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诗歌幼儿园(100句)
一、重阳节的诗歌
1、九日登高(唐)王昌龄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2、王、卢的这两首《九日》诗,虽然构思相似,但王勃表达的是他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而卢照邻表达的是人不可北归的乡思。
3、公元699年,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的《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
4、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吃饭喝酒要随其自然,对歌舞享乐看得平常一般。问他有什么可以悲伤之处?细细想想却也有悲伤的时候:重阳节快到了,秋风秋雨使人感到格外凄凉。
7、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8、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好音乐带给你好心情
9、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10、重阳(唐)赵嘏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1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13、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14、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15、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16、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前,是李清照前期的一首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18岁的词人嫁给了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17、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18、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19、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人活在世上难遇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趁年轻时头插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
20、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二、重阳节的诗歌幼儿园
1、九日醉吟(唐)白居易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2、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3、还有就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九月九日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4、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唐)王绩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5、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6、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唐)司空图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7、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8、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9、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10、赏析:少年时自负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砾(从后面一句“常恨世人”解),我这满腹经纶生花妙笔,随着年华,渐渐凋谢,年轻时的愤懑不满,都落成了满怀的萧瑟。只好空望着北去的大雁,无尽的黄昏。
11、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1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九月九日望蜀台(唐)苏颋蜀王望蜀旧台前,
14、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15、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1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7、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1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9、(唐)刘兼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20、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三、重阳节的诗歌朗诵稿
1、重阳四首(唐)司空图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2、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3、九月九日(唐)崔国辅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4、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之景,朝着高耸入云的山登高,用不着去怨太阳快落山了。古往今来有谁不老死,数不清啊,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泣。
6、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8、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9、节假日网:情人节诗歌,浪漫温馨的日子里玫瑰是它的主旋律娇艳的花瓣楚楚动人诉说着贴心的话语相拥着。。。九九重阳节主持词。节假日网网友贡献。·有关国庆节的诗歌整重阳节情人诗歌:
10、重阳宴集同用寒字(唐)张登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11、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1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1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14、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5、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
16、且餐山色饮湖光。共挽朱幡留半日,
17、重阳日即事(唐)李适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18、宦海的风波,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非常脆弱;而仕途上的是非往往是无事生非,谁又能说得清楚。问问篱边的黄菊,不知是为谁而开?不要随便说什么愁总是跟酒在一起,酒能留住愁;其实,酒还没有醒,愁就已经先回来了。凭栏沉思了很久,月亮渐渐西沉,苍苔上已生出点点白露。
19、《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20、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四、重阳节的诗歌大全孝敬父母类的
1、这是白居易晚年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的,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有少年的情趣。
2、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3、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我国古代把九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汝南县一个叫桓景的人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九月九那天,桓景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安排好,只身带青龙剑杀死瘟魔。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4、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6、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
7、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8、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佑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9、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重阳日有作(唐)杜荀鹤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争知荒冢不荣来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唐)王绩野人迷节候。岂有白衣来剥啄,方知素节回。是个少年皆老去,端坐隔尘埃,一从乌帽自欹斜。忽见黄花吐。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重阳(唐)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10、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11、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12、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13、一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14、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15、兴来相与共清狂。频把新词细唱。
1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7、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8、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19、人生在世,年华易逝,须及时行乐。春天过后,依旧心绪绪无聊。想想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不若借酒射猎,英姿勃发,在夕阳下挥毫泼墨那是何等畅快。
20、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五、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1、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2、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唐)崔元翰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3、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5、(南朝陈)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6、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7、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8、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9、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唐)宋之问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10、这些绘本让我们感受浓浓祖孙情
11、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12、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3、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绮罗丛里胜登临。——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4、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15、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16、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17、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18、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19、一度难逢佳节,今年两度重阳。
20、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