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歌仿写(100句)

2023-05-31 17:25:2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

1、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2、清明日狸渡道中-南宋·范大成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4、​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5、“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6、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7、作品赏析:诗人借清明时节山行道中两旁的所见所闻,暗示对死者的慰藉,反映作者背乡离井的失落,惆怅的思绪。清明山行道中所见景象,一路叙来,反映出范成大离乡远行途中,心头泛起的一种怅惘、失落之感。

8、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9、江南清明-唐·郑准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10、(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1、本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古时,每年在春秋时节,人们会两次祭祀土地神。这两次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春社和秋社。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非常热闹。古代女子在社日和清明时节可以停止劳作,做一些斗草、踏青、荡秋千之类的游戏,这首词就是以春社为背景所写。

12、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13、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14、​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5、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1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17、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18、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9、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20、相传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的儿子重耳为避后母骊姬的迫害,带着一众臣属流亡国外。途中少不得备尝艰辛。话说这天行至卫国境内,重耳竟至饿到晕厥。随从介子推见状,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了,以渡此厄。十九年后,君臣一行得以复国,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

二、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歌仿写

1、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2、清明日-唐·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3、入春时节暖花开,清明将至细雨来。满山风景叶滴水,不知归去几徘徊。

4、作品赏析:温庭筠的诗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5、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6、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纷纷:形容多。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7、作品赏析:此诗主要描写了在清明节的夜晚,白居易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着歌,听着远处的弦声,欣赏着眼下的花。此诗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8、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9、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0、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1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

12、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13、作品赏析:诗题点明诗意、诗境,透露出诗人的谪宦之苦。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颔联表面上看是恼人的春,实际上是让诗人惊心的"闲"。颈联的"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天的生趣,同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14、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15、随后,文公止哀传令:在绵山为子推建庙,让其享受四时祭奠;绵山改称“介山”,绵山所在定阳县改为“介休县”;放火焚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全国军民人等,此节前后一个月内严禁举火煮食,只吃冷食。此即为“寒食节”由来。

16、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1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8、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19、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0、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三、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寒食

1、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杀伐决断,赏功罚过。唯大封功臣之际,不知怎么的独忘了割肉饲己的介子推。子推见状,不愿腼颜求赏,就回老家带着老母隐居到了绵山之中。

2、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3、以上这些就是古代诗人对于清明节的印象,他们赞颂清明节,并得到流传,让后代子孙不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

4、《清明日》(唐)温庭筠

5、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明)《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唐)《长安清明》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8、《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9、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10、(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1、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在古代,歌咏清明就是歌咏春天,所以清明节的诗词既有怀念故人的悲喜交集,也有纯粹的高兴,比如大量游春喜悦的诗词。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精选28首唐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描绘清明的古诗词。今天一定要读一读,有时间的话不妨摆上笔墨,写上几首!

12、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3、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宋·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4、(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16、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7、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19、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20、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四、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英语

1、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2、描写清明的古诗太多了。但是,传诵千古的极品当数杜牧的《清明》一诗。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所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毫无娇柔造作,没有任何华丽语言,没用一个典故,整篇以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景象清新,境界优美,音节圆满,朗朗上口。尤其是“欲断魂”三字,出神入化。在古往今来,100多首描写清明的古诗中,杜牧的此诗堪为翘楚,没有一首能够超越,荟炙人口,流传甚广。

3、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4、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5、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6、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7、悯农二首李绅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作品赏析:此诗是诗人在与朋友聚会园林中即兴所至有感而作。诗文大概的意思就是描述了清明时节的情景,清明这一天,诗人和几个好友一起在园林当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柳絮随风飞扬,清明乞新火过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下阙诗文表达的就是对于两位好朋友的寄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希望和祝愿。通篇读下来,不难发现,欢乐的小聚会中,不免透露出了诗人朋友目前不堪的处境,略略的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无奈的心情。

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10、作品赏析:这首词写清明时节的江南春色,抒发了作者南渡后孤独苦闷的心情。上片写清明多雨时节景物清冷,突出作者心情寂寥,下片写出了江南春日的勃勃生机,但无知己一同游赏,对此更令人神伤。全词写景抒情,明白晓畅,体现了朱敦儒词作的特色。

11、《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12、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1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1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宋)《清明》

15、面对焚林余烟、焦黑尸身,晋文公不由得倒身下拜、顿足嚎啕。众臣见状,无论真心假意,都也跟着大放哀声,声音响彻四野(介公岭至今尚有“哀号坡”地名)。

16、原文: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7、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18、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19、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20、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五、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3、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春天,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4、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5、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6、​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7、原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8、《清明呈馆中诸公》元代·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9、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10、清明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唐·张继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11、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2、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唐)《闾门即事》

13、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14、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5、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6、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7、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8、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19、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20、马上清明了,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扫墓,但是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很多人是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