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语人生图片(100句)
一、经典佛语
1、1我们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世界,并不是真的.2就象我们在梦里看到的梦境.3六道轮回也是一个梦境.4但是梦的背后有一个心在做.5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世界,这个背后也有一个真心.6这个真心叫体,"体"能显"相",我们说"一切不是真的",指的就是"相".7因为"相"是生灭无常的.
2、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4、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5、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6、當你對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7、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8、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9、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拓展资料: 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
10、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
12、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3、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5、《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16、能为别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17、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颗禅心。
18、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9、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0、白隐反问:“你是何人?”
二、经典佛语人生图片
1、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2、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3、所谓的一时相聚,只不过是一时的因缘聚合而已。因缘总有离开的时侯,因缘离开,一切也就幻散了,不存在了。
4、向佛门求福为迷信,向佛门求术(神通)为邪信,只有向佛门求智慧才为正信,求智慧就是人在红尘生活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开悟的过程。
5、今日的执著,会造成通晓的后悔。
6、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用得着你的时候,好话说尽;用不着你的时候,立马转身;喜欢你的时候,你就是最亮的星;厌恶你的时候,你就是最差的景。这就是,你不得不接受的社会!
9、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10、佛祖把那个人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11、内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2、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3、其实此禅语很是喜欢,也能从中参透些许道理,只是自己是红尘中人,也没打算看透红尘,就把它暂且记下来,当来日到达心如止水境界时再细细品味。
14、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5、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16、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7、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8、当面夸你天花乱坠的,背后却是诋毁你最狠的;当面骂你傻瓜笨蛋的,通常却是疼爱你最真的。人不可看外貌,道貌岸然最可怕;话不可听当下,阴奉阳违最可恨。
19、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0、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三、经典佛语语录
1、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
2、(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4、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5、佛法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
6、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
7、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8、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9、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0、再多的艰辛,也不是人生的所有,经历着人间的事和物,不过是生命的丰富多彩和厚重程度。
11、◀奇迹!澳大利亚山火中一所佛教寺院幸存,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
12、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13、高僧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14、一切皆有因果。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凡事太尽,则缘分势必早尽。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刹那便是永恒。欲海无边一切皆为虚幻。
15、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矢口,往往一些脆弱的牵绊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6、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7、佛学,可以让人心静无为,抛开杂念,达到致静心息欲、圆融无碍的境界。佛学,在经历过各相应证解层面的清净、平等、妙观、圆满、俱藏、宛然之后,让我们的人生从微末的细节中觉悟。
18、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9、人生没有如果,命运没有假设;不要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
20、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
四、经典佛语录菩提
1、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3、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4、《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6、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7、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8、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9、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10、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人活着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你随和,生活才随和。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11、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以对于背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
12、有其因,必有其果。
13、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4、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15、◀(每日供养)清晨发愿,开启佛化的一天!供养诸佛,功德无量!
16、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7、一个人不管是春风得意,受人尊崇,还是默默无闻,宁静洒脱,都别太看重自己。平平淡淡,物我两忘,既是一种修养、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18、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20、一个念头来的时候,你不知道他怎么来,他走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走,留住念头的方式就是定神,定住了,不过,我们可以试试,自己定住一个念头可以多长时间,这个定,是说不间断的哦,这里就谈到观和定的问题了,扯远了,呵呵~念头想留也很难留住的,你说他有,你留不住,好比你想一个苹果,一晃神,说不定想到芒果了,真有吗?说没有,它确实有,来过了,自己明白的感知到,真真切切,好像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好像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好像…作的了念头的主吗?是不是感到一直被牵着走?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五、经典佛语600句
1、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2、我认为你还是先把自己的语文学好是真的.这么两个字也打错,不但是佛主会生气,连你的老师也会不高兴.
3、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4、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5、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6、《梵网经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7、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8、有一个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9、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10、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12、九九归终成正果。
1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剩腊闳舨ぢ苊鄱喙剩奈薰野薰野剩抻锌植溃独氲叩姑蜗耄烤鼓獭H乐罘穑腊闳舨ぢ苊鄱喙剩冒Ⅰ穸嗦奕耆刑帷9手闳舨ぢ苊鄱啵谴笊裰洌谴竺髦洌俏奚现洌俏薜鹊戎洌艹磺锌啵媸挡恍椤9仕蛋闳舨ぢ苊鄱嘀洌此抵湓唬航亿薪亿?菠萝揭谛菠萝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5、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6、是《水陆法会》,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水陆’之名,始见于宋·遵式(964~1032)的〈施食正名〉,谓系‘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见《金园集》卷四)。
17、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8、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
19、《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20、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