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100句)

2023-05-30 13:57:4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端午节屈原四句诗

1、2)如果为常理,12起34承56转78合,便是一个流水或松散并列堆积的结构,因为我们找不到结构的层次,从而找不到诗体裁的特征,等同于写景中的八景诗,仅仅未采用杜甫先生的工对手法。凭吊古人的诗最容易入彀,就是这个埋伏,我们习惯于将人物描述一遍,却无集中和突出,这就是史学文学作品所不允许的,你强调了一个人物的所有感染亮点,但却没有用恰当的方式给与体现,用力而无功。写景诗歌可以用这个,并排8句,体现了景物的表象,愉悦自己,玩味一时的心情,因为不深刻触及思想的挖掘和深度。

2、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3、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4、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6、通过审慎思虑后,诗人结束了自己的徘徊,认可了灵氛的“吉卦”,选择“吉日”出发。但充满憧憬的出游还是因为“眷顾楚国”而中途放弃了:”曲身回首停步“。结果只能选择以死殉国,“追随彭咸归去!”

7、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8、译文:我让小鸟向高飞,每天不停的飞。

9、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楚辞》

10、其次,全诗有一个结构规模空前宏伟的意象系统。按其层次,《离骚》中的意象可分三群:自然意象群(花草禽鸟),社会意象群(古今人事),神话意象群(神话传说),彼此又互相对应,可谓“六合之大,万类之广,耳目之所览睹,上极苍苍,下极林林”(黄汝亨语)。

11、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 《九歌》"

12、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13、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4、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楚辞·离骚》

15、巧借端阳达我意,心随流水诉衷肠。

16、5)作者是不是边城三郎,和上面的诗歌细节上有点像,气氛也相近,妄自猜度一下。

17、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18、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19、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20、汨罗江畔喊声高,张网催舟难打捞。

二、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

1、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

2、汨罗涣涣灵君殁,仁人志士崇其魄。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一怀忠义被流亡,忧患余生共国殇。

5、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离骚》

6、译:(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

7、《离骚》的文学影响《离骚》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成为“诗词歌赋”的“赋”类,至今仍广泛使用。如鲁迅所言:“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先秦。

9、1)尝试接近性的意译:

10、嗟叹时人多碌碌,何堪公款自营营。

11、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13、2)青字缺乏替换,不是失替,失替指单句的246字声排列不协调,这个是大问题,基本原则。追字粘口,更是抒情诗所不该得,语句读来末尾向上飘,无力量,就没有了气势。

14、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 世皆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 以 见放!” 渔父 曰:“圣人不凝 滞 于物,而能与世 推移。 世人皆浊 , 何不淈其 泥 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屈原 《渔夫》

15、晴雨新凉风细细,夕照古墙头。倚暮凭栏看不休。红蜡顺腮流。

1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7、端阳依序至,粽子独情衷。

18、蒲香角黍逢端午,清江击鼓龙舟渡。闻曲入琼楼,凭栏水自流。

1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20、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三、屈原的端午节诗四句

1、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2、结构稳健,要素安排分明,有蓄势,不入磅礴却尽得鹰隼之态,1句迂回式的景物暗起切题,构造人物出场的氛围,2句承接清晰点染人物,3句大角度反转,由主题人物转接到思想人物,即自已,4句用重势扣题,叩屈原与自己想通的思想主题,即修明不逝,光辉在前,自信而苍劲挺拔。充分地利用了绝句文体之空间大的优势,却保持了稳健的结构,弥补了绝句结构羸弱、容易倾斜的不足。

3、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九章·橘颂》

4、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6、端午节因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至今。

7、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 长夜之曼曼兮, 掩此哀 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 兮, 聊 逍遥以自 恃。 伤太息之愍怜 兮 ,气于邑而不 可止。 糺思心以 为 纕兮, 编 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屈原 《楚辞》

8、(11)求神。141至151共11行;

9、译文:寿命和天地一样长,光华如同日月一样。

10、昏君当斥弃,明主倍情衷。

11、译: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12、(10)问卜及考虑。130至140共11行;

13、端午,端午,屈子名传千古。神州粽子飘香,一曲离歌未央。央未,央未,魂梦归来同醉。

14、《端午》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清》樱桃桑椹与营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三首.其一》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5、《héduānwǔ》(sòng)zhānglěi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17、灵均唤,龙舟逐;潇湘水,冤流浊。愿水晶宫里,英灵长宿。一曲离骚问天语,九歌橘颂怀情淑。慰诗祖、延递此嘉篇,千秋读。

18、屈原是中国和全世界的诗神,端午来临之际,让我们用手中的笔,继先人的志,歌时代的诗篇,感受民族文化的韵味与魅力吧!

19、是的,大家都说,孙志平老师的诗歌是有鲜明个性的,是有水银一样发亮灵魂的。

20、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 《离骚》

四、端午节的诗句屈原

1、端午复登临.又奏瑶琴。贵权媚外竞崇金。粽叶怎包时俗愤,浩气何寻?

2、第二句兴“英灵何在”之叹,诗人想起了屈原的忠心为国而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

3、译:湘夫人降临到北沙洲,望而不见她使我发愁。万物不住摇,秋风吹拂,洞庭湖波涌,落叶纷飞。.

4、屈子精神诚不朽,骚风犹劲千秋后。万国衣冠齐拜叩。魂归否?楚天晴旭无苍狗。

5、香囊装满儿时意,丝线牵来梦里香。

6、1 世人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屈原

7、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屈原 《离骚》

8、关于用韵,也是这首诗歌当中的一个亮点。通篇押“衣”韵,其中以第4节、第8节最为规矩。

9、(2)推行美政的必要性。9至18共10行;

10、1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 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 美兮 , 又重之以 修能 。? 扈江离与 辟 芷兮,纫秋兰以 为佩。 ? 汨余若 将 不及兮 ,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 《离骚》

11、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12、门挂菖蒲连艾草,院浇烈酒拌雄黄。

13、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14、起承转合安排的很有模样的,太注重了模样或者太习惯化了,显得不耀眼,难见新奇,值得说明的是,转合很有力度,是这个诗歌的亮点。莫非犹问天?,本是一个成为孤嵌的句子,但在这个诗里却无多大问题,虽有点拗口,但却产生了凝重的效果,古人的作品原则上忌讳,但好的作品也恰恰利用了这个,变被动为主动,属于构造手法。

15、从诗歌的源流来看,这首诗的文字排列,奔涌着现代诗歌蕴含的奔放豪迈情怀,每一节参差不齐的句式都迸发着“砸碎镣铐跳舞”的强大气场,极大地冲击震撼着我们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

16、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17、诗人又陷入苦闷与徘徊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索又遭失败,究竟何去何从?诗人无奈,于是请灵氛为他占算以决疑。灵氛卜卦的结果是必须远游离开楚国才有出路。经过一番考虑,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再请巫师降神求教。之后,又经反复审慎的思索,最终决定“远游自离去”,离开楚国出游。

18、云浮苍宇中,莲与水相融。

19、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20、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九歌·东君》

五、端午节诗句 屈原

1、入耳又听锣鼓鸣,端阳临近意难平。

2、《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3、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4、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5、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 《楚辞》

6、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8、若随渔父去,华夏失昆仑!

9、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10、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1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12、汨罗江水载英魂,香粽龙舟缅子恩。

13、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4、君昏昧,因何故?夫独醒,知谁伍?奈无缘济世,魂归何处?负石沉沙人已远,披肝沥胆心尤苦。问苍茫,匝地起悲风,涛声吐。

15、离骚一曲泪成行,汨水悠悠恨也长。

16、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离骚》

17、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 藉,莫桂酒兮 椒浆; 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 歌; 陈 竽瑟兮浩 倡; 灵偃蹇兮姣服, 芳 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 繁会,君欣 欣 兮乐康 。 ——屈原 《九歌》

18、1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兮既降,獒远举兮云中 ——屈原 《云中君》

19、风中长啸,江边短叹,抱卷怀君。借问何从何去?幽幽一缕诗魂。

20、1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屈原 《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