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全诗诗意(100句)
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全诗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向冷沉渊炼玉寒,凌高抱剑飘衣袂。
4、(6)被誉为“诗仙”的是谁?李白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故人西辞黄鹤楼⑵,烟花三月下扬州⑶。孤帆远影碧空尽⑷,唯见长江天际流⑸。
6、岁末有题,分韵得“碧”字
7、以往热心呼客坐,于今冷眼看人忙。
8、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全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5)“广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黄鹤楼。
11、全诗意境阔大,情深意挚,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杰作。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品一品~~
12、苔深软作床,竹绿阴成苑。
13、如需用图,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14、限古典诗、词、联、曲、文、赋。
1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16、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送别孟浩然,在春日美景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
17、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18、莫教风雨隔重湖,俄梦白驹惊过隙。
19、燕飞兄宴请东遨老师席上分韵得“碧”字,集前人句遣怀: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全诗诗意
1、朋友就要告别黄鹤楼东去了,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只有一只小船向远处去,渐渐在碧空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向天边奔流。
2、应念都城旧吟客,人间不自寻行迹。
3、(浪漫诗派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4、寒烟委地趁斜阳,扶翠摩霜终可见。
5、情深所致,李白挥笔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抒发了对友人孟浩然的眷恋不舍之情。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8、(1)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送别的时间:;故人的去向:;以及送别的场景:(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2)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参考答案(1)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2)送别的地点是名胜黄鹤楼;送别的时间是“烟花三月”的春天;朋友的去向是东南形胜的“扬州”;送别的场景是孤帆、碧空、长江……诗以绚丽的春色和浩渺的长江为送别的背景,渲染、描绘出了一幅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送别画。
9、(4)我国四大名楼:山西鹳雀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10、搞笑传奇声震远,吟诗结对语非凡。
1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烟花:指艳丽的春景。尽: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
12、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13、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4、(3)黄鹤楼所在地:湖北武汉
15、译文: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16、孤帆远影碧空尽下一句的诗句是: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1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9、(7)作者属于哪个诗派?浪漫诗派
20、这首诗是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上一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广陵,江苏扬州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山上。所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这一段的长江
三、孤帆远影碧空尽
1、一个签筒酒一壶,摇来摇去吐玑珠。
2、全诗的意思是: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3、《黄鹤楼图》为明代宫廷画家宋正文所作,构图仿南宋“院体”山水界画的布局法,建筑物描绘细致工整,坡石、野草、松柏以浓重、粗犷、写意的笔法画山,是显著的明代山水界画的格法。此图描绘大雪后的黄鹤楼,银装素裹,气势雄伟。主楼内数雅士正展开画轴赏鉴品评,回廊上游人和山门前纷至沓来的旅客皆仰首拱手目送仙人乘黄鹤而去,气氛极为肃穆庄严。
4、在柳絮如烟的三月去往扬州
5、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7、▷用一句古诗词,总结你的20你选哪一句?
8、得闲回顾来时路,喻世真言不敢忘。
9、签摇似击苍浪水,令出如排岳麓杉。
10、分韵得"际"。闻说须二十四小时内完成,于步行途中急就
11、衡山雾几重,应有青松岭。
1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每日一诗
13、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央音考证报名13991896719
15、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
1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17、范菁菁,巨蟹座女生,奉化电视台《民声1890》《奉城纪事》主持人。
18、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19、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诗人借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抒发了离别之情。
四、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诗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2、笑问姑娘情几许,同穿绝谷意相随。
3、宴息花林下,江连暮雨愁。
4、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5、21天古诗打卡,每天一首诗,一个故事,参与就有机会获得精美笔记本!
6、任教风雨冷江山,去去无回驹过隙。
7、今天我们来听的这首曲子来自李祥霆老师的古琴专辑《唐人诗意》。
8、古琴曲《雨打梨花深闭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9、尽意思是:尽头,消失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释义: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在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730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几天后,孟浩然要走了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参考资料来源:
10、君王未西顾,高论莫能酬。
11、华仔诗话|祖咏《望蓟门》: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12、(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作者属于哪个朝代?唐朝
13、古琴曲《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行白鹭上青天!
14、三四句的诗词大意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这首诗是唐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词原文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5、燧火开新焰,江春入旧年。
16、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17、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18、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9、老我原非题柱客,苔岑交谊留鸿迹。
20、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参与21天古诗打卡
五、孤帆远影碧空尽全诗赏析
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后一句是: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全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熙园酒店玫瑰厅夜宴,拈韵得“孤”,赋席间行酒令
3、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词语解释)(诗文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收起
5、燕飞兄宴请东遨老师,席上分韵得“碧”字
6、李祥霆先生为满族人,自幼喜爱音乐、文学以及绘画,中学时学习洞箫并对古琴产生兴趣。一九五七年,十七岁的李祥霆先生赴京拜古琴名家查阜西先生为师,同时师从溥雪斋先生、潘素先生学习绘画。
7、古琴曲《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8、疏林高下半青黄,幽径北连千嶂碧。
9、全诗的意思是: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10、风穿岸柳舞千条,命系林泉凭一线。
11、华仔诗话|祖咏《苏氏别业》,山中别墅,勾起了我的归隐之心
12、请在文末留言,精彩留言将有机会获得我们的精美礼品哦!期待你的回答!
13、 “孤帆远影碧空尽”借景写情,不仅写出了友人所乘船孑然远逝的情景,而且写出诗人凭栏目送的情景,此刻,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以致于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处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随船而去了。寄寓了诗人多少惜别之情啊!“唯见长江天际流”紧承上句,写出诗人在帆影消失后的感受。
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15、鹧鸪天•党日活动参观湘南暴动纪念馆
16、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17、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18、座右铭:“美好的人生,从感恩开始!”
19、查看往期精彩内容,后台回复文章对应数字:
20、《唐诗选胜直解》中赏评道:首二句将题面说明,后一句写景,而送别之意已见言表。孤帆远影,以目送也;长江天际,以心送也。极浅极深,极淡极浓,真仙笔也。
下一篇:没有了