放亦是令人倾倒不已。而陆游写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种不屑俗世争斗和逝去后的香魂永在,则像是令我找到了知己。

5、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6、樽前歌一曲,且作忘情人。

7、作者将女主人公的思念、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这也是须着眼之处。

8、二十首失意帝王诗,你喜欢哪首?

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10、且复归碧山,安能恋金阙。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1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2、相见欢其一(唐·李煜)

13、明崇祯十年(1637),顾贞观出生于无锡。曾祖顾宪成,是晚明东林学派的领袖;祖父顾与渟,四川夔州知府;父亲顾枢,才高博学,为东林学派另一领袖高攀龙的门生。母亲王夫人也是生长于诗书之家。贞观禀性聪颖,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长兄景文、次兄廷文、姊贞立、弟衡之,都具才名。少年时代,贞观即参加了由吴江名士吴兆骞兄弟主盟的“慎交社”。该社中他年纪最小,却“飞觞赋诗,才气横溢”,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结为生死之交。顺治十一年(1654)又与同乡数人结“云门社”于家乡无锡惠山,此社会聚了姜宸英、汪琬、汤斌等江南诸多名士。

14、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6、(每天加两首,更上一层楼)

17、平生万事付之天,百折犹能气浩然。——陆游

18、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周邦彦

1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0、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三、仕途失意的诗句

1、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虚云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4、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5、诗的起句,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诗人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6、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7、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0、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

11、去年中元时,万里别故乡。

12、当失意的文人与隐逸的僧人相遇,似乎无一例外的,失意者都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与神往,刘长卿也不例外。但是,刘表现于诗笔的,却绝非常法。不细细品读,还真不容易发现他的失意与怅惘、钦慕与希冀。另外,此诗也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悲郁,倒反有他一贯的雅淡清远之味,让人顿有萧然意远之感,自合隐逸之旨。

13、失意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自《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14、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15、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16、唐王朝也曾经君临天下,但如今却也是危机四伏,摇摇欲坠。所以面对这一片没有希望的未来,即便是诗人所看到的图景是何等美丽,画家的无限丹青手,却总也画不出他心中的那一份说不出的伤悲。

17、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18、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上穷碧落下黄泉。

19、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2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失意的诗句

1、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2、月无心淡淡的花香风云尼采路人甲

3、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4、向古人生多磨难,阴晴风雨都体验。八面玲珑度春秋,个性不改行不通。目标明了向前行,初心不改获双赢。人生无非贫与富,快忧并存度春风。

5、文艺复兴者筱园丽丽子静带

6、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7、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10、次句“倚树沉眠日已斜”进一步写“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倚树亦即倚花,花就长在树上,灿若流霞),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叙次井然有序,而又处处紧扣“醉”字。

1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12、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1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14、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骞、性德先后病故,令贞观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

15、表达“失意”的诗句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copy李白)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zhidao丞相》孟浩然)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16、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

17、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18、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

1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20、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五、职场失意的诗句

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山幽待闲客,风轻逐淡云。

3、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4、诗人想到日间盛开的花朵,到了明朝也许就将落英缤纷、残红遍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留连之情便油然而生,促使他抓住这最后的时机领略行将消逝的美,于是,便有了“更持红烛赏残花”这一幕。

5、两课失算一衰翁,身因落榜浩劫空。悲夜痛赋沧桑句,古都泪雨泣秋风。

6、在夜色朦胧中,在红烛的照映下,这行将凋谢的残花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仿佛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光华,美丽得像一个五彩缤纷而又隐约朦胧的梦境。夜深酒醒后的“赏”,正是“醉”的更进一步的表现,同时也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不舍,怜惜之情油然而生。

7、释义: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8、康熙五十三年(1714),贞观卒于故里。临终前将平生之诗选出四十首,授门人杜诏谋刻问梓。自称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虽丰而存诗不多。

9、译文: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10、作者送道士还山,首联写出道士仙风道骨,秉性高洁,闲云野鹤一般,活化出道士的形貌与气质。二联写送别,离别的话已说完,但是相思不舍之情正浓,作者以“烟水万重山”之景作结,写出离别之情的厚重,也写出作者此时心情之惆怅,更有道士飘然而去的潇洒,言短意长,袅袅不绝。

11、夏日临江诗(隋·杨广)

12、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13、唐太宗李世民是杰出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也是有名的诗人。其诗壮阔豪迈,一洗六朝靡靡之音。本诗就是一佐证。

14、秘书何寂寂,无乃羁豪英。且复归碧山,安能恋金阙。

15、这首诗写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当时已是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诗歌大意是: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16、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17、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18、汉高祖刘邦晚年想废掉太子刘盈,认为他仁弱,不像自己,而想立宠妃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但是,大臣反对,吕后问计张良,请出贤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感叹太子羽翼已成,就面对戚夫人唱出了这首歌。

19、译文:想当年曾因多病害怕举杯,而如今却唯恐酒杯不满。

2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